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井县立综合病院护理管理介绍与启示
2014-03-31赵红梅
赵红梅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18)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服务满意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院对护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水平是医院管理的追求目标。2012年,笔者赴日本福井县立综合病院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以护理管理为主要目的的研修。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医院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严格扎实的教育管理以及明确的能级管理和清晰的目标管理等,现分述如下。
1 福井县立综合病院的护理管理
1.1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日本福井县立综合病院有60多年的历史,拥有床位1 080张,配备护士625人,床护比接近1∶0.6,但这与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1∶0.67尚有差距。每病区床位50张左右,设护士长1名、副护士长2名,每天由护士长根据患者的看护度合理配置出勤人数,护理部也会随机抽查排班,确保既不浪费人力又不至于人力紧缺,必要时还可以在全院范围内适当进行调配。普通病房护患比日间1∶6~7,夜间和节假日1∶15~20,重症监护病房则根据病情轻重护患比1∶1~2,夜间最多也不超过1∶3。夜间设“三前二后”,即前夜班3人、后夜班2人。护理部每年还会招聘临时护士,以替补因请病/产假而空缺的岗位,从而确保护士人力的充足到位。除护士长需参加行政值班(8h一班)外,其余人员包括门诊护士都得轮流参加夜班,每月以不超过8个为限,副护士长则每月以不超过6个为限,直至60岁为止。这样既发挥了高年资护士的传帮带作用,又提高了夜间的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此外,每个病区都配有专职文秘负责办理患者的出入院手续,同时还配有护理员3 人,也分早、中、晚三班。后勤保障工作非常及时到位,护士除接送患者外无需要走出病房,从而保证了护士在病房护理患者的时间。
1.2 先进的信息化管理 每个护士站有10多台电脑,除病区结账的2台专用电脑外,责任护士每组配有一台移动式电脑,随时可以录入观察和治疗的内容,确保做到实时记录。电脑内可以查看到所有患者的资料,包括院外检查的结果和其他病房的床位使用情况等。电脑屏幕上以不同的颜色来标识区分不同等级护理和不同状况的患者,一目了然。另外,护士站设有中央监护仪,能够及时观察到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这些监护甚至在门诊坐诊的医生都能同步看到,大大方便主管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一例患者只有一个病案号,所有资料均详尽录入,确保诊疗记录的延续性,为下次就诊提供便捷。
1.3 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每年的新员工入职后首先要接受安全管理方面的培训,除了解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条例外,还需观看PPT 和视频以了解实际案例。全体职工包括后勤人员每年都需要接受这样的培训2次,为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参加,培训期间每日下午播放相同的内容1h,连续8d。医院内还设有各类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做到事事有人管。每个安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均由院领导牵头,医护和医技人员共同参与,如压疮组除护士外还有皮肤科、营养科和感染科医生等人员组成,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多部门团队合作精神。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院长听取各委员会通报分管部门发生的相关意外事件,并在下次会上进行整改反馈。一旦有差错发生,所有相关部门都得参与讨论,一般每周进行1次,以5W1H 的格式报告,即情景再现,报告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发生的、何时发生的、发生者、怎么会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如果同样的事件连续发生2次以上则需使用4M 要因分析法进行讨论和改进。讨论结果则以问题点、对策和行动目标的格式进行记录,行动目标会在每天的早会上集体唱读以示提醒。平时每天下午抽半小时所有在班人员进行护士沟通讨论会,就当天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和反省,并提出对策或同事之间相互提醒、引以为戒,最后参与者签名画圈,不在场者事后阅读会议记录后打钩,确保人人知晓。
1.4 严格扎实的教育管理 医院每年举办各种形式且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如安全管理、医院感染防控、责任组长培训提高班、学术论文交流会、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经验交流会等,以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和技能。对新护士的教育尤为严格,首先要按等级医院标准择优录用新护士,有周密的新护士培训计划,在医院试用期间须通过22项基本技术操作考核,开始3年内需在医院各科进行轮转培训,全面掌握各专科的护理工作特点,以便随时接受护理部的统一调配。护理部和各科室均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分别针对新护士和轮转护士进行培训。
