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协作精神培育对策初探
2014-03-30刘伟,文彬
刘 伟,文 彬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 410600)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团结协作的传统,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极其需要协作精神。企业招聘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也是首选因素。协作精神如此重要,而在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的社会,协作精神缺乏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探讨协作精神的培育对中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把握正确的培养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的和谐统一,教育目标的最终达成,无不有赖于班级这个基层集体,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同时对于中学生协作精神培育也有重要作用。
1.1 以日常班级活动为载体
班级活动是培养中学生协作精神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践行协作精神的重要方式。班级活动包括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中学生协作精神[2]。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或班级活动,逐渐培养中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协作的重要性。比如班级里的学习园地,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就会需要分工和协作,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如有负责设计版面的同学,有人负责绘画、有人负责收集材料,有人负责张贴,最后通过大家的讨论,把最完美的组合放在一起,就能够做好一期学习园地。在类似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把集体荣誉感放在第一位,假如有同学不能认真完成,就会影响到大家的劳动成果,所以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懂得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另外,班级还可以组织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班级活动中,同学们互相了解,加强集体凝聚力,班级组织机构及其成员才能更好地各尽其责,分工协作,同学们才能在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激发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践行协作精神[3]。
1.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班级文化建设是核心,良好的班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因此,营造积极向上、团结民主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协作精神的培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班级文化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为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实践创造了机会,各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活动,为个性不一、潜力不同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学生在共同协作参与活动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也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将对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发挥积极的影响,能愉快地投入到日常的学习中,又会形成令人心情舒畅振奋的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反过来促进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
1.3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辅助手段
学校教育是培育中学生协作精神的重要阵地,为了巩固教育效果,学校可以组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或参与社区的关爱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残疾人等一系列奉献爱心的活动,带领中学生参与到社会团体中,在共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培育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或公司,让学生充分感受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现代企业分工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可以说现代社会中的任何产品,大至火箭、飞机,小到纽扣、手机,从设计到加工甚至是设计和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个部门或者多人的协作才能完成。真正体现了精诚协作精神,如果我们能够有计划地安排中学生到当地企业车间参观,了解其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他们就会亲身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养成中学生协作意识。
2 选择合适的培养内容
2.1 人际沟通交往
每个人工作、学习、娱乐都要与别人接触、交往。怎样对待他人,是性格表现得最常见的方面。培育中学生协作精神在人际沟通交往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4]。一是对待他人的态度,核心的问题是个人对集体的态度,一个热爱集体的人,他会对集体中的其他个体也表现友爱、关切和尊重。一个人有了集体观念,并摆正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在集体协作时也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二是客观评价他人,“看人”是“待人”的前提,看人不能表面化,以貌取人或以言取人。人是一个综合体,有形形色色的点和面,中学在与人协作时应正确看待同学的优缺点,另外,应避免感情用事,中学阶段最易讲“哥儿们义气”,弄得是非不分,因此在中学生协作精神培育中应正确引导与别人相处或协作,有利于青少年成长。
2.2 勇于承担责任
团队协作中,每个人都分担着不同的任务,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因此中学生协作精神培育中,责任感培养同样重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勇于担当既是生命个体成长的需要,也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更是成功协作的条件。全班同学两人一组,进行活动时两组相对进行。每个小组中均一人站立一人蹲着,站着的人进行猜拳,猜胜的一方由蹲着的同学去对猜错一方蹲着的同学“实施惩罚”,可以是刮鼻子或者俯卧撑,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惩罚措施。输的一方在接受完处罚之后,就交换位置,原先站着猜拳的人蹲下,然后开始下一局。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位参加者都在为同伴承担着行为的后果,或赢或输,这就是团队协作的模式。每个人都尽量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有时失败有时犯错,或许会有抱怨、不满,影响团队情绪,但经过适当的引导,共同解决问题,使团队成员受到鼓励,团队氛围会更加和谐。
2.3 加深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主要指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如对自己的学业、家庭、能力、性格等方面的了解。中学时期是自我认识发生突变的时期,自我评价能力也在逐渐发展。中学生协作活动中如何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班主任在指导班级团队协作活动中应当帮助中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克服闭锁感和自卑感,帮助中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5]。首先,应当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虽然需要团队协作精神,但是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主张、意见、要求和理想,对中学生积极的、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充分肯定,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对消极的、不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耐心说服教育,决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其次,应当帮助内向自卑的同学克服闭锁感和自卑感,使其积极参与到团队协作活动中。对于有自卑感的学生,要帮助其正视自己目前的不足,正确的评价自己,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对策,多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加他们的个人价值感,并逐步恢复自信心。再次,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锻炼、劳动及人际交往等的有效进行都离不开自我控制过程的参与。在团队协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与人协作。
2.4 明确共同目标
集体目标是集体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或结果,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具有指向和激励作用。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班级的发展目标,小组协作成员也应当明确协作活动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6]。班级团体的发展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正是在向远期目标一步步接近并达成的努力过程中,团体逐步形成并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在实现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团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中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1]张梦婕.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M].北京:中国出版社,2010.
[2]张 静.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协作学习”实践及体会[J].教学研究,2005(2):11-12.
[3]韩亚楠.当前我国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探索[D].大连:鲁东大学,2012.
[4]张丽娜.中学生团队精神及其培养[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5]张玉梅.初中生合作精神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胡结强.班集体建设中团队合作意识的养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责任校对 龙四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