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士懋教授“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概论*

2014-04-01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091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杂病论经方伤寒论

河北中医学院 杨 阳 (石家庄050091)

中医学林立的学说虽然可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但是也造成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这集中体现在对“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特色的认识上。常见的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抓主症、抓要素、方证相应、四诊合参、运气辨证、体质辨证、病机辨证、望舌辨证、望色辨证、状态辨证、腹诊辨证等等。[1]然而,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到底是什么?

李士懋教授在58年读经典、做临床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平脉辨证》一书名见于《伤寒杂病论·序》,其学术思想已融入《伤寒杂病论》中。平脉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灵魂和核心,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源泉,是中医皇冠上的宝珠。

1 溯本求源—本于经典,源于临床

中医学经典著作首推《内》、《难》、《伤寒》、《金匮》,其中《难经》是在《内经》基础上,问难发挥而成。《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架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建立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巍峨大厦。

张仲景把外感内伤百病捆在一起,然百病纷纭繁杂,欲从中提取一个统一的辨证论治的规律,难于登天。怎么办?科学者,分科之学也。仲景首先依据《内经》阴阳学说,将百病分为阴阳两大类。《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曰: “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又有六微,微有十八,合为一百八病,五劳、六极、七伤,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这就是以阴阳统辖诸病。

再根据阴阳的多寡进退,将阴阳二病进而分为三阴、三阳六病。六病之中,仍然有阴阳多寡进退、合病、并病、传变、转归等。如太阳病分为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纲。太阳中风,又有兼夹、传变等诸多不同,因而又进一步分类,如桂枝汤证之中,又分为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加桂汤证等等,一直分到每位患者、不同时空的证,这就是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因而形成了伤寒论复杂的辨证体系。

2 平脉辨证—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灵魂,证是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核心

李老对平脉辨证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六条[2]:一是以经典理论为指导;二是以脉诊为纲,平脉辨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以脉定证;三是胸有全局,全面分析;四是首辨虚实;五是动态诊治;六是崇尚经方。以此六点指导辨证论治。

2.1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才能称之为中医。中医理论是《内》《难》《伤寒》《金匮》中的经典理论。脱离了这些理论的指导,就不能称之为中医了。比如,在对某些中草药进行了药效学实验后,就依照现代医学的抗过敏、消炎、抗癌等功效,在临床中拼凑中药,组成处方,这些中草药就只能被当做天然药物使用了,开出的处方也不能称之为中医方剂。

2.2 平脉辨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方无定方,法无定法 《伤寒杂病论·序》中言:“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重点强调了“平脉辨证”而著《伤寒杂病论》。开首即设辨脉法与平脉法论脉专篇,而且每卷都将脉诊置于突出位置,曰“辨××病脉证并治”。辨证论治的总纲,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言观其色证、舌证,或其他某证,而独曰脉证,说明脉在证之上,即以脉求证,以脉定证,即平脉辨证。

在仲景之前,西汉时期《淮南子·泰族训篇》也有扁鹊重脉的记载,曰:“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厭息脉血而知病之所生也。”《素问·方盛衰论》曰: “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腑)度俞,度阴阳气尽,度民,君,卿。”强调诊病必先诊脉。从中医本源来说,“平脉”是“辨证”的主要依据。

什么是平脉呢?平脉应指“辨脉”。作为动词, “平”字有“辨”的意思。 《尚书·洪范》:“王道平平。”孔传:平平,“言辨治。”孔颖达疏《诗·小雅· 采款》亦曰: “平、辨义通。”周学海说:“平,读如骈,即辨脉也……仲景选用古书,于是取之辨脉者即名辨脉,取之平脉者即名平脉,从其目,所以存古也,或谓无病之平脉者非。”考古学有“平章学术,考镜源流”之说。其中“平章”即“辨章”。故“平脉”可以理解为“辨脉”。

李老认为[3],脉诊,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用数字来估量,脉诊在辨证中权重约占50%~90%。具体来说, 《伤寒论》脉证并举135条,60多种脉。《金匮》脉证并举120条,69种脉,随处可见以脉定证的实例。

“平脉辨证”在中医学思辨体系中处于的灵魂和核心地位,是中医学生生不息、兴盛发展的源头和内在动力。现代医学之所以二百年来迅速发展,广为认可和使用,其原因之一是对于疾病的认识有着规范化的标准。从疾病的概念、诊断标准、治愈标准、好转标准,到治疗的一系列规范化措施,即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gram)。中医的标准的重要指征是通过“辨脉”来明确,包括辨病性、病位、程度、病势。

