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英故事考(诗咏篇)
2014-04-01王志芳
王志芳
(湖南科技学院 中文系,湖南 永州 425199)
一 万元吉、张九钺、李元沪、袁思永道州沈云英祠吊古诗
沈云英,明浙江萧山人,其父沈至绪为道州守备,与贼战殁,云英再战,夺父尸还,城获全。永州士民尊崇其人,故事口耳相传,流布于地方,影响广远。永州位于湘水与潇水汇合之处,水路发达。明末,士民尚能指认“沈将军战败处”。在清代,道州城隍左侧(今在道县)、道州北六十里木垒(今在道县)与麻滩(今在双牌县)都建有祭祀沈至绪、沈云英父女的祠庙,万元吉、张九钺、李元沪、袁思永先后来此吟咏。
明万元吉《七夕吊沈将军战败处诗》:
战场高处指遗忠,往事经秋恨未穷。林起悲风增壑响,天悬落日照山空。谁司后劲甘三北,独委前军失一雄。可怜今夜双星会,单照孤魂木垒中。
后云:“沈公生于万历十八年庚寅,殉难于崇祯戊寅。”见道光《永州府志》卷六《秩祀志·道州》。
诗为七律,是万元吉经沈至绪战败处的感怀之作。诗后载沈至绪生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死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据此可知沈至绪享年五十八岁。但这句话是万元吉原诗的注文,还是宗绩辰纂修《府志》时的补注,不易分别。如果是万元吉原诗的注文,则是目前所见沈至绪生卒年的最早记载。这句话与诗句连写,中间以圆圈断开,看来更似宗绩辰的注文。
万元吉,字吉人,南昌人,明崇祯十年或十一年任永州推官。
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一上《职官表·府僚》“推官:崇祯:万元吉,南昌人,乙丑进士,十年任,有传。”同书卷十三《良吏传》:“万元吉,字吉人,南昌进士。初任归德推官,唐藩所为多不法,特纠之。去官,家居十余载,起补永州推官。有王孙溢海者,招纳亡命害民,事发,置家人于法,王孙乃戢。政之暇,与诸生讲学于宗濂书院,翕然诚服,于是阳明之绪衍于永。庚辰,寇氛日炽,杨昌嗣督师荆襄,荐公大理评事。随军督饷,辗转戎行数年,屡进筹策,嗣昌不能用,后入为大理卿。隆武时,为南赣总制,开府虔州。慷慨出师,图恢复,义旅四附。乃郑氏胁制于内,欲迎王出闽,而国已内溃矣。城破沉江,殉节,谥忠烈,入祀名宦。”
张延玉《明史》卷二百七十八《万元吉传》:“万元吉,字吉人,南昌人。……十一年秋,用曾樱荐,命以永州检校署推官事。居二年,督师杨嗣昌荐其才,改大理右评事,军前监纪。”
据《府志》与《明史》,知万吉人任永州推官在崇祯十年或十一年,居官两年。沈至绪战殁的时间,文献多载为崇祯十六年,而崇祯十三年(庚辰)以后,万吉人先随杨昌嗣清剿李自成于湖北荆襄,后随南明抗清于江西虔州。南明福王、唐王、桂王期间,何腾蛟等人坚守湖广,抗拒清兵十余年,永州皆为征战要地,但万吉人何时再来永、道,不见记载。
宗绩辰即据万吉人此诗,提出异说,在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三《良吏传·沈至绪传》中,考辨沈至绪战殁于崇祯十一年四月,万吉人此诗作于崇祯十一年七月,而与沈至绪作战的敌人,也不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贼,而是高紫二贼(又称临蓝寇)。(详见《沈云英故事考(方志篇)》。
据此可知,沈至绪战殁之时,万吉人正在永州任职,他既是亲历其事的见证人,同时此诗亦为吟咏沈至绪父女诗歌的第一首。当时尚无沈氏父女祠庙,故作者即其战场指认遗忠。
“往事经秋恨未穷”,宗绩辰曰:“‘经秋’是对夏而言。”
“谁司后劲甘三北”,宗绩辰曰:“‘后劲’盖指蔡、(夏)﹝曾﹞。”蔡官治,分守上湖南道,崇祯十年任。曾樱,字仲含,号二云,分守上湖南道,崇祯十二年任。
“隆武”为南明唐王年号,万元吉生平事迹的突出之处即在于他在明亡之后,参加了南明的恢复事业,沉江殉节而死,谥号“忠烈”,与王夫之等人一样,为明朝的忠臣,故此诗首句即言“高处指遗忠”。
