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4-04-01刘伯安
刘伯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119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主渠道,担负着净化青少年心灵,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现对我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心得体会。
1 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方面 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受功利思想影响,认为与所学专业无关,对个人未来发展的意义作用不大,在学习上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学好专业课才会在未来的择业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思政课“科技含量”低,是比较“弱智”的学科,都是些有关理想、人生观等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小学就开始灌输,早已丧失了新颖性,上课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到期末考试前几个晚上临时突击一下就OK了。同时,大学生群体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政治意识弱化、理想信念模糊、价值体系混乱、是非观念淡漠、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部分大学生深受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感染,更加注重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再加上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负面影响,如贪污腐败、贫富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等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以及网络上的一些垃圾信息和不正确的思想言论对辨别是非能力还比较弱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的消极作用,使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一种抵触情绪,认为老师就是在说空话、骗大家,加上教学内容空洞,老师泛泛而谈,不能从心灵深处撼动学生从而产生共鸣,使学生觉得上思政课就是一种负担。
1.2 教师方面 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受到社会环境带来的急功近利、追求实惠等思想的不良影响,对待本职工作缺乏基本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仅仅把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看做是自己谋生的一个职业,在工作上缺乏热情,在专业上不求进取,在知识上不注重更新,讲课离题千里,与授课内容严重脱节,每期教案仅换换首页,内容数年不变,不愿花时间去研究和收集新的信息和资料;有的教师政治信仰淡化、弱化,对政治理论中难点、疑点问题理解不深不透,自己说服不了自己,自然在教学过程中说服力就不强,不能使学生信服,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不高,加上理论素养不够,观点前后矛盾,语言平铺直叙,缺少感情投入,把教学当成履行常规的程序,就为了把课上完,完成教学任务,得过且过,缺乏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的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功底不深,教学感染力不强,讲课没有重点,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缺乏逻辑性,不能吸引学生,一节课下来搞得学生一头雾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使得师生间关系淡漠,不利于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僵化、形式比较单一,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照本宣科,仅仅满足于阐释书本上抽象空洞的概念,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剥夺了学生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压抑了学生日益突出的活跃思维,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得不到充分发挥,“教”与“学”相脱节,学生真正关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威信。另外,由于条件的限制,课堂以外的实践教学缺失,自学辅导式、发现式、问题式、网络式等教学方式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学生缺少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参与和体验。
2 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2.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教材革新和学科建设为重点、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以情感教育为辅助,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该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学校党委直接领导、思政部独立运行、教研活动独立开展的管理体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习培训制度,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其他兄弟院校参加集中学习和培训听课,认真把握该课程的时代性、新颖性和发展性,全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还完善了经费保障制度,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日常运行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的购置、教师和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支出,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条件,为教师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学校还建立了各系部总支与任课教师紧密配合的教育模式,系部总支平时应对学生强调思政课对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针对学生的功利心理将学生的思政考试成绩与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如量化分、奖学金甚至学生入党等挂起钩来。同时强化班级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环境,从外部给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消除学生的惰性心理。并且总支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实践中增强其感同身受的体会,引导其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反思,增强其对思政课的兴趣,不断将所见所闻所感化为自身的知识素养。
2.2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索意识较强,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尽量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作理性深入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理论增强认同感,引起共鸣和反思,纠正学生的一些过激或不正确的想法,因势利导,使其增强和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教材中的一些教学重难点,如理想与利想、恋爱与择业、道德滑坡、三德教育等,教师应以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使学生不仅明辨了是非,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思辨能力,锻炼了口才,更提升了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理论教育的同时深入社会、接触基层,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鼓励学生规范日常的言行,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文明用语、厉行节约、帮助别人等。不妨设置每周或每月“文明栏目”,定期进行汇总,使学生明显感到自己在进步,起到一个互相激励的作用,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到学习思政课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3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优化,防止理论上的空谈,在课堂上可尝试采用专题讲座、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专题为单位设计课程讲授的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教学模式。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讲授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的沧桑巨变、毛邓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比较、台湾问题等,将教材内容加工整合,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形成相互关联的专题,抓住学生兴奋点,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融会贯通,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适时提出一个辩论话题,引起学生思考,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讨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左右着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为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再组织发言。研讨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若干话题,如社会公德的现状、大学生诚信问题,让学生搜集材料准备,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这些都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可避免思政课的枯燥沉闷。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适当添加一些图片、视频音频资料,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动静相宜,让学生的视听等多个感官都动起来,加深记忆,效果会非常好。还可以尝试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网站,把授课的讲义和参考资料挂在网上,还可以采用博客的形式,通过要闻通告、文献博览等丰富多彩的“博文”与学生进行交流。
2.4 提升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和理论素养水平 只有政治立场坚定,思想道德素质较高和业务素质精良的教师,才有资格有能力担负起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把教学工作当成崇高的事业,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为大学生树立榜样,并为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指明方向,帮助他们解决在理论和现实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困惑。思政教师平时要注重自身理论素质的提升,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反省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经常研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中央政策文件精神,吃透理论,及时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提升教学品味,把晦涩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才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授课中还要有新的信息量,体现科学理论的最新成果,选择的材料要有新颖性、时事性,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里讲到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腾飞,国民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如果我们列举的我国GDP的数字却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就会使我们的讲课效果大打折扣。学校也应经常组织思政教师到革命圣地、博物馆进行学习考察,使教师在近距离感受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时,使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得以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以更真实的情感更生动的语言,情理交融、推心置腹。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才能把老生常谈的问题讲得更加新颖独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以学识为广度,以人格为高度,用人格的力量陶冶学生的心灵,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感化,用真诚无私的爱去架构与学生相互沟通的感情桥梁,以引起共鸣,在心理相容的情感气氛中使教育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综合运用文学艺术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使大学生由欣赏而动情、由动情而移性,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师应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较高的辩证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才能用丰富、优美、鲜活、生动、富有哲理的语言把课程内容讲得形象、透彻、朴实、明白。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是党、国家和民族赋予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回避,更不能灰心,而是要用改革的精神,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改变教学方法,增强授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有功能和作用。
[1] 吴 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探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39-41.
[2] 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6(12):148-150.
[3] 李喜登.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山医党校报,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