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妙奇新

2014-04-01胡育生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课堂教学

胡育生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占着不可低估的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练习的度和量,做到难易适中,使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烦。另外,让练习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使中下生能“消化好”,中上生能“吃得饱”。这样的练习设计,我们可在“精、妙、奇、新”四字上做文章。

关键词: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培养创新

一、“精”字为首,针对性强

所谓“精”,即练习设计要极具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扣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重难点,进行专项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较好的基础,或达到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程度。

如,教学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因为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要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为突出重难点,在教学时设计专项的针对练习:

1.一项工作4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一?

2.一项工作,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

这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即明白了合作效率的算法,为学习“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妙”字为辅,全面兼顾

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中,符合儿童特点。因为练习有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任务,又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作用。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练习设计要突出一个“妙”字,既要针对性强,又要全面兼顾,使中下生能将新知识消化吸收,中上生吃得饱,撑得住。

如,在教学完“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时,设计此道连线题题作为巩固练习。

(1)“1” A.甲的效率

(2)■ B乙的效率

(3)■ C甲2天完成的工作量

(4)■+■ D表示工作总量

(5)1+(■+■) E甲、乙的效率

(6)■÷■+■ J甲独做2天后,再由甲、乙合作还要用的天数

(7)(1-■×2)÷(■+■) K甲独做2天后,再由乙独做要用的天数

……

练习时,要求左边的数据或算式,在右边找出相应的问题。因为(1)~(5)相对容易,故要求全体学生完成,(6)~(……)相对加深,故只要求中上生完成。

三、“奇”字再续,调动兴趣

练习设计不仅要具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更应在“奇”字上下功夫,即要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直观形象等特点,设计出的练习还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等。因为这样的练习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完“能被2、3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设计这样的练习:让每位学生各拿一套写有0~9的数字卡片,任选几张,摆一个数。同桌间相互提问,能否被2、3或5整除?一个边摆边问,一个边想边答。由于这些数是学生自己摆出来的,故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这样的练习既加强了该内容的难点训练,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四、“新”字延续,培养创新

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则是在教学的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们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且能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桃”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已完成基本练习后,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习题:(请你用你所知的解法,解答此题)小红家养的白兔比黑兔多5只,白兔和黑兔的比是4∶3。小红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共多少只?

学生通过求异尝试,共想出以下几种解法:

A.5÷(4-3)×(4+3) B.5÷■

C.5÷(1-■)×■ D.5÷(■-1)×■

……

这样一题多解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诱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展。

我们的生活随着科学的创新,每日每时都在改变,教育和人也无时不在改变着。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更别忘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示学生自我的空间。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时,精心设计每道练习题,使练习成为既是巩固知识,又是学生娱乐、思维创新的桥梁。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霞锦小学)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占着不可低估的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练习的度和量,做到难易适中,使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烦。另外,让练习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使中下生能“消化好”,中上生能“吃得饱”。这样的练习设计,我们可在“精、妙、奇、新”四字上做文章。

关键词: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培养创新

一、“精”字为首,针对性强

所谓“精”,即练习设计要极具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扣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重难点,进行专项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较好的基础,或达到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程度。

如,教学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因为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要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为突出重难点,在教学时设计专项的针对练习:

1.一项工作4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一?

2.一项工作,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

这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即明白了合作效率的算法,为学习“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妙”字为辅,全面兼顾

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中,符合儿童特点。因为练习有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任务,又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作用。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练习设计要突出一个“妙”字,既要针对性强,又要全面兼顾,使中下生能将新知识消化吸收,中上生吃得饱,撑得住。

如,在教学完“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时,设计此道连线题题作为巩固练习。

(1)“1” A.甲的效率

(2)■ B乙的效率

(3)■ C甲2天完成的工作量

(4)■+■ D表示工作总量

(5)1+(■+■) E甲、乙的效率

(6)■÷■+■ J甲独做2天后,再由甲、乙合作还要用的天数

(7)(1-■×2)÷(■+■) K甲独做2天后,再由乙独做要用的天数

……

练习时,要求左边的数据或算式,在右边找出相应的问题。因为(1)~(5)相对容易,故要求全体学生完成,(6)~(……)相对加深,故只要求中上生完成。

三、“奇”字再续,调动兴趣

练习设计不仅要具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更应在“奇”字上下功夫,即要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直观形象等特点,设计出的练习还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等。因为这样的练习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完“能被2、3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设计这样的练习:让每位学生各拿一套写有0~9的数字卡片,任选几张,摆一个数。同桌间相互提问,能否被2、3或5整除?一个边摆边问,一个边想边答。由于这些数是学生自己摆出来的,故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这样的练习既加强了该内容的难点训练,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四、“新”字延续,培养创新

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则是在教学的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们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且能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桃”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已完成基本练习后,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习题:(请你用你所知的解法,解答此题)小红家养的白兔比黑兔多5只,白兔和黑兔的比是4∶3。小红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共多少只?

