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语言学教学模式探究

2014-03-30国永荣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言学建构主义英语专业

姜 晖,国永荣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1 语言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现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要求英语专业课程由英语专业技能课、英语专业知识类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三大模块构成[1]。英语语言学是英语本科专业的专业知识类必修课,其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1]。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外,还应该对语言本身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了解语言的本质特征和使用规则。从语言的本质属性看,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天赋能力和习得机制,由一个复杂的、科学的、动态的系统构成,包括语音系统、文字系统、逻辑符号系统和规则符号系统。它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工具和认知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和感知世界,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从哲学角度看,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居所,是了解人与世界的必然手段,是人类思维的体现形式。语言学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的专业学习更自觉、更理性,效率更高。同时,语言学又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三大领域,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角度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是信息时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因此,语言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和研究兴趣,同时,语言学课程的学习还有助于其它课程的学习,如翻译和文学等。

英语专业的语言学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全英文的教材多采用胡壮麟等编写的《语言学教程(修订版)》、戴炜栋等编写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修行版)》等,还有些院校采用原版教材如George Yule的《语言研究》。从总体上看,这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相对于低年级的英语专业技能课,难度增加。首先,抽象的术语较多,理论性较强;其次,学生对语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学科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在课堂上缺乏和老师的互动,对所学内容就是死记硬背,应付期末考试而已。同时,有些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教学方法单一,多以课堂教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语言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教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重要理论,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语言学教学模式中引入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构建语言学知识体系。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后来在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懈努力下,逐渐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观点是,知识和意义是来自于社会建构。知识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人在认识外部世界的活动中,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主动建构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作为学习所必需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师成了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知识的导航者,在课堂上教师要弱化知识传授者的权威性,强化学习环境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的协调者角色[3]。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来源途径。学生才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应该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在真实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去构建知识的意义。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旧知识的重组同时进行。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也使旧知识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意义和知识的获得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是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语言学教学中。

3 语言学教学中的建构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他们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社会互动主动构建意义和知识。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语言学课程教学要遵循以下模式来让学生在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语言学知识,学会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语言现象,并提高自身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互动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活动,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构建的意识,改变过去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讲的状况。因为语言学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和语言学理论,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生疏和抽象的,如果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把知识的获得变为自己的自主行为,那么才会实现有意义的知识构建。如英语形态学是关于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法的研究,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帮助很大。在讲授这一章之后,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讨论通过形态学的学习,会对英语学习有什么帮助,可以归纳出哪些有意义的词汇记忆方法。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通过实例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和他人的反馈,会形成自己对于形态学重要性的认识,并能把之前零散的词汇知识形成系统的网络,提高了记忆单词的效率。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的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真正发挥自己的潜能,构建知识结构。

3.2 注重语言学学习策略的传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引领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介绍合适的语言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以内容和结果为教学的核心,忽视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结构不适应建构式教学,缺乏语言学教学需要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4]。所以,教师在授课中除了讲解基本理论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把研究的理念、方法融入课堂[5]。如在导论课中,要向学生介绍一些语言学的学习策略,比如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从整体入手,先宏观再微观,做到“既见林又见木”。语言学分支很多,是依照语音、结构、意义来划分的。各个章节的安排也是按照这三个要素来划分的。教师应指导学生首先在宏观上要对该课程的内容有所了解。要先仔细阅读目录,因为目录是作者对全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它不仅包含语言学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清晰地体现出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整体把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再进入到微观学习。语言学中概念和术语较多,要引导学生以理解为主,要重视理解和举例子。每接触到一个新术语,首先弄懂它的定义,然后看所给的例子,并结合例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对于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还可以采取比较和对比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找出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之处,如音位(phonology)和形态(morphology)这两个概念,从词形上看,后缀是一样的,都是“关于……的研究”,词根一个是有关声音的,一个是有关词汇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两个术语,可以更好地理解术语的意义。

3.3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语言学课程有厌烦和畏惧心理,课程结束后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是很牢固,究其原因,一是这门课程抽象、理论性强、概念多,二是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对语言学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语言学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性以及和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如语言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运用语言学的知识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学课程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枯燥的语言学理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语言学理论的实用价值。在讲到同声词的修辞效果时,可以用一些广告用语作为例子,如浴霸的广告词“随心所浴”。在讲到方言时,可以请班级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讲讲自己家乡的方言,比较不同的词汇和用法;在讲英语习语时,鼓励学生对比汉语的习语,找出其中的异同。通过身边的例子,学生不但可以记住语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去寻找身边的语言现象。

3.4 开展研究性活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结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开展研究性的活动,学生应该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应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意识[6]。英语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来说,总体上思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但这种差距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缩小[7]。英语专业高年级的课程安排多以知识课程为主,语言学课程作为一门主干课,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拓宽思维能力。语言学本身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问题,如采用统计和实验的方法,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及逻辑学中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和比较等多种研究方法。语言学还和其它学科如心理学、神经科学、翻译、外语教学都有密切关联。其次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应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去探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等,并鼓励学生对比不同语言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经过自己的思考,正确认识语言与文化、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自己批判思维的能力。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之外,教师本身也要具有很强的思辨意识,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把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成晓光.社会建构主义的语言哲学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3-7.

[3]范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28-32.

[4]黄国文.从以结果为中心到以过程为中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1,32.

[5]鞠玉梅.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31-33,50.

[6]姜晖,孙永君.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模式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3-124.

[7]文秋芳.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5):53-55.

猜你喜欢

语言学建构主义英语专业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