清张九钺《道州女沈将军祠行》:
将军名云英,萧山人,明道州游击沈至绪女。献贼寇州,至绪战死,女率十余骑斫贼营,夺父尸还。贼骇走武冈,道州人德之,建祠麻滩以祀,国朝犹显灵驱山贼。慎葊为州司训,来都门为余言,且曰非子长句不足表奇事,乃赋是诗:
上马莫歌木兰诗,下马莫读曹娥碑。不见道州将军云英女,柔翰日操穷训诂。息吹兰蕙艳芙蓉,弱不胜衣才一缕。父守危城凭险阻,斩将搴旗血战苦。国步艰难可奈何,身委疆场目如炬。将军怒马提长刀,鹰声奋呼阚虎虓。悲风滚滚从之号,手挥疾霆划营入,刈贼不啻蓬与蒿。夺还父尸贼胆摇,鹰隼一撇秋雯高。誓师再战厉瓠齿,黄虎西奔气披靡。梦中只讶女天神,武冈夜夜营犹徙。朝廷袭职命钗裙,半壁西南倚大勋。真同晋室荀崧女,不数唐家娘子军。将军有夫贾(安求)﹝万策﹞,勇冠荆州号无敌。督师弃之以餧贼,头颅手向岷江掷。报国复仇今已矣,草疏陈情归故里。父丧夫槥哭双扶,指括臂鞲无复理。漆室匿形朝复暮,贞媛经师静得悟。谁识冲锋折馘身,莲花座涌潮迎去。道州人感全城功,麻滩祠宇撑晴空。明珰翠羽披龙衮,巾帼千秋无此雄。康熙年间山贼啸,轰然巨礟腾神庙。搏空泥马簇雕戈,兜鍪现出将军貌。抱头弃刃纷窜逃,灵旗归闪鸣金铙,万人罗拜声喧呶。此州司训吾外弟,为文再述全城事。长安把酒话英豪,月彩凝窗花样地。《芝龛》乐府记非讹,《墓铭》曾读毛西河。筵前奇气忽荡摩,方寸飞涌营溪波。为君更倒金巨罗,淋漓横写将军歌。
题下注云:“湘潭张九钺,为外弟司训梁慎葊作,有序。”
见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诗集》,又见于《沅湘耆旧集》卷四、《萧山长巷沈氏宗谱》卷三十七《赠言》、道光《永州府志》卷六《秩祀志·道州》、光绪《道州志》卷之十一《艺文下》。
诗为歌行体,序云“长句”即歌行之意。此诗共五十八句,详细记录了沈云英的故事,并且提到了董榕的《芝龛记》与毛奇龄的《沈云英墓志铭》,应是见过两文。由诗题可知,当时道州已经建了沈云英的祠庙。
张九钺(1721-1803),字度西,号紫峴罗浮花龙,湘潭人。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進士,历官江西峽江县知县、南昌县知县,主讲周南书院。著有《紫岘山人全集》。
清李元沪《明史咏·沈云英》:
弱腕提戈夺父旋,专城虎节授婵娟。魂伤都获春来信,泪洒(春)﹝舂﹞陵旧日篇。螭首谁将黄绢记,麟经晚隔降纱传。神仙忠孝原相证,莫艳元霜话昔缘。
跋云:“云英以二十岁弱女子,破贼夺还父尸,加游击将军,守道州,时无官,兼理民事。旋闻夫贾万策死事荆州,辞职,以授经终。洵奇女子也!详毛西河《墓志》。”
见清杨淮辑《中州诗钞》卷十八。
李元沪,字书源,密县人。
《中州诗钞》载李元沪小传云:“李元沪,字书源,号舒园,一号鹤坪,密县人。乾隆戊子举人,官湖南清泉县知县、靖州知州,因病谢官,行李萧然。性嗜书,归卧舟中,手不能翻阅,令家童代为展卷,昼夜无休,时人以为鹤坪生有书癖云。著有《明史咏》、《楚南草》、《昆海联吟》、《鹤坪文稿》。淮少时,从牛柏溪先生游,柏溪箧中有《鹤坪诗稿》,先君子见而爱之。评曰:‘包罗史事,自铸伟词,苍茫雄浑。如昆阳夜战,雷雨交作。’迄今读之,信然。”
道光《永州府志》卷二《名胜志·祁阳》载李元沪《磨厓碑用山谷韵》云:“我沿湘水泊浯溪,磨厓上多唐宋碑。”可知曾亲到永州,故有此作。
民国袁思永《木垒沈云英将军庙题壁》:
英风叱咤震溪山,不殄渠魁誓不还。义大复仇收白骨,功高报国损红颜。归魂月冷麻滩渡,战迹云垂木垒关。生与木屏同命薄,双辉忠孝照人间。
原注:“木屏姓刘,字淑英,南康人,事迹见余《木屏记诗序》。”
民国袁思永《萧山战》:
越纽妖烽雪夜临,连江斥堠鼓声沉。前徒莫掬舟中指,左次谁诛壁上心。风引虎张航坞暗,烟惊鸢落鉴湖深。援师近报重围合,满地疮痍已不禁。
民国袁思永《麻滩》:
松杉夹岸晓风寒,画里春光自在看。江雨乍过新涨急,轻舟如箭下麻滩。
民国袁思永《二忠祠被毁有感》:
