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 确保灌区粮食安全
2014-03-31石海云石宝红
石海云 石宝红
开源节流 确保灌区粮食安全
石海云1石宝红2
一、灌区概况
石津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设计灌溉面积250万亩,是河北省最大的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发电和城市、环境供水的大型灌区。石津灌区历史悠久,是在原“石津运河”和“晋藁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灌溉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市的14个县(市),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灌区受益县市均为国家重点粮棉生产基地。
二、灌区存在问题
石津灌区以滹沱河上游的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为水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岗黄水库来水量锐减,为确保农作物适时灌溉,一些地下水条件好的地区发展井灌,灌区面积逐步萎缩。再加上灌区工程老化严重,管理粗放,灌溉节水效率不高,严重影响灌区效益的发挥。
1、灌溉水源不足
自岗南和黄壁庄两水库建设以来,两库来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入库水量锐减,2000年以后年均来水量只占到建库前的20%左右。随着流域人口增长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库供水由最初的农业用水逐步扩大到工业、城市生活、环境用水等,由本区域用水扩展到向外地调水,用水户增多,社会需水量不断加大,水库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常常靠挤占农业用水来保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灌溉用水保证率严重不足。
2、灌区面积萎缩严重
石津灌区初建于1953年,当年灌溉面积仅18万亩,随着上游两座水库的兴建开始大规模扩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灌区兴盛时期,有效灌溉面积保持在200万亩以上,1978年灌溉面积曾达到277万亩。后由于渠灌成本增加,再加上水源不足,地下水条件较好的灌区西部,有部分区域发展为地下水灌溉,灌区面积逐步萎缩,现有效灌溉面积140多万亩,仅为灌区兴盛时的二分之一。
3、灌区节水力度不大
石津灌区经过扩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后,节水效果初步改善,但由于渠道防渗措施覆盖面小,灌区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依然低下,灌区水利用系数仅为0.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0.7—0.8。
三、加强灌区节水,促进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
近二十年来,石津灌区平均用水量为3.4亿立方米,占水库多年平均供水量的70%—80%,供水量大,节水潜力也大。发展节水灌溉,一方面,保障灌区用水,提高灌区粮食产量。另一方面,节约下来的水可用来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
1、加大渠道防渗
石津灌区灌溉渠系包括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6级渠道共1.4万条,总长1.08万千米,其中总干渠1条,长134.24千米,干渠5条,总长183千米,分干渠30条,总长379千米,支渠268条,总长866千米,斗渠2429条,总长2208千米。各级渠道的防渗总长度为435千米,主要集中于干渠、分干渠,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渠道防渗等节水改造力度,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几十年来,大水漫灌是灌区主要的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而且大量未被作物吸收的化肥流入河流或渗入地下,污染水环境。近年,田间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很快,灌区要加大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也要因地制宜采取穴灌、沟灌、大畦变小畦、长畦变短畦等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的灌溉技术,最大限度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同时,采取地膜覆盖、作物秸秆覆盖、深松免耕等保水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灌溉水和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3、通过水价改革促进节水
无论是粮食生产还是田间节水,其行为主体都是农民,农民最关心的是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促进节水要加大农民投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低,难以承受高水价。这就需要在推进水价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对农民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节水的积极性。如一些地方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给予补贴,还有的地区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多方筹措水源,保障灌区粮食安全
从整体上说,我国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保障灌区粮食安全,在加强节水的同时,也要积极筹措水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1、科学拦蓄汛期雨洪资源,提高水库蓄水能力
由于流域水文特性,汛期来水占全年来水的70%以上,且主要集中于主汛期几场暴雨。因为主汛期水库不能超汛限水位运行,常常造成主汛期大量弃水,如果后汛期来水较少,就可能导致汛后无水可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岗、黄水库已完成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理论研究,可利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技术,对汛期洪水科学调控,使洪水转化成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大大提高水库蓄水能力,使水库更好地为下游经济发展服务。
2、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为农业供水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即将完工,预计2014年汛后通水。南水北调通水后,可大大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要做好引江水和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在保障城市和工业用水的同时,做好灌区农业供水。当水源和工程条件具备后,可将部分井灌区域恢复为渠灌,进一步扩大灌区灌溉面积,有效缓解平原地区农业灌溉严重超采地下水问题。
3、科学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我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已有50多年历史,但存在设备差,技术落后等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人工增雨新技术研发和新装备应用,提高我国人工增雨的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率,多增降雨量,更好地为灌区农业生产服务是一条可行的措施之一。
五、结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而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制约着灌区的稳定与发展。为确保灌区用水,要按照开源节流并举,以节水为主的方针,多措并举,多效融合,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灌区节水改造中,还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水价杠杆的调节作用,实现灌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障灌区和谐稳定发展。
1.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2.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