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整合视角下英语幽默生成机制研究

2014-03-31邱广民许朝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接收者句法层面

邱广民,许朝阳

(河北经贸大学 外语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幽默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能以诙谐、讽刺的形式给人们带来欢笑和愉悦,使人们在感到愉悦的同时深受启迪,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幽默引起了古今中外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从古希腊到现当代,人们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幽默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探讨并取得不菲的成果。

一、国内外幽默研究综述

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幽默现象,很多研究者也从不同层面对幽默进行定义,但对于幽默的定义没有完全的统一。Bremmer(1997)古希腊学者从“体液性药物”(humoral medicine)提取出幽默这一概念,认为幽默是人类身体内的液体平衡,该液体的平衡控制着人类的健康和情感。Ludovici认为“幽默是一种想象能力,这种想象力使想法产生不协调和难以意料的回转,通过荒唐的意向促使产生欢笑。”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认为幽默是一种对残疾人的蔑视而产生的效果。叔本华认为幽默是人们发笑时不协调突然改变其持续性的结果。古希腊学者基于幽默产生的现象性对幽默进行了碎片化的解释。西方其他学者从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深入探讨幽默产生的机制,Monro(1987)把幽默定义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从一种情景到另外一种转换过程的融合。Gruner(1997)发现幽默是一种引发娱乐和具有特殊认知情感性的社交形式,它能导致人们的心理反应。Nash(1985)把幽默比作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Raskin(1985)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幽默研究的新理论,即优势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基于一个人比另外一个人有一些优势时,就会产生一定的落差,这种落差产生幽默效果。基于这一理论,很多学者对“优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兴起时,马丁(1998)研究了幽默产生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心理能量”,这种预期能量最后可以促使产生幽默效果。另外,很多人从乖讹消解的角度研究幽默的心理认知机制,如 Sul(1972)、Katz(1993)、Attardo(1997)、Ruch(2002)、Brone和Feyaerts(2003)、Samson(2009)等均研究了幽默的生成机制。

国内很多学者基于乖讹消解理论研究幽默的生成机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刘乃实(2005)从关联理论视角中的幽默乖讹与消解,很好地阐释了幽默乖讹产生和消解过程中的认知运作机制,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刘洋(2011)分析了《哈里波特》里的关联视角下的乖讹消解,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分析关联视角下的乖讹消解运行机制。吴霞、刘世生(2009)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就中国学生对英语笑话幽默点判断的正确率、错误率和未标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体上说,很多学者都通过各种视角来分析幽默的生成机制,但还没有文章是基于语言的基本形态来研究幽默的生成机制,因此笔者试图从消解语言形态上对幽默的生成机制进行探讨。

二、乖讹消解理论

乖讹消解是当前研究幽默的一个重要理论方向,它对幽默如何产生有很强的解释力。Sul(1972)的乖讹消解理论认为,接收者在接收幽默片段过程中,根据一个点或多个点形成对幽默的初始期盼,即认为结果应该是具体的某一种,但最终结果常常和接收者所期盼的不协调,出现这种不协调时,接收者心理产生“乖讹”,同时这种“乖讹”促使其积蓄了一定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促使接收者消解这个“乖讹”,接收者将该“乖讹”消解成功,也就是结合幽默片段和常识将其弄明白,之后心理能量得以释放,随之产生幽默效果。反之,若无法消解幽默,那么心理能量不能得以释放,也就无法达到幽默效果。为了能够消解“乖讹”,接收者大脑里形成两个心理空间(概念域),即以最终结果形成的心理空间和初始期盼形成的心理空间,两个心理空间具有共同的类属性,这种类属性使得“乖讹”得以消解,使得两个概念得以整合,心理能量得以释放,达到幽默效果。

幽默接收者通过类属性消解乖讹,在产生幽默效果的过程中存在概念整合的现象,而笔者经过大量观察发现,以语言为基础的幽默实例中,很多都是以语言形式为基础实现幽默效果。显然,可以从语言形式上分析幽默现象中的概念整合,因此,笔者试图用概念整合的视角来解释幽默在语言形式层次的生成机制。