城隍庙侧三忠祠,奉祀沈将军至绪父女、清王公鑫、周公云耀,崇德报功,非其他淫祀可比。今春某校扩治讲舍,将三公塑像牵仆而推毁之,当事者以为夷灭偶象破迷信矣,感而赋此:
典型追塑自先民,颠扑无端怪绝伦。崇德报功知许事,表忠旌孝又何人。耆儒忍袖旁观手,精爽终存不坏身。千古发兴同一叹,凌烟褒鄂总灰尘。
四首均见袁思永《礼阏邮斋诗存》,1942年春道县民众书局刊印。
《木垒沈云英将军庙题壁》描述沈云英与贼战之场景,其语言浑健有力,表现出云英与贼战时的气势与为父报仇的决心。诗中提到“归魂月冷麻滩渡,战迹云垂木垒关”,可见麻滩与木垒均为当时作战之地。在之前的记载中,沈至绪战亡之地有麻滩、木垒两说。当时烽火遍地,以至记载有所出入。
木垒山,光绪《道州志》卷一《山川》:“在州北五十里,为往来官道,山势峭拔,树木蓊翳,俯临潇水。沿流而下五十余里,皆石磴悬绝,舆骑所不得骋。旧为木垒关,明沈将军至绪战殁处也,此处有沈将军祠。”附载清人吟咏二首,要为亲履其地而吊古抒怀之作。其一:“国朝有人题诗云:‘继续荒崖路,斜横乱木撑。天边昏日色,足下走滩声。径仄松欹立,峰悬石倒生。雁飞真不到,凄绝客心惊。’”其二:“沈将军祠诗:‘登陴血战卓牙旗,时淬统钩旧有池。臣节已完酬马草,父书能读付娥眉。霜泠鸱尾风翻帐,月泻鹈膏水咽陂。安得洗兵留虎将,四郊无垒肃边陲。’”又见道光《永州府志》。
航坞山,又名龛山,位于萧山瓜沥镇。毛奇龄《沈云英墓志铭》:云英“年三十八,葬于龛山”。
《二忠祠被毁有感》“二忠祠”疑当作“三忠祠”,“三忠”为明沈至绪、清王鑫、周云耀,沈云英从祀。书为手写制版,或有笔误。袁思永另有《偕绍先拜谒其尊祖壮武公遗像》,序云:“祠在道州城隍廓西侧,与沈昭武将军至绪父女、周愍节公云耀合祀,号‘三公祠’。知州冯昆有碑记其事。近年庙中常驻兵,祀事久废,尘霾芜秽,木主错乱,几无从辨认。守庙者指一塑像告曰:‘此王璞山先生也。州人感先生恩,春秋有祀典。吾闻诸吾父,故识之不误。’此像为当时名手王某所塑,面目逼真。绍先因拂拭尘垢,焚香祭奠而退,并属余鸠工葺而新之,以志追远之忱。并冀州人永久维护,毋任其颓废也。”
据诗序,诗人亲见某校扩建,三公像被毁。其址现为道江镇第一小学,笔者前往道州田野考查时,在何家壬老先生引领下往谒三忠祠,往日遗迹片瓦不存。
袁思永,字巽初,湖南湘潭人,抗战时避难于道州。
二 湖南学政夏之容、程恩泽咏沈云英
夏之蓉《麻滩吊沈将军女云英》:
明季张献忠寇道州,守将沈至绪统兵御之,殁于木垒。女云英帅师再战,夺尸归,贼众惊溃。
豺獌压境风烟昏,将军义烈凌苍雯。睢阳之齿侍中血,木垒惨淡缠悲魂。沙头已销壮士骨,帐下忽屯娘子军。手提霜鋋驰铁马,捣其巢穴驱妖氛。抵璧寻仇既锁细,编荆作舍徒纷纭。背城借一何不可,婉婉弱息垂奇勋。曹娥沉江恸两岸,木兰出户惊同群。二事合并古未有,宜采国乘光前闻。迄今故老溯遗泽,麻滩之水方沄沄。标以棹楔志不朽,千秋万岁留青珉。
诗后茹三樵评曰:“云英事未载《明史》,得此阐幽之笔,觉生气勃勃,千载不朽。”
见夏之蓉《半舫斋编年诗》卷十一。
诗中将沈至绪木垒之战的忠勇与唐代睢阳之战中的张巡、许远并提,并且认为沈云英兼具曹娥之孝与花木兰之女人从军两种品质,因此足以为国史增光。
夏之蓉,字芙裳,江苏高邮人,曾提督湖南学政。《清史稿》、《清史列传》有传。
《半舫斋编年诗》卷十有“古今体六十首”,后注“戊辰由粤东过粤西,调任湖南作”。戊辰为乾隆十三年。夏之蓉调任的旅程路线为:广东-广西-永州-衡阳-郴州-湘潭-长沙,在永州所作诗有《浯溪》、《过祁阳》。
在《半舫斋编年诗》卷十一有“古今体诗六十四首”,注云:“戊辰湖南作”。此卷为巡历所属之作,夏之蓉从长沙出发,经郴州抵桂阳,后重返郴州,抵永州,到宝庆,过靖州、辰溪等地。在永州所作诗有《晓发祁阳遇大风》、《将抵浯溪》、《重入浯溪叠前韵》、《题磨崖碑》、《访愚溪》、《淡山岩碑》、《九疑山》、《麻滩吊沈将军女云英》、《从零陵入宝庆道中作》等,近十余首,可见其亦惓惓于此者也。
诗后多有茹三樵评语。茹敦和,字三樵,会稽人,为夏之蓉门生,《半舫斋编年诗》有《晚泊和茹三樵韵》。
夏之蓉另有《沈云英传》,在《半舫齋古文》中。
程恩泽《忠孝女沈将军歌》:
