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程差异化双语教学模式探讨
2014-03-30尚闯红徐智宏
尚闯红,徐智宏
(1.华北科技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北京 100007;3. 华北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双语教学已成为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英语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导致不同生源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大学招生已由规模扩张的方式转变为“稳规模,强内涵”,与之相对应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本科高年级阶段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以自然班为单位,采用单一的学生水平假设、单一的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过程、单一的教学评价,导致优秀学生的高级需求无法满足,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通过基本考核。这种无视学生之间客观差异的模式设计严重削弱了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此,必须改变目前“一刀切”的单一双语教学模式,引入差异化双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切实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1 差异化教学的涵义
中国学者华国栋认为,差异教学(Differentiated teaching)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
差异化教学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汤姆林森(Tomlinson C A)在《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2]。”另一位代表人物美国学者戴安·赫克斯也在所著的《差异教学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一书中指出:“实施差异教学意指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3]。”
从以上学者们的观点可以看出,差异化教学理论的本质是立足学生个体差异的异质教学,其实现模式是基于多元弹性教学组织管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机制等综合性教学模式,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充分发展。
2 差异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实际上,差异化教学理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目前,代表性的差异化教学理论主要有布鲁姆(Benjamin Bloom)的目标分类学、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维果茨基(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巴班斯基的课堂教学优化理论。
2.1 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创立了掌握学习理论(Mastery Learning),认为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学习任务[4]。他把学生不同思维水平的学习目标,由低到高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等六个层次。根据不同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以促进所有学生以较高水平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主张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5]。
2.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论是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加德纳批判智商测试,认为人的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人类至少拥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7种智能。后来,他又增添了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智能。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赞许的眼光看学生,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扬长补短;同样,考核评估的时候要考虑评估的方式要适合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教师如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多元的学习方式,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学生学习将会更轻松[6]。
2.3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Vygotsky)提出了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理论。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7]。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加速学生发展。
2.4 巴班斯基的课堂教学优化理论
另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把辩证的系统论观点作为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8]。其课堂教学优化理论是差异教学的另一个理论基础。巴班斯基认为构成教学过程的所有要素条件,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等,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根据教学规律、教学任务、教学条件,科学选择教学模式,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由教学动力、教学目的、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可能性等构成。
3 高校专业课程差异化双语教学模式构建
差异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个体差异的多角度诊断为基础,确立分层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经由阶段化的教学过程,以全方位的教学评价灵活有效地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3.1 多角度的学生诊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是不同事物存在的基础。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学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方面是不同的。汤姆林森的差异教学思想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为了实现有效的双语教学,教师首先应该摒弃对所有学生同质性的片面假设,多角度地对学生的个体禀赋、价值取向、学习能力,尤其是英语语言的认知水平进行诊断。教师要以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诊断分析作为双语教学开展的起点,科学分析学生差异的类型、形成原因,创设差异化教学情景,设计差异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期最大化的实现因材施教的理想结果。
3.2 分层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布鲁姆指出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掌握学习任务,并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目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差异化双语教学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诊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分层化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力求科学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智能,激励所有学生努力探寻研究。分层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注重学习进步与情感养成的统一。不仅能使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带来的持续性的学习动力,而且能使学生建立理想的情感意志水平,培养理性、健康的个性学习心智模式。其次,要注重基本目标与理想目标的统一。不仅能使学习优秀的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而且能使最低层次的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
3.3 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差异化的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相应的学习目标,科学划分教学内容的语言与专业知识的难度以及学习材料的深度、广度,合理确定基本学习内容与扩展学习内容、语言学习内容与专业学习内容等模块,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求。不仅能使认知层次较低的学生掌握基本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而且能使认知层次较高的学生通过扩展学习内容,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3.4 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认为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教学要素,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基于差异化理论的差异化双语教学,其语言挑战、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化的教学目标以及多元化的教学内容等因素内在地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创设宽松愉悦的双语课堂氛围。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理想模式是运用英文教材,以英语作为课堂教学媒介语言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不宜要求过高,鼓励学生克服害怕犯错误的胆怯心理,勇于用英语表达思想,以保护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英语讨论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潜能。此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的进步,充分利用正向激励方式促使学生建立双语学习的信心与成就感。
其次,以交互法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互法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树立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的特点是英语语言难度较高、阅读量较大、课堂教学任务重。因此,仅仅课堂学习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觉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学会利用一切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自主学习。
最后,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讲授难点、重点。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演讲、角色扮演等方法讲解重点内容和知识构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5 阶段化的教学过程
差异化教学理论认为教学速度的合理设计是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适当的教学节奏,科学划分教学进度,平衡教学要素。一般而言,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视为导入阶段。教师适当减少英语的使用比例,主要引导学生掌握双语教学的特点、方法,树立学生学习双语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逐步加大英语听说的比例,提高语言难度。第三阶段,优化阶段。教师使用英语教学,学生运用英语发言、讨论,基本实现全部使用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言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3.6 全方位的教学评价
差异教学的目标是实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其相应的教学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的优劣,而是为了激励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差异化双语教学需要突破一元化的静态评价模式,建立多元、动态的教学评价模式。首先,要从考试成绩、能力提高程度、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方面全面考虑多种评价因素,并对不同的评价因子赋以不同的权重,加权平均后形成结论。其次,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学评价过程化,课堂教学尤其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善于欣赏学生的进步,尽量使用正向激励,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及时而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再次,综合使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尤其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发展的理性激励,实现自我成长。
4 结论
1)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异的不同,全面诊断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层次化的教学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科学把握教学阶段,全方位进行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的优势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共同进步。
2)差异化双语教学是因材施教思想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实现途径之一,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表现形式。
[1]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杨希洁译.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 Block J H(ed).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Holt,Rinehart and Winstion,Inc.1971.49,47.
[5] 王钢等译.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6] 霍华德·加德纳. 智能的结构[M]. 兰金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7] 王林,徐元玉. 最近发展区思想与研究性教学[J]. 内蒙古教育,2009(4):20.
[8] 毕淑芝.当代外国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