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前”表时间的空间隐喻研究
2014-03-31范丽群莫优媚
范丽群,莫优媚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我们的世界处在时间之中,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时间的存在。但时间具体是什么,很难解释和定义。人们无法直接地感知时间,也很难直接把他描述出来,因此需要借助其他事物,采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在很多语言中,时间就是通过隐喻空间方位来认知和表达的。在汉语中,用方位词来表时间的隐喻现象就很常见,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如蓝纯、张建理、史佩信等。很多学者都是从时间流动性和时间序列性的角度来研究空间隐喻,但是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来研究的还不多见,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依据,主要从自我中心表征、地标表征和去自我中心表征三个不同层面来研究汉语方位词“前”表时间的空间隐喻。进行此研究的基础是:(1)时间是有序列的;(2)本研究只从水平层面上来分析时间。
一 理论依据
1.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起源于心理学,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这一理论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他著名的“人面-花瓶”图证实了人类知觉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知觉体验中最突出、最易成为注意焦点的部分;背景则是不易被感知、用来衬托图形的部分。语言学家Ungerer&Schmid认为图形具有形状、有结构性和连贯性,背景无具体形状可言,无结构、无形状、具有一致性。[1]Ungerer&Schmid还提出图形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受到多种联想特征,如,突显性、关联性、空间大小等的制约。根据“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图形和背景是不能同时被感知到的。[1]例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人们通常会先感知到具有知觉突显性的book,而后才感知到table,此时,作为图形的book和作为背景的table相分离。图形和背景不仅可以分离,它们还会随着环境或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的认知体验不同,注意焦点便会随着环境发生转移,产生的图形和背景就会发生变化。图形和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相互转换,最著名的“人面-花瓶”图就是如此,观察者既可以把白色作为背景而黑色的花瓶作为图形,也可以把黑色作为背景而白色的人脸看作图形,在人们不同的认知情境之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最先将图形-背景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中的是Talmy,他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原则。语言中的图形没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确定,而背景具有已知的空间或时间特征,可以作为参照点用来描写、确定图形的未知特征,具体内容包括空间大小、时间长短、动态性、可及性、依赖性、突显性、关联性及预料性等,均与注意系统和注意程度相关,它们辅助识解图形与背景。[2]一般情况下,图形是动态性的、有形的、小的;而背景是相对静态的、无形的和大的。图形-背景在语言层面通常表现为与介词组合表达基本方位关系,如汉语中的上、下、前、后等。
图形-背景是一种视觉三维空间概念。一般来说,主体对于空间位置的表征主要有三种方式:(1)自我中心表征,即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2)地标表征,即用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3)去自我中心表征,即利用一些抽象的形式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3]
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许多语言现象,本文对汉语方位词“前”的空间隐喻研究也正是基于这个理论而展开的。
2.空间隐喻。
在当代认知科学领域里,隐喻在本质上被认为是属于认知的范畴。隐喻是将始原域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之上,这种投射是单向的,不存在从目标域到始原域的投射。隐喻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隐喻概念系统的运行是自动的、无知无觉的、经常的、不易被人们察觉;第二,大部分的新鲜隐喻都是约定俗成隐喻的延展,因此具有与后者一样的特性,受同样的原则约束;第三,有些隐喻概念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例如“时间即空间”隐喻,另外一些隐喻则表现出更多的文化特征。[4]
Lakoff&Johnson根据始原域的不同,将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其中方位性隐喻,即空间隐喻,是运用诸如:上下、前后、内外、左右、远近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5]本文重点研究方位词“前”表时间的空间隐喻。
二 图形-背景视角下“前”的空间隐喻研究
很多学者都发现,“前”可以表征过去,也可以表征未来。其中,表征过去的有:以前、从前、日前、前天、前年、几天前、前世、前时、前人、前辈、前事不忘、前车之鉴等;指未来的有:前程、前途、前景、前面等。但笔者认为,还有待商榷的是眼前、目前、当前这三个词的归属,笔者认为这三个词可以指现在,也可将其归入指未来的一类,但在此文中不做详细解说。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空间词“前”表征过去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而表征未来的比例相对较小,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和规则,下面笔者将从自我中心表征、地标表征和去自我中心表征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自我中心表征。
如前文所述,自我中心表征就是指用主体自身与目标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
自我中心表征是以观察者作为观察的中心,作为参照点,是相对静止、相对静态、相对无形,所以我们认为它是背景;世间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所以,时间是运动的、动态的,也就是说是相对有形的,我们认为它是图形。那么时间又是如何运动的呢?以观察者所处的这个时间点为基点,已经从观察者身边经过的时间为“过去”,还没有从观察者身边经过的为“未来”,但是时间是在与人同一水平面上从人的背后向面前运动。作为背景的观察者要描述作为图形的时间,“过去”已经从观察者身边经过,已经处在了观察者的前面,此时的观察者面向的是过去。以自我为参照点,观察者只能描述已经从自己旁边经过,并已出现在自己前面的“过去”。从自我中心表征的层面来描述“前”的空间隐喻有两种形式:以时间点为基点和以时间段为基点。
(1)以时间点为基点。
作为背景的观察者来描述作为图形的时间,当使用方位词“前”来表示空间隐喻时,人面对的是过去,此时,第一种形式为以某个时间点为基点,如下例所示。
例1:1949年前,中国人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例2:他们家人在吃饭前都要做祷告。
例3:前天,我们几个一起去了植物园,里面的樱花真的太美了!
