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院校的课程改革

2014-03-31苏楠

卷宗 2014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项目驱动评价机制

摘 要:《计算机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公共课。我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工作也已经有10个念头了,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那么对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也在随之产生着变化,这一点,我的体会是很深刻的,在本文中,我将对《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谈以下几点看法:1、计算机教学内容在近10年中发生的变化;2、《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对比和改进,3、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公司化运作;项目驱动;评价机制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已经有近15个年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计算机教师,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有近10年了,我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也有了比较深的体会,在此,我简单谈谈以下的看法。

1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的变化

计算机在10年前的2003年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WINDOWS操作,WORD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十年后的2013年,增加计算机硬件知识,病毒的防治方法和网络操作知识。这些变化体现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更加拓展的本质。

2 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对比和改进

在以前的教学,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练的形式。这样的教学环节设置简单,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住了,造成了学生的思想僵化,创新思维无从培养,能力训练几乎为零。

课程改革实行后,计算机应用课改的新思想、新方法也已经逐渐被认识、接受和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我具体阐述一下在教学中我是如何应用课改的思维方法,进行任务驱动、公司化运作、评价机制的建立的。

2.1 任务驱动是课程改革的灵魂

在进行教学之前,我将本门课的教学设置为一个总体的大任务,介绍给学生,再将任务细化,分成了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又能干什么,所以,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再盲目的学习。

2.2 公司化运作是课程改革实现的有效技巧

在班级的基础上,进行了重组:即公司化运作,将班级重组为一家公司,成立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由负责人员和员工组成。布置任务的时候,都是以投标形式进行的,效果出奇的好,不但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同学们了解了公司内部的运行机制,拉近了学生和具体工作岗位上的员工的距离。

2.3 评价机制的建立

计算机应用课改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作品摆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都有权利进行评价,教师可以评价,同学可以评价,自己也可以评价,评价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变成了大家的任务和分享时刻。学生和我都十分享受这个收获的时刻!

3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3.1 教师撑着船,学生们用浆将船划向前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这样形容教学的过程:课堂好比一艘船,教师撑着船,学生们努力用浆将船划向前方!教师是搭建这个舞台的人,而不是演员。这种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地位!教师的任务更重了,不单单要把知识熟练的掌握,而且,要将知识熟练的运用,和实际相结合,并且要巧妙的设计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为学生搭建好这个舞台!

课堂角色的转换,实际上是教育思想的变革。教育思想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人,教育思想自然要成为教师的第一素养。

3.2 教学过程涌动着活力、充满了竞争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只有设计了合理巧妙的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充满活力,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隐形转换。其核心的要点就是要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在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基于心理学认知过程的课堂教学过程,具体可以概括为如下思维引导法:

将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人的思维是从疑难情景趋向于确定情景的过程,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质疑的不断摆脱。

本着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我所使用的“创造性思维引导法”就是通过:

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 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

创造——让学生大胆尝试 分析——让学生归纳总结

实践——让学生尽情去练 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

3.3 课改成功要软件硬件两手抓

《计算机应用》课改的实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师对其认识也在进步,但是离真正的成熟的教学体系的建立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但在软件上有待提中,在教学环境,教学场所这样的硬件上的差距更大。软件方面: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的变革已经成为事实。然而在新旧教学思想交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活”而不“实”的倾向:

软件方面:传统的提问是:老师设置了一个问题的“套子”,学生来回答,问题没有启发性,更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感染力。新课改后的问题,不是不可以提,而是要改成学生提,教师设计出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圈套”,学生提问后,教师引导学生来解决,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自己来解答。

硬件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实训室的设置,比如设置大教室,小教室,不要一律的统一每个机房配备50台电脑,可以有30台的小机房,60台的大机房,小机房适用于小组合作,大机房适用于分工操作。

4 结束语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改革的思想,我想了很多,感触也很深,计算机应用课改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规划水平很高,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前进过程中难以预知的具体问题。没有问题,就不是计算机应用课改。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师的反思。

这些问题反映的正是教师在计算机应用课改中的追求和困惑,是教师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以反思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行动研究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应用课改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金鹰电脑教程网

3.苗逢春,《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整合能力建设和校本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 教育》2003.3

作者简介

苏楠 , 江苏省徐州市,本科教师,讲师,徐州经贸中等职业学校 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软件应用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项目驱动评价机制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