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冲突导致1例腹膜透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分析及启示

2014-04-01冯玉秀

护理与康复 2014年3期
关键词:角色冲突腹膜医护人员

王 欢,冯玉秀,董 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 100034)

社会角色是附着于社会地位之上被期待的行为或行为规范[1]。角色冲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负有多项角色责任和单一角色责任时,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引起内部心理冲突[2]。腹膜透析采取居家治疗方式,患者接受腹膜透析置管术后,随即增加了患者角色[3],如果没有在原有社会角色所履行的义务及其行为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患者角色和原有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就会出现冲突,导致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质量和预后。本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1例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后因角色冲突致不良预后。现将角色冲突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3 岁,身高174cm,体重92kg,已婚。1991年被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011年7月被诊断尿毒症,经规范培训后随即开始腹膜透析治疗。治疗开始第1个月,患者基本能遵医嘱进行饮食调整、规律服药及腹膜透析治疗,容量负荷明显减轻,血红蛋白及血白蛋白检测正常,透析充分性达标。病情稳定后,患者重新回归工作岗位,同时承担起原有的家庭责任。之后2个月,患者逐渐出现不合理饮食、睡眠不规律,致血压上升,最高达180/110mmHg,全身水肿。透析6个月时,由于残余肾功能下降,医生多次要求患者增加透析剂量、按时服药、监测血压,患者均以工作忙或家庭需要照顾为由而不能很好地服从治疗。透析第12 个月时,患者因过度劳累突发脑出血,于2012年7月21日死亡。

2 角色冲突分析

角色冲突实质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其行为规范互不相容[4,5]。

2.1 患者角色和社会角色冲突 本病例是1位成功的企业家,在外应酬不可避免,摄入的水盐远远超过对患者的规定要求;作为公司老板,许多业务需要亲力亲为,工作节奏仍然保持同前状态,工作忙时经常在外吃快餐了事。医护人员曾多次建议患者尽量减少在外就餐次数或外出就餐后的几天要严格控制水、盐摄入量,目的在于使患者1周水盐摄入总量不超标,但患者在生活中始终不能很好地执行。由于工作需要,患者经常自驾车去外地出差,每次出差时间多为3~5d,每次出差中,患者为保证工作时间自行减少了透析次数,虽然出差结束后患者会在家增加透析次数作为补偿,但毒素和水分的清除并不稳定。当患者容量负荷过重、服4种降压药仍不能控制血压时,医护人员建议患者增加透析次数或临时血液透析过渡,但遭到患者断然拒绝,原因为治疗使他的生活更不自由、出行更不方便。本病例由于患者角色和社会角色发生了冲突,淡化了患者角色,降低了治疗依从性,造成患者饮食不合理、透析不规律、不能很好休息,导致预后不良。

2.2 患者角色和家庭角色冲突 本病例非常认同男人对家庭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所以患病后仍然注重做好丈夫角色和父亲角色。患者全力支持妻子的事业,甚至在腹膜透析置管住院期间也不愿影响妻子的工作,嘱咐医护人员不能将病情告知亲属;透析初始,妻子曾数次要求跟随患者复诊了解病情变化以配合医护人员实施治疗,但遭患者多次婉拒,患者认为妻子跟随复诊会耽误她正常的工作安排,并认为复诊这样的小事根本不用妻子分忧,自己完全能够处理好;在患者脑出血前2周,虽然血压偶达160~170/90~100mmHg,患者仍送妻子出差,一个人独自承担起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脑出血前几小时,患者还开车去机场接妻子回家。患者自知忙于事业,所以空闲时愿意通过各种方式补偿对孩子照顾的缺失,如脑出血前几日,孩子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为了履行对孩子的诺言,患者强忍着头痛坚持带孩子爬山,据患者自述,爬山时偶有强烈的憋闷感,但还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由于患者角色和家庭角色发生了冲突,患者最终还是淡化了患者角色。

3 启 示

3.1 重视对患者个体化心理疏导 本病例启示,责任护士如事先了解患者是一个自强而敏感的人,可提早进行单独、深入的交谈,做好心理疏导,建议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认真覆行患者角色,作出相应的角色行为调整,可使患者早些实施应对方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据文献报道,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6],因此,医护人员可灵活掌握各种方法,开展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促进患者吸取他人成功经验或教训,以达到帮助自身的目的。

3.2 指导患者缓解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属于角色紧张。本病例拥有患者、企业负责人、丈夫、父亲等多重角色,且自身对角色扮演的要求很高,然而困于健康状况的限制,处理能力受到制约,不同角色行为的时间、空间不能有效调整,最终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医务人员要指导患者缓解角色紧张的方法。

3.2.1 角色排序法 将角色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在行为中照顾重要的和基本的行为,延后甚至放弃次要的角色行为[6]。对本病例医护人员曾多次与其沟通,充分了解患者担负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和行为、患者的思想顾虑和透析以来的内心感受、行为改变困难的原因等,对患者表示理解,并诚恳地建议其应将治疗放在首要地位,因为这是与生存相关的基本行为,如告知患者可将公司诸多的业务合理转交下属,自己仅处理重要决策问题;暂将家庭视为医院,完成每日必要的监测工作,合理饮食,规律透析。患者表示接受建议,但可惜不久并发了脑出血。

3.2.2 角色合并法 即将两个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一个新概念的角色[7]。有研究表示[1],角色期望不是一成不变的,顺从于刻板的角色行为模式是身心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与患者沟通中,责任护士劝说患者不要一如既往地扮演那个自己定义的注重事业又成全妻子工作的男人角色,不要拘泥于自己划出的条条框框,可以通过沟通和调整将患者角色和家庭角色进行合并,告知患者一个好的丈夫和父亲,患病后应该接受妻女的关爱表达及给予自己的照顾,这样更有利于家庭感情的维系,自己的病应让妻子分担,让妻子了解自己病情、参与治疗,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家庭计划等。但本病例始终扮演了那个责任感十足的男人角色,患者角色和家庭角色没有合并,独自操劳,最终导致预后不良。

4 小 结

透析患者是多种角色集于一身的个体。由于不同的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在透析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角色冲突。本病例主要由于患者角色和社会角色及家庭角色发生冲突,导致各个角色之间行为不相容,造成角色紧张而导致预后不良。护士善于发现患者存在角色冲突的问题及其类型,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做好心理疏导,指导患者缓解角色紧张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陶巍巍,汪涛,王宜芝,等.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3):197-199.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等.心理学大辞典[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56-660.

[3]苏琦,许莹,董捷,等.不同就诊频率腹膜透析病人初步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6,20(2):96-97.

[4]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58-397.

[5]孔令智.社会心理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313-315.

[6]邵小红,石红荣,赵丽英,等.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64-1166.

[7]牛黎,董娟.角色转换时角色冲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7(5):53-55.

猜你喜欢

角色冲突腹膜医护人员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声音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关于腹膜透析后腹膜感染的护理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腹膜前Kugel补片法治疗股疝21例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