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桑《红字》的审美意蕴

2014-03-31唐恩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沃斯梅斯红字

唐恩莉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清远 511500)

引 言

美国作家霍桑在19世纪50年代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红字》从1850年起至今,就一直是评论家评论的热点。霍桑是19世纪上半叶美国经典作家,也是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家。我国自20世纪早期开始对霍桑的作品译介,就开始了霍桑作品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国内学界对霍桑《红字》的研究已经从经典的清教观、浪漫主义特色、象征手法等领域扩展至叙事学,女性主义,原型批评乃至文化批评的新兴领域,使得国内对《红字》的研究成为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红字》是一部极富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它以极其诗意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现实中,人的自然情欲和宗教伦理相冲突导致了人的罪恶,最终通过忏悔获得救赎,灵魂得以安宁的故事。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和牧师丁梅斯代尔通奸被教会处罚,胸前必须佩带象征耻辱的红A,但是勇敢的海斯特不屈不挠,她没有被教众们的舆论压力吓倒,而是忍辱负重,在背负耻辱的红A同时,靠针线活把婴孩珠儿抚养长大,又乐善好施,尽力帮助周围有需要的邻居,最终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原来本是耻辱的红A,也慢慢变成了本事(Able)和天使(Angle)的象征。而在逼供时,海斯特因为考虑到丁梅斯代尔的牧师身份并没有把这个奸夫供出,丁梅斯代尔的虚伪和脆弱又使他一直缺乏公开奸情的勇气,在清教牧师的面具下,他那颗脆弱的心灵从没有停止过痛苦的折磨,一方面来自教众的崇拜和荣誉,一方面却是自己违反教规,犯下众人不齿的罪行的自愧和羞辱。当丁梅斯代尔得到的崇敬和尊重越来越多,他背受的内心折磨就越来越深。尽管丁梅斯代尔没有像白兰那样戴上红A,但他却在内心无时无刻不受着红A的严酷拷问。最后,丁梅斯代尔在神经几乎崩溃的情况下走近刑台,当着所有教众承认了奸夫是他,由于坦白了真相,他气绝而尽。在公开之前,白兰的丈夫齐灵沃斯因为怀恨在心,想找出奸夫报仇,成为魔鬼的化身,他用医生的名义打入丁梅斯代尔的生活,并知道奸夫就是他时,就在暗中设计如何把他害死。当海斯特要丁梅斯代尔和他一起远走高飞时,又被齐灵沃斯识破而没走成。最后海斯特把珠儿养大成人,自己却回到波士顿,胸前的A字已经变成善良的标志,她继续帮助他人,直到老去。

整部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作者的浪漫主义笔调使得小说洋溢着诗化的审美意蕴,这种审美意蕴使得小说成为一种诗化小说,它不以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见长,而是在通篇中营造一种大起大落的诗意情绪,使读者读后酣畅淋漓,同时它又不同于中国的《边城》那样的诗化小说,因为它除了给人以唯美的感受以外,还给人以善恶分明的道德力量感染着读者,使小说有强烈的宗教情怀,这也有霍桑本人经历的原因。具体说来,《红字》的审美意蕴有以下几点主要表现。