三、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是Fauconnier基于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发展而来的,它能够解释语言及非语言现象在人脑中的认知机制。Fauconnier(2003)指出概念整合理论能够通过映像现象解释意义在人脑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认知机制。人们认知事物或事件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认识事物或事件,认知者会通过熟悉概念和事物或事件间进行整合,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事物或事件。在整合过程中,在认知者心里形成对两个概念的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这两个空间有共同点,通过这一共同点整合出新的概念,即共同点为类属性,通过类属性将两个空间整合而成,形成合理的意义。这一过程与幽默的乖讹消解过程有共同点,也就是幽默的消解和类属性重合,找到类属性就可以得出幽默的生成机制。基于此,本文试图在语言层面上来探讨两个空间的类属性,如: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和语篇层面的乖讹消解。

四、通过概念整合在不同层面的消解

在消解乖讹过程中,两个心理空间的类属性可以由不同层面消解,本文总结的有: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及语篇层。

(一)语音层的乖讹消解

笔者总结了语音层的两个概念域的类属性,包括同音异义、首音互换以及重读和声调。幽默接收者在消解此类幽默时,存在消解这几种类属性的现象,也就是基于这种类属性,幽默接收者大脑中可以将幽默文本里产生乖讹的两个概念进行整合,最终得出新的合理的概念,心理能量得以释放,达到幽默效果。如下面例子:

(1)Q:A deer has no eyes,what’s its name?

A:I don’t know,what is it?

Q:No idea…

(来源:Lord of Ring)

上述例子可看出,幽默接收者的初始期盼为“无眼睛鹿的称呼”,形成对鹿称呼的输入空间,但接收者所接收到的答案却是“不知道”,形成对鹿的另一输入空间,这一答案与接收者的初始期盼出现冲突,也就是乖讹,此时,接收者生成心理能量,欲消解这种乖讹。这两个空间在接收者大脑里欲整合,释放心理能量,“不知道”和“无眼睛鹿的称呼”为两个概念,在整合两个概念中,接收者试图找到两个概念的类属性,发现此类属性为同音异义,“不知道”和“鹿”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找到这一类属性,接收者也就消解了乖讹,将心理能量得以释放,达到了幽默的效果。

除此之外,接收者还可以消解幽默现象中的首音互换、重读和声调,达到幽默效果。如:

(2)“Three cheers for our queer old dean! ”

(来源:Spoonerism Message Lost in Translation)

(3)How do you make a cat drink?

Easy,put it in the liquidizer.

(来源:The Language of Humor)

上面两个例子同上,接收者在乖讹出现后,其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心理能量,这种心理能量促使接收者去消解乖讹现象。在消解过程中,接收者大脑里出现两个空间,即“queer old dean”和“dear old queen”,“use liquidizer to produce cat’s drinks”和“how to make a cat drink something”。两组的类属性分别为首音互换、重读和声调,这几种类属性帮助接收者消解乖讹,最终使得这一类属性得以消解,使心理能量释放出来,达到幽默效果。

(二)词汇层面上的乖讹消解

词汇是意义的基本单位,意义的变化会产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大量的英语幽默文本中,语义的运用可以达到幽默中的乖讹,并以此为基础在接收者大脑中产生一定的心理能量,该能量促使其消解这一乖讹,在消解过程中,由于词汇的变化产生新意义的概念与原来的意义所产生的概念进行整合,基于它们具有共同的类属性,即:词缀、歧义、同音异义、词首字母缩略等,两个概念之间重新整合出新的概念,这与语音层面上的消解相似,如果接收者能够进行整合,那么心理能量得以释放,产生幽默效果,反之,若不能消解,就不能达到幽默效果。

(4)A:What’s a baby pig called?

B:A piglet.

A:So what’s a baby toy called?

B:A toilet.

