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①
2014-03-30陈汝真
陈汝真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诗歌,作为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的交流使得诗歌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译者也遇到了更艰难的挑战,因为诗歌翻译既要体现出原诗者的美学追求又要体现出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同时又要兼顾诗歌的形态美和音韵美。译诗必须像诗,读起来应有诗味[1]。1986年,丹·斯珀伯(Dan Sperber)与迪尔德丽·威尔逊(Deirdre Wilson)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 August Gutt)在1991年出版的《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nt)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Relevance translation theory),该理论把翻译看成是一个对源语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活动,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性可以有效的解释人类交际,翻译也是一种交际,是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根据该理论,每一个明示—推理活动都自动的具有最佳关联性[2]。最佳关联性是以人的交际为取向的。译者和译读者理解原句和译文就是将相关预警假设(存储在其大脑中被激活的相关百科知识)和输入的新信息(源语和译语)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地说就是用演绎推理来寻找源语和译语语句的命题和激活的相关的预警假设之间的关联性[3]。在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也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的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待相吻合,将翻译和关联理论结合到一起[4]。
1 《静夜思》一诗原作的关联理论分析
1.1 认知语境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中国古代诗歌中这是一类传统的题材,李白也有不少类似的诗歌,但是《静夜思》以其简洁的诗风,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直接明了的意思广为流传过,在中国,上至花甲的老人,下至三岁的孩童都能够脱口而出。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由此引发的一个人漂泊在外,对故乡,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整诗四句,看似都是在描写周围的环境景物,但是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却包含了李白深沉而又浓郁的思乡情怀,诗的开头点明地点是李白望着“床前”的窗外,望着的是皎洁明亮的“月亮”,和洒落下的银白的“月光”,思念的对象是“故乡”,虽然描写的对象很少,画面也简单,但是很快读者就能调动自己的百科知识:(1)李白此时正漂泊于异乡;(2)漂泊的日子总是没有归属感,没有依靠的;(3)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是最寂寞的;(4)人寂寞的时候最容易想起故乡,亲朋好友由此可以得出李白此时正是一个人孤寂的漂泊在外,在晚上望着皎洁的月亮思念起了遥远的故乡和亲朋好友们。
1.2 意图
诗歌描写了床,月光,月亮和故乡,配以动觉的图式“疑”、“举头”、“低头”组成的信息意图,一副李白一人孤寂的倚靠着床,望着窗外皎洁明亮的月光,还误以为那是秋日的白霜,抬起头又见到那轮明月,黯然神伤的低下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的寂寞,孤单。传达了此时李白心中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中孤寂艰难的一种感慨。作品中向广大读者所传达的对故乡和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正是这首诗的交际意图所在。
1.3 关联性
诗歌中明月光、地上霜、明月、思故乡各种语言信息所引发的异乡带给中国读者的关联是孤独漂泊在外的人对着明月思念故乡的深深情愫。举头,低头之间既加强了这种孤单,寂寞,深重思念情怀的旧信息,强化了诗歌思念故乡这一主题关联。
2 译本的关联理论对比分析
上文应用关联理论对《静夜思》原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下面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其英译本的四个不同版本进行分析。
译文一
Thought s on a Silent Night
A gleam of light streams down over my bed,
I wonder if it’s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Raising my eyes,
I gaze at the bright moon,
Lowering my head,
I miss my hometown.(Translated by Huang Xinqu)
译文二
Homesickness at the Tranquil Night
Before my bed,
I see bright moon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on the floor.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as I raise my head,
I miss,while stooping,my hometown.(Translated by Mao Xiaoyu)
译文三
Thoughts in a Tranquil Night
A 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t rail.
So bright,so cold,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 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I raise my head,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land,of thee!(Translated by L.Cranmer Byng)
译文四
Moonlit Night
Over my bed the moon light streams,
Making it look like frost covered ground;
Lifting my head I see the brightness,
Then dropping it,and I filled with thoughts of home.(Translated by Rewi Alley)
首先从诗歌的题目来看,“静夜思”传达了李白是在安静的夜里表达思念,而其想要传达的语境效果其实最主要就是在“思”这种情感上,译文一“thoughts on silent night”和译文三“Thoughts in a tranquil night”采用了相似的结构,而且都用thoughts来表达思念这个意思,但是在英语中Thoughts不单单指思念,更多的时候是指思考之类的意思,所以但看这个题目的时候就要求读者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来理解,这就势必要付出较大的处理努力,才能够获得语境效果,但是译文四仅仅用了“moonlit night”并没有提及“思”这一层意思,那么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可能就要调动相关的百科知识,譬如:(1)皎洁的月关说明天气很好;(2)月亮有时候可以表达一种情感;(3)这种情感有可能是爱情、友情、亲情等等;(4)晚上风高月黑,人容易寂寞。那么就有可能推断出诗歌所想要表达的是夜晚的某种情愫,至此得到了语境效果。但是,很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语境效果的获得要付出很大的处理努力,所以当我们想要以小的处理努力就获得语境效果的时候,就可以看看译文二“Homesickness at the Tranquil Night”,这个版本的题目翻译很直接明了的表明了诗歌想要表达的关键“Homesickness”同时也把静夜表现出来了,读者可以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去理解就能够知道诗歌所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这个版本的题目是最能表达诗歌中心意思的。