一 对人性的多维透视

通常作家的生活经历会对他的文学创作起作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霍桑的家族中,曾经有很狂热的清教徒,因为臭名昭著的驱巫运动使得哈桑通过改姓名来表示有异于不光彩的祖先。同时和母亲长期寄居在亲属家,霍桑天性孤独,敏感,妻子也是清教徒,对霍桑也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在当时霍桑生活的新英格兰地区,加尔文教派是占统治地位的教派,以上都使得霍桑有很浓重的宗教情结,这些情结都在他的写作中体现出来。同时,这种宗教的体验经历使他开始深入思考在那个时代,宗教对于人们的信仰有多大的作用,他熟悉的清教究竟有没有使信仰它的人们走向人性的完善和健全。可以说,整部《红字》,都在围绕着霍桑对清教的这种深度思考。其中,以牧师丁梅斯代尔为典型。作为“上帝的使者”,广博的学识和出众的口才使他赢得信徒的狂热追捧,牧师的神职人员身份理应对清教有更为自觉的自律自持,才能获得灵肉统一,实现最本真的存在。但是,倡导克己禁欲,俭省节约,推崇忠诚、谦卑、严肃、诚实的清教已经走向了发展的僵化,作为信仰它的人中的优秀者,丁梅斯代尔顺从人天然的情欲,和海斯特私通的行为,已经是对清教的极大讽刺和背叛,这里我们看到霍桑对于清教的思考,僵化的清教不仅不能带领它的信徒走向理想的人性,反而扭曲,异化着信徒的人性,使他们在灵肉的折磨下苦不堪言。更为重要的是,牧师丁梅斯代尔因为承担“上帝的使者”任务,使得他作为“人”的主体性被抽象绝对的“神”代替,他从事的是上帝的事务,同时,他作为“人”的生物性本能又在背后默默的反抗着“神”的无情和霸道,作为生物性人的“此在”不仅没能和彼岸的“神性”统一,反而被彼岸的“神性”高度压抑。这种外在的对“神”的高度虔诚的信仰行为和内在的生物性人的本能欲望不断的斗争,终于有了他和海斯特的私通。而且,犯下大错的丁梅斯代尔人性上仍然没能上到正确的完善方式,外和内的尖锐冲突使他受尽煎熬,身心疲惫,他变得虚伪胆小,懦弱不堪,和他在众教徒眼中庄严尊贵的形象截然对立。小说在丁梅斯代尔身上,既突出了他在众人面前的“神性”化的高大形象,又突出他在自身生物性本能的趋势下做出的符合人性本然的私通行为,同时又极力刻画他私通后灵魂和肉体的尖锐斗争以及给他带来的毁灭性的的后果,使我们得以从他身上,思考清教对于人的作用,也可以体会人性在外在宗教信仰和内在本有情性之间呈现的多维性,令人玩味久久。

二 理想人格的标举使小说闪现出人性之光

小说着重塑造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的理想人格,这种在当时宗法社会的道德体系以及禁欲的清教宗教氛围中的独立理想人格是通过海斯特两种层面上的反抗以及自我的完美实现来塑造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男性无疑是权利的中心,社会的主导,妇女只是作为男性的陪衬,家庭事务成为绝大多数妇女的唯一生存方式,他们没有选择自主权,男性中心主义的极度盛行使他们沦为男性的工具,或是情感的寄托对象,或是生理的发泄对象,他们的生活根本不是女性自主选择,自由决定的生活。海斯特与医生齐灵沃斯的结合即使如此。对于长期在外,一心只在医术上的工作狂来说,海斯特的婚姻无疑是毫无温情,毫无幸福可言的空壳形式,面对外型上其丑无比,尤其是心灵干瘪的丈夫,海斯特没有安于现状,她勇敢地遵循自身内在欲望的呼喊,做出了给予自身本然的情欲选择——和牧师丁梅斯代尔的私通。她和丁梅斯代尔之间,与她和齐灵沃斯完全不同,她和丁梅斯代尔不仅有生理上的情欲,还有情感上的互通款曲,这可以从她甘愿承受身体酷刑的苦生下珠儿以及不断给丁梅斯代尔以生存下去的勇气看出。这种反抗在当时的社会,不啻为一声晴天霹雳,又像黑夜里额一道刺眼闪电,使得千万妇女对他们的悲惨命运猛然惊醒。同时,海斯特还对清教进行反抗,这种反抗体现在她从不以抽象的“神”为膜拜对象,像丁梅斯代尔那样把全副灵魂都交给毫无温度的“神”,而是以海斯特自己为神,以她自己为信仰,通过自身勤劳,忠诚的切实努力,换取罪恶的救赎。和丁梅斯代尔私通过后陷入灵肉极度分裂不同,海斯特始终勇敢的坦然面对,对自己的行为“拿得起,放得下”,外和内始终统一在一起,并成为海斯特不断走下去的巨大动力,她抛弃了当时大家都狂热信奉的那个“神”,而是相信她自己,先是勇敢地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硬是把自己从负面丑陋的形象中扭转过来,在受人热潮冷讽的苦难环境中,凭借自身的力量,完美实现了自我,赢得大众一片喝彩。这种喝彩与尊重,跟之前人们对丁梅斯代尔的尊重是不一样的,对牧师的尊重是人们对“神”的盲目崇拜,但是牧师的经历是我们看到这种盲目崇拜只能导向人的毁灭,对海斯特的尊重,则是人们对自我力量的尊重和自信,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可以拯救自己的,灵和肉是可以统一在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中的。海斯特把那个耻辱象征的“A”变成勤劳、善良的象征,这是人性对“神性”的胜利,在冷漠僵化的“神性”面前,人性的觉醒和挺拔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急速汇成滔滔巨浪,奔涌向前飞去。这也是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人性美的体验的源泉。

