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农村幼儿美术教学洋溢泥土的芬芳

2014-04-01丁慧霞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农村幼儿美术教学教育资源

丁慧霞

摘 要:有效开发自然资源、作物资源、景色资源、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的教学洋溢着泥土的芬芳。

关键词:农村幼儿;美术教学;教育资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展开。”由此可以看出,在美术教学中要真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利用身边这些能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知的乡土美术资源作为国家规定课程资源的有力补充,不断丰富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这样才能达到美术教学应有的育人效果。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相对落后,各种国家规定的美术课程资源相对贫乏,这就要求广大农村美术教师更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术资源,及时整合身边的美术教育资源,并适时将其引入美术教学,使之成为国家规定的美术课程教育资源的有力补充。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开发农村乡土美术资源并将其作为美术教学的有力补充呢?

一、走近农村自然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生活即教育”,生活中蕴涵着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生活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契机,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能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他们在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后,会对大自然的美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而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因为,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走出校门,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娇艳的花、挺拔的树……一切都触手可及。所以,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我们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将幼儿带出校园,让幼儿走向生活,走进大自然,在亲身体验中感觉外部世界,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的变化发展;让幼儿在跑跑、跳跳、说说、笑笑、看看、摸摸、闻闻的动作中,感知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从而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农村作物资源,开展手工教学

在农村,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都可以成为幼儿美术创作的天然材料。例如,星期天可以让幼儿跟随家长收集不同的树叶,然后将其粘贴成各种美丽的图案或制作成精美的书签;秋收后,让幼儿将苹果、洋芋、黄瓜、辣椒等带到学校,制作成各种玩偶或装饰成各种小动物,将鸡毛、雉羽等各种美丽的鸟禽羽毛制作成精美的羽毛画和好看的饰品,将玉米粒、豌豆、小麦、莜麦、大豆等运用到装饰中去,通过贴贴、画画、粘粘等形式,将它们做成漂亮的衣服、挂件、小包等,用麦秆做成好看的麦秆画或编织成各式各样的蝈蝈笼……总之,农村的作物种类很多,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它、利用它,可以说每一样都有着极好的价值。利用各种农作物进行美术创作,既能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形成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结合农村景色资源,进行美术创作

农村的景色是非常美丽的。峭拔的高山、潺潺的溪水、高大的杨柳、广阔的原野、蔚蓝的天空、碧绿的田野、金黄的麦浪、累累的果实……这些景象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而且对于身处此情此景中的农村幼儿来说,也是一个美术创作的大好天地。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体验一年四季身边景色的不同风貌来进行美术创作。

春天,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草萌发、杨柳吐穗、百花争艳、蝶飞蜂舞,在这春回大地、姹紫嫣红的季节里,领着幼儿,带上画板,让他们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寻春天、看春天、摸春天、听春天、触春天……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再让他们画春天,相信幼儿一定绘画出栩栩如生的春风图、春草图……

夏初,田野里到处充满了生机。嫩绿的包谷茁壮成长,早熟的小麦拔节灌浆,豌豆在吐丝,苜蓿在扬花……这时候将幼儿带到田野里,对于充满好奇的小宝宝们来说,一定会用他们的小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如果这时候我们鼓励他们用图画来一个现场大比拼,结果肯定会超出你的想象。

秋天,小山上的树叶红了,放眼望去像一片美丽的火烧云。这时候,将幼儿带到山上,他们一定会像飞出笼子的小鸟,自由地飞翔着、叫喊着、欢呼着……他们疯够了,再把他们聚拢在一起指导他们仔细观察秋天的树叶、小草、昆虫……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画出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秋之神韵”。

冬天来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树叶脱落了,小河结冰了,冬小麦披上了厚厚的棉衣,冬爷爷穿上了结实羊皮袄……这时,领着幼儿来到小河边、大路旁、原野里,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白色世界里,幼儿又会创作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冬景图。

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拓宽教学外延

俗话说:“五里一个乡规,十里一个风俗。”每一个地方都有很多民俗民风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也是十分宝贵的美术教育资源。例如,我的家乡会宁就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文化,如,会宁剪纸、会宁皮影戏、会宁刺绣、铁木山庙会、桃花山庙会、送灶神、过大年、嫁新娘等,这些幼儿所熟悉而又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就是进行乡土美术教学的活教材。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搜集整理这些宝贵的资源,并与国家课程资源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让幼儿在重温这些熟悉的民风民俗、民间工艺、民间活动中不断迸发出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灵感,教师再加以及时的启发指导,相信幼儿一定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创作出一幅幅、一件件精妙绝伦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

总之,农村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挖掘身边的每一份美术教育资源,让这些乡土资源源源不断地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走近幼儿,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有力补充。让每一位幼儿在亲近自然、感受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最好陶冶教育。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规划课题。编号(GS[2011]GHB016),“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创意美工活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 甘肃省会宁县幼儿园)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农村幼儿美术教学教育资源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农村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
以实践活动为依托,促进幼儿社会性教育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