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病虫害防治
2014-04-01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张 亚
立枯病 主要侵染幼苗的根基部,植株被侵染后产生红褐色的溃疡性病斑,之后逐渐扩展至整个茎基部,病部会缢缩或开裂,使幼苗生长受阻、倒折或枯萎死亡。①农业防治:提前整地可减少发病率,浅播可减少出苗损伤;与禾谷类作物轮作二三年;适当施入石灰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至微酸性或中性;进行中耕,促进新根生长,严重发病的地块,收获后进行深耕;低洼地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选用抗耐病品种。②药剂防治:以种子重量0.3%的40%拌种双或50%福美双拌种,可以防止种子腐烂和幼苗猝倒。在发病初期喷施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连续防治2~3次。
根腐(萎蔫)病 病菌首先侵染小根和须根,然后向主根蔓延,病部腐烂,后期侧根和主根大部分干缩。播前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35%多克福种衣剂处理种子。发病初期喷淋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水剂2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叶斑病 开花前4~5片复叶时开始发病。病苗在田间可被重复侵染,绿豆生长中后期遇高湿条件发病严重。受害叶片和叶绿素被严重破坏,一般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50%。①农业防治:合理密植,减少田间湿度,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②药剂防治:播种30天后喷施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地老虎 又称切根虫、地蚕,危害绿豆的主要是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将绿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①农业防治:清除杂草,消灭虫源。②药剂防治:幼虫在3龄前常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每667平方米用毒死蜱30~50毫升,或灭杀毙5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4龄后采用麦麸式鲜草毒饵诱杀。
斜纹夜蛾 主要以幼虫危害豆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危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害虫。可以在幼虫3龄期前,每667平方米选用0.5%甲维盐30~50毫升、除尽40~50毫升或安打10~15毫升,对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
蚜虫 又称豆蚜,吸食植株汁液,使叶片卷曲发黄,早期脱落,造成减产。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喷雾,或用大功臣每667平方米20克对水喷雾。喷雾时注意从叶底往上喷,喷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