献贼杀人若薙草,长沙以南无完堡。避贼锋者走且僵,诸统制师皆女郎。守备独以孤军当,殄贼过半身乃戕。身戕其骨为贼得,孝女哭父泪尽血。刀如青霜马如雪,白甲白旗白绔褶,一队银龙翻虎穴。贼见孝女疑飞神,弓不暇弯矛不矜,但觉仆如木偶人。多罗棉手剑锋利,左鋋右鋋恣我意,帐中万贼俱伏地。忠臣骨在孝女肩,归来一恸云黯天。环陴士卒誓死守,忠臣尸与州城全。献贼不敢窥其藩,孝女志与州城坚。诏褒婵媛晋游府,十六芳龄帅貔虎,五岭以外闻其鼓。鼓声忽死麾不扬,天涯热血埋干将,夫亦战死为国殇。夫逐父去魂洋洋,妾感身世何苍凉,脱我绿沈之甲还君王。鸡斯徒跣奔故乡,青镫万卷声琅琅。杀贼手,说经口,宣文女徒环座右。花时不作儿女梦,梦见弯弧射天狗。沧桑一变无何有,只此能忠、能孝、能节奇女子,女云台上三不朽。况复文能传经武戡乱,俯尽天下雄才首。君不见明珰绣帔麻滩祠,异代犹作勤王思。呜呼!孝女何其奇!
见程恩泽《程侍郎遗集》卷二。
诗为歌行体,韵律多变,平仄韵交替,叙事酣畅。
程恩泽,字春海,安徽歙县人。《清史稿》有传。《湖南通志》卷一百二十一《职官》:“提督湖南学政:程恩泽,安徽歙县人,(道光)五年任,有传。”《湖南通志》卷一百七《名宦》:“程恩泽,歙县人,道光中任湖南学政,博学矜尚名义。”
《程侍郎遗集》卷二有《淡岩》、《浯溪》诗,可知曾至永州。
三 沈云英传书后诗与观《芝龛记》诗
沈云英事迹得不泯灭,蔡大敬、俞右吉、毛奇龄三人所撰四篇传记性文字与有功焉。而董榕所作《芝龛记》,演绎其事,传其委曲,更使沈云英事广布人口。尔后文人正籍此以兴叹其事也。
陈文述《书毛西河撰明沈云英墓志后》:
云英,萧山长巷里人,明道州守备沈至绪女。流贼攻武昌,至绪战死。云英率十余骑,入贼栅夺父尸归,亲获贼,手戮仇人以祭。湖北巡抚上其事,诏以父官官之,代领其众。其夫贾万策,四川人,以都司守荆州南门,贼附荆州,万策死之。云英乃辞官,扶柩归葬。家贫,授徒佣书以自给,年三十八卒,墓在龛山。
皂纱尺五蛾眉丽,甲光如雪寒珠翠。士女争谭忠孝名,江山尚郁风云气。少小随耶事战争,英雄儿女说云英。弓腰惯试桃花马,眉黛遥分细柳营。老将军威当一面,荆襄岁岁闻传箭。乐府缠绵唱木兰,围城慷慨思荀灌。岂料黄巾遍武昌,朝冲夏口暮营阳。元戎马革归无日,磷火沙场碧血凉。将军一恸横刀起,缟素登坛誓同死。东下长江万马奔,此心湛湛如江水。健鹘苍头起一军,黄沙莽莽阵云昏。已归父骨心犹痛,未揕仇胸气不伸。夺骸归来还搏战,三重栅拔长虹断。蚁贼闻声早避锋,军中娘子今重见。幕府论功替请缨,诏书十道付专城。绣旗代领银刀队,不数秦家白杆兵。岂知贼势披猖甚,连烽夜达荆门镇。夫婿英雄第一流,严城白骨同灰烬。一门死事最煌煌,黄鹄还啼午夜霜。痛谢九重辞诏命,一双槥椟乞还乡。归舟帆影天门绿,寒涛夜助婵媛哭。但听金山战鼓声,功名空羡梁红玉。归来营葬傍湖山,满地衰兰泪血斑。十幅麻衣亲裹土,酸风吹透旧刀瘢。飞蓬憔悴艰朝爨,传经还启宣文幔。倚竹秋心赋暮寒,簪花小字搴柔翰。漆室忧深未忍谭,南都草草事何堪。金戈百战艰难事,读罢微闻说二三。玉弢金版今谁是,一卷《春秋》传族子。媌娙如此更何人,遗宅犹传长巷里。龛山片碣字长新,终古钱江绕墓门。应与曹娥共祠庙,扁舟莫问浣纱人。
见陈文述《颐道堂诗选》卷一《古今题诗》。
诚然,此诗也为读毛奇龄《沈云英墓志铭》而作。诗中不仅表彰云英之事,还谈及沈云英葬于龛山。其观钱塘时,绕其墓门,见墓碑字迹清晰,这些在《沈云英墓志铭》中均没有记载,应为陈文述所亲見。
陈文述,字退庵,号颐道居士、圆峤真逸,浙江钱塘人。著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集》、《秣陵集》、《西冷怀古集》、《仙咏闺咏碧城诗体》。《清史列传》卷七十三《文苑传》有传。
孙原湘《书明特授游击将军道州守备沈云英墓志铭后》:
云英,萧山长巷里人,父至绪道州守备。崇祯末,流寇攻道州,至绪战死。云英率十余骑入贼栅,连斩卅寇,夺父尸还,贼避其威引去。湖抚王聚奎上其事,诏以父官官之,代领其众。其夫贾万策,蜀人也,以都司守荆州南门,贼陷荆州,万策死之。云英乃辞官,扶榇归葬。家贫,授徒佣书以自给,族人沈兆昜尝从受《春秋胡氏传》,年三十八卒,葬于龛山。毛甡志其墓。
