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课堂“多”起来
2014-03-30洪成旗
洪成旗 丁 波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 合肥 230009)
笔者曾参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很有感触。
一、多思考一些课标
课标是新教材的灵魂,它规定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和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心中有课标,才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将课标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心中有课标,才能与教材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才敢于突破,对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和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如课标为“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我们认为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阐述”,二是“影响”。“阐述”的含义是“详尽深入地说明和论述”,要求在全面、真实的材料基础上,建立太阳与地球二者的内在联系,详细说明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各种表现,探究地理现象背后隐藏的成因。少数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阐述”的涵义,课堂教学只是通过幻灯片或利用教材文字简单描述太阳对地球的两方面影响的,没有进行一些探究。如对教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处理,部分教师只通过展示几张幻灯片列举出影响气候、扰乱电离层、干扰地球磁场、产生极光、导致自然灾害等,直接让学生记住结论或验证结论,很难达成课标要求。与旧的人教版和其他版本相比,新版本的本节教材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许多插图,希望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我们认为还需增加一些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课标中的“阐述”要求。而对于“影响”,部分教师不能辩证地看待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说,太阳辐射的影响是有利的,太阳活动的影响是不利的;更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也有不利的影响,太阳活动也有有利的影响。与旧的人教版相比,本节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资源单薄,学生的理解通道受阻,由于一些教师无论在备课还是课堂教学中都没有真正去理解课标精神,因而很难真正建立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课标的要求,为以后知识的教学带来困难,甚至还很可能使部分学生错误的认为地理就是简单的记忆,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尤其对于刚刚开始进入高中的学生。我们认为教师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课标、解读课标,做到心中有课标、紧扣课标,才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多想一些学生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眼里有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理解教育的真谛。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将课堂定位为“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莫让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真正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
参加教学竞赛的许多教师专业基础良好,基本功扎实,教学环节流畅,课堂极具表现力,但当堂训练时,发现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得很差。课后教师认为本节课是自己经过精心准备,感觉会很好的比赛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很困惑。有的教师还认为是该班学生基础不好造成的,认为自己抽签很倒霉。他们却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新课改下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不是教师的表演课堂。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师生互动少,就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学效果当然会大打折扣,反映出部分教师还存在学科本位思想。如学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时,有的教师没有把任何图片、素材或案例展示给学生,只是凭空讲解,告诉学生教材上的结论。就是这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香肠”去灌输,从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上的师生距离就渐行渐远。还有的教师则把多媒体的直观、形象的辅助作用无限放大,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展现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课件成了供学生观看的另一个“课本”,教师就是一个表演者、放映员,学生就像在看电影。而对于教材核心问题“太阳大气分为几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对地球会产生什么影响?”留给学生思考消化这些问题的时间几乎没有,这样的课堂效果能好吗?而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位年轻教师采用的处理方式:先播放一小段视频“人类第一次拍到太阳活动高精度画面”,要求结合教材图1.10、1.11、1.12并阅读教材,回答:①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哪几层?②什么叫太阳黑子、耀斑?周期如何?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把全班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再适当点评,这样的课堂效果能不好吗?
三、多一些具有个人优势的激情
激情是可以传染的。有激情才会有感染力,才富有号召力,才能调动学生的表现力。有激情的课堂才有活力。激情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点燃课堂激情的方式是多样的。
例如,在课堂上,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学过程中充满激情,无疑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响应,课堂充满欢乐和笑声,学生聚精会神,流露出渴求、赞赏的眼神;相反,缺乏激情时,勉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会被传染,课堂就会沉闷,学生注意力就更容易分散,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一位年轻的教师在导入时充满激情的朗读了一段关于太阳的描述:“太阳啊,你光芒四射,你用你的耀眼的光芒,把世界万物唤醒。太阳啊,你是多么温暖,你用你的温暖的阳光,使人们沉浸在温暖中。太阳啊,你热量无比,你用你的热量晒着大地,使空气流动成为风。太阳啊,你送来的光芒、温暖,还有热量,使世界万物都向你致谢!”一些学生被感染了,和他一起大声而又充满激情的朗读起来。课堂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学生迅速知道了太阳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一些影响。这节课就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开始了,课堂效果很好。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教育因生命而美丽,课堂因激情而精彩”。
四、多一些赋有个性的创新
