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肉牛品改,造福地方百姓
——记新化县优秀肉牛品改员彭华清
2014-04-01娄底市畜牧水产局
上世纪80年代,新化县在湖南省率先推广肉牛人工冷配技术。随着肉牛产业前景不断看好和特色黑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肉牛细管冻精冷配技术的应用,使得母牛受胎率和产仔率得到了极大提高,肉牛品改工作已在全县得到了普及推广。目前,新化县有肉牛品改站(点)20个,品改技术员达30多人,年冷配量2万余胎次,产杂交湘中黑牛仔1.5万多头,涌现出了许多冷配里手、品改能人。半路出家的吉庆品改站品改员彭华清就是这些冷配高手中的突出代表。
1 学冷配半路出家成名人
彭华清今年40岁,是新化县吉庆镇一个诚实勤奋的农民,原来主要从事肉牛贩运,2006年开始打定主意发展养牛业,并一次性购进了30多头本地母牛饲养。虽然老彭全力以赴精心管理,但由于品种不良,特别是不懂关键的母牛配种技术,养殖效益很不理想。在外地参观过程中看到了杂交牛仔的生长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他看准了牛羊品改技术应用的无限前景。2007年,他主动参加了一期由县畜牧水产局举办的肉牛品改技术培训班。在短短几天的培训班上,他认真学习了由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专家讲授的肉牛细管冻精冷配技术,全面掌握了由涟源天华牧业品改技术员进行的现场操作技术要领。培训班一结束回到自己的牛场后,他立即在自己养殖的母牛中进行冷配试验,一举获得了成功,并从此迷上了牛羊人工冷配的品改之路。
从2007年开始在新化县畜牧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正式建立品改站,到今天的7年时间里,彭华清勤奋冷配的足迹遍及了新化县吉庆、坐石、曹家等10余个乡镇的村村落落,累计冷配肉牛达8 000余胎次。同时,他只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以精湛的冷配技术、优质的冷配效果、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一流的服务态度,在2009年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了高级品改员证书。现在,老彭已经成为了新化县名副其实的冷配高手,由他主持的品改站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每年在为农户提高养殖母牛经济效益的同时,自已也得到了不少的实惠,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2 巧宣传不惜代价搞推广
彭华清成功的路上,既洒满了他辛勤的汗水,也凝结了他满腔的心血!冷配技术员业务看起来很简单,一个缸子,一根枪,一支冻精,一头牛。但要想达到一次授精成功,除了自身技术过硬,关键是要及时掌握母牛的发情时间。而在开展品种改良初期,要养牛农户及时掌握母牛发情特征无异于一本天书。因此,他请在镇里当老师的表兄,用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培训资料作教本,摘抄编写成本地老百姓能看懂的更通俗的技术资料,花费3万余元一次就印刷了1万份,到2009年10月份,全部发放到了临近乡镇的养牛户手中。加上在配种时他现身说法的向养牛农户进行现场解释,到今天,在他开展业务的范围内,80%以上的养牛农户能及时掌握母牛的发情特征。到2013年时,由他进行冷配的母牛输精受孕成功率高达90.4%,少数需要复配的一般也是因为子宫炎症的原因,通过他治疗后基本上都可以复配成功。正因为如此,现在吉庆与临近乡镇的养牛农户参加品种改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做为冷配技术员,要彻底打开工作局面,除了练就一手配种技术的绝活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母牛助产、疾病防治、科学饲养技术推广等综合性业务知识。