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需把握的几个关系
2014-04-01许广灵
许广灵,时 兴
(河北北方学院 法政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并非是专家、学者的学习专利,而是大众共享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就是将具有大众属性的马克思主义复归大众的手段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蕴含的思想精髓、理论内核用浅显、直接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具有抽象性、归纳性、深刻性和彻底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简洁清楚的语言强化学生认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感染学生情感,以身边鲜活的生活来佐证基本观点,以直奔主题的方式确立学生价值,进而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信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过程。正确理解和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内蕴
(一)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手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转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大众信仰体系的建构过程。高校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学术创新,还是马克思主义接班人培养上无疑担当着重要责任。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存在着共性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很难上好,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着轻视、厌学,甚至产生拒斥情绪,这使马克思主义“异化”成了与学生疏离相对立的冰冷理论,效果不佳可想而知。这一结构性失衡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使社会产生了信仰危机意识和阵地忧患意识,其背后更深层地蕴含着自由与必然的对立,对立之间形成的张力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不是依靠严谨的结构、缜密的逻辑自行在学生的头脑衍生的,也不是粗暴地依靠权力的合法性将马克思主义强制嵌入学生的内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有新思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实践效用的“破冰利剑”。但如何理解通俗化与大众化的关系?许多学者将通俗化纳入大众化的内涵,甚至有学者直接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划上等号。笔者认为,通俗化是大众化的实施手段而非本质内涵。“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通俗化是实现大众化的“桥”或“船”,二者是工具与目的的辩证关系。但通俗化决不是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是为了缩短与学生的理论距离,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通俗而不昧俗,不能单纯以课堂效果为追求目标。通俗化教育的作用是抛砖引玉,在此基础上实现通俗性与学理性的融会贯通,要求学生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全貌,在头脑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优秀文化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自然、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生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体系,但作为外来思想文化,它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话语体系。一种异质文化要想被国人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就必须依据文化之间的通约性,找到能为国人普遍认同的形式,实现语言与话语体系的转化。如毛泽东所言,“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2]。马克思主义时而给人晦涩难懂的感觉,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境障碍。现象纷呈的历史、斑驳多彩的文化是千百年来在社会历史变迁中沉淀在每个国人身上的文化基因,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就是要寻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之间的契合性,将艰涩难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学生理解熟悉的语言表达,使这一地道的“舶来品”转变为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中国造”,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三)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应有之意
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早已时空转换,马克思、恩格斯虽非先哲能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具体模式,但马克思主义为观察、剖析、理解现在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屹立于不同时代的高地,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问题,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奥秘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的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正是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印证其科学理性与实践品质的。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不是机械地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能空洞地谈论那些冗长晦涩的哲学术语,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具体的生活实践,在回应学生兴趣所在的时代问题中彰显实践品格,这也是习近平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用意。“一般来说,人们相信一些理论具有魅力,但征服群众的重要方式是从根本上反映、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即利益机制或民生机制”[3]。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只有解决学生所思所想的实际问题,才可能真正成为学生所依所持的基本信念。当代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广泛多元: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社会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他们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也关注国际发展变化的新动态……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放大镜与显微镜观察、认识、回应这些时代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教育不仅有恢弘的理想诉求,更有对时代问题的微观破解,化解转型时期学生面对的各种困惑,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感,在生活的理性反思中建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进而变马克思主义学院派、抽象派的形象为生活派、实践派。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需实现教材体系向教研体系的转化
(一)诠释学视域下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必须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所周知,现当代哲学研究呈现出了一种纷繁芜杂的多元化景貌,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研究没有出现应有的繁荣。在高校的相对沉寂,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成为学生前进的先导,甚至还很难跟上时代行进的步伐。