创新是事业的灵魂,是成功的发动机,没有创新的课堂必定是死水一潭。创新,首先要有意识和胆量,面对教材的权威,你敢不敢取舍重组?面对教学模式的权威,你敢不敢打破重建?面对行业的权威,你敢不敢说不?敢不敢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例如,大多数教师都以“太阳的重要性”导入新课,但导入的素材和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有的是科教片《太阳浩劫》的开场白,有的是歌曲《我的太阳》,有的甚至从甲骨文中“日”的九种写法导入,新颖别致,让人回味悠长。再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的教师引经据典,从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失去西奈半岛的案例说起;有的教师关注社会热点,从神舟飞船宇航员出舱时机选择的话题说起;有的教师信手掂来,从自己生活中新购手机信号不好与厂商发生纠纷的经历说起……这些创新,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利于学生达成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相反,一些参赛教师因循守旧,抱定既有套路,以知识为本位,不仅视教材为唯一法宝,既不挖掘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还对教材理解不够,又漠视课堂生成的机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在“太阳黑子的变化规律”学习中,一年轻教师在处理课本P11活动时,一名同学发现教材“图1.13太阳黑子数的变化中的a.1985-2000年”中,两个连续的波谷(1986年、1996年)时间间隔为10年,因而提出“太阳活动周期不是11年,而是10年的规律”时,该教师却说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还批评学生“不好好看书,书上不是写着11年吗?”听课教师的眉头皱起来,许多学生也哑了,思维也就停止了。相反,这时候教师若能表扬该学生观察仔细,并引导学生继续观察“18世纪以来的太阳黑子数变化曲线图”,让其他学生都参与讨论,不仅能掌握“太阳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而不是绝对的11年”这个结论,而且还会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智慧人人都有,它源于对实践的观察、思考和感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从挫折中思考,在失败中顿悟,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五、多一些真正的活动
活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之一,活动育人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活动纷至沓来,极大地改变并丰富着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有没有活动?活动开展得怎么样?已经成为我们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指标。
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的课堂活动就是为了好看、热闹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假象。对于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才是课堂需要的“真活动”?有些教师思考或理解不够。课堂活动应该是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学生所需要的并且乐于参与的活动。活动不仅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实现知、能、情、意的综合发展。
在一些课堂上“假活动” 俯拾皆是。一位教师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来探究什么是太阳辐射?太阳能量的来源是什么?什么是太阳活动?这些以教材明示的地理概念为指向的探究,没多少实质性意义,制造了学生活动的假象。还有一些活动也是浮于表面的,如一位教师在处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时,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式,四个组分别探究太阳辐射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上水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探究了半节课还没有得出科学的结论。分组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分组不能有名无实,有形式无要求,分组探究的问题比较笼统,探究前未作针对性指导,组内分工不明确,有的学生游离于小组学习之外,而且课时短,很难真正展开组内的讨论活动,分组学习的效果被大大弱化。多一点真正的活动,拒绝一切徒劳无功的“假活动”。活动过程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完成“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多一点生活
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和体验,可以更好地引领他们步入知识的殿堂。拉近学科知识与孩子们的心理距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教材的成功之一是因为它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教材中许多专业知识都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巧妙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按照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和可以接受的程度,设计系列问题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类比延伸、层层深入,便能使学生从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入手,较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中的知识难点。不少教师善于把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与课堂教学相对接,如从歌谣“万物生长靠太阳”导入主题——太阳对地球的重要影响,从天然气、石油、煤的能量来源谈到太阳辐射,从晾晒衣服谈到太阳辐射,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汽车谈到太阳辐射,从大气运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谈到太阳辐射,从高原上的“高原红”谈到太阳辐射,从不同地区生物量的差异引发对太阳辐射的思考;从手机信号强弱、神舟系列的发射、美丽的极光体会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等。从日食谈到太阳大气层分层,从黑子、耀斑现象谈到太阳大气层分层。课堂中有生活,才能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如果无视生活的存在,不从生活中积累课程素材,不能把课堂与生活对接,地理课也就变得枯燥乏味了。
七、多一点“自留地”——课本插图和表格
如今,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是公开课、优质课,没有课件似乎就称不上一堂具有时代气息的课。多媒体课件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少教师热衷于从网络中选取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的眼球,还有部分教师选取的内容不够科学。其实,课文插图的合理使用亦可解决这些。例如,本节教材中的插图,图1.7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1.8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1.10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1.11太阳黑子、图1.12太阳耀斑,形象直观又极具美感,如果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个人的感受进行讲解,效果就更好。例如,“图1.7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由四幅小图组成,形象地表示了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阅读本图应结合图片旁边的文字说明,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想象,进行综合分析。第二幅图揭示了太阳辐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指出“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一位教师对该图进行以下描述:“本人在2012年10月1日到了该地,该图取景于九寨沟诺日朗瀑布。诺日朗瀑布,海拔2365米,瀑宽270米,落差20米,宽达300米,是中国大型钙华瀑布之一,也是中国最宽的瀑布,中央电视台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尾拍摄地。诺日朗瀑布是雄伟壮观的瀑布,滔滔水流自诺日朗群海而来,经瀑布的顶部流下,如银河飞泻,声震山谷。南端水势浩大,寒气逼人,腾起蒙蒙水雾。早晨阳光照耀下,常可见到一道道彩虹横挂山谷,使得这一片飞瀑更加丰姿迷人。”很快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启迪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关注它,使用它,挖掘它丰富的内涵,那么借助插图,我们同样可以上出一节节精彩的地理课。
八、多一些质疑
一些教师大胆鼓励学生对一些地理名词、地理现象大胆质疑,采用反证法、是非法认识本节知识。从名称上对“核心词”提出“真”“是”“非”“不”“无”等,例如“核(聚、裂)变‘核’变”“色球有色”“太阳由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组成”“太阳活动就是太阳的东升西落”“黑子不黑”“日冕非冕”“耀斑真斑”“耀斑真耀”“太阳风不是风”“磁暴实爆”“极光‘极’‘光’”等问题。课堂和课下鼓励学生多疑、善疑、质疑、探疑,从而很好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教材中地理事物的科学内涵。通过这样的探究、质疑,可以很好的完成高考考核目标之一“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要求学生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和阐释,做到意义完整”。
我们认为,如果课堂上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合理使用一些“多”,就可以做到深刻地理解教材,就可以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去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就会成为紧凑、有趣的生成过程,这样的课堂能不让学生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