为此,几年来,他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所有时间除了开展配种业务,就是看书学习,一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就电话请教省里的老师,县局的专家。他在省里参加培训,老师讲到品种改良的好处是规避了近亲繁殖。于是,他根据实际经验,设计了一个冷配登记表格,把品种和冻精编号都及时登记下来,再录入到娄底市畜牧水产局开发的肉牛繁殖管理系统,母牛冷配前,只要用手机上网到管理系统里查一下其父本信息,就会完全杜绝近亲繁殖的现象,确保改良牛的优越的商品性能。同时,通过这一系统对母牛进行跟踪管理,能掌握母牛的产犊时间,控制缩短产后空怀期,把二年产一胎或三年产二胎提高到一年产一胎,八年产九胎。为准确掌握各种杂交牛的生长性能,今年他特地买了几头“西·西本”、“安·利本”、“西·利本”、“利·安本”三元后备母牛,专搞各个类型的杂交牛生长性能对比档案,详细跟踪记录,用事实说服养殖户。
3 吃得苦只为造福养牛户
肉牛冷配工作不能说是一门神圣的工作,但绝对可以说是一门苦累相伴的职业。雨雪无阻、昼夜步行、泥粪为伴是一个冷配技术员的家常便饭。他们的交通工具——摩托车是一年新,二年废,人摔跤车摔坏是常事。他们的业务主要在山区,有些地方山高路陡,一到下雨天,骑车如同走天堑,有时骑着摩托看着路坡下面,心惊胆颤。但为了获得那些养牛户的信任,抢抓母牛配种的最佳时间,面对这一切也只能不管不顾了。七年来,老彭因为从事冷配工作经受过的皮肉之苦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虽然很幸运的没有断过骨,但也伤过筋,被狗咬伤过。2012年大年三十,有一个养殖户打电话给他,要求他去配种,当时路面冰冻,摩托车不能骑,他硬是走了10多公里路来到河边乘坐养殖户租用的船只去配种,到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家吃团圆饭。2014年3月29日,他在田坪镇配种时遇雷阵雨淋湿衣服受寒感冒,持续高烧,4月1日在没有时间打吊针的情况下,居然靠吃冰棒退烧坚持完成了10头母牛的冷配。坐石乡的李良才、李香秋是二个残疾人,家庭特别困难,养牛是主要家庭收入来源,几年来彭华清都是免费为他们进行冷配服务。所有这些,使老彭在当地的养牛户中获得了“老黄牛”的美誉。
4 想妙计创新服务好模式
随着人工冷配品改技术的普及,新化县肉牛良种覆盖率大幅提升,据统计,2013年杂交牛仔(主要是“湘中黑牛”)的产量达到了1.8万头以上。针对这种大好的市场形势,彭华清在搞好冷配推广的同时,把目光瞄向了冷配后的生产销售等后续服务体系上,并创新了一个快速发展养牛业的产业链销售服务模式。他积极与一些大型养殖场合作,采用包配种包?回收杂交牛仔的方法。成立了“油溪河肉牛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小规模、大群体、千家万户饲养”和“五个一”养殖方式。即户养一群牛(每户饲养3~5头能繁母牛)、建设一栋栏(建设牛舍30平米左右)、种植一片草(每户种植牧草3~5亩)、建好一个池(建6~10立方米的氨化、青贮池)、配套一个灶(沼气灶)。由合作社负责配种,提供养殖技术,犊牛断奶后,合作社按市场价格进行回收,集中育肥,既实现了农户、规模养殖场双赢,又加快了发展速度,降低了风险。在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让养牛农户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又能很好促进自己冷配品改业务的拓展,形成了当地养牛业的良性循环。
“历尽千辛有甘露,踏破坎坷成坦途”。现在的彭华清已经把品改当成了自己的一项事业,一种人生的追求。他正在筹划自己下一个美好的打算: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计划成立一个“公司+农户”模式的肉牛品改公司,并将把合作社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努力把周围的母牛养殖户吸收到合作社来,达到1000头以上的母牛群体养殖规模,保证合作社的母牛100%的品种改良,90%达到每年产一胎的繁殖率,4年达到500头以上的杂交三代。保证合作社以外周边20平方公里的农户的母牛90%以上做到品种改良。我们深信,就像中国梦一定会实现一样,他的肉牛品改梦也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