比如,《伤寒论》第1条是太阳病标准;第2条是太阳中风的标准;第3条是太阳伤寒的标准;第4、5条是传与不传的标准;第6条是温病的标准;第7条是阴证阳证的标准;第8、9、10条是愈期;第11条是寒热真假标准;12条是桂枝症的标准。桂枝汤将息法中提出了邪汗与正汗的标准,最佳疗效标准,最佳药效标准,病后护理标准等等。六经证标准,合病并病标准,传变标准,方证标准等等。[1]这些标准的确立,就是平脉辨证的思辨结果。

如《金匮要略·肺痿篇》在定义肺痿和肺痈的差别时言: “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辨病位的标准,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辨病性之病性标准,如《金匮·疟篇》定义疟的病性时言:“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辨病势之预后标准,如《伤寒论》第4条:“脉静者为不传,脉数急者为欲传也。”标志病位将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病势加重。辨治疗方法标准,如,当太阳病,何时发汗,何时禁汗?《伤寒论》27条曰:“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伤寒论》116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脉浮,宜以汗解”。辨疗效标准,《伤寒论》116条言治愈为“脉浮,故知汗出解。”观《伤寒杂病论》,处处皆是标准。

为了获取证的正确辨识结果,首先辨脉。在治疗时也是通过观察脉的改变而观察治疗效果。故“脉”是贯穿中医学理法方药的主线,这是脉诊的重要价值。

2.3 以整体观为指导,胸有全局,整体辨证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亦是一个有机整体。辨证论治时要胸有全局。既要对病证的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疾病程度、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则、治法、方药等进行全面分析,又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不致偏漏。比如,在平脉辨证时,观其脉象,要通过脉辨其病位、病性、病程、病势,即四定,又要考虑到病人的体型、生活环境、四时节气等。比如冬见沉脉,可为常脉,夏见沉脉,多为阳气内敛,不能鼓荡气血外达。至于为何阳气不得外达,又分虚实两端,或因正气不足,或因邪气太盛。正气不足又辨气血阴阳;邪气太盛又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痰饮、瘀血、食积等内生五邪。

2.4 诊脉当首分虚实 在《伤寒杂病论》开篇即是《辨脉法》与《平脉法》。 提出诊脉之大纲: “脉当取太过与不及。”太过者实,不及者虚。所以诊脉当首分虚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言:“百病之生,皆有虚实。”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难经》:“诊其寸口,视其虚实。”

高度的概括脉诊的精要,在于沉取有力与无力的差别。张景岳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查虚实,无逾脉息……虚实之要,莫逃乎脉。”

2.5 动态辨证 恒动观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特点。证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空间的转换,证在发生着转换。何以知之?平脉辨证。脉变,其证就随之而变。临床上,有“效不更方”之说。指的是证不变的情况下,不更方。若是脉变、证变、临床表现或轻或重或不变,都要随之进行处方论治的变化,以随证治之。比如,火郁的典型脉象是沉实躁数,但是随着热的程度的加深,热郁脉也会变化,可见沉小、细、涩、迟、厥,有类虚寒,然断不可误为虚寒。[4~5]

2.6 崇尚经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子是经方,是经历了近两千年的反复临床实践、上万亿次的应用考验的。经方的严谨而精炼,理奥而效奇,深得历代医家的称颂、推崇,被奉为中医界的圭臬。

经方的使用,在六经辨证的总纲之下,揉合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以脉诊为辨证之纲,平脉辨证。要想掌握经方,必须在熟读《内经》、《难经》的基础之上,反复研读仲景方书的原文,掌握其全书的构架和细目,把握诸病的病机、演变规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病大法及主方和变方,整体、动态的临床中运用经方。

综上所述,欲振兴中医,只有高举“溯本求源、平脉辨证”这一面大旗才能回归中医之本,才能延续中医繁衍昌盛之火种,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1]李士懋,田淑霄.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33

[2]李士懋.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前言2

[3]李士懋,田淑霄.脉学心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

[4]田淑霄,李士懋.读《伤寒温疫条辨》[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9(4):2-4

[5]田淑霄,李士懋.升降散及临床运用[J].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9(1):40-44

猜你喜欢

杂病论经方伤寒论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伤寒论》六经溯源与理论浅析
对经方薯蓣丸的认识及临床思考
《伤寒杂病论》方药辨治肩周炎探析
《伤寒论》实为115方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spiratory Failure Gets Recovery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 by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伤寒杂病论》中腹满辨证论治学术思想探析
经方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