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思考
——从典型案例看农业地域类型吻合性
2014-03-30朱玲殷航
朱 玲 殷 航
(江苏省大港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28)
关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的思考
——从典型案例看农业地域类型吻合性
朱 玲 殷 航
(江苏省大港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28)
大牧场放牧业是潘帕斯草原最适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吗?我国的东北地区应该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吗?在课堂探究讨论的时候,学生有时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由于缺少现实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教师常常并不能从正面直接回答“好不好”,而只是从侧面间接解释“能不能”。事实证明,如果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的矛盾冲突不能获得明确的解答,学生就会失去对学科知识探究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不利于新课标要求的实现。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对“农业地域类型”这部分内容提出的学习要求是: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1]从《要求》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某一地域的存在“能不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这一地域的存在“好不好”,即是否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要想全面达成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跳出时间的断面,不仅分析目前这一地域现有的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现状,而且要从该地域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去理解现有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感受农业地域类型的选择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分类
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农业生产体系,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概念来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在综合因素影响下动态发展的,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当今世界现存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区域大环境之间可能是吻合的,也可能是不吻合的,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区域农业发展的合理性。
结合世界农作物原产地及农业类型形成和扩散过程分析,我们可以将世界不同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大致分为原产地型(如亚洲水稻种植业等)、外来吻合型(如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等)、外来不吻合型(如东南亚热带经济种植园等)。
二、从典型案例看农业地域类型的合理性
1.原产地型
原产地型农业地域类型。该农业类型诞生于本地区,在与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高度吻合下一直很好地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的生产体系,且该农业类型会由本地区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例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西欧乳畜业等。
就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来说,水稻生产起源于一个西起印度的阿萨姆邦,东迄于中国云南省的椭圆形丘陵地带,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类型区,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区内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非常适合水稻栽培。水稻生产的单产高,可以满足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并解决由于家畜驯养导致的饲料不足的问题。水稻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00~16000年的湖南,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可以说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是典型的原产地型。
就西欧的乳畜业来说,受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因素的限制,欧洲在日耳曼人时期,除畜牧业较进步外,其他农业生产较简陋,在封建制度发展中才逐步形成了庄园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19世纪中叶以后,受工业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兴起的影响,市场对谷物和肉、乳、毛等畜产品的需求量成倍增长。温凉、潮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多雾,日照少,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由此,以生产牛奶及其制品为主的乳畜业便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发展起来。随着工业革命及其带来的城市化浪潮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其他国家大城市也纷纷效仿西欧地区大力发展乳畜业生产。因此可以说西欧的乳畜业也属于原产地型。
原产地型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形成时间很长,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需求高度吻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发展和演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最小的。
2.外来吻合型
外来吻合型农业地域类型。该农业类型是由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到本地,其生产体系在本地区与环境相适应,能有效替代本地区原有的较为落后的农业类型。例如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混合农业分布区,该国在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区内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受亚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影响,热量充足,加上地处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雨量达400~600毫米,天然草场广布,地下水资源丰富,为发展麦类种植及畜牧业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然而在澳大利亚,不论是小麦生产还是绵羊饲养均属于外来的农业生产体系。小麦生产最早起源于西亚和中国,后由西亚向西穿过爱琴海到达希腊,经意大利、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往北到达英国和爱尔兰,18世纪由英国移民传入澳大利亚。目前,小麦是澳大利亚种植面积最大的谷物,以质量高和出口量大而著称,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位列世界第三。18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移民来到澳大利亚的还有29只绵羊,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生长和繁殖,加上无狮、虎、狼等猛兽为害羊群,绵羊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羊的数量约在1亿7000万只左右,约占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羊毛和肉类的出口分别占世界的第一、二位。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由于东南部和西南部自然条件与欧洲高度相似,对来自欧洲的外来农业类型接受度很高,因此可以说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属于外来吻合型。
