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贽
2014-04-02罗来玮
罗来玮
摘 要:李贽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随着16世纪的新大陆的发现,禁海的解除,大量的贸易往来使得当时的丝绸和瓷器大量出口,当时经济空前的繁荣,随之带来的是宗教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多元化。李贽的一生中有着很多不和其他哲学家、思想家一样的态度和人生观。首先,简单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李贽的生平;其次,把李贽的一生在不同时期内,阐述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最后,简略评价李贽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异端;伪道学;心学;清净本源;童心说
中图分类号:B248.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18-02
前言
16世纪的明代后期,国内的贸易随着海运的开通,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不断涌出国外,中国的贸易顺差使得经济得到空前的繁荣,使得沿海城市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聚集了大量的外国人,各国商人到达中国的沿海城市后,促进了当地的宗教的繁荣,当时的泉州被称之为“宗教博物馆”。宗教的繁荣冲击了当时官方的儒学,同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当时已经有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很多农民成了工人或者手工业者,雇工的出现使得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减少,商人和手工业者增多。社会形态多元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张居正当时实行了“一条鞭法”的政策,更推进当时的经济发展。
社会思潮和哲学发展有了重大变化,继南宋的理学以后,朱熹理学越来越成为中国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也在此遭到了挑战。心学取代理学,成了显学,哲学的讨论问题也由本体论转为了认识论,人们从客观实体的思考为中心转为了主观心性探索为中心,对真理的解释,由主体适应客体转为客体适应主体。这种转向是由王阳明开始的,由泰州学派走向了极端,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李贽是这个思潮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一、李贽生平
李贽,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生于公元1527年,出生在一个教书匠的家庭中,死于公元1602年,福建泉州人。他的祖上曾航海经商,父亲教书为生。从他二十六岁中举人,三十岁开始做河南教谕到他五十四岁辞官,流于黄安麻城,晚年开始讲学,对当时的伪道学有了很多披露,对封建的礼教也有了很深刻的批判,后来因为遭到当局的破坏,以“敢娼乱道,惑世乱民”的罪状,押入监牢。后来不得已自杀在监狱中。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卓吾大德》等书,其中《焚书》等为当时的畅销书,轰动一时。
泉州曾经是宋朝时期,世界上的第一大海港,因为朱元璋的封海政策使得当地经济一度萧条。李贽的祖上由第一大商户沦落为教书匠家庭,这也为后来李贽为商人张口说话,奠定了基础。谈及他的辞官原因,我认为是有两个原因的,当时在他事业中兴的时候,他辞官不做,在当时被称为“有家不回,有官不做”的李贽人生中的两大怪事之一,对此,首先,他不愿和表面孔孟,实为收敛财富,追求名利的官场势力为伍;其次,他追求自由,向往自由,对自由有着和别人不同的见解,人生的自由不在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在于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他保证了家人温饱的情况下,在不想做官就可以不做官的情况下,由于对自由的向往,他辞官也不是很突然和意外的。这对以后他的思想的形成有着先决的条件。
二、清净本原
李贽擅长史评,其中对佛学的点评最多。在他的佛学思想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的“清净本原”的观点,首先,他认为“凡能生者,皆为二,不为一,天下外物皆生于二,不生于一”。阴阳本是世界的本根,在气之上,无他更能生者,夫妻为人之始者,所以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和朱子的“理生气”的思想都是不对的。
“夫,厥初生人,唯是阴阳二气,男女二命,初无所谓一与理也,为何太极之有?”山河大地,都是生于阴阳二气,但是山河大地又和佛教的“清净本原”为体和用的关系,本原和表现的关系。“若无山河大地,不成清净本原矣,故谓山河大地即清净本原可也”《焚书》。“本原”本来就是形而上的概念,就是万事万物的真实本性的意思。
另外,他认为,清净本原就是山河大地,在山河大地外并不是有一个清净本原,清净本原就是一种思辨的“有”,不是“实有其他”,“实有其时”。于是,清净本原和万有就是一个体用的关系,有山河大地,所以知清净本原,清净本原就是在山河大地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离。没有山河大地,就没有清净本原。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辨预设。所以,在他认为“山河大地皆吾妙明真心中一点物象”。
三、童心说
