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集聚度演变态势的实证研究
2014-04-01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7)
产业集聚水平的科学度量是产业集聚实证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国内产业集聚研究逐渐增多,但多集中在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介绍,实证性研究明显偏少,而且大都属于描述性的,按照标准的统计学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并不多见。国外对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早于国内,许多学者设计出一些指标,试图对集聚进行实证分析。Krugman P依据基尼系数计算原理,设计了空间基尼系数,并据此计算了美国3位数行业的集聚度[1]。另外,较早的产业集聚度测量方法还包括赫希曼—赫芬达尔系数、赫芬达尔系数、泰尔系数、信息熵以及基尼系数等。Ellison G和Glaeser E L则优化了衡量产业集聚度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测量产业集聚度的γ系数[2]。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方面的有益探索。白重恩等利用Hoover系数对我国32个行业的产业地理集中度进行了实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1985―1997年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地理集中度整体呈上升趋势[3]。梁琦则计算了我国24个制造行业3年的空间基尼系数[4]。罗勇和曹丽莉以及路江涌和陶志刚在国内都较早使用了γ系数,对中国一些行业进行了集聚度分析[5-6]。杨洪焦等利用γ系数精确计算了1988―2005年中国18个制造行业的集聚程度,考察了近20年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7]。
以往的研究尽管涉及到较多行业的集聚度,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与以往的研究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一是研究时间序列延长了,研究15个制造行业集聚度,时间是1990—2012年,这一较长时间段恰是中国制造业集聚度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不仅涉及制造业的集聚期,也有分化期,较为全面地勾勒了制造业集聚演化态势;二是不仅分析了东中西地区产业集聚演变态势,还依据区位基尼系数将中国现阶段15个制造业分为高度集聚、中度集聚和低度集聚。因此,本研究对探索中国制造业集聚发展演化规律以及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制造业发展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集聚度测度方法和研究数据
1.1 测度方法
产业集聚研究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定性逐步过渡到定量的过程。而产业空间集聚现象的精确测度则是推动产业集聚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关键环节。如何测度产业集聚程度,多年来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焦点。它不仅涉及测度的科学性,也涉及测度数据的可获得性。一般而言,产业集聚的测度和产业地理集中指数联系紧密,目前主要有5种集中测度方法。
1.1.1 区位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本是经济学家用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一个指标,由洛伦兹曲线引伸而来。这一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产业区域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1)
其中:sij和sik是产业i在区域j和k中的比重;μ是产业在各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平均值;n为区域个数。区位基尼系数的值在0和1之间变动,数值越接近1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1.1.2 区位集中度
在用产业组织学研究产业的集中程度时,经常采用几个最大规模企业的产值或就业比重来衡量。进行产业集聚研究时,往往也借用该指标反映某产业在该产业规模最大几个区域的集中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n表示该行业规模最大的几个地区;m是所有地区的个数;CRn表明该行业n个地区占全国的产业比重。这个指标只反映了前几个地区产业的规模情况,不能准确反映其他地区的产业规模状况。
1.1.3 区位熵
区位熵又称地方专业化指数,用来分析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产业集聚本身所表现的也是一个地区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区位熵指数也可以衡量各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具体公式如下:
(3)
其中:Qij为j地区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i产业的工业产值;qj为j地区工业总产值;qi为全国i产业工业产值;q为全国工业产值。
1.1.4 赫希曼-赫芬达尔系数
这一指标最初也是产业组织用来衡量产业相对集中程度的,也可以用以测量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4)
其中:sij表示产业i在区域j中的就业或产业比重;xj表示区域j中的总就业或产业占全国的比重。如果地区j的产业i与全国集聚程度完全一致,那么HHi为0。
1.1.5γ系数
为了构造γ系数,Ellison G和Glaeser E L首先设计了原始集中指数GEG,用来测度各产业的现实集中程度。形成这种集中的原因除了区域内的自然要素和产业的技术外溢,还包括产业的市场集中、区域的大小和随机影响。
(5)
其中:si是区域i中的产业就业比重;xi表示i区域就业占全国就业的比重。那么,可以得出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γEG指数:
(6)
其中,H是赫芬达尔指数。
尽管γ系数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但在中国无法得到基于厂商水平的赫芬达尔指数H,因此无法计算γ系数。
1.2 研究数据
为了研究我国制造行业集聚的演变趋势,本文把采掘业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排除在外。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是国民经济主体部分,制造业水平高低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采掘业以及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大部分是垄断行业,它们的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要素等的分布,因此研究这些行业的聚集现象意义有限。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来自1991年以来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由于1995年、1996年和199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并没有出版,因此我们收集了1990-2012年除此3年以外的共20年的数据。当然,缺乏这些年份的数据并不妨碍对中国制造行业聚集与扩散趋势的实证分析。
为了尽可能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我们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
1.2.1 研究行业选取的一致性
