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阿尔都塞对主体的批判

2014-03-30侯振武黄亚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阿尔都塞人道主义马克思

侯振武,黄亚明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论阿尔都塞对主体的批判

侯振武,黄亚明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读方式,阿尔都塞认识到这一方式实际上是将传统哲学中的主体要素引入马克思主义。因此,他将主体要素的构造与意识形态关联起来,提出在科学认识中必须消解主体要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科学。

阿尔都塞;马克思主义;主体;意识形态

自笛卡尔以来,近代哲学中的主体要素逐渐取代了中世纪哲学中的上帝。但是,正因为主体的极端发展,使得近代哲学一直陷于主客对立以及弥合这种对立的漩涡之中。因此,要超越近代哲学,对于其中的主体要素必须给予批判。诸多马克思主义者都认识到这一点。作为其中的重要代表,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框架中,通过分析意识形态与主体要素的关系展开了对主体的批判。

一、批判的对象:形而上学的主体要素

阿尔都塞对主体要素进行批判的背景颇具一些政治意味。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与否定严重冲击了法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法共)的政治路线与理论走向,“当时法共正式的学说正在把人道主义捧为建立先进的民主制度过程中同各方进行合作的共同纽带”[1]53。所谓人道社会主义的提出,使得“共产党人就能同社会民主党人进行对话,或者更广泛地同一切反对战争和贫困的‘善良’的人们交换意见”[2]215。而作为法共党员,阿尔都塞与党的政治走向却相反,他明确反对这一提法,认为法共等所乐于称道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概念“包含着一个突出的理论不平衡性: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社会主义’是个科学的概念,而人道主义则仅仅是个意识形态的概念”[2]217-218。并且,反对这一提法的理论基础,即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人道主义的解释。

阿尔都塞绝非没有认识到斯大林反人道暴行所带来的恶果。他之所以反对法共的解释方式,在于他认为人道主义的解释方式实际上是将近代以来获得极端发展的主体要素与马克思主义调和起来了,而这无疑是一种倒退,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阿尔都塞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思想的早期的确存在过,但“从1845年起,马克思同一切把历史和政治归结为人的本质的理论彻底决裂”[2]222。因为在这之前的马克思,一直处于近代哲学的主体要素框架之中,他的人道主义观念是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主体-人的本质理论变体。而正是与人道主义的决裂,在阿尔都塞看来,“在马克思思想史上曾经是一个根本性的事件”[3]211。

二、批判的维度:意识形态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阿尔都塞对主体要素的批判是与对意识形态的批判紧密相关的。在他看来,人道主义的本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把个人“传唤”为主体,主体构成意识形态强化的基本范畴。

意识形态概念最初是由卡巴尼斯、特拉西等提出[4]348。在他们那里,意识形态被“定位为对思想的要素及其来源的分析”[5]40。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对于近代哲学,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都将其作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来看待,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层面对其展开分析与批判。

阿尔都塞继承了这种分析方法,他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独特结构的表象体系,它在特定的社会中历史地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意识形态因此是一切社会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意识形态的种种表象体系,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下去”[2]227-228。因此,意识形态虽然具有虚假性,但其又具有历史必然性。这就不难理解,法共等会将人道主义的解释引入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未止于这种意识形态,因此不能以意识形态理论来理解马克思主义。

阿尔都塞将人道主义与意识形态联系起来是基于他所提出的“意识形态一般”的概念[4]349-350,这一概念的第三个特征是“意识形态把个人传唤为主体”,“主体之所以是构成所有意识形态的基本范畴,只是因为所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就在于把具体的个人‘构成’为主体”[4]361。意识形态将个人构成为主体,而作为主体的我们不断地在实践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仪式,意识形态因主体而存在。在这个双向的、同一的过程中,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主体都得到了强化。但由此带来的则是丧失真正的科学认识,因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对立的。而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掩盖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哲学主体要素的批判,而且掩盖了对社会结构真正的认识,因此,“必须把人的哲学神话打得粉碎;在此绝对条件下,才能对人类世界有所认识。援引马克思的话来复辟人本学或人道主义的理论。任何这种企图在理论上始终是徒劳的。”[2]226