赵娥只身父雠报,将军全忠又全孝。柴家一旅娘子军,将军能武兼能文。残明流寇如蜂起,江汉红巾蔽千里。老将横尸成国殇,壮士三千色灰死。闺中有女方明妆,掷却宝钏持银枪。兜鍪束发巾帼藏,朱旗拭泪胭脂光。随身十骑莫可当,连斩卅寇如屠羊。夺还父尸血战场,白日惨惨天苍苍。一军从此人心奋,开营各厉摩天刃。誓杀雠头祭父灵,誓平贼垒营归榇。狂寇滔天不怕天,霹雳敢与天周旋。独畏蛾眉如畏虎,卷甲潜逃窜如鼠。事闻天子恩特宽,诏领父众官其官。秦家白杆号无敌,忠勇还看沈游击。天心佑贼不佑明,南避道州北破荆。桓桓虎臣死结缨,父仇未毕夫仇并。既不能荀灌逾城救父急,又不能谢蕴抽刀杀夫贼。贼躏金瓯半残缺,一女支撑何补国。辞却专城印,缴还尺一封。锦车绣伞抛春风,梨花长枪卧绿丛。布裙兜土湘湖东,劲节自挺霜芙蓉。十三篇略收藏起,一卷《春秋》传弟子。触目伤心泪洒珠,锐司徒又辟司徒。曾邀石 窌君恩重,忍向燕云问故都。三百年来空养士,御寇谁如奇女子。生入木兰诗,死入班姬史。萧萧松柏龛山坟,松顶皂雕盘阵云。一碑足抗曹孝女,万口尚说前将军。
见孙原湘《天真阁集》卷二十七。
此为孙原湘读毛奇龄《沈云英墓志铭》有感而作。诗前小序亦据毛奇龄《墓志》而成。诗中对沈云英的评价极高,“三百年来空养士,御寇谁如奇女子”一句,犹足羞蝇营苟且者。
孙原湘,字子潇,一字长真,号心青,江苏昭文县人。精骈,工书画。《清史稿》卷四八五云:“(法式善)平生于诗所激赏者,舒位、王昙、孙原湘,作《三君子咏》以张之。然位艳昙狂,惟原湘以才气写性灵,能以韵胜,著《天真阁集》。原湘,字子潇,昭文人。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未仕。”
杜熙《玉抱肚·书沈云英将军传后》:
龙韬螺晕,麟经麝喷。怪黄巾敢恼红颜。道州金鼓齐震。比娥江觅父,共悲愤,虎穴鲛官雨非忖。正推荀女,又作杞妇,何心佩、阿爹印。
印也区区,何妨付、貔貅百万,休教返乡井。料秦娘、白杆兵输劲。料亸孃,缘屈军整。却听他、去做宣文,绛帷郁郁短命。九泉赍恨。还差幸,坏土龛山尚堪认。叹同郡的,金娘也、惨香殒。怎百年、祠宇问。向称山径,斜照踏尽,都不记、这贞魂冷。
见《萧山长巷沈氏宗谱》卷三十七《赠言》。
杜熙,字尺壮,山西蒲州人。
此词为追悼之作,如江入平川,柔而不弱,丽而不艳,自有浩浩者在。忠孝之节概,家国之情怀,像沈云英这样一位女性人物,贞魂坚洁,可充天地,非凋零于亭榭闺阁之性情弱流可比。又兼英华不永,早归仙台,故而让人有道不尽的委曲哀婉。其与张九钺《云英将军祠》、夏之蓉《麻滩弔沈将军女云英》同收录于《萧山沈氏家谱》。以常例,女子不得入载本氏谱牒,然《萧山沈氏家谱》破此例,非惟慰英灵于地下,使得所依归,亦为崇先贤以彰祖德,备征采而儆来者也。
李遐龄《雌游击》:
俞汝言《三述补》云:萧山女子沈云英,能骑射,幼通经传,尤精《春秋胡氏》。崇祯十六年,随父至绪任道州守备,父御流贼麻滩驿,阵斩其渠,会大雨,足创坠镫,为援贼所害,掠尸去。云英时年二十,自帅十骑,束发被甲,趋贼寨,连斫三十余级,负父尸还。事闻,赠至绪昭武将军,立祠,以云英为游击将军,使领父众。会其夫贾万策为都司,守荆州南门,殉难。云英因哭辞诏命,扶父柩回籍。清师渡西门,云英赴水死,母力救,免。贫无食,开塾家庙侧,训族子《春秋》各经。顺治十七年,白洋观潮归,叹曰:“吾不久居此矣。”沐浴卧而卒。
雌游击,大奇特。纵作男儿亦难得。游击一何武,十骑往杀麻滩贼。游击又何文,孤经勇彻皋比席。谁似游击孝,斫垒夺还亲骨殖。谁似游击贞,丧夫辞却君官职。西陵士马来汹汹,可怜清水浸芙蓉。捐躯殉国义且忠,须眉巾帼何雌雄。高牙大纛纷开府,异曲独传《三述补》。当年休讶游击雌,婢膝奴颜尽是谁,游击不屑作男儿。
见李遐龄《勺园诗钞》卷三。
此诗前引俞右吉《三述补》,亦为书后诗。朱榖昌《女将军沈云英歌》言“不遗巾帼已堂堂,多少须眉避英锐”,孙原湘《书明特授游击将军道州守备沈云英墓志铭后》有“三百年来空养士,御寇谁如奇女子”之句,此处亦云“婢膝奴颜尽是谁,游击不屑作男儿”,何议论之所同也,若男儿读此,愧汗何似,更当有彻骨之痛。
