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现状分析与实践

2014-03-31李发武黄舒静冼嘉慧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师生育人

李发武 黄舒静 冼嘉慧

(湛江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随着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学生党员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党支部数量也是直线上升。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开展活动已逐步形成共识,被各高校广为采用,这一创新之举出发点好、可行性强。但是,众多高校对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内涵缺乏充分的认识,大多似乎只是为了共建而共建,只停留在做与不做的层面,没有着力思考共建的内容和效果,师生党支部共建长期停留在注重表面工作和完成政治任务的阶段。因此,深入剖析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现状,合理提出共建的实效性是一个新命题。

一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重要性认识

(一)师生党支部共建是深化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力补充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培养学生党员也是从小学抓起。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培养优秀少先队员;初中阶段继续开展思想品德课程,号召同学们不断提升素质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高中阶段开始萌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高等教育阶段发展学生党员已成为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大学生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阵地,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最基层的贯彻者。[1]一旦学生党支部成立,就理应肩负起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任务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大压力,需要合理的教育引导和积极的智力支持。教师党员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思想道德的引领者,还是行为习惯的塑造者,师生党支部共建在组织管理、思想行为等方面均发挥着指导作用,是深化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有力补充,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党支部整体先进性。

(二)师生党支部共建是强化学生党员社会化实践的重要途径

普通学生提升自身实践技能的途径大多数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例如:家教、餐厅服务员、商场促销员、产品调查员等。学生党员提升党性锻炼实践的途径有待发现和开垦。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离不开实践教育环节,尤其是社会化的实践教育。师生党支部共建可以让学生党员更近距离地接触教师党员,教师党员的言传身教延伸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师生共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思想和行为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教育,使得教育从口头传授发展到具体行动,更易感化学生、带动学生,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党员可以学到了普通学生无法学习到的工作方法和处事能力,赋予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师生党支部共建是优化学生党员专业化学习的有效载体

据了解,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安排普遍放在学生社团活动和个人发展规划上,专业学习大部分只集中在期末阶段,形成一种临时抱佛脚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氛围,系统化的专业学习远远不够,综合知识掌握严重不足。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党建知识学习外,还要对他们的学业进行指导。[2]因此,师生党支部共建不是盲目结对,要以学生所学专业和教师从事职业两方面为基本出发点,寻求合作共建。这样的共建可以作为学生党员优化专业学习的载体,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提前运用到合作共建的具体事务中,让共建过程成为学生专业学习实践的过程,为学生党员先学习后实践再学习创造一个绝佳平台。

二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缺陷性分析

(一)重任务轻目的

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纵观目前高校师生党支部的共建情况,大多是上级党组织下达硬性任务,缺少制度的约束和经费的支持,党支部勉为其难地应付执行,把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当作政治任务,以应付完成为目的。极少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难以形成积极的行动。师生党支部共建应以“育人帮己、乐教敬岗”双向共赢为目的,在着力提高学生党员的知识素养和为人处事能力同时,也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为人师表师德。

(二)重形式轻内容

师生党支部共建既要创新形式,又要丰富内容,而不能侧重共建的形式,忽视了共建的内容。纵观近几年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现状,不少只注重形式上的灵活花俏,追求活动的宣传效应,一阵风、走过场的比较多。较少思考内容的规划与设计,导致共建活动内容空洞,趋于形式。马克思曾说过,“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因此,我们不但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内容。

(三)重启动轻推进

高校师生党支部的共建理应追求的效果是学生党员学习机会更多,社会实践能力更强,同时让教师岗位业务更顺利推进,执行力得到提升。但是,目前的共建活动缺乏深入推进,往往搞完共建仪式就没有了下文,没有具体的项目和方案,也没有具体推进措施和步骤,难以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效果。重启动轻成效的共建形同虚设,只会让人们模糊共建的概念和忽视共建的社会反响。

三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实效性建议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师生党支部共建只有找到最佳搭配,确立最好项目,才能让共建融入双方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达到其预期效果和功效。

(一)推行教学相长的学习型共建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多要体现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党支部的共建,就是要求教师把岗位任务融入教书育人,学生把专业学习融入课外实践,这种尝试备受广大师生普遍期待和欢迎。从教师来说,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师抛开地位观念,在平等相处中受到学生的启发。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知识,但仍要通过自身实践才能在体会的层面上升华,不限于人云亦云。[3]在这种共建模式的驱动下,师生双方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相互欢迎、相互肯定,并且要求教师和学生在精神上的一致平等。这种教学相长的学习型共建必定是老师的知音、学生的福音。

(二)探索学用相联的创新型共建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内容相联系,职业与专业衔接,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平台,给教师创造一个减少工作压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机会。因此,寻找共建对象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事关能否实现科学创新、情趣相投、尽显实效的初衷。支部共建活动不能随意组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抓住双方的共同点,找准双方的结合点进行共建,这样不但激发了党员对支部活动的参与热情,还提高了支部的影响力和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实现共建目的的最大化。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党支部可以与招标采购业务的党支部共建,在有关招标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咨询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援助,园林专业的学生党支部可以与后勤绿化领域的党支部共建,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具体运用到共建的具体实践中。

(三)鼓励师生相助的服务型共建

师生党支部共建不只是教师得到学生党员的支持和帮助,更多的要体现学生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扶,达到师生完美互助的双向服务功能。鼓励师生相助的服务型共建,首先,让学生党员通过帮助老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提前接触社会工作。其次,教师应在“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着力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打通课内课外,党员教师给予党员学生们政治上引领、学术上指导、生活上扶助、心理上沟通,使教师党员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志同道合的伙伴,进一步激发了党员教师的责任意识,树立起良好的师德风范。

四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长效性保障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要实现从形式走向实质、从短暂走向长远,必须建立长效性的共建机制。师生党支部共建不仅要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也要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有效补充,更要成为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充电站。

(一)按照专业建立支部增强竞争力

当前,不少高校在二年级甚至一年级就建立了学生党支部,但是,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立如果仅仅以人数为标准,无疑欠缺科学性和发展性。要按照有利于学生工作管理、有利于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4]大学生只有在同年级同专业上才有竞争的可比性和合理性,大学生党支部只有按照年级和专业两个标准或至少按照专业标准来建立党支部,才有利于学生党员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和良性比较和相互追赶,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师生党支部的共建,让学生党员与教师党员情趣相投、目标一致,达到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共同提高的好局面。

(二)推行顶岗实践共建增强吸引力

在校的大学生普遍都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欠缺的是实践技能。就算追求全面发展的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也不一定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来实习,就算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实践,也没有师生一对一的近距离指导。师生党支部共建如果能推行顶岗实习项目,不但能弥补这个缺陷,更是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支部共建让学生党员担任教师党员的处长、科长、教授、讲师等助理职务,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个挑战,等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在校也能轻松参加岗前实习的机会,使得教师的工作轻松了,而学生的能力也增强了,实在是一箭双雕的明智之举。

(三)纳入学生工作范畴增强执行力

师生党支部共建,虽然教师参与了少数学生教育活动,但是却承担着最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共建活动不能孤军作战,要成为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成长在第二课堂的土壤上,才能开枝散叶。学生工作部门要高度重视师生党支部的共建活动,积极宣传造势营造氛围,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激发共建活力。党委部门要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工作落实,提升共建活动的影响力。只有党委上下形成合力,才能增强工作的执行力,保证师生党支部共建对育人的实效,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1]余倩花,周厚高,陈晓玲.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38.

[2]邵杨.高校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的探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2):26.

[3]李玉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构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7.

[4]生永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89.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麻辣师生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