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之惑
——《墙中门》的主题剖析
2014-03-31於云川
於云川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1866-1946)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中小说尤以科幻小说而著名。代表作《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 1895)、《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 1897)、《当睡者醒来时》(When the Sleeper wakes, 1899)等都是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威尔斯凭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怪异的人物形象、玄幻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大量预言式作品,看似夸张离奇却直指当时英国乃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或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威胁,或是工业革命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危机,或是现代文明生活中的弊端等等。
在短篇小说《墙中门》中,作者采用了“奇想”这样一个特殊的文学形式,[1]以主人公华莱士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幼时偶遇的一扇绿色的门和误入的一个“梦幻花园”,并在以后的三十几年里又多次看见这扇门却因现实的原因而与之擦肩而过的故事。虽中年时候的华莱士成为了一名才华出众、前途无量的政治家,但事业上的成就却未能让他感受到内心的愉悦,他时常惦念甚至痴迷于儿时误入的“梦幻花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并最终产生了幻觉,将一扇小门当成了“梦幻花园”的绿色之门而迈了过去,将自己葬身于深坑之中。《墙中门》以主人公几次路过那扇“绿门”为标志,记述了他从幼年到中年的成长过程。它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却涵盖了成长小说所强调的成长三要素,即成长环境、成长领路人及成长仪式。
国内外学者和文学批评家热衷于研究威尔斯的长篇科幻小说,而对其短篇小说关注并不多。《墙中门》的研究文章并不多见,且大多是对小说进行精神分析解读,或研究小说中反映的现实主义主题。从“奇想”这种文学样式的角度出发,挖掘小说中的成长主题或许能为解读《墙中门》及威尔斯的其它短片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 “梦幻花园”里健康成长
故事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人,主人公华莱士是“我”相识已久的同学和朋友。在偶然的一次谈话中主人公告诉“我”最近他感到困扰,“我为某些事情所困—它使其它事物都暗淡无光,让我的内心充满渴望”,[2]继而道出了埋在心底多年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在他大概五岁零四个月的时候无意邂逅的一个花园。花园外的白墙上“长满了深红色弗吉尼亚爬山虎—明媚阳光照耀着的白墙上爬满了那一色的深红……绿门外干净的马路上布满了马栗树的落叶。黄色和绿色的落叶上虽斑斑点点,但看上去既不暗也不脏,所以应该是刚落的叶子。”[2]花园里的景象更是令主人公心旷神怡:那里的动物如人一般温和,两只斑点豹正在玩耍,“他朝我走来并用他们那毛茸茸的耳朵温柔地蹭我的手。”[2]猴子也是干净、友好的;这里所有的人都非常亲切、友善,让他有种回到温暖家中的感觉。一位高大的漂亮姑娘,挽着他的手走过繁花装饰的小道,再穿过一条两旁都是枝繁叶茂树木的大道。一位老者在月桂树下思索,玩伴们在长满草的操场上快乐地玩着游戏。这儿美丽热情的人们友善地抚摸着他。园中的光线明亮,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空气中仿佛也都是快乐的味道。“我跟你说,那的确是个令人着迷的园子。”[2]这座“梦幻花园”与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颇为相像,都是理想的乐园。
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也称教育小说或教养小说,[3]强调成长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既成长环境、成长领路人[4]及成长仪式,[4]而“梦幻花园”提供了主人公成长所需的有利因素。首先,这座“梦幻花园”无论从位置方面还是人文方面都是华莱士成长的绝佳环境:这里山清水秀,有花有草,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使华莱士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家般的温暖和亲切;其次,这里也不乏能够引导华莱士前行的人,无论是那个高大美丽的女孩,月桂树下思索的老者,还是后来将他带入现实生活中的、严肃忧郁的妇人,都是他成长路途中的领路人;最后,华莱士在园外受到的冷漠、在园内被热情招待以及无奈再被带回园外,都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成长仪式,只有经过这几次进出“梦幻花园”的经历,他才能真正体味成长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所以,可以想象,如果主人公能一直生活在这一乐园里,他一定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或者如果经过几次进出之后, 他能重回乐园,他也能够成长为健全的人。不幸的是这座美好的乐园只是昙花一现。现实中,主人公看似顺利的成长旅程中其实却潜藏着诸多问题。
二 现实社会中畸态成长
无论是幼年时候的懵懂无知,还是中年时期的事业有成,现实生活中,主人公从未感受过快乐和满足。现实对他来说是残酷的,与梦幻中的乐园相比,“所有尘世中的利益和奇观都变得那么的单调乏味、不值一提。”[2]
