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现实依据和应然解读

2014-03-30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0期
关键词:设置人才专业

于 慧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培训处,广东广州510303)

专业是高校的基本元素,它是“构成大学制度的主干,是大学科学研究的载体,是培养人才的基地”[1]。本科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在高等教育质量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专业设置一定遵循着某种质量依据,而在动态的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事实和问题是寻找真相的关键点,基于历史的考察是寻找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依据的发展轨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2]。考察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可以计划经济时期(1949~1992年)和市场经济转型时期(1993年~)两个阶段来梳理考察。

1 计划经济时期高校专业设置主要依据

1.1 计划经济时期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概况

建国以后,我国借鉴了前苏联的以专业为基础组织形式的高等教育模式。全国高校共设置了215种专业,涉及文、理、工、农、医五大门类,但主要是以国家紧缺人才培养为导向,偏重工科类专业与师范类专业,对于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重视不足。

此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发展。1963年发布了对于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第一次修订。这次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共设置了510种专业,其中《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设置的专业有432种,《高等学校绝密和机密专业目录》设置的专业有78种,初步形成了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水平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也为以后的专业目录的制定与修订提供了基础。专业所对应的行业更加丰富,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规定也越来越明确。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期间,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已经完全体现不出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彻底丧失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性质和功能。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发展混乱,专业设置随心所欲,学科门类界限不清,专业名称极不规范,专业数量急速扩张,文革后已经达到了1 343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逐步规范,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问题也受到关注。1978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改造的原则:第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数量与质量、学科与产品工艺等关系,专业设置不宜过窄,要注意变化与稳定,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第二,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第三,专业设置和调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慎重,要进行试点。同时,教育部还为此专门成立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办公室[3]。经过初步调整,到1980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设有专业1 039种。

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于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直接规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的行业服务之间的对应关系。《决定》又进一步明确:“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还要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文化发展和新技术革命要求的教育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新闻和编辑出版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外事工作者、军事工作者和各方面党政工作者。”[4]《决定》将教育改革的目标集中在人才的数量(多出人才)和质量(出好人才)上,对于人才在行业和职业的规定上已十分广泛,反映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序、有效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并对这些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了规定:“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就向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5]在《决定》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一步发展,涉及的学科也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文、理、工、农、医门类,对于培养“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等的经济类、培养“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等的管理类、培养“法律工作者”的法学类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设置给予了重点关注和扶持。

1982年到1987年之间,教育部开展了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与调整工作。主要背景是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了“要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过去的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求,对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往往造成困难,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6]1987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已将本科专业减少到了671种,解决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专业设置混乱的局面,专业名称和专业内涵得到整理和规范。

1.2 计划经济时期高校专业设置——实然分析

1.2.1 国家政策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直接依据

从该时期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的政策规定对于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最为直接,甚至起了决定性作用。每一次专业设置类型与结构的变迁,都是在政府出台某个具阶段性指导意义的重要政策规定之后对此所作出的反应。

1.2.2 人才培养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依据

不难看出,政府主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特定人才的类别、层次、规格的要求,制定相关教育政策。也就是说,人才数量(多出人才)、人才结构(各行各业人才)和人才质量(出好人才)的人才培养标准是高校专业设置的内在依据。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高校专业设置的其它依据并不明显。如不涉及高校自身条件的问题,因为当时国家是高校资源条件的唯一承担者和分配者。也不涉及就业市场的选择问题,因为当时国家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和急速上升阶段,急需各类人才,且高校的数量和培养规模都不大,实行“统招统分”的人事分配制度,可以说,因为影响因素较少,高校专业设置的质量问题并不明显。总体而言,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完全是一种政府行为,高校只是负责人才培养的执行机构。专业设置依据非常单一,全部依赖政府对于国家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的判断。当政府的判断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时,高校专业设置就是有质量的,如1963年左右和1985年左右的专业设置,能够切合实际的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反之,当政府的判断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抵触时,高校专业设置就会走向严重错误,如文革时期高校专业设置的混乱与畸形。

这种高校专业设置的依据比较适合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尤其是行业发展集中而明确、高校培养能力比较有限、急需技术型人才的情况,可以强调专业对口,甚至设立以单个产品、单项技术为对象的专业,如拖拉机专业、陶瓷专业、铸造专业、汽车制造专业等。希望大学毕业生能像“螺丝钉”一样“拧”在机器上[7]。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以及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就会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依据也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