改革开放后,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进行了3次修订。第一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从1994年开始启用,应用于1993年的数据统计中。第二次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从2003年开始启用,并应用于2002年的数据统计中。2011年完成了第三次修订,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从2012年开始使用。每一次修订前后的行业分类都有变化,为了保持研究行业的前后一致,本文将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与制造业,此外,选择了其他14个产业内容未作变动的制造行业,共进行15个两位数的制造业分析。它们分别是C14:食品加工与制造业;C15:饮料制造业;C16:烟草制品业;C17:纺织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C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4:金属制品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2.2 研究地区选取的一致性
由于条件所限,一些数据收集不全,因此,本研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此外,由于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因此重庆市的统计数据就从原四川省脱离之后独立核算。但本研究为了保证地区比较的前后一致性,将重庆的数据归并入四川。因此,本文所指的“全国”即为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
1.2.3 研究数据的可比性
一般而言,计算产业集聚度既可以使用就业数据,也可以使用产出数据,因为产业集聚实际上是生产、人口分布在特定空间集聚的效应。国外学者的研究使用就业数据的情况相对较多,如Kim S[8]、Ellision G和Glaeser E L[2]等。国内学者如范剑勇[9]、罗勇和曹丽莉[5]、路江涌和陶志刚[6]在研究中国制造行业集聚现象时也采用了就业数据。与他们不同,本研究在计算产业集聚度时使用的是各制造业的产出数据,即工业总产值。
2 中国制造业集聚的演变态势
本文主要采用区位熵、区位基尼系数和区位集中度等指标反映产业集聚水平。一般而言,区位熵大于1,表明某行业在某地区集中;区位熵小于1,表明某行业在某地区分散。区位熵越大,某行业在某地区的集聚度越大。根据以上公式,区位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接近于1,反映出的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区位集中度是反映集聚水平的另外一个指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制造行业规模排前5个省份的区位集中度反映中国制造业的集聚水平。
表1 中国1990―2012年15个行业区位基尼系数
2.1 产业集聚水平从1990年以来明显提高
根据计算结果,考察1990年到2012年各行业区位基尼系数,我们发现除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集聚度稍有下降外,其他行业集聚性都增强了。23年间,15个行业区位基尼系数平均值从1990年的0.353上升到2012年的0.472,平均集聚水平上升了33.74%(见表1)。15个行业5省市的区位集中度平均值也从1990年的48.84%上升到2012年的59.42%(见表2)。从时间段分析,区位基尼系数自1990年以来不断增大,各行业集聚度基本呈增强趋势,到2006年,大部分行业产业集聚度最高,以后产业集聚度略有下降。从各行业前5位区位集中度分析,各行业平均值在2005年达到61.93%,以后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59.42%。此外,具体分析每个行业的CR5演化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出,15个行业中的12个行业都呈现集聚度提高再下降的趋势。另外,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R5集聚度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则一直呈现CR5集聚度提高趋势。因此可得出结论,各行业产业集聚度从1990年以来基本呈增强趋势,而在2005年或2006年之后集聚度略有下降,呈现一定扩散趋势,但从整体上分析,1990年以来,集聚度是明显增强的。
表2 中国15个制造行业规模排位前五名的空间分布
2.2 各行业集聚度差别较大
所考察的15个行业不仅涵盖了轻工业、重工业部门,而且还包含了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部门。由于各行业的需求特征和生产特征不同,因此表现出的集聚水平也有较大差异。1990年,集聚度最高的烟草制品业基尼系数是0.599,而集聚度最低的是金属制品业,基尼系数只有0.195,两者相差0.404。2012年,集聚度最高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基尼系数是0.745,而集聚度最低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基尼系数只有0.213,两者相差0.542,超过了1990年集聚水平最高和最低的行业之间差距。根据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我们把15个行业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高度集聚、中度集聚和低度集聚(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12年,高度聚集的行业主要有3个: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其中烟草制品业集聚度一直较高,1990年以来一直排在前三位,23年平均值高居第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993年后也高度集聚。中度集集的行业主要是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纺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6个行业的集聚度在0.400~0.600之间。属于低度集聚的6个行业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与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基尼系数小于0.400。标准差能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它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分别计算1990年和2012年的标准差,可以判断中国各行业集聚水平的离散程度。1990年,15个行业基尼系数标准差为0.123,2012年为0.146。这说明随着行业整体集聚水平的提高,各行业间集聚水平的差异程度扩大了。
表3 2012年中国15个制造行业集聚度的划分
2.3 各行业集聚水平变化有较大区别
图1反映了两位数15个行业1990年和2012年的区位基尼系数。横坐标的行业排序是依据区位基尼系数增幅大小进行排列的,反映了15个行业集聚水平变化的幅度,集聚度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C28化学纤维制造业、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C17纺织业、C15饮料制造业、C22造纸及纸制品业、C34金属制品业、C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C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14食品加工及制造业、C16烟草制品业、C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32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5个行业区位基尼系数增幅分别是0.225、0.209、0.204、0.188、0.177、0.164、0.121、0.112、0.104、0.102、0.071、0.071、0.031、0.012、-0.010。以上是集聚水平的绝对增长幅度,其实也可以从基尼系数的相对增幅来考察15个行业之间的变化程度。其中,C34金属制品业相对增幅最大,上升了84.10%,其次是C15饮料制造业、C17纺织业和C22造纸及纸制品业,这3个行业的相对增幅也上升了60%以上。规模效应和外部性较强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聚度提升也较大,仅次于以上4个行业,达到44.19%。在所考察的15个行业中,有7个增长幅度超过40%。1990年到2012年,所有15个行业仅有一个基尼系数下降,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从0.218下降到0.213。
图1 1990年与2012年相比的各行业区位基尼系数演化图
