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电切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4-04-02聂红琴
聂红琴
(鄢陵县中心医院妇产科 河南 许昌 4612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临床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子宫出血、腹部包块、疼痛等[1]。黏膜下子宫肌瘤极易发生感染,导致患者出现不规则出血,在一定程度上可严重影响卵巢正常功能[2]。为更好地选择临床最佳治疗方式,鄢陵县中心医院对7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均为鄢陵县中心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43.56±5.69)岁,病程2 个月 ~2 a,平均病程(16.45 ±2.33)个月;Ⅰ型患者40例,Ⅱ型患者20例,Ⅲ型患者12例。
1.2 方法 对患者行B超监护,确定患者宫腔深度、方向等。对子宫颈实施扩张,沿着宫腔方向,将宫腔镜放入子宫颈内部略向下的地方。设定压力为11~16 kPa,注入膨宫液。直至清亮的液体从外鞘套排水孔中排除。将腹宫腔镜向宫腔内推进,待子宫扩张充分后,对其进行全面观察。通过电刀型切割套圈将位于宫腔内部最为突出部分的肌瘤进行切除[3]。越过突出的肌瘤,将套圈放在肌瘤后面,避免损伤到正常内膜,将套圈逐渐外拉,开始从宫底切割,逐渐向宫颈移动。注意切割方向。按照顺序将肌瘤依次切除,注意切割深度,以免出现子宫出血或穿孔现象。将切割的肌瘤碎片尽数去除,将套圈取出。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灌流量、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
2 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在12~100 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60.12 ±9.33)min,术中出血量为20~200 ml,住院时间为3~6 d,平均住院时间为(3.12 ±0.27)d,灌流量为5 000 ~79 000 ml。Ⅰ型患者满意度为100.0%,Ⅱ型患者满意度为100.0%,Ⅲ型患者满意度为83.5%。
3 讨论
子宫肌瘤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会威胁到生命,却极易造成女性不孕不育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在实施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肌瘤时,应注意:①术前需确定患者体内肌瘤位置、大小、数目等基本情况,充分保证手术过程安全、顺利。②宫腔镜检查最佳时间应选择在患者月经完全干净后,子宫内膜增生早期阶段实施[4]。此时患者子宫内膜最薄,所分泌的黏液较少,且无出血现象,可使病变部位完全暴露,最大程度地避免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③在使用膨宫剂时,最好选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液或是CO2气体[5]。在宫腔镜进入子宫后,应再对子宫侧壁、输卵管、子宫前后壁、宫底等部位进行仔细检查。④对患者出现的可疑病灶,应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性,避免出现误诊现象,错过最佳治疗时间。⑤对于子宫肌瘤较小的应遵循一次切除的原则,体积较大的最好选择二次切除等治疗方案。对于部分比较难以切除的子宫肌瘤,手术过程中应谨慎处理,避免伤及血管。应根据子宫肌瘤位置,分层切割,避免出现粘连现象[6]。⑥手术应在B超监护下实施宫腔镜电切治疗,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充分保证患者体征稳定。⑦术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嘱患者两周内禁止盆浴、性生活等[7]。
宫腔镜电切术是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具体表现在:创伤小,且术后恢复良好;手术时间短,可有效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出血量;宫腔镜手术不仅可以将子宫肌瘤有效切除,同时还可有效保证子宫的完整性,不影响卵巢的功能,避免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损害[8],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刘辉.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29):34-36.
[2] 任杰.黏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1):42-43.
[3] 万择秋,吴丽芳,任月芳.宫腔镜电切术对黏膜下子宫肌瘤MVD、VEGF 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6):853-854.
[4] 王英.100例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7):3416-3417.
[5] 殷桂云,张琳琳,胡永红.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26例手术方式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160-161.
[6] 许丽湖,甘精华.宫腔镜在黏膜下子宫肌瘤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13):2000-2001.
[7] 康立,高翠娴,张勤,等.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39 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5):78-80.
[8] 高青.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