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门诊部外科换药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014-04-02张成仁

河北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烧烫伤门诊部换药

张成仁

·调查研究·

学校门诊部外科换药与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张成仁

目的调查学校门诊部外科换药基本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建议。方法收集自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门诊部外科412例进行换药的大学生,从伤口类型,换药方法,伤口感染率,以及换药间隔时间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学生的伤口类型主要为一般伤口占55.1%(277/412),局部烧烫伤伤口占33.5%(138/412)和特殊类型伤口占11.4%(47/412)。换药方法为一般伤口碘伏消毒,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局部的烧烫伤行0.9%氯化钠溶液消毒外涂烧伤膏行暴露疗法或湿敷包扎;犬和猫的抓咬伤需扩创并用H2O2溶液反复消毒并注射狂犬疫苗或消者破伤风毒素,但是也存在换药的方法的混合使用。伤口换药的间隔时间,其中61.2%(252/412)行每3天换药1次,33.3%(137/412)行每2天换药1次,5.6%(23/412)每天都要进行换药。总的伤口感染率为10.2%(42/412),其中一般伤口的感染率为13.7%(31/227),特殊伤口未见感染,局部的烧烫伤感染率为8.0%(11/138),2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伤口的感染应该受到学校部门的重视,积极进行校门诊部医院感染监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门诊换药;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大学生

学校门诊的外科换药室是进行简单的外伤创面清理和包扎换药的地方,由于门诊换药室较小,而学生的扭擦伤较为常见,需进行外伤窗口清理和换药的学生较多,容易造成外伤创面的医院感染[1]。特别对于女学生,感染后的创面易留下瘢痕,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外貌,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预防外伤创面的医院感染,成为学校门诊外科医生的重中之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医疗器械污染、医疗垃圾的处理不当和医务工作者的不规范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医院感染[2,3]。为调查外伤创面医院感染率,通过调查统计并总结,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洗手制度以及定期的医院感染监测都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4]。选取进行换药的大学生412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进行换药的大学生412例,其中男299例,女113例;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22.0±2.3)岁。学生无重大的心血管和精神病史。其中包括一般的伤口,局部烧烫伤的伤口和特殊类型的伤口。

1.2 治疗方法 一般伤口的大学生患者行碘伏消毒,并用盐水纱布覆盖;局部的烧烫伤行0.9%氯化钠溶液消毒外涂烧伤膏行暴露疗法或湿敷包扎;犬和猫的抓咬伤需扩创并用过氧化氢反复消毒并注射狂犬疫苗或者破伤风毒素,注意皮瓣和污染物的清理,并包扎,但是也存在换药的方法的混合使用。换药的方法是用过氧化氢或者碘伏等消毒液,浸泡软化结痂,避免创面的粘连,清洗时应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1.3 检测指标 包括伤口类型,换药方法,伤口感染率以及换药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伤口分类 大学生外伤伤口经过分类,一般伤口的大学生患者227例占55.1%,局部烧烫伤伤口的大学生患者138例占33.5%,特殊类型伤口的大学生患者47例占11.4%。

2.2 外伤伤口的换药间隔时间 学校的门诊部的伤口换药的时间间隔并不规律,其中每3天换药1次252例占61.2%,每2天换药1次137例占33.3%,每天都进行换药23例占5.6%。其中一般伤口每3天换药1次,烫伤伤口每2天换药1次,特殊伤口每天都要换药。

2.3 外伤伤口的感染率 总的伤口感染率为42例占10.2%,其中一般伤口的感染率为13.7%(31/227),特殊伤口未见感染(0/47),局部的烧烫伤感染率为8.0%(11/13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学校门诊外科手术换药室是进行简单的伤口包扎和换药的地方,由于其进出人员较多,消毒不彻底等原因,易造成外伤伤口的感染,产生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在本次研究中,擦伤等一般伤口较为常见占55.1%,烫伤伤口也较为常见,部分烫伤伤口较为严重需抽出其中的积液,另外有47例大学生患者被流浪猫、流浪狗和生锈的钉子扎伤,需进行特殊的扩创处理和注射疫苗。这就提醒学校的安保部门应该注意流浪猫、狗的治理,避免师生被抓咬伤,另外也要提醒大学生们尽量少逗校园内的流浪猫、狗,或给这些猫狗投食时一定注意安全,或者佩戴厚手套[5,6],避免被抓咬伤。

大学生的外伤伤口的换药比较听从医嘱的建议,一般伤口每3天换药1次,烫伤伤口每天换药1次,特殊伤口每天都要换药。而在医院感染率统计工作中,我们发现总的伤口医院感染率为10.2%,其中一般伤口的感染率为13.7%,特殊伤口未见感染,局部的烧烫伤感染率为8.0%,2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种现象的引起可能是特殊伤口的重视程度高,而烫伤伤口和一般伤口的重视程度低[7]。一般伤口与烫伤伤口的发生感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烫伤伤口的表皮一般未破坏,而一般伤口,表皮破坏而导致易于发生感染[8]。这就要求我们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该重视医院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切实保护好每一位大学生的健康。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环境因素、医疗器械污染、医疗垃圾的处理不当和医务工作者的不规范操作等,都可能引起医院感染。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洗手制度以及定期的医院感染监测都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严格的无菌操作,即戴口罩和戴手套,换药物品保证严格消毒和不重复使用,先无菌伤口,后感染伤口,不能颠倒。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对于已经过期的消毒物品严格的重新消毒[9,10]。这在大多数校医院中落实的不是很好,这可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医院感染的监测,即行微生物学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换药室的空气的细菌菌落总数≤500 cfu/m2,物体表面的细菌菌落总数≤10 cfu/m2。消毒液的染菌量≤100 个/ml[11,12]。这在大多数校医院被忽视,但是这是减少医院感染必不可少的一步。

学校门诊部是学生就医的场所,应该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完善学校门诊部外科换药的管理制度并形成标准流程,注意学校门诊部的医院感染情况,加强消毒灭菌等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减少门诊换药室感染的发生,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1 李茜,郝花.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79.

2 Esen S,Leblebieioglu H.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t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Turkey:a multicentre 1-day point prevalence study.Scand J Inkt Dis,2004,36:144-148.

3 李筱轶,冯忠军,秦瑾,等.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河北医药,2010,32:994-995.

4 陈克地.454例医院感染因素及细菌学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

5 莫少田.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医学信息,2013,26:279.

6 吴明兰.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研究.河北医药,2011,33:297-299.

7 刘卫华,信思远.外科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综合医学,2012,10:142-143.

8 Rosenthal VD,Maki DG,Mehm A,et al.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 report,data summary for 2002-2007,issued January 2008.Am J Infect Control,2008,36:627-637.

9 唐明.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0-111.

10 齐晓彦.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09,19:1853-1854.

11 杨庆健,邵新中,刘宁,等.跟腱断裂术后皮肤缺损的治疗.河北医药,2013,35:1170-1171.

12 Aktas S,Kocaoglu B.Open versus minimal invasive repair with Achill on device.Foot Ankle Int,2009,30:391-39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8.047

102600 北京市,北京印刷学院综合门诊部

R 195

A

1002-7386(2014)08-1225-03

2013-12-11)

猜你喜欢

烧烫伤门诊部换药
聊一聊小面积烧烫伤门诊创面护理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您必须掌握的烧烫伤急救知识
门诊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研究进展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石家庄杏林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夏日谨防烧烫伤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