此诗又收录于清黄绍昌、刘熽芬辑《香山诗略》,有作者小传:“遐龄,字芳健,一字菊水,紫里人,诸生。著有《容安堂诗集》、《玉壶山房诗话》。”
凌集嘉《读沈云英传有感》:
凄其风雨十三陵,说到怀宗感倍兴。木垒忠魂犹有恨,麻滩生佛到今称。卫姑卢氏贤堪拟,救父缇荣节并矜。史册輶轩虽未纪,巍然一传口争腾。
救赵曾如有信陵,荷戈杀贼奋然兴。羽兵钜鹿几同壮,画策澶渊欲共称。娘子军容挥泪热,夫人城筑敌功矜。馨香留得年年祝,岂仅芳忠百世腾。
诗二首,刊于《直隶第一女师范校友会会报》1916年第二期。
诗为读沈云英传后有感而作。凌集嘉在这期刊物上还有《读岳鹏举五嶽祠盟记有感》、《丙辰夏休业温课作》,作者应为直隶第一女师范学生。
陈文述《秦淮访李香故居题〈桃花扇〉乐府后》:
蜀栈荆门劫火新,英雄儿女各沾巾。董家谱出《芝龛记》,忠孝神仙别有人。
注云:“《芝龛记》,董恒岩所作,纪秦良玉、沈云英事。”
见陈文述《颐道堂诗外集》卷九。
《桃花扇》记载了李香与其夫侯方域的故事,董榕的杂剧《芝龛记》与之齐名,故而著此诗。诗中的“忠孝神仙”应指沈云英。
陈文述《江上咏沈云英》:
云英,萧山人,道州守备沈(志)﹝至﹞绪女。流贼犯道州,(志)﹝至﹞绪战死。云英匹马入贼阵,夺父尸还,诏以云英为游击将军,代领父众。会夫贾万策战死荆门,云英辞官扶柩归葬。通《春秋》学,设帐授徒,卒葬龛山。毛西河为撰《墓志》,董恒岩作《芝龛记》乐府,以云英为樊云英后身,与秦良玉为秦弄玉后身,极意表章,虽小说家言,然文武忠孝,儿女英雄,三生位业定不从人憪来。
芝龛记里两娉婷,天女华 鬘玉女星。荀灌早年曾救父,宣文老去尚横经。凄凉湘水和烟暝,激荡江潮带雨听。指点海门青一角,西河太史旧书铭。
见陈文述《西泠仙咏》卷三。
观之,诗的序言有关部分是据毛西河《沈云英墓志铭》而来。诗记董榕在《芝龛记》中,以云英为裴航妻樊云英的后身;以秦良玉为秦穆公女儿秦弄玉后身,虽然二者都为小说之言,但均能体现沈云英文武忠孝兼全,故有“忠孝神仙”之说。
《西冷仙咏》卷三陈文述道光甲午自序云:“西河仙咏既列男仙百人,复辑女仙得六十人。”此卷记载的全为女性。《碑传集补》称:陈文述“近体亦韶秀集中,多指陈得失,表章忠孝之作,合家能文,子妇诸姬多知诗者”。
张九钺《金缕曲·滋兰堂中观演〈芝龛记〉院本》:
黔蜀沧桑话。是前朝,秦家土妇,洗夫人亚。蛮锦珠袍裙六幅,飞上桃花战马。提贼首,淋漓血洒。还请长缨雪国耻,弯弓梢欲向中原打。应愧死,庙堂者。
道州女帅荆州寡。夺父尸,单刀砍阵,黄巾仆野。挂印亲扶夫槥去,贞媛听潮坐化。剩祠宇,麻滩之下。今日霓裳重演出,问满堂桦烛谁惊灺,骑赤驷,共来也。
题下注云:“滋兰堂中观演《芝龛记》院本,是前明石柱女帅秦良玉、道州女帅沈云英事。”
见张九钺《紫岘山人全集·诗余》卷上。
从题注可知,诗人于堂中观演《芝龛记》而作此词。上阕记秦良玉,下阙则记沈云英。张九钺《道州女沈将军祠行》中有云:“芝龛乐府记非讹”,诗人此处又提“今日霓裳重演出”,此诗应作于《道州女将军祠行》之后。
汪端《题〈芝龛记〉》乐府四首:
国朝董恒岩所作。以明中州女将秦良玉、道州女将沈云英为主,旁及诸奇女子,凡六十折,志明末至国初五十年之事,表彰贞烈,激扬忠孝。院本中第一书也。
九莲花证一龛芝,清浅蓬莱想见之。弄玉吹箫原再世,云英捣药况同时。残山剩水三生石,换羽移宫一局棋。谯国威名传锦伞,抵他《长庆集》中诗。
两家娘子各成军,漆室忧深感故君。忠孝神仙完旧劫,沧桑花月记遗闻。黄陵庙远浮湘水,白帝城高见彩云。曾是吾翁题壁处,蛮姬解话百榴裙。
越山如黛画媌娙,西街峨氓万叠青。曾见锦袍残画轴,更翻绛帐旧传经。龙门史笔留佳传,虎观才人勒旧铭。谁谱前朝新乐府,双鬟风雪唱旗亭。
玉怀才笔谱钧天,往事流传二百年。朱鸟河山歌板外,青蛾涕泪酒尊前。春红已碎桃花扇,秋碧谁贻燕子笺?更续昙阳征信录,英雄儿女共升仙。
见汪端《自然好学斋诗钞》。
诗中“云英捣药况同时”句下注:“《记》以良玉为弄玉后身,云英为樊云英后身。”“虎观才人勒旧铭”句下注:“良玉,《明史》列《总兵传》。云英葬龛山,毛西河撰《墓志铭》。”“英雄儿女共升仙”句下注:“剧中亦及昙阳仙子说法事。”