2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高校专业设置及主要依据

2.1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概况

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专门人才,主张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效益提高的内涵式发展,同时提出了基础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基本界定,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区分和基本方向的把握。国家教委积极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在深入调查、充分酝酿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本科专业目录,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十大门类,下设二级类71个,共504种专业,比修订前的专业数减少309种。总体而言,这次目录修订重点解决了专业归并和总体优化的问题,形成了体系完整、统一规范、比较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目录。

接着,我国在1997年4月15日发布了《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提出在目录的修订工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本科专业目录与研究生专业目录,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专业设置,依靠专家和行政决策,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等多方面的关系。专业目录要有利于国家对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有利于增强高等学校办学的能力和活力[8]。该通知掀起了新一次本科专业调整与修订的序幕。第四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学科门类达到11个(增加了管理学),专业类71个,专业种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并且对需要控制布点的62种专业加注了标识。除了在本科专业总数上的缩减,新目录也对各专业的内涵进行了较大调整与改革,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教育观念和模式,渗入了拓宽专业口径的思想,增设了管理学科门类,调整了重复设置的专业,撤销了不适合在本科教育阶段设置的专业。这是一次合理的、合事宜的重大调整,对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2年,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新目录建立学科门类12个(增加了艺术学),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62种。秉承了科学规范、主动适应和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正在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2.2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高校专业设置——实然分析

自我国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展时期,专业设置行为的普遍活跃和数量的显著增长,与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业设置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阶段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2.2.1 政府政策仍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直接依据

政府出台的具有阶段性指导意义的政策规定仍然是指导专业设置工作的重要依据,且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该时期高校专业设置参考的国家政策范围非常广泛。

(1)关于专业设置的直接规定,以及其它与之相关的教育系统内部政策。如:200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对如下16种本科专业设置加以控制,包括:财政学、法学、治安学、侦查学、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刑事科学技术、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金融学、宗教学、飞行技术、社会工作、社会学。高等院校在进行本科专业设置时就会慎重考虑此类意见。

(2)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宏观政策。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些政策信息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经验提出的战略性安排,指明了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重点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在不远的将来必将需要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实质上为高校开设新的本科专业提供了明确导向。近几年我国高校在与这些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上力度明显加强。

(3)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更为明显。因此,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重点是当地高校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以珠三角经济发展区域为例,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并对这些重点战略发展的产业内部进行了更详细的表述,如针对高技术产业,指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环保、新能源、海洋等产业。”“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新型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新一代宽带无限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等产业。”“生物领域重点加强干细胞、转基因、生物信息等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大力发展生物医学、生物育种等产业。”这些要求都为珠三角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提供了丰富的资讯和方向上的指引。与规划纲要中的现代产业体系相关的对应专业也成了珠三角高校专业设置与申报的重点考虑内容。

2.2.2 市场人才需求成为专业设置最关键的依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不再有固定的行业和专业完全对应的模式和概念。市场在教育资源分配和人力资源就业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数量、专业结构与质量规格的要求,是高校专业设置的最重要的导向。例如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贸易等专业就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市场人才需求也是政府做出专业设置相关决策的重点参考依据。教育部于1998年4月6日发出《关于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尽快缓解本专科毕业生供求矛盾的通知》,就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和就业等有关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调减长线专业。要求高等学校通过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和现设专业的调整,切实调减一批办学条件差、毕业生供求状况不好的专业。二是严格控制新设立专业。1998-1999两年,高等学校原则上不再新设专业布点已过多、社会吸纳能力有限的部分文科、财经、管理、法学类专业。三是控制长线专业招生数目。调减一批本专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四是要求加快专科专业的调整工作,从1998年起,本科院校暂不增设专科专业。五是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宏观指导。教育部拟于每年上半年公布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和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的年度新增本科专业名单[9]。这些基于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决定,直接影响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

2.2.3 高校自身条件是专业设置的前提性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设置和调整专业明确了高校自身应该具备的师资、设备等必要条件。高校准备设置新专业的申报材料时,也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说明。这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前提性依据。

3 高校专业设置标准应然解读:质量困境反思

3.1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突出问题

简要地说,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特定专业人才供求严重失衡的问题;(2)专业培养质量不高造成的人才规格社会适用性差的问题;(3)专业设置不重视自身条件而导致学生不满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质量提出了警示:尽管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遵循了一定的依据,但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依据的不充分,以及设置依据执行的不彻底。