诗歌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译文一翻作“A gleam of light streams down over my bed”译文四翻作“Over my bed the moon light streams,”,这两个版本的译文都不约而同的用到了“streams”这个词,这个词能够让读者联想起月光就像一条条的银丝轻盈的柔柔的撒落在李白的床前,这样柔美的环境就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1)月光总是这样柔美明亮,但是总是冷清的,孤寂的;(2)作者看着这皎洁冷清的月光在干什么呢?这样就容易引导读者认为诗作者一定是对着月光有所感悟。译文二翻作Before my bed,I see bright moon light,这里译者用到了“bright”来描写月光,bright通常会被理解为明亮的,通常会被用来描写日光或者灯光所发出来的光,所以有的读者可能又会联想到诗作者的心情也如这皎洁明亮的月光一样是否是开朗的呢?如果有读者是这样子理解的那么就明显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深重的思念之情相矛盾,这样也是取得了语境效果,我们也可以说是有关联性的,但是显然这并不有利于正确传达诗作者意图,有碍于读者正确的理解诗歌。译文三翻作“A thwart the bed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t rail.”显得比较刚硬,月光横着投射到我的床前,读者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处理努力获得诗作者仿佛是若有所思的语境效果,但是这相对于译文一和译文三所付出的努力显然要大得多。
接下来一句“疑是地上霜”,霜是秋天更深露重的时候经过一夜的低温在地面上形成的一层薄薄的白色的物质,通常霜一般是便是凄冷的,可怜的好比成语雪上加霜,就是坏的事情一件接一件,情况变得更加糟糕的意思。那么诗作者坐在床前,看着地上月光照射的地白白的一层竟然让李白联想到了那是霜,说明当时李白的内心是多么的孤寂,惆怅,所以为了读者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和体会诗作者当时的心境,译者应当尽可能的用词描写出当时的意境。译文一和二同样译作 I wonder if it’s the frost on the ground。仅仅用了frost这个对应霜的词语,当然这是译者采用忠于原文的一种翻译策略,但是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说,尽管这样子读者能够通过他的推理例如:(1)霜是一种冰冷情况下才会产生的现象;(2)一般冰冷的时候来表达人的情感是说明人的内心感觉非常寒冷;(3)作者此时用霜来描写月光,说明此时的月光对作者来说并不是什么积极、热烈情绪,由此可能可以推断出诗作者是想要借霜来表达一种内心的寒冷,表明此时心中孤单寂寞的情绪,读者能够得到这种语境效果我们当然能说这样的译文对于理解还是有关联性的,但是读者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处理努力才能够获得该语境效果。同样译文四也是差不多的效果,仅仅是多加上了“霜覆盖了整个大地”,读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处理努力把这种感情加强一点,也就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语境效果,获得关联。但是译文三就采用了“So bright,so cold,so frail,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译者用了三个并列的“so bright,so cold,so frail”词义叠加,语气的加强能够承接上文描写月光的皎洁so bright,又能带入情感承接下文 so cold so frail,不再简单的忠实于原文只描写了地上的月光像一层薄薄的霜一样凄寒,而是把诗作者的感情直接描述出来,甚至用到了脆弱这个词,那么这时读者一看就知道,脆弱的不是那似霜的月光,而是看着这如霜的李白的内心写照,此时的他就像这柔弱的,寒冷的月光一样需要被温暖。那么读者几乎就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够马上的到语境效果。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看出在获得语境效果的时候各个译本所需要的读者的处理努力是不一样的。
颈联“举头望明月”,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个动作,但值得所有读者注意的是,正是这一轮明月,对于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重要意义。读者一般会有以下的联想:(1)宇宙中只有一个月亮;(2)人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那一轮明月都是同一轮明月;(3)月光是照亮人们回家的路途的;(4)一般月圆的时候就是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时刻;(5)月亮的阴晴圆缺代表了时间的流逝等等一些。当然李白也能都想到这一些,更何况当时的他是漂泊在外,有着一轮月亮就可以勾起他的思乡的情感。对于这一句,四个译本的差别都不是很大,都采用了brightness moon这一说法,当然这一句也不需什么特别的翻译手法就能够让读者获得语境效果,因为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能够由月亮这一非常特别的意象产生一定的语境效果。
尾联“低头思故乡”属于点题的一句,诗作者把所有前面的铺垫集合起来,把感情都集中起来直接而深刻的点明明月带给李白的是对故乡无尽的思念啊。译文一“i miss my hometown”也许就是最直接的对故乡的思念,对此几乎读者一读就能立刻体会到这就是对家乡思念的感情。相比之下,译文二“I miss,while stooping,my hometown.”译者不仅仅是写了miss这一词来表达思念,还用stooping,用堕落于这一种感情加强了思念这一语境效果,让思念之情来的更加的猛烈。译文三并没有直接译出hometown这一概念,而是先用thee这一古英语来覆盖这一种思乡之情,又紧接着用father这一词来代表故乡以及另外一些在家乡的事。读者可以做如下联想:(1)爸爸是亲人;(2)一般年迈的父亲都是住在家里,也就是故乡;(3)故乡有作者小时候成长的生活的记忆;(4)故乡还有一些像父亲一样很重要的人。由此读者就能够了解李白的感情了。
3 结语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李白的《静夜诗》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其四个不同译本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不同视角的选词,以及译者对原诗作的不同理解,原诗的英译本的语境是动态的,随着不同的新的语境的加入,语境效果或加强或矛盾,或削弱等等,且关联理论中不论读者付出的处理努力是大是小,我们都承认其有关联性,并试图以最小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关联,从而减小读者误解诗歌的可能性。
[1]朱 燕.关联理论与问题翻译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孟建钢.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J].中国翻译,2002,23(5):27 -31.
[4]吴力群.《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英译的关联理论评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2-104.
[5]赵振钧.新编唐诗三百首[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6]贺新辉.唐诗精品鉴赏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