外来吻合型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形成时间较短,但由于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基本吻合,所以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发展和演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就曾经酿成著名的黑风暴事件。
3.外来不吻合型
外来不吻合型农业地域类型。该农业类型由世界其他地区传播到本地,并在本地区大规模的发展,但与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不能完全相适应。例如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等。
热带种植园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虽然种植园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当地的原生品种,但密集型农场生产方式的诞生及发展与欧洲的殖民历史关系密切。受殖民宗主国市场需求影响,种植园内生产单一的宗主国需要的农产品,农业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如果遇到丰产年份,但市场却处于饱和状态,或殖民宗主国需求不旺,就会严重影响种植园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种植园所获得的利润被大量转移到宗主国,导致当地的经济总是处于落后、停滞状态。此外殖民者所经营的种植园往往占用肥沃耕地,从而影响国家的粮食生产分布,加之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价相差悬殊,粮食作物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必要扶持很难发展下去。许多这类国家粮食长期不能自给,一遇旱年或其它灾害,缺粮情况就更加严重。因此东南亚的热带种植园农业是一种外来不吻合型农业。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课堂上教师为这一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存在提供的一般解释是: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但大牧场放牧业真的是潘帕斯草原最适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吗?从自然条件看,潘帕斯草原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量由东向西递减,尤其东部年降水量常在9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亦较均匀,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被称为“湿润潘帕”,区内还发育有肥沃的黑土。因此潘帕斯草原的东部地区更适合发展种植业,区域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得到最佳利用。此外我们综观阿根廷农业发展历史:16世纪时,潘帕斯草原生活着印第安人部落,其在玉米、马铃薯、烟草等农产品种植和农业灌溉系统、道路桥梁修筑方面具有一定水平。1502年欧洲人第一次发现这个地方,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潘帕斯草原逐渐被四周围有铁丝网的大型放牧场所分割,自给自足的农牧业被密集的商品畜牛业所取代。长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经营,限制了当地的粮食生产,使区域的农业生产结构显得比较单一。经过19世纪的独立运动,阿根廷实现了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农业发展逐渐摆脱殖民生产开始多样化,目前潘帕斯草原区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成倍增加,成为世界农牧产品的重要出口区。由此可见,阿根廷的大牧场牧牛业也是一种外来不完全吻合型农业类型。
外来不吻合型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形成时间较短,往往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的影响,由于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冲突,所以不稳定,其发展和演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三、从农业地域类型吻合度看区域农业发展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根据前面的农业地域类型吻合度的分析,笔者想到了国内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存在较大矛盾。例如东北的水稻种植、云南的橡胶种植等。
南稻北麦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东北已成为我国水稻主产地之一。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三角地带的抚远县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县,为了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全县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水稻生产,并推进旱改水工作。水稻生产需要及时供水和排水,地处东北地区的抚远县由于雨季较短,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机井水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但不论是机井水还是地表水的总量是有限的,随着水田生产面积的扩大,有关旱改水的矛盾纠纷频繁发生。固然,这些矛盾可以通过地方调解解决,但从问题的本质来看,矛盾的根源在于水稻生产受当地水热条件不足的自然条件限制。因此,不能因为东北农业生产一年一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长,农产品积累的养分多,能够进行水稻生产,就全面推进南方农产品生产范围北扩,而且过多使用机井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由此,从长远来看东北发展水稻生产确实存在诸多弊端。
云南地处我国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很多热带树种都能在这里很好地生长。但是能生长,不代表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橡胶树有“抽水机”之称,一亩地,30株橡胶树,年产干胶100多公斤,以胶水70%的含水量算,一亩橡胶树,除了蒸腾的水分外,胶水带走的水分有200多公斤。近些年,云南的连续大旱就与盲目扩大橡胶种植面积有密切联系。云南景洪市嘎洒镇曼香班村里有条沟渠,在村里种植橡胶树前,沟渠内的水流不断,但自从村里村外到处种了橡胶树以后,沟渠内的水流日渐变少,甚至断流,村民的吃水也受到极大的威胁,而这种现象在当地种植原生植物野芭蕉、珠子等含水量较高的树种时并不存在。
可见,一味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全然不顾区域的社会、生态效益并不是区域农业发展的良策。区域农业生产类型的确定既要秉承区域基本生态的允许前提,还要考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不能简单的从“能不能”角度分析,还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发展这种农业生产“好不好”,我们需要通过农业地域类型吻合度评价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真正理解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内涵。
[1]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南京师范大学地理教材研究发展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地理 第二册[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