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
2014-04-02陈芳婷
陈芳婷
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
陈芳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关注与日俱增。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复杂的金融交易和投资手段,运用得当将为持有者带来巨大的收益。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特性,也使企业在经营中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波动性。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企业乃至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都是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探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改进方法。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财务会计报告
随着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尤其是对金融工具的规定,我国较为完整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开始尝试着与国际趋同。该准则与原规定相比有了很大改动,伴随着这些调整,我国未来的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指标体系以及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将发生质的变化。然而,新准则仍旧有很多不完美之处需要改进,比如准则过于笼统地制定了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未能很好体现风险程度等。
一、现状及相关分析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还属于较新的领域,也就在近几年才逐渐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我国对这方面披露的研究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仍旧落后很多,制度规定还存在许多漏洞。
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四种:期货、期权、远期和掉期(也称互换)。比如,华夏银行的利率掉期合约、货币掉期合约等;中国银行的货币远期合同、交叉货币利率互换合同、利率期权、货币期权、利率互换等;招商银行的信用违约掉期、权益期权、权益掉期等。
依照新准则,企业的衍生金融工具需按照公允价值计价,即初始计量以衍生交易合同签订当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其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然而,不是所有报告主体都有能力按准则要求披露有关的公允价值的获取方法及其估价模型、前提假设、专业判断等信息。事实上,很多报告主体也并没有或者只是简单地用文字描述公允价值确定的手段和假设信息。这就给人为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很多空间,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造成对同一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很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结果,为投资者的决策判断带来困难,甚至扭曲了事实。这样的公允价值披露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够完整、准确的。
而衍生金融工具的最初的动机是套期保值,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其与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很多报告主体已经将目光转向了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披露数量也呈上升趋势,然而在现实中风险是很难准确地定性或定量衡量,这同样也给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带来极大障碍。并且与风险有关的信息未披露在报表中,而仅仅在报表附注中出现,没有固定的表格或者指标的约束,较为灵活,不便于使用者获取。
此外,对关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型、历史成本、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处理、风险评估、有关重要事项等重要信息的披露相当零碎,在会计报告的不同位置均有出现。而且,对披露的编写方式没有统一规定,是否需要专门的表格、分析数据、指标等在新准则中都未明确。这样,报表使用者在寻找和分析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也不一定是全面、系统的。总体而言,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格式急需相关部门统一、细化。
在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不够健全、监管制度不太完备的环境下,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手法还不成熟,若方法不当,草率或者过度的使用很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比如中航油事件、中信泰富巨亏事件,这些都反映出企业在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法律及相关制度规范的原因
首先,立法观念和法规体系的建设相对落后。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固有的高风险性和高复杂性,我国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很好地预测和应对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我国相关的立法观念较为谨慎、保守,以市场推动为主。致使目前我国还未出台类似《证券法》这样的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中心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法规体系的建设滞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缺少了足够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也就少了法律的保障,进而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
其次,监督和管理机构不够完善。众所周知,监督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良好的监管是报告主体对外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会计信息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很好地将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和惩处力度不足,未很好地执行规定。社会上也缺乏专业的监督队伍。除了外部监管,企业内部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监管不重视,仅仅停留在最终的披露,未对过程进行有利监督。
最后,相关会计准则和规范性文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和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中与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有关的规定都较为粗略。新准则只是规定了基本的要求和总体的方向,至于在实际的操作中,每一类的衍生金融工具分别应该如何披露、需要披露哪些内容在准则中并未规定。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新准则和相关规定中又缺乏对其风险的具体分类和量化,没有提出合理的风险估计计算公式,使得使用者对风险只能有一个大概、抽象的理解。
2.具体实务过程中的原因
首先,我国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存在漏洞。现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各报表项目是依照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的强弱进行排列,权益是按稳定性大小排列。而衍生金融工具由于持有目的的多样性,既可用于短期目的,也可用于长期目的,无法明确其流动性是大是小,全部列入短期项目或长期项目都不合理。
其次,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衍生金融工具在报表附注中的披露不够重视。作为会计报告的主体,会计报表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附注作为会计报表的补充说明常常被人们忽略。然而,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评估、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和相关前提假设及重要事项通常都出现在附注中。缺少了这些信息无疑会降低投资者的决策质量。
再次,报告主体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不够重视或态度不端正。有的企业还没意识到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重要性,所披露的信息过于简单,很不全面。而有的企业则是企图钻相关制度规定不完善的漏洞,少披露或者不披露某些重要信息,这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
最后,具备有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十分复杂,所需人员需具备高素质。会计、统计、金融、管理、财务等学科知识可以说是财务人员必备的,而且长期的经验积累也很重要。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财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真正能胜任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人员不足。
二、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对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披露的建议
1.资产负债表改进的建议
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中,将衍生金融资产按流动性细分为“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同理细分为“长期衍生金融负债”和“短期衍生金融负债”。这四个项目用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随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这样就解决了衍生金融工具应归入长期还是短期项目的问题,也便于使用者分类掌握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更好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其次,针对衍生金融工具随时可能面临的风险,我们需要增加衍生金融资产的抵消科目“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其金额的计算,需要根据衍生金融工具的综合风险程度或风险等级确定一个合理的比率,予以计提。计提时,借记“资产减值损失”,“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若风险降低了,则做相反分录;发生损失时,借记“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贷记“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这样,在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衍生金融资产”和“短期衍生金融资产”项目中列示的金额为考虑风险之后的金额,更符合实际,既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利于控制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2.利润表改进的建议
目前,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虽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金融交易存在的风险,然而也会增加会计报表的波动性。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波动性大,其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影响能力将成为很多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为此,我们应该将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未实现的净收益独立出来,列示在“其他综合收益”下面。这样就能清晰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对利润的影响,降低利润的波动性,防止企业恶意操纵利润。
3.现金流量表改进的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属于投资活动,其现金流量需列示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面,可增设项目来单独反映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起的现金和流出。这样便于单独评估衍生金融工具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二)对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建议
1.相关会计政策披露的建议
为了防止某些企业随意确定会计政策或滥用企业自主权以达到特定目的,提高使用者对企业所使用的会计政策的了解程度,我们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着重强调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会计政策,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从最初的确认到最终的报告这一整个过程中所用到的方法、会计假设等,以保护投资者权益。
2.相关风险及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的建议
风险是衍生金融工具最难以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在附注中充分披露风险的性质、来源、风险形成过程、风险等级、可能产生的后果等信息,可适当结合表格和数值的计算,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让信息使用者对风险有个更直观的印象。
(三)对建立一套完整的披露体系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原先只注重对结果进行控制的观念,积极做好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还要尽快出台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需要学习国外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不盲目跟风。
其次,完善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各监管机构都要加大监管力度和密度,发挥监督作用,从全方位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进行监管,做到对其会计处理的实时控制和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此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也尤为重要,一定要杜绝违法违规企业再次犯错,也警示其他企业犯错。
最后,要加强对相关财务人员的培训,补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方面的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并建立定期考核制度,这样既保证了在岗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同时也解决了人才紧缺的问题。
三、结束语
如今,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逐渐广泛,而政府对其的规范和监管还比较简单、直接,且财务会计报告在完整、准确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方面仍旧存在很大的漏洞。为此,我们必须着手从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和披露制度三方面做改进。当然,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多做宣传,鼓励公众关注衍生金融工具,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面共同管理和监督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努力完善衍生金融工具报告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杨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列报及改进[J].财会通讯, 2011(08).
[3]李婷婷.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