例1中的时间描述是以1949年这个具体的年代为基点,以人为背景,来描述已经从人面前经过的1949年之前的事情;例2中的也是以人为背景,运动着的时间为图形,而以吃饭的这个点为基点,用“前”来描述此前的情况;例3中的是以现在为基点,往前推两天的时间点为基点。总之,以上三个例子中的“前”都是以人为背景,时间为图形,以某个时间点为基点来认知其表时间的空间隐喻。
(2)以时间段为基点。
第二种形式是以时间段为基点来描述时间,如下例所示。
例4: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
例5:想必历史学得好的同学对前清都非常了解。
例6:三年前,这里有一座古庙。
可以看出,例4与例1虽然都是用方位词“前”来表时间,但是与例1不同的是,例4对时间的描述是以改革开放为基点,改革开放是一段时间,而非某个时间点;例5中的前清,历史书上并没有把哪一年或者哪个具体的时间定为清朝前后的划分,前清只是指处于清朝相对前半部分的时期;例6中,三年前是一个概数,并不是刚刚从观察者讲述这句话的时间点开始往前数三年,并非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也不可。
综上,若用自我中心表征的方式来认知时间,即把观察者作为静止的背景,而时间作为运动着的图形,且时间是从观察者的背后往其面前运动,笔者认为观察者用方位词“前”表示时间的空间隐喻只能认知过去的时间。人类固有的知识基础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哲学理论。在人类的认知中,宇宙是浩瀚的,而人是渺小的,因此人类更加倾向于让自己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可发现在汉语中使用“前”来表征过去的情况比表征未来的情况多得多。
2.地标表征。
地标表征是指用环境中的其它物体与目标物之间的关系来标明目标物的具体位置。地标表征的角度更加倾向于认为观察者把时间看作是不运动的,相对静止并相对无形,也就是背景;而把观察者看成是图形,因为他是运动的,是相对有形的。从地标表征的方式来看,时间是相对静止的,随着人类不断进化,观察者必然是面朝着未来运动,换句话说,观察者认知的必然是未来,如下例所示。
例7:那个年轻的球员大有前途!
例8:大量例证已经表明,双语平行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上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价值。
例9:一个人若想前程似锦,就应该经历一番不懈奋斗。
从上面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得出,用前途、前景和前程来表征时间,都是表未来时间的含义。例7中,那个年轻球员的前途,是以年轻球员目前的状态为基点,认知其未来;例8中双语平行语料库在大学英语教学上的使用前景,也是表征沿着时间在运动的大学英语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情况;例9中一个人的前程,也是一样的,时间本是抽象的,但是用“前程”这个词就把抽象变为具体,也正是“前”表未来时间的空间隐喻。这几个例子几乎包括了所有“前”能表征未来时间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前”的时间表征含义都是指未来,都是观察者在以时间为背景,以观察者自己为图形的情境中所做的描述。
所以,笔者认为当观察者用方位词“前”表示未来时间的空间隐喻是以地标表征的方式来进行的。
3.去自我中心表征。
去自我中心表征,即利用一些抽象的形式来描述目标物的位置。从去自我中心表征的方式来看的话,观察者是把时间看成是相对静止的,是背景;而存在于空间中的万事万物看作是运动着的图形。此种认知方式下的观察者与时间并不处于同一维度,是一种二维认知方式。用下面几个例子来分析此种表征方式。
例10:空前绝后,惩前毖后,思前想后。
例1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例1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从例10至例12可以看出,若观察者与时间不是处于同一维度,那么从去自我中心表征的形式来认知“前”表时间概念就没有朝向问题。因此,此时观察者不是只能面对着过去或者未来,而是既可以回顾过去又可以面向未来。除此之外,用此种方式来表征时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同一词项中,“前”和“后”通常成对出现。虽然“前”既可表征过去,又可表征未来,但是按照用词习惯,不会在同一词项中使用两次“前”来既表过去又表未来,所以会对应使用“前”和“后”来表示未来和过去。
因此,笔者认为若观察者从去自我中心表征来认知方位词“前”表时间,“前”既可以描述过去又可以认知未来。
三 结束语
时间和空间是两个基本范畴,人们往往用这两个基本范畴去认识其他抽象事物。但就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概念来说,空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时间是抽象的,人们能够意识到,但是无法直接将其描述出来,因此会经常使用空间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时间概念。
本文以图形-背景理论为基础,着重从自我中心表征、地标表征和去自我中心表征三个方面对汉语方位词“前”表时间的空间隐喻做了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当观察者是从自我中心表征的层面来看的时候,“前”表征过去的时间;当观察者从地标表征的方式来看,“前”表征未来的时间;当观察者从去自我表征的方式来看,“前”表征的时间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未来。学者们对空间隐喻的研究很多也很深入,但是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来研究空间隐喻的还比较少见,这是本文的创新点,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给语言学习者一些启示,但由于篇幅关系,这个研究还不太深入,笔者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中对方位词“前”表时间的空间隐喻做更深入的研究。
[1]Ungerer,F.&H.J.Schim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163 -164.
[2]张再红.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语教育,2010:212.
[3]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206-209.
[4]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7.
[5]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