现实社会中,主人公成长所需的基本要素都是缺失或不利于他成长的。首先,他所处的环境是极不利于成长的。园子里的那位妇人拿给他看的那幅画正是他成长环境的真实写照:“画里画的是在那个冷得刺骨的下午,路灯还没亮之前西肯辛顿灰色长长的街道;我,一个那么瘦小的孩子痛苦地站在那儿,大声哭喊着……”,“那些都是现实,是的,肯定是现实,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人们,还有我亲爱的妈妈,我都快忘了她长什么样了,我的父亲,他是个严肃正直的人……”,“我是一个可怜虫,就这样被带回到这个灰暗的世界。”[2]不管这座“梦幻花园”是他的幻觉还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出现说明现实的环境严重束缚了一个五岁多孩子的成长,让他想要逃避,渴望挣脱。其次,在现实成长的过程中,从未出现那么一位导师或成长领路人,引导他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他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是由一位极不负责任也不够有威信的保姆照料。他的父亲很严肃,一心扑在他的律师事业上,几乎不怎么关心他,却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2]正因如此,他的成长轨迹跟正常的孩子有所不同。他非常早熟,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说话,他比同龄人要理性、老道得多,即使七八岁的孩子也很难有他的那种自主性。也正因如此,他39岁便成为了成就斐然的政客。但是幼年的聪慧过人和中年的事业腾飞并未能让他感到快乐和幸福,他仍然怀念那片永远也回不去的“乐土”,终日郁郁寡欢,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最后,在现实生活中,他没有经历成长所需的仪式。在事业上他平步青云,只要他专心致志,他就能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没有爱情,没有婚姻,也很有可能只有故事叙述者雷德蒙德一个朋友;虽然后来几次再遇到那扇门,他并没有努力争取,而是为了一时的利益选择与之失之交臂。缺乏和残酷现实抗战的经验决定了他无法成熟、无法强大起来,也决定了他最终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和现实,无法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平衡,无法和现实社会和解,他选择了向现实屈服,选择离开这个残酷的世界来获得自我解脱。
三 “现实”文明生活中无处安放的“幻想”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标志着英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即,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兴盛时期的结束。政治上,英国的政治地位也在与他国的较量中不断下降。经济上,英国与德、美两国的竞赛中也失去了优势。20世纪初科技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导致了经济危机、失业等问题。生活在当时社会中的人们一方面努力追求事业上的成功,看似忙碌充实,一方面却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抑郁消极。《墙中门》的主人公华莱士就是这类人的典型。
主人公华莱士幼年时期所遭遇的家庭的冷落、无人看管使其产生了走进一座 “梦幻花园”的幻觉,在成长过程中学业、事业上的压力和残酷的现实生活又让他多次“路过”那扇幼时穿过的“绿门”,但每次“路过”那扇门时主人公的想法和行为及错过之后他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幼时第一次发现那扇门时,他犹豫要不要进去,当他第一次看到那扇门的时候,一种特别的情感向他袭来,被它吸引,渴望踏出第一步、推开门然后走进去。与此同时他又坚信这样做要么是不明智的,要么就是错的。但是出于好奇,他鼓足勇气走进去,被园里的人和景所吸引,出来后仍念念不忘。第二次是在他大概八九岁,玩游戏的时候看到的。但这次“我一刻都没想过要直接进去……我本应该有点欲望推开门试试的。”但他最终因要准时上学而没有进去。事后,他满脑子都是那座曾入过的花园并将这段经历告诉了同伴们,还为此得来的关注沾沾自喜。第三次“路过”是他去牛津领奖学金的路上。他没有及时叫住车子,而是等车开过了之后才想回去看看,但最终还是错过了,而他似乎并未因此感到后悔,他理性地认为“并不怀疑我的这项事业值得我做出这样的牺牲。”[2]第四次遇见那扇门时他已经在伦敦定居,而且前程似锦,他坦言“一下子,我感到世界是多么的光明,充满乐趣,意义和机会无处不在,相比之下,那个已经被我忘掉一半的公园是那么的遥远和虚无。”[2]为了能准时赴约,他再次放弃走进去的机会。他故意绕道而行,因为此时他感到花园对他已没什么吸引力。但事后,当他感到生活是那么的艰辛,所有的回报在努力之后都一文不值的时候,他又开始疯狂地想念那座花园。最后三次遇到那扇门都是在他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时刻,而他每一次都为了眼下的利益,为了“现实”而抛弃了“理想”。幼年时期的他虽缺少家人的爱护,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但他至少心存“幻想”,心中有梦。而当他慢慢长大,在事业上,仕途上小有成就,他便动摇甚至漠视自己的理想,盲目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当他最终追悔,想要重新拾起并勇敢追逐曾经的理想时,却不幸落入现实的“陷井”。放弃原则,放弃理想而一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使他付出了生命的沉重代价。
四 结语
故事结尾说到“从常规的标准来看,他由安全地带走向了黑暗、危险和死亡。但他也是这么看的吗?”[2]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他是否感受到一种解脱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这也正是“奇想”的魅力所在,故事的主人公不断徘徊在“梦幻”与“现实”之中。如果说“绿门”和“公园”都是他的“梦幻”,令他魂牵梦萦,终日想念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正因为是“梦幻”在他以后的现实生活中,虽屡次路过却没能再次进入,而当他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现实却残忍地剥夺了他的生命。所以,无论是在“梦幻”还是“现实”中,他都要经历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带给他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
《墙中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甚至可以说它逆“成长小说”而行,在现实生活中将主人公置于一个缺乏成长环境、成长领路人和成长仪式的条件下。但正是这种对正常成长过程的渴望和不及的强烈反差让我们反思工业革命引发的成长危机以及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生存困境。作为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威尔斯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重新拾起了英国文学中那种对社会、对前途的忧虑和不安。
[1]Franz, Rottensteiner. The Fantasy Book: the Ghostly, the Gothic, the Unreal [M].London:Thames and Hudson, 1978:13.
[2]Wells, Herbert George. The Door in the Wall and Other Stories [M].Montana:Kessinger Publishing, 2010:597-611.
[3]买琳燕. 走近“成长小说”— 成小说概念初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4):96-97.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