3.2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依据的应然选择

3.2.1 应该关注专业结构和对未来人才结构的预测

高校中的“热门专业”并非是过时的专业,也并非社会需求量少,而是我国高校设置的专业布点过多,培养的学生规模过大,严重过剩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造成了“鸡肋”和“红牌”现象。这说明专业设置不能仅仅宽泛的遵循市场人才需求的依据,更应侧重专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匹配性。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把握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的总态势。包括对于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建立准确的理解;对于科学技术最新发展的追踪;对于行业及职业最新动态的把握;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的分析;再结合人才培养的周期,科学预测社会需求的人才数量及类型,使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做到前瞻性的判断,发挥引领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对于既有专业结构的判断与分析。如果仅从宏观人才需求的角度去分析专业发展的前景,专业设置就未免会盲目乐观。为了优化专业结构,减少部分专业布点过剩而部分专业又紧缺不足的矛盾,必须要对其它院校已有专业的情况给予关注。也就是说,同行信息应该成为专业设置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我国高校进行本科专业设置申报的论证报告[10]来看,在人才需求论证方面,往往以全国或所在区域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总量为指引,就此简单认为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喜人,并没有涉及同行院校已经开办该专业的规模、质量与就业情况的调查与说明,致使就此问题的论证非常不具科学性,没有意义。对于同行现状的了解是出于掌握信息以完善决策的需要,即通过对同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了解专业布点和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对于区域内专业布点超过一定数目的、或者连续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就应该慎重考虑,避免专业重复建设可能导致的生源分流、就业困难等问题。

3.2.2 应该基于真实、有效的信息和规范、严格的程序

有些高校在自身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专业设置的审批,这说明仅仅按相关规定走完审批程序,凭据高校自身填报的材料来判断专业设置的条件,还不尽完善,具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一是保证高校申报信息的真实、有效。高校要认真分析自身具备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包括真正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是否有匹配的教师资源从事高质量教学,是否有充足的教学设备和实验条件支撑专业研究,等等。否则,即使专业设置的想法和方案设计得再好,在真正落实时也会遇到困境,没有办法运作实施。本科专业设置必须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的要求,在申报新专业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搜集资料,全面掌握信息,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把全校的相关资源都夸大充当新专业的可利用资源。这里要遵循一个量力而行的思路,切实符合自身的办学基础、办学起点和办学条件,不能好高骛远、盲目跟风,不加判断地上马条件不足的本科专业。二是程序要细致、严格,减少“钻空子”的空间。对于政府来说,不仅要在相关政策规定中明确审批程序,还要强化审批机构和人员的态度和素质,提高在评审过程中各项具体操作程序的规范性、方法运用的合理性以及审批结果的公正性。对于高校内部来说,要建立详细程序以确保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可行性论证的严肃性,以及专业申报决策的科学性。

3.2.3 应该反映专业质量管理的相关机制

诸如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参与,专业设置与发展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等应该成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于专业设置及培养的情况不够满意。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中较少考虑他们的利益和意见。玛格丽特·M·布莱尔在针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时指出:“这一系列规则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决定着每一个参与者所享有的控制权、收益权和所承担的风险是否匹配,以及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间分配等这样一些问题。”[11]社会用人单位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吸纳者,学生是直接接受高校专业教育的主体,他们对专业培养的过程和结果不满意,说明专业设置与发展的质量确实有问题。如何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如何保障他们在专业设置中应该具有的权利,是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必须要考虑的重要依据。对此,一方面要明确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机制,一方面要关注他们对于专业设置效果的评价和反馈,切实利用这些反馈结果修正和改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

[1]关爱和.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大学学科制度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1):4-8.

[2]列宁.论国家[C]//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4]涂乃登.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J].中国教育学刊,1991(5):18-22.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J].民主与科学,2009(5):44-46.

[6]马飙.本科专业设置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趋势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66-71.

[7]汪晓村,鲍健强.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32-37.

[8]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冬冬,李泽群,周平.湖南农业大学设置表演本科专业(体育艺术表演方向)论证报告[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36-38.

[11]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面向21世纪的公司治理探索[M].张荣刚,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设置人才专业
人才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