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习近平总书记念的一副楹联想到的

2014-03-30李广见

党政干部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官民当官楹联

○ 李广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荷泽考察时,他给陪同的市、县委书记念了一副楹联,内容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接着,习近平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这副楹联,凝结着自古以来开明人士对“官民”内涵的思考与判断、“官民”理念的辩证与统一、“官民”属性的平等与本质、“官民”目标的一致与共进。这副楹联平实无华却颇含哲理,虽是封建时代的文字,今日由习总书记重读重念,既具有时代意义,又具有实践价值。

楹联的上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里的“地方全靠一官”,道出了为官执政的“事业观”、“工作观”、“责任观”,指出了做官应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必须忘我、勤政、廉政、无私奉献,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地方全靠一官”,这是一种心理认同、使命认同、权力认同、担当认同的以民为本的“民本观”。它来源于民本意识、公仆意识、勤务员意识、孺子牛意识、甘当人民儿子意识的“人民至上”观;来自于“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用权观”;发自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人民为血脉生存的“鱼水观”。一个地方经济能否又好又快发展,社会能否团结稳定,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幸福指数能否年年提高?地方官员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一心为民、一生为民,振一方经济、福一方群众,促进万民乐业、万象更新的官员,才是一个万民称颂的“地方官”。

楹联下联写道“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里的“自己也是百姓”,讲出了为官执政的“民本观”,与古人的“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相吻合;与“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受其命”相一致;与邓小平称自己是“人民的儿子”相通融;与习近平所说的“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相贯通。共产党的官都来自人民,都是从老百姓中走出来的。我是人民一分子、我是人民一公仆、我是人民一代表。党员干部既是官更是民。当官没有民本思想、人本意识、百姓本色、群众感情,是当不好官,也是难以当好官、为民执好政的。失去了人民的本色,就不是共产党的官。彭德怀说:“我们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是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当官者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老百姓才真正是衣食父母。说实了、真了,当官者,都是一介平民,没有老百姓的哺育、养育,接“地气”之力,支持之助,有何官位、权力、能力当官掌权?对老百姓的恩情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对老百姓的情感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与老百姓的关系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疏远。

楹联中的“莫以百姓可欺”,讲明了地方官员的任职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日子,必须与人民群众一起累、一起苦、一起干,绝不能当官做老爷,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莫以老百姓可欺”,讲明了当官者只有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的疾苦为疾苦、困难为困难,自己的作为才能落实在为老百姓谋福祉上。绝不能权力在手,不顾人民群众的死活,去奢侈淫逸,铺张浪费。“莫以百姓可欺”,就是不能搞“上智下愚”那一套,认为百姓生活在基层,没文化、少知识,愚昧无知,而是当官要为民作主,对老百姓不骗、不哄、不坑、不害、不欺,一切以保护老百姓的权力、权益、民主为目的,这才是正确的立场、态度、情感、观点。

把楹联中的“地方全靠一官”、“自己也是百姓”、“莫以百姓可欺”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铸成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为民观”、“工作观”、“政绩观”。它体现了党的宗旨、反映了党的群众立场、折射了党的群众路线,诠释了百姓情结、人民内涵、群众理念。在这里,“地方全靠一官”,指明了为官者的职责;“自己也是百姓”,讲明了人民公仆的本色;“莫以百姓可欺”,阐明了当官的品德,把责任、本色、品德统一起来,构成了党员干部最基本、最规范、最全面的政治素质、思想素养、作风养成。只有三者一体,党员干部才能怀揣真情、走进群众、深入生活,党与群众之间才能鱼水相依、水乳交融、血肉相连。如此,社会和谐、大局稳定、全面小康、梦想成真、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官民当官楹联
敬 佛
《行政执法中的枢纽——官民关系》
司法审判如何对接道德方能让群众信服之冷思考
——从于欢案“官民”互动和江歌案的中日舆论反差说起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孔府的年节楹联
乡土社会“官民”纠纷的化解原则与消弭机制
当官的“四个层次”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