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引述子思、曾子、子游考——从《孟子》看孟子的师承

2014-03-3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子思子游师承

石 瑊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孟子为孔子之后一代大儒,此世所公认。但孟子的具体师承,则因为史料的缺乏,纵使后代学者聚讼纷纭,却始终无法得出确切结论。

历史上,司马迁最先提出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的说法。稍后的汉代学者刘向、班固、赵岐等却认为孟子师子思。这两派的说法虽然不同,不过他们都注意到了子思与孟子间的学术渊源,而这一点可以在《荀子·非十二子》里找到证据支持。至于孔子到子思的中间环节,有的人认为当是子游,而有的人则认为当是曾子。[2]

通过考证子思与孟子的生卒年,现代学者已经认识到二人的年辈难以交接,孟子不可能直接受业于子思。[3]因此司马迁的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孔子到子思中间的一环,究竟是子游还是曾子的问题,则仍然见仁见智。董洪利在《孟子研究》中梳理了《孟子》引述曾子的材料后认为孟子对曾子十分推崇,又说“曾子、子思同道”,那么子思、孟子之学出于曾子,是很有道理的。[2]而杨泽波认为曾子、子思的师承关系并无明证,不过根据《孟子》本书称述曾子较多的情况,仍然可以见出曾子是孔门弟子中对孟子影响较深的人。[3]还有学者通过对郭店楚简的考释,认为郭店楚简中同时存在着孔子、子游、子思的作品,子思、孟子的思想与子游一脉相承,子游一系儒者构成了早期儒学中的“弘道派”,而曾子则属于早期儒学中的另一派别“履践派”。

回顾前人研究可知,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多是依据零星的文献记载,同时结合各种文献中所表现的子游等人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推测得出结论。在这里,文献不足征显然是导致推测的主要因素。但前人的推测多注重将外部文献与《孟子》对比研究,而对《孟子》原书本证的发掘似乎用力不多。笔者认为,子游、曾子、子思无疑是孟子师承一事上关系重大者。作为孟子研究中最重要、最可信的文献,《孟子》书中对这三人俱有引述。认真分析这些文字,或许可为我们推测其师承提供更多的线索。在这一方面,前人如董洪利、杨泽波等已启其先,然未能深入。下文将对《孟子》引述子游、曾子、子思的情况展开更加细致的分析,并最终尝试从《孟子》本书来讨论孟子的师承。

一 《孟子》引述子思考

《孟子》一书引述子思言行者凡六章:

“孟子去齐宿于昼”章:孟子因为不得志而离开齐国,有人想私自为王挽留孟子。孟子不与应答,引得客人不悦。这时孟子举鲁穆公尊敬子思等人的事迹为言:“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批评客人“自谓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即客人若真想为国留贤,则应该劝齐王学穆公尊敬子思一样来礼敬自己,而不是跑到昼地来作挽留。故此章的中心在于尊贤。

“曾子居武城”章:此章讨论了子思、曾子在敌寇来袭时的表现。在这一时刻,有人问子思是否离开,子思回答说:“如伋去,君谁与守?”表达了与国君共患难的决心,对此孟子是肯定的。“曾子居武城”比较特殊,因为同时提到了子思与曾子,需要与曾子的言行进行比较,故此处不作详细分析,详见下文曾子部分。

“敢问友”章:万章问友,孟子在作出“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的解答后,进一步指出国君对于贤人,不但友之,而且师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章末云:“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仍是申说国君尊贤之义。

“士之不托诸侯”章:本章讨论的是士人与国君相处的问题。孟子认为,对于诸侯的馈赠,士是可以接受的;而对于赏赐,则不可以接受。不过这种馈赠也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进行。“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馈鼎肉。子思不悦”,原因是穆公以“犬马畜伋”,使其劳于礼数,“仆仆尔亟拜”。而王公真正想要尊贤,就应该像尧待舜一般:“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后举而加诸上位”。这还是说尊贤的问题。

“敢问不见诸侯何义”章:本章讨论的是诸侯与士人相交往,谁应该主动趋见的问题。孟子认为若以士人多闻且贤,国君欲见之,则不应当召之。子思拒绝与鲁穆公友,暗示穆公应该师事之。因为“‘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敢问友”章讨论尊贤,尚且说君主对士人,可以友之,可以师之。而这里却说求友而不可得,应当师之,把国君尊贤之义推到了极处。

“先名实者”章:这一章记录的是淳于髡与孟子之间的一场激烈辩论。淳于髡称:“鲁缪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鲁之削也滋甚。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借此隐射孟子于齐国无功。孟子对曰:“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贤人的效用有时并不那么容易被一般人所看出,与章末句“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相呼应。