三、批判的走向:消解主体

阿尔都塞对主体的批判最终走向了消解主体。由前文论述可知,阿尔都塞是从主体与意识形态相互构成的角度揭示了主体产生的历史必然及其虚假性。进一步,阿尔都塞通过对马克思历史科学的阐释,提出在科学认识中“无主体”的主张,以此消解主体而走向实践。

阿尔都塞认为,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主体的决裂以及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就必须去把握真实的对象,“必须从意识形态的大踏步倒退中重新退回到起点,以便接触事物本身和真实历史,并正视在德意志形态的浓雾中若隐若现的那些存在”[2]64-65。那么应当如何实现这一点呢?那就是走向与意识形态相对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正是这种科学的典范。所以,如果要理解马克思所建立的历史科学,必须放弃从主体角度出发来理解历史,“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原则就一定是拒绝理论逻辑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反对一切主体哲学”[6]1。并进一步地走向实践。实践的观点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无论是马克思所建立的新科学,还是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实践的观点,特别是第11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阿尔都塞看来,随着这天才般宣言之后的是长期的哲学空白,但它“是属于一门科学的充实,……它为一门空前的科学准备了原料”[7]140。这是又一次的“认识论断裂”,“他在先前只盛行意识形态概念的地方,整合出一个新科学概念的体系。马克思在先前只有历史哲学的地方创建了历史科学。马克思……拿一门科学理论取代了各种意识形态理论”[7]141。继希腊人发现了“数学大陆”与伽利略等发现了“物理学大陆”之后,马克思发现了第三块科学的大陆:“历史的大陆”。但是,马克思并未真正完成这门科学,所以“我们今天仍然身处在由那场断裂所标志并打开的理论空间中”[7]143。因此,马克思所力图创造的不是一种新哲学、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而是历史科学。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解时,人道主义的、主体的或其他的意识形态方式都歪曲了马克思主义。

当然,马克思并非没有谈论哲学,即便在清算了与之前哲学的关系后。但是,理解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从传统哲学的进路展开,在这里,依然存在着断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实现哲学”“消灭哲学”。那么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一点呢?哲学消灭之后又是何种形态呢?阿尔都塞认为,要理解这一点,实践的观点是关键。在这里,我们也能够更加明晰地体会到阿尔都塞对主体要素的消解。“实践是一个改造的过程,它总是服从于它自身的存在及种种产品的条件……虽然实践有一些动因,它也仍然不会有一个主体,来充当其目标与规划的先验的或本体论的开端;它也没有一个目的,来充当关于其过程的真理。它是一个没有主体或目的的过程。”[8]229将实践引入哲学,不是为了替换之前哲学中的主体、“我思”等等,而是要彻底地消解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与传统哲学不同的,特别是与近代哲学强调主体、目的论不同。

阿尔都塞通过对马克思历史科学的解读与重构来消除主体要素,但正如他所承认的,意识形态是各个社会形态中必要的,虽然虚假,但就像康德所讲的“先验幻相”那样难以克服。这导致在阿尔都塞之后,主体要素另一种形式的“复兴”,比如阿兰·巴迪欧所提出的“回到主体哲学”的主张。固然,这里的主体只是一个“空位”、一个空的“集合”,这似乎恰恰说明我们必须去批判主体,是否能够真正地摆脱它,仍是一个需要继续追问的问题。

[1]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高铦,文贯中,魏章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阿尔都塞.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容易吗?[M]//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M]//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J].理论探讨,2010(1).

[6]张一兵.反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析阿尔都塞的主体哲学批判[J].人文杂志,2002(3).

[7]阿尔都塞.列宁和哲学[M]//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阿尔都塞.哲学的改造[M]//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陆静]

On Althusser’Critique on the Subject

HOU Zhen-wu,HUANG Ya-ming
(Faculty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lthusser realizes that the humanistic interpretation of Marxism actually introduces the elementof subject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nto Marxism.So he conn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with ide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at only by eliminating the element of subject in the scientific cognition can one really realize the science of history created by Marx.

Althusser;Marxism;subject;ideology

侯振武(1988-),男,河北唐山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B565.5

A

2095-0063(2014)01-0016-03

2013-09-04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4.01.004

猜你喜欢

阿尔都塞人道主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跟踪导练(一)5
阿尔都塞接受“毛主义”概说
极度生存状态下的人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