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港区发展亟须坚强智能电网筑牢能源基础
2014-04-01Article张延明
文 Article_张延明
(作者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这是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定位于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如何依托郑州地处中原的良好区位与国内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助推国家“扩内需、促转型”战略决策的实施,关键工作之一还是要畅通信息通道、坚实能源基础、优化区域环境。这就要求紧抓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契机,以坚强智能电网助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快速发展。
一、把握时代机遇,抢占智能电网发展先机
日前,拜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科技日报》的署名文章《智能电网与第三次工业革命》,非常认同“智能电网是推动能源变革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必由之路”的观点,智能电网发展对以现代物流和信息流为特征的航空港区发展是难得的战略机遇。刘振亚指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变革是工业革命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新一轮能源变革的到来,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与智能电网全面融合,正承载并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谁能牢牢把握能源变革与传输方式转变这个根本,谁就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载体。但伴随着工业文明而起的现代城市,受限于传统能源生产消费模式,走的是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发展之路,导致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病问题不断。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硬约束。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国际化的现代航空都市,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在高水平的技术上高速发展,用能高度集中,必须加快能源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让两大引擎交会在了一起。把智能电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放在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乃至全省城镇化建设中突出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既能够促进河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更能够建立“节能、低碳、清洁、环保”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真正建成空港、产业、居住、生态功能区相互协同的现代航空都市。
二、打造坚强电网,都市动力更加绿色高效
网架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针对河南能源的特点,我们认为,只有打造国家特高压网架、省级骨干网架、市级输配网架和微电网协调发展、紧密衔接,构成广泛覆盖的电力资源配置体系,才能适应远方电能的大规模输入,才能适应我省和港区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有力改善我省能源开发、消费和配置方式。
引来区外电能,实现区内禁煤。2010年城镇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5%;占全国13.3%地域总面积的城市市辖区,消费了全社会电力的55%,城市发展高度依赖能源。航空港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其能源消费量也是巨大的。根据先进城市水平,未来港区电能需求将达到800万千瓦,相当于目前郑州建成区电能消费水平的2倍。为满足航空港巨大电能需求,必须坚持“外主内辅,电从区外来”的发展思路,航空港所需80%电能从区外通过电网输入,20%由区内分布式电源发电自供,航空港将需要新建五六座500千伏变电站,变电站围绕航空港区布局,形成双环网结构,以保证航空港充足的清洁电力供应。
国家骨干电网,送来清洁电能。据悉,航空港电力缺额将主要通过即将投运的±800千伏哈郑特高压直流工程从新疆输入补充。新疆是国家规划的火电基地,不仅煤炭资源储量巨大,而且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通过建设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线路,充分发挥特高压直流技术优势,将新疆地区丰富的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送往郑州航空港,弥补航空港电力缺口、提升电网安全可靠供电能力,进一步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区内清洁能源,实现能用尽用。清洁能源的使用,有赖于转化为电能。航空港实行严格的禁煤政策,区内不允许新建燃煤电厂和单纯发电燃气电厂。区内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特别是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新能源,在考虑部分能源直接供热后,只有依托坚强电网,更多地转化为电能,才能更好实现能用尽用目标。依托电网,未来港区可再生能源电能将达到20%,规划建设分布式天然气电站、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总容量可达到200万千瓦。
实施电能替代,助力蓝天工程。以电力为中心,打造最先进的用能新模式,是航空港高端定位的必然要求,也是能源、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我省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为14.4%,远低于日本的26.6%和美国的21.8%,甚至低于17.7%的世界平均水平。《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中东部大部地区雾霾日数为25天至100天,局部地区超过100天。今年我省制定的《河南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五年PM2.5年均浓度降低15%以上。因此,有必要加快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积极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大力推广电锅炉等替代项目。按照目前郑州市建成区现有263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替代进行测算,在航空港直接实施电能替代,每年可节约燃煤约2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5余万吨,二氧化硫2500多吨。预计2025年郑州航空港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可提升至40%。
三、建设智能电网,都市生活更加宜居兴业
智慧城市与智能电网不仅具有以面向未来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共性技术特点,而且还有惠及民生、提升幸福感受,“让生活更美好”的共同本质特征。我们期待国家电网加快推动智能电网发展,将智能电网建设融入郑州航空港城市发展脉搏,让航空港发展驶入“科学”和“智慧”发展的快车道。
智能电网保证能源可靠供给。航空港通过全面实施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等项目,实现港区供电主要电力设施智能化,实现配电自动化全覆盖,保障电力安全供应;通过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项目,实现电网的全面监控、灵活控制和便捷运维,有效避免电力供应的中断。实现港区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99%,达到法国巴黎先进水平。
智能电网变革生产生活方式。航空港通过建设电力骨干网、分布式能源接入、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终端等项目,使用户同时拥有能源供应商与消费者的双重身份,能够灵活转换发用电关系,推动生产生活的低碳化;通过智能电网与物联网、互联网等的深度融合,构成价值无法估量的社会公共平台,实现能源供应、信息通信、家政医疗、物流交通、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各方面公共服务的集成化;通过智能电网支撑智能家庭、智能楼宇、智能小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生产生活智慧化。
智能电网支撑绿色出行方式。智能电网在电力需求侧能够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家电、智能家居的发展,对绿色消费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国重点城市的机动车排放PM2.5占比约20%以上,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根据航空港相关规划,港区内部公交车辆和市政环卫邮政用车电动车和燃气车率将实现100%,我们与国网河南电力已经共同研究,作出发展规划,将支持、服务航空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适度超前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预计2025年将建设2000个电动汽车充电桩,20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智能电网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密集,对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我国规划的2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绝大多数与智能电网密切相关。近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家电网公司稳步推进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科技攻关、技术应用、工程建设和商业运营模式,在大电网控制保护、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接入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已建成4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500多座智能变电站、360多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1.5万多个充电桩,经营区域内并网风电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64个城市核心区。预计到2020年全国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将达4万亿元,这些也将为港区各类新兴产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智能电网是推动能源变革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必由之路,郑州航空港智慧城市和智能电网交相辉映,将被赋予更多艰巨的历史使命。在郑州航空港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将为建设“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以安全、清洁、高效的坚强智能电网迎接和拥抱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