通过以上章次的梳理可知,《孟子》一书引述子思,主要着眼于君臣关系。其中“孟子去齐宿于昼”、“敢问友”、“士之不托诸侯”、“敢问不见诸侯何义”等章,反复申说的是国君尚贤。从“孟子去齐宿于昼”、“敢问友”、“敢问不见诸侯何义”等处的表述来看,孟子十分羡慕子思为诸侯师的地位,以及诸侯对子思的礼敬。“先名实者”引述子思只是论战中的一层。其整章的重点在于孟子面对他人的讥讽,认为“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也”,“仁而已矣,不必同”,展现出自我坦荡的胸怀。而全部六个章节对于子思的思想学说没有任何提及。

二 《孟子》引述曾子考

《孟子》中引述曾子言行共计九章,以下详细评述。

“邹与鲁鬨”章:邹、鲁两国发生冲突,邹国官吏牺牲三十多人,但老百姓却袖手旁观。穆公想要诛杀他们,又感到人数众多,不便下手,遂请教孟子。孟子指出,凶年饥岁,邹国的官吏面对百姓的死亡,无动于衷,正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孟子借用曾子的话告诉邹穆公:你们如何对待百姓,百姓就如何对待你们;“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本章体现了孟子“仁政”、“重民”的思想。曾子的话虽然比较抽象,但无疑是孟子提出“重民”思想的一个重要依据。从思想渊源上看,“出尔反尔”实际上是对儒家恕道思想的一种演绎,而孟子的“重民”思想,则是这种思想在政治上的具体化。三者一线,清晰的见出了儒学的传承与发展。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是《孟子》中涉及问题较复杂,较难理解的一章。此处仅讨论有关曾子的内容,而这一部分主要在谈“养勇”。北宫黝、孟施舍、曾子都“养勇”。北宫黝的养勇只是一味求胜的匹夫之勇;而孟施舍更注重内心的不惧。曾子的大勇则境界更高:“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也就是说,曾子养勇除注重求诸内心,反躬自问之外,还以仁义之曲直为标准。故“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这里孟子最终肯定的是曾子以仁义所养的大勇。

“孟子将朝王”章:本章主旨同样是尊贤。孟子曰:“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孟子引曾子的话强调贤人凭借仁义获得君王的尊重。

滕定公薨”章:滕定公去世,滕文公继位,派人向孟子请教丧事。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此处孟子重点强调了两点。其一,为父母服丧应该自尽其哀,不可以他求。这是主观情感上的要求。其二,为人子的孝心与情感应该通过礼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孟子的指点下,滕定公的丧礼举行得很成功,“吊者大悦”。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这一章讨论的问题同样比较多,此处仅分析有关曾子的文字。孔子死后,“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己。’”曾子认为孔子的道德文章是其他人所不可比拟的。要尊师重道,就不应该“以所事孔子事”有若。而从下文孟子批评陈相“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等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孟子跟曾子一样,也强调师道的不可背叛。

“不见诸侯何义”章:公孙丑所问,与“敢问不见诸侯何义”章问的是同一问题,不过孟子的回答略有区别。“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朱熹《集注》:“孟子言由此二言观之,则二子之所养可知,必不肯不俟其礼之至,而辄往见之也。”君子都拥有自己的尊严与独立人格,不会像小人那样,做出“胁肩谄笑”的媚态以求得国君的接见。“敢问不见诸侯何义”强调国君主动尊贤,本章则发明君子自重之意。在“不见诸侯”这一问题上,两章互为补充。

“事孰为大”章:本章着重讨论孝的问题。“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馀,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曾子事亲,“则能承顺父母之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孝行,孟子以为“可也”。

“曾子居武城”章:同样是敌寇来袭,曾子“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子思则选择与君共守。孟子认为“曾子、子思同道”。两人选择不同,只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具体情况不同:“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朱熹《集注》:“尹氏曰:‘或远害,或死难,其事不同者,所处之地不同也。君子之心,不系于利害,惟其是而已,故易地则皆能为之。’”君子行事以义理之是非为准则。但坚持原则并不意味着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相反,我们需要将原则置于客观环境中,具体审视,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曾子、子思的行为既体现了对义理的遵循,又是基于各自处境的一种权衡与变通,故孟子称之。

