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以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
2014-03-31林健丹
林健丹
眼神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以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
林健丹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声乐演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不仅要求演唱者要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还需要长期接受演唱技巧的训练,更需要有较好的舞台表演能力;如果有双会歌唱的眼睛,定能为其声乐表演增色不少。本文将借如何用眼神来诠释音乐,以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为例分析,来论述眼神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舞台表演;眼神;重要性
声乐表演中无论是歌剧还是音乐会演唱,它们的本质及核心就是一个“演”字。而眼神就是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演员”,它的出现能够给演唱者的舞台表演,添上画龙点睛之笔。
一、声乐的“演”中“眼”
声乐“这种以人声唱出的音乐曲调和语言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表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性。”声乐就像是诉说着旋律中的故事一样,都是先由读音、咬字、叙述、诉说、朗诵、演讲开始训练,而声乐演唱就是要把这些步骤集中起来,搭配上音乐旋律,最后发出高品质、有内涵的乐音。
但声乐并不仅是单纯的唱出音符,它还需要理解音乐的内涵。优美的音乐,出现在听众前需要经过两个重要步骤:第一、作曲家和作词家的一度创作;第二、就是演唱者或表演者对创作者创作的作品的演绎,也被称之为二度创作;而“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是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而且还有可能通过表演者的创造,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甚至超出作曲家的预想,使音乐作品焕发出新的光彩。”
歌曲演唱是需要建立在理解作曲家原有创作内涵的基础上,并通过演唱者的演绎而最终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就需要演唱者对演唱作品进行音乐分析,分析乐谱谱面的调式、调性、节拍、速度、力度、节奏型、旋律线条,以及作曲家的生平、成长经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这都是演唱者在对该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的前期准备功课。
声乐演唱和音乐分析都是演唱者进行声乐学习、吸收的初期阶段,舞台才是真正检验声乐演唱功力的地方。舞台表演包括,声音的展现,肢体的语言和面部眼睛神韵。声音的展现是舞台表演中基本功展示,从声乐入门时就开始学习;肢体语言由于它的动作幅度大、易学,所以在舞台表演中的难度系数就不那么的高;而细微的面部眼睛神态变化,却可以深刻表达音乐和声音传递不了的细腻情感。
眼神,是演唱者面部神态变化的重要核心。声音只停留在人的耳畔,肢体动作只一扫而过人的眼眸,只有眼神传递的情感才能传到人的心尖,久久的停留在那里。
而眼神的演绎,是需要与音乐,与表演一同前行。如果眼神离开了声乐表演,观众将无法准确的读取演员表达的音乐;如果声乐表演抛弃眼神,那么音乐依旧存在,也依旧传递着,只是观众收到的音乐资讯与演员表达的能否一致,这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声乐表演中需要加入眼神处理,才能更好、更全面的从多角度来诠释音乐,完善声乐表演;若眼神中带有细腻、柔和的音乐,这样的眼神就不会那么晦涩和孤独。但这也是用眼神来读懂音乐,并用眼神来诠释你读懂的音乐,再运用眼神将你理解的音乐传递出去,这样才能让音乐的舞台更富有魅力。
二、声乐表演中眼神的重要性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像是一台探寻接收器,人类可通过它查看到存在于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以及潜藏在世俗背后的人情冷暖;它也可像传播器一样,可以透过它将自身想要向外界表达的酸甜苦辣咸,和埋藏在心底深处的故事向别人倾诉。
而舞台上演员的眼睛,需要被赋予戏剧的力量,来传达音乐背后的情感。声乐演唱与舞台表演相结合,这才是声乐表演的艺术;艺术的核心又在于“演绎”,演员面部中“眼神”的细微变化,更是表演中的核心;可谓“眼神”是传递音乐情感,反映戏剧冲突,深化故事情节的助推器。以下借一段恋情的发展,举一些声乐作品,希望通过特定作品的音乐情感内涵,来寻求该音乐作品所需的眼神表达,并谈谈眼神诠释音乐的重要性:
1.暗恋期,代表作品:《我住长江头》,讲述的是女子爱慕一位男子,内心十分渴望与之相遇并相恋的暗恋之情。演唱者需用那望穿秋水、羞涩难懂的纯净眼神,来表达怀春少女情窦初开的心境。