童心说是他在晚期的重要思想,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童心为不可。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童心,失却童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也。”
首先,他的童心说得力于老庄的自然观,佛学性空说,以及他本身的洁癖心理。“初本一念”的直觉和发自童心的非理性,反对“闻见道理”的理性,反对理性主义思想。他的童心就是人之本初,心之本初,唯有童心,才能保持人心的纯真本原。保持童心,就要保持真心本原,童心本来是没有受到外在污染的纯真之心,是由于接收到了外在的闻见道理,才受到了污染,读书识理义,皆足以掩盖了童心,他并非不让人和外在的事物接触,闭塞耳目,而是不要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中那种虚伪的世风和俗儒的经书中得到的道理接触。
其次,他认为《六经》都是吹捧的话,都是迷惑世人所做的,是靠不住的。他认为当时书籍中的言论,太过修饰,都是用以卑鄙行为的借口,为了达到富贵的目的而学习道的,“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尧舜孔颜为真儒”,“颜回死,孔学亡。”
李贽提出童心说,是针对当时的伪道学的批判之一,主要有五个内涵:自然净,念心,为己,真情,真率。失去其中一个也不可以称之为具有童心。童心是天生的,伪道学是后来增长的,是通过后天的感官和学习,以及后来年龄,学识,欲望的增长三个方面逐渐失去的。
他提出童心说,主要目的是为了倡导人们回到赤子之心,回归自我,纠正当时的不正虚伪之风。他主张言行出于真性情,反对虚伪之风,对当时旧的规范有着个性原则的意识的突出贡献,也表现为对孔子的权威的大胆否定。
四、对伪道学批判
李贽对当时的伪道学的批判是多方面的。例如,他指出“人都是自私的”,认为“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中不得为人乎?《焚书》”。要求人们要有独立的价值人格,每个人都是独立完足的个体,不要以偶像而活着,他把个体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不是主张批评孔子本人,只不过对当时推崇孔子的风气做了批评,要求人们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不要效仿榜样,不要以《六经》为纲领,不要用别人的是非为自己的是非。因为受到佛学和道学的影响,他反对权威,他对儒学表示否定的态度,甚至是怀疑的态度。
另外,他强调个体原则,对小生产者、小市民的生产重视。他认为“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的种种皆衣与饭类耳”《焚书》。他反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进而提出“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的思想。
儒家对于得志行道,兼善天下的传统,追求道,人伦物理就成了他们修身养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泰州学派以外,没有人对穿衣吃饭这些日常的生活价值和地位加以重视,但是李贽认为,应该把日常生活作为探索的对象,把日常生活从修道工具地位变成本体地位,这是对儒学的思想的超越。
最后,李贽重新审视了妇女观。李贽的妇女观是从四个方面来说的,(1)审视夫妻关系;(2)家庭关系;(3)妇女贡献;(4)最早发出了“妇女平等”的呼声。“天下万物,生于二,不生于一”这是和《易经》相符合的。他主张“夫妇为和合”的观点。在他的《出谭集》中,他记录了大量的有胆识,有才识,有智慧的女性故事。其中,他就特别推崇唐朝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出谭集》中他说“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为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首先他把伦理纲常的顺序重新排列了一次,由原来的“父子,朋友,夫妻”的顺序换为“夫妻,父子,朋友”把夫妻关系变为最重要的首位。其次,从社会地位上来说,他主张妇女平等,针对当时的不平等现象,例如寡妇不允许改嫁,一夫多妻制度,以及溺婴行为都有深刻的批评和抨击。他用自己朴素的感情,对妇女的遭遇表达了深刻的同情,但是他并没有对“夫为妻纲”这一根本的纲常制度进行批判,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已经难能可贵了。
五、结束语
李贽的死是无可奈何的死,人死莫大于心死。他一生中没有做过大官,在他事业最顶峰的时候,他辞去了官职。曾一心学习道家,这抑制了儒学的骄奢之心,惩治了官场之污,他主张融合三教,他向往人格是以“真”为性命之人,抒情“真”性之人,他晚年在庵院中生活,但是没有受戒,也不做功,甚至不受到管理。他入世,但是也不结交他人,甚至远离自己的家人。恨他者一定是恨之入骨,爱他者也一定是喜之若狂。他被称作“狂禅教主”“异端”之最,但更是一个保守童心,不为世事所容的文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敢在旧体制下大胆批判,突破正统思想,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同时,他也有他自身的思想的短见和懦弱的地方。通过这个学期的课程的学习,对李贽的了解也越发深刻,他对伪道学的抨击是深刻的,除了论文中涉及的观点以外,还有他对“功利之心为人的内在要求”等大胆的思想,这是对当时儒学思想的病态和虚伪的深刻揭露,也是对权威和官宦的庇护下的腐败社会的不屑和无奈。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李贽.出潭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张建业.李贽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张建业.李贽评传[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7]李贽著作选注小组.李贽著作选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