“曾晳嗜羊枣”章:此章仍是谈孝。曾子因为父亲爱吃羊枣,故父亲死后,不忍食之。公孙丑却指出,脍炙作为比羊枣更美味的食物,人人都爱之,曾晳自然也不例外,“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孟子说:“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指出,曾子食脍炙而不食羊枣的行为,与避讳中“讳名不讳姓”的讲究是一致的,都是在礼的原则下实践孝道的表现。

通过梳理可知,《孟子》引述曾子的章句不但在数量上较引述子思者更多,而且在涉及思想内容方面也表现得更加多元而深刻。如:“孟子将朝王”、“不见诸侯何义”同样讲尊贤重士,却又与引述子思处略有小异,可互为补充;“邹与鲁鬨”由恕道出发,为“重民”思想找寻理论依据;“夫子加齐之卿相”讲君子内心应该建立起仁义是非的标准,“曾子居武城”则进一步说到在遵循原则时,还应讲求权变;“事孰为大”、“曾晳嗜羊枣”主要讨论行孝的问题,“滕定公薨”讲服丧,也与此相关;而“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则强调了师道不可背叛。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如仁、义、礼、孝等在章句中多有出现。这与引述子思时,绝大部分内容集中在其地位与行事方式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三 《孟子》引述子游考

《孟子》引述子游的地方不多,仅见于“夫子加齐之卿相”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两章。从这两处的情况来看,孟子似乎不太认同他。

“夫子加齐之卿相”章:本章中,公孙丑称“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然后问孟子将以何者自居。孟子回答说:“姑舍是。”他不愿意以子游等人自况。“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孔子,才是他心目中真正效法的对象。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本章的相关内容在上文曾子部分已有涉及,此处再简单说说。孔子死后,子游与子夏、子张等人想立有若为师,而曾子反对。下文孟子借此批评陈相“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实际上肯定了曾子,并认为子游等人的行为有背叛孔子的嫌疑。

有趣的是,以上两章同时引述了曾子与子游。然而孟子对二者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在“夫子加齐之卿相”章里,孟子高度评价了曾子所养的大勇。在“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中,更是直接支持曾子,暗示子游有背师嫌疑。

四 从《孟子》看孟子的师承

从以上考辨来看,在《孟子》书中,孟子对曾子的引述最多,涉及的内容多与儒家的重要思想观念相关联。他说礼引曾子,赞扬曾子有大勇,发明曾子的孝道,认同曾子尊师的言行。这些足以看出,在三人中,他对曾子最为重视。而子思,《孟子》书中涉及的话题相对固定。孟子多是围绕着他作为君师的地位来谈重士尊贤的问题。至于子游,至少在《孟子》这本书中,孟子对他缺乏认可。

回到孟子师承问题。子思师承曾子缺乏明证,《孟子》中曾子对孟子的影响颇大,并且在某一具体问题中肯定“曾子、子思同道”,并不能证明“曾子—子思”之间存在师承关系。故董洪利的说法不能成立。而综合《史记·孟荀列传》以及《荀子·非十二子》上的记载,孟子应该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游应该是孔子到子思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当代学者,如姜广辉等对郭店楚简研究结论的支持。但问题是,《孟子》一书作为研究孟子最重要、最可信的文献,其对三子的引述,表现出重曾子、次子思、贬子游倾向,而恰与上述结论矛盾。这应该如何解释呢?

答案还应该从《孟子》本书里找。在“夫子加齐之卿相”章里,孟子明确表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但是他出生时,孔子已经去世。因此在“离娄下”章中他慨叹道:“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朱熹《集注》说:“孟子言予虽未得亲受业于孔子之门,然圣人之泽尚存,犹有能传其学者。故我得闻孔子之道于人,而私窃以善其身。”也就是说,孟子心中真正渴望的老师是孔子,然而既然孔子不复生,那么就只好向能传孔子之道的人学习。这里的“人”显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人物,而是泛指。泛指一切可供其师法孔子之道的对象。在这期间,他可能向子思的门人学习过,也可能跟其他儒家学者学习过。不过从《孟子》本书来看,更关键的是他还受到了曾子一系儒者相当重要的影响。而这直接表现为书中对曾子大量而多方面的引述以及高度的肯定。

遗憾的是,从今天的文献资料来看,我们无法说明孟子向曾子取法的途径。不过从《孟子》书中所表现出的孟子那种“孔子之后,舍我其谁”的自信来看,他心目中真正的老师可能也只有孔子一人而已。

[1]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杨泽波.孟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子思子游师承
师承授受经验谈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师承与独创之美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小学作品集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试论公仪休及其与子思学派的关系
曾子、子思师徒辨
建立现代中医师承制度体系架构的思考
小八腊子游中国馆
上学大迷宫等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