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预算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方法构想
2014-03-31武迎春
武迎春
(河北师范大学 财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科研经费,就是为了完成一项科学研究任务而拨付给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项费用。该经费不得用于与科研活动无关的支出,也不得用于国家禁止列入的其他支出。但是由于课题负责人授权范围问题、项目拨款缺乏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及重支出控制轻绩效评价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科研经费使用出现众多问题。据2013年4月1日的《济南时报》报道,原山东财政学院“微山旅游规划”和“傅村镇旅游规划研究”课题组,以差旅费名义分37次报销各地到佳木斯的单程火车票1 505张,金额28.36万元,占2008—2011年该项目拨入经费57万元的49.75%;另一方面,即使一些科研项目账面上没有任何的漏洞,但也不能保证这些支出都用到了科学研究上,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的弊端。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在逐年大幅增加,但如果增加的科研经费创造不出价值,甚至用不到科学研究上,那么科研经费增加越多,资源的浪费就越多,因此,探索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方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目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经费用不到科学研究上,另一方面用到科学研究上的经费产生效益不明显。尤其是前一个问题严重影响了科研课题的使用效益,虽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各项制度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监督,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实施阶段并没有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鉴于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一直都在考虑高校应该设置怎样的监督制度才能有效保证科研经费能切实用到科学研究上。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研经费报销的签字审批权流于形式。目前,高校校内科研课题经费的报账需要归口部门负责人签字。事实上,科研经费的使用均有课题组根据相关的财务规定开支,归口部门负责人由于对科研项目本身及科研财务制度缺乏了解,对报账内容根本起不到相应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即使归口负责人已经签字了,如果不符合财务制度,仍然不能报销。
2.科研经费报账制度形同虚设。在传统科研经费管理方法下,通常将科研经费拨款到课题的依托高校,然后科研管理人员用与科研相关的发票报销,高校通过设定各项财务制度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运行中此项财务制度却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目前科研经费实行“课题制”管理,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科研经费享有绝对的支配权,这是一个根本原因;二是发票管理不规范,目前真发票假内容、假发票真内容、假发票假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是真发票假内容和假发票真内容这两种情况对于财务处来说很难有效监督,因此,科研项目表面的账目根本无法显示科研项目真实的开支情况;三是科研拨款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方法,使得科研经费的拨付只是大致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别和学科信息,并且拨付金额长时间没有变化,这样就往往出现对科研项目的拨款和科研实际成本发生不符,一方面如果经费少于科研实际成本就会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经费大于其科研成本,就会使课题组成员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符合财务要求的发票进行报销,尤其是一些文科性质的科研项目,这种情况就为套用、挪用、转移科研经费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3.科研项目结题控制不严。目前大多数科研项目立项都能考虑到高校战略发展的需要,但是对项目结题普遍要求不高,通常有相应级别刊物的著作或论文即可。由于目前的科研经费经常单纯以这种形式结题,又没有对这些著作或论文的实际价值进行科学的评估,这样就导致一些课题组不能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科学研究,为了结题不顾科研成果的质量,不断压缩用到科学研究上的经费。
二、绩效预算的管理思想
绩效预算是一种建立在基于战略的结果导向型分权式的预算管理方法。“绩效”是指通过绩效指标和标准对客体进行评价;“战略”是指预算的制定是以组织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为基础;“结果”是指预算执行完后达到的效果及其影响;“分权式”是指赋予项目管理者以充分的支出自由,可以像企业各个部门的经理那样灵活地、创造性地根据环境的变化使用资金。也就是说,绩效预算就是组织在明确自身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绩效合同的形式将战略目标分解到组织下层各个预算项目作为绩效目标,项目管理者在各自绩效目标的约束下享有充分的支出自由,他们只需对项目的绩效目标负责,而组织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对各个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把关,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次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绩效预算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法
目前已有许多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学术研究,但大多都是从完善现有管理制度和细化科研预算两个角度提出的管理建议,比如:设定科研经费各项开支的比例、给课题负责人合理报酬,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规定只是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研经费的开支内容,基于目前的发票使用现状,科研经费完全可以按照规定的内容进行“开支”,因此这些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科研经费使用的现状。笔者也曾经从完善发票管理角度考虑,能否通过严格控制发票的使用来保证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科学研究中,但是这样做仍然存在漏洞:即使保证所有的发票都是真实有效,如果拨付的科研经费大于科研实际支出成本或者由于结题不严造成课题组压缩正常科研经费,科研负责人同样要把多余的或压缩剩余的科研经费用发票报销支出。因此笔者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其管理方法。
