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冬小麦锈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2014-03-31王曙峰孟祥平郭锦昌
王曙峰 孟祥平 郭锦昌
邯郸市冬小麦锈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王曙峰1孟祥平1郭锦昌2
邯郸市冬小麦常年播种面积570万亩左右,小麦锈病常年发生面积在100万亩左右,多雨的年份时常暴发流行,发生面积能达到300万亩左右,会直接导致小麦减产10%—30%,2013年564万亩小麦田发生锈病150.8万亩,发病率为26.7%,属于中等发病年份,由于除治及时,防控技术到位,把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5%以下的最低程度,取得了单产459.8公斤的好收成。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属真菌病害。分条锈、叶锈和秆锈三种类型,往往交织发生,其中条锈病危害最大。邯郸麦区属于混发区,但以叶锈和条锈为主。
一、症状特征
三种锈病的主要症状可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
1、条锈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2、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橘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3、秆锈病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而叶背面的孢子堆较正面的大。
二、发生规律
三种锈病在冬麦区均以夏孢子世代在小麦为主的麦类作物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循环。锈病是典型气传病害。夏孢子在寄主叶片上,在适合的温度(条锈1.4—15℃、叶锈15—20℃、秆锈3—18℃)和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病菌在麦叶组织内生长,潜育期长短因环境不同而异。条锈菌入侵后,当有效积温达到150—160℃时,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每个夏孢子堆可持续产生夏孢子若干天,夏孢子繁殖很快(200万倍)。这些夏孢子可随风传播,甚至可通过强大气流带到1599—4300米的高空,吹送到几百至上千千米以外的地方而不失活性进行再侵染。
1、麦条锈病。邯郸麦区在11月份后可以见到病叶。从秋季一直到小麦收获前,可以不断侵染和繁殖为害。病菌在最冷月日均温不低于-6℃,或有积雪不低于-10℃的地方,主要以潜育菌丝状态在未冻死的麦叶组织内越冬,待第二年春季温度适合生长时,再繁殖扩大为害。
2、麦叶锈病。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邯郸小麦收获后,叶锈菌在麦田自生苗上繁殖,成为当地秋苗发病的菌源。冬季在小麦停止生长但最冷月气温不低于0℃的地方,同条锈病一样,以休眠菌丝体潜伏于麦叶组织内越冬,春季温度适合时再扩大繁殖为害。
3、麦秆锈病。与叶锈病基本相同,但越冬要求温度比叶锈病要高,一般在最冷月日均温10℃以上的地方越冬。
小麦这三种锈病在秋季或春季发病的轻重主要与夏、秋季和春季雨水的多少,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地说,秋冬、春夏雨水多,感病品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就发生较重,反之则轻。
三、防控措施
小麦锈病的防控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把“越夏菌源控制”、“秋苗病情控制”和“春季应急防治”这三道防线,做到发现一点,保护一片,点片防治与普治相结合,群防群治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等多项措施综合运用;坚持综合治理与越夏菌源的生态控制相结合和选用抗病品种与药剂防治相结合,把损失压低到最低限度。
1、化学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03%的立克秀(有效成分:戊唑醇),或用种子量的0.02%的粉锈宁或禾果利(有效成分)拌种。即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与50千克种子、或20%粉锈宁乳油75毫升与50千克种子干拌,拌种力求均匀,拌药种子当日播完。用粉锈宁拌种要严格掌握用药量,避免发生药害。
(2)大田喷药。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防治,切实控制其蔓延。大田内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每亩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25%丙环唑乳油(科惠)8—9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或选用其它三唑酮、烯唑醇类农药按要求的剂量进行喷雾防治,并及时查补漏喷。重病田要进行二次喷药。
2、生态控制措施
(1)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调整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减少越夏菌源量,切断病菌周年循环,延缓病菌的变异。
(2)抗锈品种的培育、推广及抗锈基因的合理布局。提高抗锈基因的丰富度,选育抗病品种,合理进行不同抗病基因品种的布局,抑制新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延缓品种抗性丧失速度,延长抗病品种使用年限,都可有效地控制或减少锈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1.邯郸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广平县农业局植保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