2.热恋期,代表作品:《爱人送我向日葵》,热恋期的男女,无论是约会还是互送礼物,这都是甜蜜美好的,心里也都笑得犹如盛开的向日葵。这就需要演唱者在演唱中,眼里饱含着甜蜜、爱恋、阳光般的柔软,表达恋爱中男女犹如蜜糖般甜蜜的爱恋。
3.相思期,代表作品:《春思曲》,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了空间上的分离,丝丝春雨打落她的窗前,惹得她诸多的思念,粒粒红豆扣她心弦,而她眼里的忧愁、思念、哀伤,也要如那春雨般滴落人们的心尖,冰冷、苦涩。
4.失恋期,代表作品:《风萧瑟》,短暂的离别,没想到却变成永远的分开,封建礼教的禁锢,世俗言论的压力,迫使她心中的苦楚、内心的悲愤,却只能隐忍在无声淌落的泪眼中。
5.回忆期,代表作品:《岁月悠悠》,往日旧情已成回忆,追忆过往唯有伤痛,心中的痛要化成酸楚的泪不难,难的是眼中只有怀念,不含泪水,却让人在她的眼中看到柔弱的同时,又看到了她不卑不亢的坚韧。
这个凄美的爱恋,如果仅凭那一串串的音符,应该不足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这就需要用眼神来传递这个信息。如果只是单一的眼神,也不足以表现如此曲折变化的情感,所以这也是要考验演唱者,如何细腻并巧妙地演绎角色眼神中的情感。
三、眼神诠释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
中国艺术歌曲《鸟儿在风中歌唱》,是花腔女高音的优秀独唱曲目之一,由刘聪作曲,樊孝斌作词。该曲以呼吁地球人保护大自然,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为创作背景展开,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描写了视人类为好朋友的鸟儿,却受到人类无辜、残忍的捕杀时,鸟儿内心的无助悲痛与哀鸣。如此戏剧性的音乐创作张力,不仅要求演唱者具有戏剧性的演唱功力,更要求演唱者精准的表演技巧,尤其是眼神对音乐作品戏剧性的诠释。
(一)“鸟儿”无助的哭诉
第一部分,采用了f小调,暗淡的小调式色彩,由低渐高、迂回式上扬的旋律线条,弱起的节奏,突弱的力度记号,来抒发音乐层面想要表达的无奈、凄凉与悲伤;而歌词中也讲述了,本该无忧无虑、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的鸟儿,正面临着被猎人捕杀的巨大危险,却只能四处逃窜,流离失所。
若演唱者的眼神空洞,音乐创作就算再贴近戏剧,观众也无法被引入音乐之中。所以要求演唱者融入角色,将自己想像成一只生命正受到威胁的鸟儿,楚楚可怜的双眼,急需解救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孤独、无助、期盼能够得以解救的眼神,如此细腻、渐变、层层推进的眼神诠释,这就要求演唱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自身的演绎来解说的,这是另一种作品分析的答卷。
(二)“鸟儿”声嘶力竭地呼喊
第二部分,调性多变,离调多次出现,使得调性不明确,音层上八度大跳,旋律多处在高音区,强烈的力度记号等,都体现出困在牢笼中的鸟儿受到惊吓,为求得以逃亡而上蹿下跳的切身场景;而歌词中“鸟儿在风中歌唱”,绝不是轻松愉快的歌唱,而是急切的发出求救的信号,这是垂死前的呼喊。
而演唱者眼神中的孤独、无助、期盼都将要退去,油然而生的是惊恐、呼喊、求救、逃亡,这是生命受到强大威胁的时刻,生死仅一瞬之间的挣扎;那一声声地呼喊,是从心底里叫出来,是“鸟儿”心底发出的求救信号,那么的深刻,那么的真切,那么的震撼。
(三)“鸟儿”歇斯底里地叹息
第三部分,音乐回归f小调,结束音落在主和旋上,音层多采用了两个八度的大跨越跳进,节奏上三连音和附点四分音符连用,前短后长的节奏型,给人以急促感,力度上强弱变化落差大,给人以不稳定感,最后渐弱渐慢,叹无可叹。鸟儿经过长时间的惊吓和呼喊,可依旧没能逃脱猎枪的追捕,在它命垂一线时,仍旧不断地哀声叹息,直至耗尽最后一口气。
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生命垂危的鸟儿眼神变得暗淡、无光,迷离的神色,失去扑腾力量的翅膀,以及被叹息声敲打的眼皮,伴随着鸟儿的逝去,音乐也将终止,可是人类这凶残的捕杀行为何时才会停止呢?需要引起人类深深地反思。
该曲音乐由简单的二段体式,A、B段和尾声构成,A、B两段在音乐材料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此扩大音乐的戏剧性冲突;A段由低走高的音域变化,是为描述鸟儿由原本自由、平静的生活,被猎人的脚步打破的变化过程;B段音乐逐步走向高潮,也是为配合鸟儿被猎人追赶,生命垂危的凄惨境况;最后的尾声,只剩下鸟儿声嘶力竭地哀嚎,痛苦而悲壮,最终以悲剧性结局收场。该曲故事情节较为单一,可是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现实、教育目的都值得人们深思,鸟儿一声声地呼喊,是那样的惊天动地、撕心裂肺,只为唤起人类对动物的保护和大自然的关爱。而强大的戏剧冲突,对演唱者运用眼神来诠释音乐内涵的要求更高。该曲中“鸟儿”的眼神,由孤独、无助、期盼、惊恐、呼喊、求救、逃亡、暗淡、无光、迷离、闭合的渐变,每一阶段的眼神变化,也都代表着人类对大自然的一次伤害;而情绪上的细微渐变,更加要求了演唱者表演中对眼神尺寸的把握,细腻、精准、深刻,这样才能很好的将故事的情节串联起来,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用眼神来诠释出鸟儿的内心变化,才能更好的把音乐的戏剧性推向高潮。
J616.2
A
2095-4654(2014)08-0157-02
201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