汪端,字允庄,号小韫,钱塘人,湖北候补同知陈裴之之妻。汪端自为女子,其志事述节,更见切肤之感,可谓三致意焉。
秋瑾《题〈芝龛记〉》八章:
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马家妇共沈家女,会有威名振九州。
搘撑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资。靴刀帕首桃花马,不愧名称娘子师。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有雌。
百万军中救父回,千群胡马一时灰。而今浙水名犹在,想见将军昔日才。
谪来尘世耻为男,翠宾荷戈上将坛。忠孝而今妇女子,千秋羞说左宁南。
忠孝声名播帝都,将军报国有良姝。可怜不倩丹青笔,绘出娉婷两女图。
结束戎装貌出奇,个人如玉锦驼骑。同心两女肩国事,多少男儿首自低。
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国事,鼎足当年花木兰。
诗题下注云:“董寅伯之王父所作传奇。”
见《秋瑾集》。
观之,这八首诗是为董寅伯的祖父董榕所写杂剧《芝龛记》的题诗,诗中合赞了“马家妇”秦良玉与沈云英。秦良玉,四川人,在其夫马千乘战亡后,代其夫位带兵作战。诗中主要是歌颂二人为带兵作战,精忠报国的奇女子。秋瑾把自己的思想极力地寄托在里边,说明妇女在拯救国家危亡时的作用,表现了秋瑾不重儿轻女的思想与对英雄事业的向往。
秋瑾,浙江绍兴人,原名闰瑾,小字玉姑,后改名瑾,字睿卿,自号鉴湖女侠,为清末革命家。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秋瑾年谱简编》:“一八九五年(光绪二十一年乙末):十九岁,编年诗《题〈芝龛记〉》八章。”
秋瑾《满江红》: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呤,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尤为,宜改革。
见《秋瑾集》。
诗中歌颂秦良玉与沈云英,意为鼓励自己及女子努力革命。郭延礼《秋瑾研究资料·秋瑾年谱简编》:“一九○五年(光绪三十一年乙巳):二十九岁,编年诗《满江红·骯脏尘环》。”此年秋瑾留学日本一年首次回国,见国内情形种种,认为男女应平等,妇女也应该有所担当,故作此诗以自陈。
四 《蔗根集》、《淮海英灵续集》、《蕉轩随录》、《国学选粹》辑录咏沈云英诗
朱榖昌《女将军沈云英歌》:
鸺鹠夜呼阵云死,城上角声吹不起。忽然天半下将军,马蹴桃花剑如水。营门月黑夜磷紫,窄袖蛮靴真孝子。夺尸虎穴虎胆惊,虎耳弭贴将军行。突传帐下一骑至,望夫山共颓云倾。万里伤心奉双槥,地下忠魂眼中泪。不遗巾帼已堂堂,多少须眉避英锐。君不见刀头磨墨血染裾,将军好武兼知书,练裙缟带闲归去,夜夜纱幮检蠹鱼。
见黄锡麒辑《蔗根集》卷七十六。
朱榖昌,一名遐昌,字饭石,稻生,江苏六合人,道光拨贡。
黄承锡《女将军沈云英歌》:
道州城头夜吹角,道州城下将星落。大将捐躯报国恩,有女将军军其军。将军提刀入虎穴,将军之力终不竭。将军经术精《春秋》,杀贼誓报君父仇。天子问之动颜色,锡汝父土代父职。荆南失守城尽屠,死其事者将军夫。父死夫死将军恨,间关千里归舆柩。归来解甲仍横经,夜深火照青藜青。龛山风雨松涛响,犹似当年铁骑声。
“龛山风雨松涛响”句下注:“将军没后葬龛山。”
见黄锡麒辑《蔗根集》卷十五。
观之,此诗共八句,每句中皆流露出诗人对沈云英的感赞。黄承锡,字曼甫,江苏甘泉人。
黄锡麟《沈云英秦良玉两女将军歌》:
雌霓连蜷阵云紫,塞上威名属女子。道州城头明妖星,将军一呼万人起。锦绦绣櫶乘胜来,长枪大戟何勇哉。风沙漠漠天色旰,天助将军成义战。锐司徒与壁司徒,一家血泪招魂奠。更有桃花马上人,石柱土司身姓秦。智勇忠义天所赋,不畏艰苦清边尘。焉支勇夺天山色,长戈怒扫豺狼穴。麒麟阁上写峨眉,此是人间最豪杰。多少男儿远荷戈,凶锋恶陷谁能那?毅勇乃出在巾帼,正气所得为已多。呼呼如二将军者,比似健儿夫如何?