那么如何跨越时间和文化的距离,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哲学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人的理解和诠释活动不可能从虚无开始,而一定是置身于某种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中,隐而不彰地影响着诠释者的思维劳作。带着无法逃避的“前见”深入作者的理论视野,追寻文本的原义本就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诠释者与作者之间横亘着不可消弭的时代、文化和个人差异性,“视域融合”被认为是诠释静默文本的基本途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和现在、客体和主体、自我和他者构成了一个无限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针对特殊历史问题创作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诠释应该让其走出历史,进入当代的视域,在国人的历史文化、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建构的“前见”下,围绕着学生自身的困境和社会发展问题,展开“诠释学对话”,既不能忽视经典文本作者的视域,亦无需放弃自己的独特色彩。诠释始终不是线性重现理论本身,而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诠释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坚守内核,放宽外围。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核心观点、科学方法要坚守,这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根本元素,一旦动摇,就将严重销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性与价值理性。具体的观点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增删修改,区分出需要破除的主观化、教条化理解,区分出需要结合全新社会实践加以创新的理论,区分出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那个特殊时代的、具有特殊指导意义的论断。通俗化的诠释不再是对经典作者心理意向的探索,而是对经典所展现的存在世界和未来社会的阐释。从哲学诠释到实践诠释的转向,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形式可以不拘一格、生动活泼。但实践诠释不是消解中心,将马克思主义碎片化,而是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语言和语境中重新恢复“实践智慧”,把握马克思主义精髓。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真正旨趣在于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完成实践应用。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是改变以教材为重心,向构建以服务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模式转化的基本渠道。通俗化本身不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终极目的,虽然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但单纯强调通俗化,会偏离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本末倒置终究不能将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真理升华为学生自身的理论品格,不仅不能突出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独特的学术性,反而贬低其真正价值。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将通俗化与学术化有机结合,通俗化强化学生认知,学术性提高学生理论修养,教学科研双管齐下,避免“只占地盘不耕地”的单向度教学模式。
此外,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有诸多经典案例,以精深娴熟的语言功底,克服了哲学传统惯有的晦涩纠结,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而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如毛泽东、邓小平在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结合具体的历史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转化。“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将朴实的真理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最大限度地影响每个国人,这一点上,两代伟人身体力行。毛泽东与邓小平的著作都是平民文本,读来朗朗上口、趣意横生,但不乏深邃的哲学思维和社会思考。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矛盾论》《实践论》……邓小平的“猫论”“摸着石头过河”“三个有利于”“姓资姓社”“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语境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典范。习近平的“打铁论”“穿鞋论”“中国梦”……都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经典阐述。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中,不仅要在教学中呈现经典,更应该学习伟人变革中的创新,深挖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以通俗阐释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和力和熏染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需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中教师主体性发挥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强调意识形态教育的自上而下性,赋予教师绝对主体地位,学生被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杜威认为,“主体和客体并不是生存于两个分离的秩序之中或有两类不同的存在,而最多只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经验以内所作的一些区别而已”[5]。主、客体严格的二元区分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实践中逐渐被放逐到边缘,现代教育则侧重于双主体性,或者是哈贝马斯所谓的主体间性,即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主体间性不是简单地强调学生地位的转变,而是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平等关系的建构与运行。实现这一平等关系的建构与运行的基础是主体之间对共同生活世界的理解。
主体间性理念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即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中,教师必须晓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种社会思潮,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又能密切关注学生境遇,并能将抽象的理论与具象的生活自由转化的教师。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取决于教师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应用。如怀特海所言,“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点之间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展现这种关系,你就无法将生活融入任何普遍教育的计划中”[6]。毛泽东、邓小平之所以能将马克思主义出神入化地转化为通俗诙谐的、接地气儿的、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是因为他们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生活经验、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敢于创新的气魄。
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这一供人顶礼膜拜的“神器”,转化为认知改造世界的“武器”,就如同农民手里的镰刀,是他们生活中最自然不过的组成部分。这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能从繁多琐碎的生活材料中推出马克思主义主要理论,从容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引导学生从通俗走向学理,从学理再回归生活,最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师的主体性不仅是主导课堂教育,更是主动践行马克思主义,搭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生活桥梁的建设者。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发挥
任何教学效果的显现都需要教与学的联动来实现。单一的教师主体性发挥如同独角戏一样,不能形成合力,也不能将教学效果发挥到极致。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教育是拉近马克思主义与学生心理情感距离的手段,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仅是使其敢于针对马克思主义中的内容大胆质疑,自觉突破通俗教育表层,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更是回应自身需求,在反思、解决自身问题的实践过程中,能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成为一个用马克思主义体验生活的实践者。“能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7]。
[1]毛泽东 选集:第一 卷 [M].北 京:人 民 出版社,1983:139.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罗会德.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维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63.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5]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邱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333.
[6]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州,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4.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