学生通过求异尝试,共想出以下几种解法:

A.5÷(4-3)×(4+3) B.5÷■

C.5÷(1-■)×■ D.5÷(■-1)×■

……

这样一题多解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诱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展。

我们的生活随着科学的创新,每日每时都在改变,教育和人也无时不在改变着。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更别忘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示学生自我的空间。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时,精心设计每道练习题,使练习成为既是巩固知识,又是学生娱乐、思维创新的桥梁。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霞锦小学)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占着不可低估的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把握练习的度和量,做到难易适中,使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烦。另外,让练习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使中下生能“消化好”,中上生能“吃得饱”。这样的练习设计,我们可在“精、妙、奇、新”四字上做文章。

关键词:课堂教学,练习设计,培养创新

一、“精”字为首,针对性强

所谓“精”,即练习设计要极具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紧扣教学过程中必须突破的重难点,进行专项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有较好的基础,或达到熟练掌握所学内容的程度。

如,教学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因为解答此类应用题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而工作效率要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为突出重难点,在教学时设计专项的针对练习:

1.一项工作4天完成,每天完成这项工作的几分之一?

2.一项工作,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

这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怎样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即明白了合作效率的算法,为学习“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二、“妙”字为辅,全面兼顾

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难易适中,符合儿童特点。因为练习有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任务,又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作用。练习活动可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能力得到提高。因此,练习设计要突出一个“妙”字,既要针对性强,又要全面兼顾,使中下生能将新知识消化吸收,中上生吃得饱,撑得住。

如,在教学完“用分数解答的工程问题”时,设计此道连线题题作为巩固练习。

(1)“1” A.甲的效率

(2)■ B乙的效率

(3)■ C甲2天完成的工作量

(4)■+■ D表示工作总量

(5)1+(■+■) E甲、乙的效率

(6)■÷■+■ J甲独做2天后,再由甲、乙合作还要用的天数

(7)(1-■×2)÷(■+■) K甲独做2天后,再由乙独做要用的天数

……

练习时,要求左边的数据或算式,在右边找出相应的问题。因为(1)~(5)相对容易,故要求全体学生完成,(6)~(……)相对加深,故只要求中上生完成。

三、“奇”字再续,调动兴趣

练习设计不仅要具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更应在“奇”字上下功夫,即要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直观形象等特点,设计出的练习还要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等。因为这样的练习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完“能被2、3和5整除数的特征”时,设计这样的练习:让每位学生各拿一套写有0~9的数字卡片,任选几张,摆一个数。同桌间相互提问,能否被2、3或5整除?一个边摆边问,一个边想边答。由于这些数是学生自己摆出来的,故学生学起来饶有兴趣。这样的练习既加强了该内容的难点训练,又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四、“新”字延续,培养创新

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教育的迫切任务。而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会学”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意识的巩固和提高则是在教学的练习中得到保证的。因此,我们应在“新”字上下功夫,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实践性,且能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桃”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已完成基本练习后,设计这样一道开放性习题:(请你用你所知的解法,解答此题)小红家养的白兔比黑兔多5只,白兔和黑兔的比是4∶3。小红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共多少只?

学生通过求异尝试,共想出以下几种解法:

A.5÷(4-3)×(4+3) B.5÷■

C.5÷(1-■)×■ D.5÷(■-1)×■

……

这样一题多解的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诱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保持和发展。

我们的生活随着科学的创新,每日每时都在改变,教育和人也无时不在改变着。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更别忘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示学生自我的空间。这就必须要求我们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时,精心设计每道练习题,使练习成为既是巩固知识,又是学生娱乐、思维创新的桥梁。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霞锦小学)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课堂教学
中职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优化研究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