2.4 制造行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格局近几年并没有发生改变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由于采取均衡发展战略,中西部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改革开放后,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优势,使东南沿海地区获得了更快速的发展,制造业也快速向东部集聚[10]。1990年,中国东部地区工业产业占全国61.251%,中部、西部分别占24.276%、14.473%。2012年,经过20年的发展,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提升到66.468%,提高了5.217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下降了3.757和1.469个百分点。为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度,我们计算了1990年、2005年、2012年3年的前五位区位集中度,计算结果表明,15个行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1990年,在15个行业中,江苏上榜13次之多,其次是广东和上海,各上榜11次,再次是辽宁9次,山东7次,浙江和四川各6次。其他地区集聚较少(见表2)。很明显,东部制造业是我国的主要集聚区,但中西部也有较高的集聚区,比如四川和黑龙江、吉林。2012年,中国制造业相比1990年,在东南沿海更加集聚,在15个行业中,江苏上榜次数仍然最多,但山东发展很快,和江苏并列第一,都是14次,广东13次,浙江8次,上海5次,辽宁、四川和河南各4次,河北2次,福建2次,其他地区集聚较少,中部地区的河南发展较快。因此,2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集聚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区域,尤其集中在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和上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是制造业的落后区域,许多学者提出的“中心—外围”经济模式基本形成。
2.5 地区间产业集聚度开始分化,一些产业开始转移
尽管1990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经济差距拉大了,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度增强,但最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经济集聚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扩散现象,有些行业继续向东南沿海聚集,有些行业则向中西部扩散。从工业产业比例分析,1990年,东部、中部、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61.251%、24.276%和14.473%。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所占比例则为72.410%、16.777%和10.813%。东部经济集聚度达到最大值,以后东部工业比例下降,2012年下降至66.468%,而中部和西部分别增长至20.519%和13.013%(见表4)。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工业2005年以后出现了一定的扩散趋势,一些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从15个行业前五位区位集中度分析,2005年,15个行业中西部各省市上榜只有75次中的8次,2012年则增加到12次,其中四川和河南上榜次数最多,各有4次。分析上榜的中西部省市可以发现,这些省市一般在自然资源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中位于全国前列,如云南、湖北和湖南的烟草制品业,河南、四川的食品加工及制造业,河南的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也表现出较强的集聚度。但也有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安徽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四川的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都有一定集聚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这些行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态势。
3 结 语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产业组织模式,中国制造业集聚度不断增强。本文主要采用区域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标,对我国15个制造业行业在1990—2012年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精确测算。通过中国制造业集聚度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表4 1990-2012年中国东中西部工业产值比重
(1)总体上分析,我国制造业从1990年以来,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高。考察1990年到2012年各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我们发现除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集聚度稍有下降外,其他行业集聚度都增强了。15个行业5省市的区位集中度平均值也上升明显。各行业产业集聚度从1990年以来基本呈现增强趋势,而在2005年之后略有下降,呈现一定扩散趋势,但整体上分析,1990年以来,集聚度是明显增强的。
(2)各行业集聚度不同,行业间差别较大。随着行业整体集聚水平的提高,根据产业集聚度的差别,15个行业可以分为高度集聚、中度集聚和低度集聚制造业。其中烟草制品业、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是高度集聚。自1990年以来,各行业间集聚水平的差异程度扩大了。
(3)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分布来看,中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但最近几年,尤其是2005年以后,经济集聚确实出现了一定的扩散现象,有些行业继续向东南沿海聚集,有些行业则向中西部扩散。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 483-499.
[2] Ellison G, Glaeser E L.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105 (5): 889-927.
[3]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投资环境对外资企业效益的影响—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4(9): 82-89.
[4] 梁琦.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与产业集聚[J].世界经济, 2003(9): 29-37.
[5] 罗勇,曹丽莉.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5, 22(8): 105-107.
[6] 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3): 103-114.
[7] 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8(4): 64-67.
[8] Kim S.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The Trends in US Regional Manufacturing Structure,1860-1987[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4): 881-908.
[9]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 2004(6): 39-51.
[10]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演变态势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12): 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