基于目前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笔者认为应在科研经费实行“课题制”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各类科研的成本,科学核拨科研经费,这样才能保证将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科学研究上;其次通过科学严格的结题保证用到科学研究的科研经费能够产生实际效益。具体做法是:科研经费管理者应在充分考虑部门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以科研项目的成本为主要参考,与课题组签订绩效合同,明确课题完成时间和完成质量等关键指标,同时将课题经费直接拨付给课题组,由课题组成员自主支配使用,撤销目前科研课题经费需要相关领导签字和财务部门的报账干预,严把项目结题关。
1.积极研究科研项目成本,把好“定价关”。目前,虽然国家相关部委相继出台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的规定,并要求科学精细地管理科研经费,但至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成本核算办法,因此积极研究科研项目成本,以科研项目成本为主要参考建立科研经费拨款机制也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以科研项目成本为主要参考,严格控制项目的立项环节以及科研经费的预期成果和产出成果,把好科研项目的“定价关”,物有所值即可,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去控制科研经费的支出内容。因为在把好“定价关”基础上,有价值的产出和没有价值的产出,对科研经费开支内容的任何控制都是资源的浪费,更何况在目前的科研管理方法和发票管理现状下,支出内容是可以粉饰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中对科研项目的拨款金额是建立在对各类科研成本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但目前对科研成本仍然缺少必要的研究,但是这也并不是意味着该方法就无法实施。笔者认为目前可参考如下做法:由于目前批复预算较申报预算多少有所减少,甚至仅剩下申报预算的50%,因此项目申报者虚报预算的情况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可建立项目经费负责人诚信档案制度,以保证项目预算申报者如实申报预算,具体地:组成专家组或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申报预算进行评判,如果申报预算超出专家评判范围的一定比例,则将项目申报者列入诚信黑名单,同时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不允许该申报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再次申报任何科研项目等,通过这样的管控措施,使申报者如实申报项目预算。另外,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可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即对某一个科研课题进行公开招标,最终将科学合理的标的课题组确定为科研项目的承担者。
2.签订绩效合同,明确权利和责任。该方法的实施重点是绩效合同的订立,绩效合同的前身就是立项申请书,因此课题立项部门要根据部门发展需要充分考虑课题存在的必要性和课题所需成本,在这个基础上,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和科研组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绩效合同科学合理立项,绩效合同中要明确该项科研经费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指标的选择、指标标准以及指标计算),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以便项目结题时根据相应的指标实际发生值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对不能按照预期完成科研项目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于情节严重的还要追回科研经费等强制性的措施来确保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3.撤销归口负责人审批权,取消科研经费财务报账制度。原则上,既然科研管理部门已经统一对某个科研项目进行了立项就表明科研管理部门对该科研项目已经进行充分的论证,以这笔资金“购买”课题的研究成果是科学合理的,在这个基础上,就没有必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过多的干预。
事实上,高校财务监督的理想状态只能达到按科研经费、按预算执行的水平,一旦预算制定不合理,一系列的财务监督工作不仅增加了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这些工作根本就不能为科研经费的管理提供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浪费了科研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如果科研项目的预算有效,相应的监督措施也没有必要存在,因为只要严把结题关就能保证科研项目的产出质量。对于科研经费管理者而言,只要花费合理的价钱购买到物有所值的产品,就没有必要追究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取消这一制度。
四、基于绩效预算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法的优势及不足
基于绩效预算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法可从根本上改变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通过绩效合同的签订给课题组充分的经费管理权,不仅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积极性,而且使课题组成员集中精力搞科研,提高了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撤销不必要的签批、审核和报销环节,为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高校财务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过渡提供了积极的条件,同时高校相关负责人能够把精力更加集中到科研经费的审批和结题环节以及高校其他方面的管理上。
但基于绩效预算的科研经费管理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是该方法是基于结果的,缺少过程的控制,不利于随时发现和纠正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考虑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尤其是大额资金的支出控制;二是从高校角度看,实行该管理方法以后科研经费就不在学校账户留存,高校周转资金大幅减少,这就为高校的日常运营提出了更加艰巨的挑战。
五、展望
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挤占教学经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个问题逐渐威胁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下一步要加快对科研成本进行研究,科研成本的研究不仅能为科研项目拨款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也能为高校科研间接成本的补偿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赵云龙.57万课题,报销路费 28万[N].济南时报,2013-04-01.
[2]武迎春.关于实行绩效预算的探讨——基于高校预算管理角度[J].会计之友,2012,(13).
[3]崔惠玉,武玲玲.中西方政府预算制度的变迁与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