三 对人自我存在的深度思考使小说透着哲思美

无论是作为正面人物的海斯特,还是作为负面人物的齐灵沃斯,抑或是悲剧人物丁梅斯代尔。霍桑通过他们无不在思考一种人如何存在的哲学问题,尽管在出路的追寻中,霍桑不无悲观,至少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沃斯的毁灭让我们感到自我救赎在此世的无效。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霍桑在这三个人物身上的深度存在之思。齐灵沃斯是一个医生,医术向来是西方科学的重镇,它的发展无不是人类理性一次次对人体自身规律探索的胜利,但也是人类理性疯狂自信的典型代表。事实上,我们可以将齐灵沃斯看作现代科技的象征,现代科技是人类的理想,曾带领人类走出茫茫无知的黑夜。但是,我们在小说中,通过齐灵沃斯的命运却对这种现代科技发出了质疑,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被现代科技全副笼罩的人们如何维护自身的存在。齐灵沃斯由人入魔,他对海斯特没有情感基础,但对于海斯特的情人丁梅斯代尔,却有着异乎强烈的仇视,现代科技成为他走进丁梅斯代尔的外衣,强烈的复仇情绪已经使他蜕化为“魔”,最终,复仇对象的消失也使他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痛苦而终现代科技没能给齐灵沃斯完善的自我,仇恨填胸的后果,是自我毁灭。再看牧师丁梅斯代尔,宗教信仰同样没能给予牧师健全的灵肉,僵化的教条不再是带领人们飞升天国的橄榄枝,反而成为压抑人性,扭曲人性,和人性本然的情欲决然对立的冷酷物。优秀的信仰者丁梅斯代尔的私通,作为对清教的反抗,表明清教在救赎人性上的无能,丁梅斯代尔犯错后的精神折磨,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清教腐朽落后的本质特征。这种没落的宗教,不仅不能解决人的终极存在问题,反而使信仰它的人走向灵魂崩溃的悬崖。再看正面形象海斯特,海斯特没有依靠现代科技,也不信仰清教,她就是信仰自己,相信自身的力量,跟齐灵沃斯不同,她跟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他对自己的信仰,是建立在和自然,和社会和谐的基础上的,她乐善好施,勤劳善良,跟齐灵沃斯冷酷无情,满眼仇恨有根本的不同,这是一种可以实现自我与群体良好关系的绝好途径。终于,海斯特形象的成功扭转,使我们对自身的力量开始重视。由他们三人的不同命运结果,我们看出了霍桑对于人自身存在的深度之思,在欣赏作品丰富的文学美时,还能体验到因哲学思考而蕴发的哲理美。

[1]杨金才,王育平.新中国60年霍桑研究考察与分析[J].学海,2011,(6).

[2]纳撒尼尔·霍桑.红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3]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和困惑[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5]钱青,吴冰.美国文学名著精选[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6]黄铁池.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文本阐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李咏吟.文学批评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猜你喜欢

沃斯梅斯红字
安迪·高兹沃斯——塑造自然的艺术家
歌剧《阿依达》的故事(三)
量一量你的热爱
雨天
智力跷跷板
蓝笔写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