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粮与杂粮价格的趋势周期差异分析
2014-04-02张超李超
张超 李超
摘要: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波动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也历来受到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原粮中有代表性的稻米价格和杂粮中有代表性的绿豆价格进行趋势周期分解,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国家对属于人民必需品的原粮实施较强的宏观调控政策,原粮价格受到季节因素、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的影响较小:而杂粮价格则由于其量少的特殊性容易受自然条件、偶然因素冲击和周期变动影响,频繁出现大幅下降或者上升。另外,原粮价格波动的平均周期长度在3年左右,且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较为均匀,规律性较强;而杂粮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差异非常大,规律性不强。
关键词:粮食生产;原粮;杂粮;粮食价格;粮食生产周期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061-06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粮食价格虽然存在短期波动,但长期趋势是总体上涨的,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例如,龚芳和高帆(201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粮食价格形成过程表现为政府与多种微观经济主体交互作用的产物,粮食政府价与市场价分别呈现出6-8年和2-3年的波动周期;冷崇总(2008)比较了1978-2007年我国粮食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发现其运行轨迹表现为明显的5个波动阶段特征。方伟等(2013)通过实证分析2000-2011年我国主要稻米品种月度价格数据表明,稻米价格中存在稳定增长的确定性趋势,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自2000年以来共经历了3个完整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39个月。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学者们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观点。罗锋和牛宝俊(2010)认为我国粮食价格主要受生产成本推动和国际市场传导影响;戴春芳、贺小斌和冷崇总(2008)等却强调自然灾害的偶然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现有的这些研究都是以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的原粮为分析对象,对于高粱、谷子、绿豆、黑豆等杂粮品种一直缺乏关注,而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观念日益升级,对食品的精细化和营养成分要求逐步提高,这直接带动了杂粮消费的上升,杂粮价格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要: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波动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也历来受到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原粮中有代表性的稻米价格和杂粮中有代表性的绿豆价格进行趋势周期分解,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国家对属于人民必需品的原粮实施较强的宏观调控政策,原粮价格受到季节因素、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的影响较小:而杂粮价格则由于其量少的特殊性容易受自然条件、偶然因素冲击和周期变动影响,频繁出现大幅下降或者上升。另外,原粮价格波动的平均周期长度在3年左右,且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较为均匀,规律性较强;而杂粮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差异非常大,规律性不强。
关键词:粮食生产;原粮;杂粮;粮食价格;粮食生产周期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061-06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粮食价格虽然存在短期波动,但长期趋势是总体上涨的,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例如,龚芳和高帆(201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粮食价格形成过程表现为政府与多种微观经济主体交互作用的产物,粮食政府价与市场价分别呈现出6-8年和2-3年的波动周期;冷崇总(2008)比较了1978-2007年我国粮食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发现其运行轨迹表现为明显的5个波动阶段特征。方伟等(2013)通过实证分析2000-2011年我国主要稻米品种月度价格数据表明,稻米价格中存在稳定增长的确定性趋势,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自2000年以来共经历了3个完整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39个月。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学者们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观点。罗锋和牛宝俊(2010)认为我国粮食价格主要受生产成本推动和国际市场传导影响;戴春芳、贺小斌和冷崇总(2008)等却强调自然灾害的偶然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现有的这些研究都是以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的原粮为分析对象,对于高粱、谷子、绿豆、黑豆等杂粮品种一直缺乏关注,而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观念日益升级,对食品的精细化和营养成分要求逐步提高,这直接带动了杂粮消费的上升,杂粮价格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要: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波动对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也历来受到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本文通过对2000-2012年我国原粮中有代表性的稻米价格和杂粮中有代表性的绿豆价格进行趋势周期分解,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国家对属于人民必需品的原粮实施较强的宏观调控政策,原粮价格受到季节因素、随机冲击和周期变动的影响较小:而杂粮价格则由于其量少的特殊性容易受自然条件、偶然因素冲击和周期变动影响,频繁出现大幅下降或者上升。另外,原粮价格波动的平均周期长度在3年左右,且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较为均匀,规律性较强;而杂粮每个完整周期的持续时间差异非常大,规律性不强。
关键词:粮食生产;原粮;杂粮;粮食价格;粮食生产周期
中图分类号:F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2-0061-06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粮食价格虽然存在短期波动,但长期趋势是总体上涨的,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例如,龚芳和高帆(2012)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粮食价格形成过程表现为政府与多种微观经济主体交互作用的产物,粮食政府价与市场价分别呈现出6-8年和2-3年的波动周期;冷崇总(2008)比较了1978-2007年我国粮食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发现其运行轨迹表现为明显的5个波动阶段特征。方伟等(2013)通过实证分析2000-2011年我国主要稻米品种月度价格数据表明,稻米价格中存在稳定增长的确定性趋势,早籼米和晚籼米价格自2000年以来共经历了3个完整周期,平均周期长度为39个月。关于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学者们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观点。罗锋和牛宝俊(2010)认为我国粮食价格主要受生产成本推动和国际市场传导影响;戴春芳、贺小斌和冷崇总(2008)等却强调自然灾害的偶然因素对粮食价格波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现有的这些研究都是以稻米、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主的原粮为分析对象,对于高粱、谷子、绿豆、黑豆等杂粮品种一直缺乏关注,而杂粮由于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低、市场化程度高等特征,与原粮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波动趋势上存在很大区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观念日益升级,对食品的精细化和营养成分要求逐步提高,这直接带动了杂粮消费的上升,杂粮价格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