(来源:Language of Humor)

如幽默实例(4)所示,当幽默接收者接收到“玩具幼崽”的名称为“toilet”时,由于无法理解其原因,幽默接收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心理能量,这一心理能量驱使幽默接收者消解这一乖讹,结合前文出现的猪幼崽的名称为piglet这一概念时,两个概念进行整合,不难看出两个空间的类属性为词缀,当接收者消解这一类属性时,整合出新的概念,也就是“一个玩具的儿子”的称呼为“厕所”,当整合出这一概念后,心理能量得以释放,最终达到幽默效果。歧义、同音异义及首字母缩略等亦同上,不作赘述。

(三)句法层面上的乖讹消解

除以上几个层面上的消解,幽默接收者还可以在句法层面上消解乖讹达到幽默效果。幽默语言通过句法间的相互变化,如语序变换、句子倒装、尤其是修饰词及中心词错位修饰等,均可以出现有趣的乖讹现象,对于幽默接收者来说,消解这一过程需要依托句法这一类属性,换言之,幽默的形成机制依赖消解句法层面上的消解。下面是一个例子:

(5)The fight we had last night was my fault.My wife asked me what was on the TV and I said“dust”.

(来源:www.101funjokes.com)

在英语幽默例子(5)中,在接收者逐渐接收幽默过程中,发现妻子和丈夫之间打架的原因是丈夫回答妻子的问题不相关,接收者最初的期盼即可能为书或其它有实际意义的东西,然而丈夫与其期盼不一致,也就产生了乖讹。这一乖讹使接收者心理产生一定的心理能量,并促使其消解这一乖讹现象,于是在接收者的大脑中产生两个概念空间,“电视机上有尘土”以及“电视上应该有类似装饰品或其他普通的东西”,接收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整合消除乖讹,也就是为什么夫妻二人打架。两个心理空间有共同的类属性,也就是句法层面上的变化而形成,不难看出丈夫利用了句法意义上偷换“ON”的作法,也就是说什么东西都可以放置于某个东西之上,于是这一类属性得到消解,整合后形成新的概念,即:丈夫利用句法意义上的变化,回答的问题无关妻子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打架的主要原因。这种心理能量随之释放,进而达到幽默效果。反之,若不能消解这一类属性,幽默效果亦不能达到。因此,通过句法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消解一些幽默现象。

(四)语篇层面上的乖讹消解

英语幽默文本中,大量具有较长的语篇,这些文本中在语音层面、词汇层面及句法层面上没有明显特殊的类属性。在接收这类长语篇的幽默文本中,语篇层面上的消解更为复杂,涉及到所有文本出现的信息,通常是根据文本的衔接、连贯、语言性语境、非语言性语境等层面的消解。大量的幽默语篇中存在很多信息,一些形成语言性的语境,一些由于连贯等形成乖讹。在消解乖讹过程中,通过类属性两个概念整合成一个新的概念,使接收者的大脑中形成的心理能量消除,幽默接收者才能释放心理能量,达到幽默效果。

(6)Little Johnny came downstairs bellowing lustily.His mother asked,“What’s the matter now?”“Dad was hanging pictures,and just hit his thumb with a hammer,” said Johnny through histears.“That’s not so serious,”soothed his mother.“I know you’re upset,but a big boy like you shouldn’t cry at something like that.Why don’t you just laugh?”“I did!”sobbed Johnny.