1.5 明确的能级管理 护士岗位根据工作年限分为6 级,有明确的能力要求和晋级规范。1 级(1年)按照流程在老师指导下工作,2级(2~3年)可单独工作,3 级(4~6年)可担当责任组长的工作,4级(7~9年)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对低年资护士起到模范和示范作用,5 级(10~19年)能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工作,6级(20年及以上)能够担任护士长等职位。职称体系分为主事护师(22~33 岁)、主查护师(33~41岁)、主任护师(42~60岁),要晋级为主任护师职称后才可以竞聘副护士长和护士长。各级护士的平均年龄分别为护士长54岁、副护士长51岁、护士37岁。除此之外,还有认定看护师和专门看护师以及认定管理看护师等,均需要参加相关的培训与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每5年需要更新认定1次。
1.6 清晰的目标管理 全体护士每年初(3月份)都要根据护理部的总目标和个人能力先进行现状分析,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目标和实施计划,再以逐级管理的形式定期进行面谈,即护理部主任对应护士长、护士长对应带教老师和组长以此类推,体现层级管理的原则。从初期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中期计划实施的进展程度以及年末时目标的达成情况先后3次与上级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与汇报,如果是科室负责人还需制定本部门的目标。这样既使个人得到了成长与提高,也保证了部门总目标的实施与完成,对未达成的目标再进行分析,必要时将纳入下一年度的目标制定中。目标的记录格式为项目名称、完成期限、采用手段或方法、将达到的程度与水平。
2 对我国护理管理的启示
2.1 加大护士人力投入 护理人员结构配置与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优劣[1]。随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各级政府部门对护理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足够的重视。2013年11月浙江省发布的关于提高护士待遇的文件极大地鼓舞了临床一线护士的士气,对稳定护理队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仍有很多医院的实际开放床位与护士之比远未达到卫生部门的要求,且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临床护士还需执行较多的非护理工作,这种现象在基层医院尤为突出。为此需要加大对护士的人力投入,从而保证将时间还给护士并将护士还给患者,促使优质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 护士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从而影响护理质量。护士长定期接受管理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管理工具,以提高管理技能,尤其是对新上任护士长应加强岗前培训。此外,对未来护士长人选的培养和锻炼即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也不容忽视,确保护理管理队伍后继有人,以便随时可以接替受命[2]。
2.3 规范岗位设置与分层培训 合理科学的岗位设置与绩效考核对促进护理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高年资护士远离临床和患者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及护士自身专业价值的发挥,国内管理层需引起足够的重视[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并发挥好临床资深护士的作用[4],让年轻护士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为各级护士制定培训计划,尤其是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让各级护士明确自己须达到的能力要求和目标,强化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主动意识;另外,建立合理的岗位能级对应实施方案,真正落实绩效考核,将薪酬与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绩效挂钩。通过360°考评,力求公平公正并奖惩分明,从而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减少护士的流失。
2.4 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 随着专科护士基地在国内的遍布开设,专科护士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合理使用专科护士、充分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专科护士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具备扎实的专科知识功底,掌握本专科的前沿动态,应该让其配合护士长抓好科室的学科建设,更好地指导临床护士进行护理实践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开设咨询门诊、专科护理会诊和专科护理门诊等形式促使专科护士向更深更广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3 结 语
日本福井县立综合病院的护理管理有其特色,无论是人力资源配置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或是临床护理管理均是当地经济、文化及医疗水平的反映。国内的护理发展在顺应国际化护理水平的同时更应全面了解当前我国护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充分考虑国情,不断探索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方向,以期提高护理水平。
[1]张洪君,苏春燕,周玉洁,等.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399-401.
[2]戴汝平,徐红燕.护理管理人才培训班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10):968-969.
[3]杨惠云,周西,王妮.护理岗位、分层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66-69.
[4]冯素文,金颖,徐鑫芬.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专业角色的认定与实践[J].护理与康复,2013,12(7):6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