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
2014-03-31刘艳娥郭鹤男
刘艳娥,王 坤,郭鹤男
(河北经贸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1]精神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有利于促进农民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形成更加文明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一、精神文化的界定
精神文化是文化层次理论结构要素之一。所谓文化层次理论结构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各种意识形态观念的集合,主要包括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技等精神方面。
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指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符合农村实际的、贴近生活的优秀的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文学艺术的发展等。
二、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提出,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各异,地理生态环境复杂、传统的文化理念、风俗习惯差异很大,各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特点不同,发展也很不平衡,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制约着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有待提高
1.思想观念落后导致错误的精神文化消费方式。在我国,大多数农民只接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另外,农村不具备城市发达的疏导工具,致使一些农民的思想观念、精神信仰、价值取向产生了错位,缺乏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烧香拜佛、占卜算命等一些封建落后观念仍旧存在。在一些农村赌博风气盛行,不仅影响了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使其精神上感觉更加空虚。因此,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和境界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善。[2]
2.精神文化活动不经常展开,文化活动影响面小。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大多是被动展开的,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精神文化建设落实情况的检查,临时组织开展的。由于这种临时性、随机性,影响了农民的参与热情,即使是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也不是定期举行的,不具有经常性,而且精神文化活动形式简单,内容缺少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文化建设的推进,不论在资金、政策还是制度上,国家对于精神文化建设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加快了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但农村精神文化的落后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1.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在西部偏远地区,广播电视的覆盖面还很低,使得大部分农村群众仍然不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极大制约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绝大多数乡镇、村庄没有成立正规的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参加或举行精神文化活动没有固定场所,影响了农民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2.基础设施简陋老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虽然成立了综合文化站和活动中心,但是这些文化站场所包括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设施简陋,有的是“一间房子,多块牌子”,设施设备过于老化,难以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重要作用。有的由于利用率低,基本上处于停顿关门状况。
(三)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首先,国家对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给出了宏观的规划,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国家的这种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文件上,很难得到实效的贯彻和落实。对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关心,根本无法使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深入农村和服务农村。其次,对农村基层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可提供的文化服务内容和文化资源匮乏,农村精神文化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再次,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活动骨干,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干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3]更有甚者,在农村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相关人员,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活力,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另外,具备相关文化底蕴的专业人员不愿到农村工作,使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对策
目前我国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客观地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原因,并且按照党中央加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改进,进一步完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措施,使广大的农民群众享受到科学、文明、健康、稳定的精神文化生活。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引领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
1.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精神文化宣传,向广大群众解读国家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信心。强化农民群众认识,通过开展各种精神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比如,各地基层政府组织举办具有当地特色的精神文化活动。特别要注意,活动组织的频率和影响力不能仅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举办一些不痛不痒的活动。应该制定各种活动规划并落到实处,形成周期和规模,使广大群众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其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2.树立正确的精神文化消费观。为了改变农民错误的精神文化消费观,首先,应该加大宣传教育,列举各种落后消费方式弊端以及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导农民群众崇尚先进健康科学的文化。其次,应该加大各种科学知识的普及,举行精神文化建设培训班,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广大农民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充分利用各种精神文化活动和农民群众的智慧,创作生产出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健康科学、积极向上的优秀农村题材的精神文化作品,发挥精神文化活动的正确导向作用,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注入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二)切实加强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农民群众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阵地,才会促进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与繁荣,才会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的发展,促进整个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多方的努力。首先,从财政支持方面来看,应该将农村精神文化活动和建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形成专项的建设基金,建设一些满足农民切身需要的文化项目,比如普及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室和文化室。其次,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当地农村村委会应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完善文化设施建设,可以对废弃的旧校舍、旧会场等场所进行二次利用,将其改造成宣传文化阵地,为农民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创造条件,加快农村精神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4]再次,从管理维护来说,应该建立日常管理与维护规范,有专职的文化工作者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维护,为广大农民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以便提高各种设施的利用率,促进精神文化的建设。最后,应该加大对各种文化设施资源的整合力度。按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原则,以文化活动室为阵地,配套经费和人员,优化基层精神文化资源,扩展功能,共建共用,形成集教育、科普、信息服务、体育娱乐为一体的精神文化综合服务设施。
(三)建立健全农村精神文化体制机制建设
1.设立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应该把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同时,应该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请求帮扶联系部门的资金援助,社会组织和团体的捐助,特别是地方乡贤的捐助,还有农民群众的自筹经费,由此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筹资系统。把所有经费列入专项基金,加强对基金的监管,严禁挪用、滥用专项资金,以保证精神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精神文化资源的开发,促进精神文化活动的多元化发展。
2.完善服务机构,落实文化政策。首先,完善乡镇文化站的人员编制,提高工资待遇,妥善解决工作经费;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精神文化建设推动作用,形成一个有层次有活力的工作队伍。其次,建立起精神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根据国家的文化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精神文化建设。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1-11-08.
[2]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课题组.当前闽东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调查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11,(1):42-46.
[3]陈娜,皮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状况与需求调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84-86.
[4]关瑞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社会纵横,2011,(5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