见黄锡麒辑《蔗根集》卷十七。
黄锡麟,字也园,后名黄奭,字右原,又字叔度,江苏甘泉人。即黄锡麒之兄。著有《端绮集》二十八卷,《存悔斋集杜诗注》三卷。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六十九《儒林传·黄奭传》。
李懿曾《女将军沈云英歌》:
铁骑讧城城欲圯,腥风乱卷黄尘里。红粉将军天上来,十八孩儿惊欲死。将军怒马夺尸还,开营示贼贼不前。咄哉女儿腰一束,乃有姜维之胆雄且坚。不愿万户侯,但愿归乡曲。居然又一宣文君,解甲谭经折五鹿。
见王豫辑《淮海英灵续集·庚集》卷三。
诗中将沈云英与蜀汉大将姜维并提,可见诗人对沈云英的推仰。
《淮海英灵续集》李懿曾小传:“李懿曾,号渔衫,通州副贡生,著《紫琅山馆诗集》、《天海楼文集》。《群雅集》云:‘渔衫负鸿博瑰丽之才。’客都中,名公卿折节定交,刘文清、朱文尤重之。初公漪园见其古文词,谓:‘陈检讨后无此笔。’三中副车,考授通判,改教职。丁卯春,谒选吴门,马践而死,闻者悲之。”
夏子俊《明末佚事诗》三首之一:
秦夫人堂堂白杆兵,刘夫人弯弓射贼宁武城。游击将军沈云英,锦袍金甲道州营。宫中夜半刀光横,刺虎谁假徽娖名。呜呼妇人乃若此,视贼区区不如蚁。一声杀贼双蛾喜,宝剑轻提莹秋水。桃花万片飞纤指,不闻声嘶股栗。危城里,不闻楚囚相对泣。弗止骂贼鸩赋死,何况琼枝、曼仙两妓耳。呜呼彼丈夫,请看诸女子。
见方浚师《蕉轩随录》卷十二。
方浚师案云:“石砫土司,献贼终不敢犯。宁武之役,周萃庵都督偕其夫人同以身殉,使有救援,闯逆岂能长驱直入。山阴沈至绪以武进士为道州守备,高、紫二源傜贼犯州城,至绪战死,其女名官弟字云英知书通兵法,年甫十五,闻信出战,大获胜,夺父尸还,贼遁而州得全,云英后嫁四川贾万策。京师陷,宫人费氏被掳,怀利刃断罗贼之喉,忠孝节烈,得之巾帼中难矣!……先生三作,洵诗史也!”
又载作者小传云:“先生讳塽,道光乙未与家子箴兄同榜乡举,著有《篆枚堂诗集》。癸丑兵燹,遗失过半,其犹子伯音同年(家镐)属浚师为之校订,尚余五卷,当已付筑氏云。”
夏子俊三首所记皆明季节烈遗事,其云“佚事”者,当深恐惧于英贤之泯没也。惟方浚师所记“云英后嫁四川贾万策”有误,其时二人已结姻好也。
樊蔚生《越殉难列赞》:
沈至绪,家萧山长巷里。崇祯辛末武进士,官湖广道州守备,与张献忠战死。女云英,贾万策妻,代领父军,授游击将军。万策,四川人,大剿营都司,亦守荆州殉难。
献贼寇楚,孤城夕下。并力出战,尽瘁其野。有女夺尸,英风叱咤。代领父军,勋名奚谢。为夫殉义,授经里舍。允武允文,古鲜其亚。
见《小铎》杂志1917年第188期《国学选粹》。
樊蔚生,会稽人。此篇为四言赞语,赞亦诗歌之流也,故著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