例子(6)是由不连贯引起的乖讹现象,从文本中可以得出小男孩约翰从楼上哭着下来,告诉妈妈他父亲在挂一张画时把大拇指砸伤了,母亲安慰儿子,不要伤心,你应该笑才对,然而儿子的回答是他确实笑了。于是幽默文本接收者产生了不理解,妈妈安慰儿子应该笑,而儿子回答他笑过了。儿子为什么笑过?这与他的哭有什么关系?显然在接收者心理产生了乖讹现象。接收者心理能量试图驱使其消解这一乖讹,结合这种不连贯,接收者心理形成两个概念空间,即:儿子哭着下楼是由于父亲手指被伤到,母亲劝他要成熟些,另一个概念为:孩子笑过,但是在父亲手被伤到以前。接收者要想消解这一乖讹,两个概念进行整合,两个概念有共同的属性,也就是同一语篇而产生的不连贯,将两个概念单独列出来,达不到幽默效果,但在同一语篇整合下的新概念为小男孩因嘲笑父亲手指被砸而被父亲打哭。接收者将乖讹消解,心理能量得以释放,达到幽默效果。语篇层面上的消解比较复杂,对语境的依赖性强,如果在语境中不能抽象出两个概念进行整合,不能达到幽默效果,接收者也就没能理解语境。

五、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幽默接收者在遇到乖讹后,心理产生想要消除乖讹的心理能量,这一能量促使接收者根据幽默段落中出现的概念来解释乖讹,同时,幽默接收者在消解乖讹过程中,形成两个心理空间,一个是产生乖讹的概念域,另一个是乖讹消解后的概念域,这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类属性,整合这一概念域过程也就是消解这一类属性,即通过概念整合接收者释放了心理能量,同时伴随幽默效果的产生。因此,探索幽默的认知生成机制的关键是在何层面上消解这些类属性,基于此,本文在语言层面上探讨了两个空间的类属性,得出幽默是在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和语篇层面上生成的。

六、研究局限

本文试图从多个语言层级研究乖讹消解的机制,但所选语料相对局限,只注重了语言类的幽默形式,没有涉及到图片类、影像类的无声幽默现象的消解机制,因此今后研究可以选定一些图片及影像类幽默现象,挖掘其生成机制;再者在试图找到乖讹消解的途径上本文集中在最基础的语言形式上,没有将其他语言形式列入考虑范围,比如:夸张、比喻、模拟等修辞形式,今后研究亦可考虑在此方面的消解;最后,幽默生成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如何在人脑中产生幽默效果的研究,并且幽默效果在人脑中的产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研究应当从更多层面上对同一个幽默现象进行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幽默的生成机制,本研究只限于在一个很小的层面上对幽默生成机制进行解释,要想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幽默生成机制,还需要从更多层面上研究。

[1]Attardo,S.The Semantic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Humor[J].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997,(10):395-422.

[2]Bremmer,J.Jokes,jokers and joke books in ancient Greek cultur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7.

[3]Brone,G.&Feyaerts,K.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incongruity resolution:marked reference-point structures in humor[M].Belgium:University of Leuven,2003.

[4]Fauconnier,G.Mappingin thought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Gruner,C.R.The game of humor:A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why we laugh[M].New Brunswick:Transaction,1997.

[6]Katz,B.F.A Neural Resolution of the Incongruity-resolution and Incongruity Theories of Humor[J].Connection Science,1993,(1):59-79.

[7]Ludovici,A.The secret of laughter[M].London:Constable Press,1932.

[8]Martin,R.A.Approaches to the Sense of Humor:a Historical Review.In Ruch,W.(ed.).Explorations of a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pp.15-62).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8..

[9]Monro,D.H.Argument of laughter[M].Melbourne:Melbourn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7.

[10]Nash,W.The language of humor:style and technique in comic discourse[M].New York:Longman,1985.

[11]Raskin,V.Semantic mechanisms of humor[M].Dordrecht,Boston,Lancaster:D.Reidel,1985.

[12]Ruch,W.Humor.In Christopher,P,et al.,(eds.).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3]Samson,C.A.Neural Substrates of Incongruity-resolution and Nonsense Humor[J].Neuropsychologia,2009,(4):1023-1033.

[14]刘洋.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哈利·波特》中的幽默乖讹与消解[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15]刘乃实.关联理论视角中的幽默乖讹与消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16-20.

[16]吴霞,刘世生.乖讹—消解理论与英语笑话的理解[J].外语教学,2009,(30):21-36.

[17]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张韵.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接收者句法层面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口碑传播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