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探析

2014-03-30陈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语感听力

陈晶

“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探析

陈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

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以及中西方迥异的思维模式是影响我国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主因。本文从语言与思维、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文化背景知识和思维方式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影响,探讨“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的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师对导入多元文化、培养英语思维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视与践行,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语言;文化;思维;听力教学;理解能力

听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日常交际的重要手段。对语言学习者来说,听还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听力理解认识的不断深入,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外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教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笔者透视两年英语专业学习的学生课堂表现和测试成绩发现,他们对于日常类话题的理解明显高于人文、地理、科普、新闻等题材的理解,对此类题材课外的信息输入显得茫然,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这些问题在听力教学非常有限的课堂学时里,很难解决。所以,听力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该把握听力教学的规律,找到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因素,结合课外自主学习,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1],与思维和文化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从历史生成论视角来看,语言与思维是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同时产生的。思维是语言的本质,语言为思维的表象。欧美人的思维方式是个体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集体的,日本人的思维是整体的。所以,欧美人的语言表现为清晰、简洁,中国人、日本人的语言表现则含蓄、委婉。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对方的语言,而不愿意用对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语言,这便是在跨语言交流中产生许多冲突的导火索[2]。

如果只注重语言的表象,而不涉及思维的本质,故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就难以找到语言表达的真实内容。正如洪堡特所言:“思维和语言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人是通过自身而存在的,人在其自我生成过程中始终是主体。而思维和语言作为人的实践活动要素,作为人的活动能力,本身就内含于人自身存在之中。因此,两者始终是统一在一起的[3]。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就语言的本质而言,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而言,二者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本身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语言对文化的载储功能,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必须由语言来传达。换言之,语言具有双重性:一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语言,二是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人们透过民族语言这面镜子,看见了这个民族的历史、人文、地理等多种文化背景和文化生态,还看见了该民族的性格、气质、情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心态等等。这些都通过语言系统呈现出来。因此,习得一种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文化的过程。正如美国教学法专家H.Douglas Brown所说:第二语言习得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5]。

因此,我们发现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大环境。思维和语言的传承均是在文化中进行的,在文化中思维和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生成。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文化之中,并从其生活的文化中获得思维和语言能力。所以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

二、将文化和思维导入语言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不同的地理地质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行为交往方式、历史政治背景、民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不同的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审美观、时空观、心理特征、表达方式等因素,使东西方人在不同文化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5]。

当我们意识到中西思维和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其外在表征——语言的差异的时候,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习得者会面临两种情况:积极、有利的一面(正迁移)是我们可以利用母语与母语文化来促进外语学习中有共性的东西的理解与学习,充分利用思维能力、学习经验和生活感受,来主动感知与认知目的语的文化和思维模式,更好地习得语言。反之,消极、不利的一面(负迁移)是跨文化交际者会下意识地以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来进行交际活动,尤其是错把母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目的语中去,就会造成语用失误,干扰交际的正常进行。

因此,笔者认为,英语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应大量导入西方文化和培养英语思维,促进英语基本技能的熟练和掌握;高级阶段再通过语言这门工具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理解中西方思维的差异,进行跨文化对话。

三、“语言·思维·文化”三位一体听力教学模式的探讨

英语听力是基础技能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在基础阶段导入多元文化和培养英语思维,进而提高语言技能呢?如何将语言、思维、文化有机地统一到听力课程中呢?

(一)选择系统性的主题,在课堂与课后导入多元文化背景知识

系统地制定大一到大二的教学目的时,听力材料的选择要循序渐进,不断加深。内容和题材上由日常话题、故事类、描写类、科普类、说明类,到新闻类、辩论类、其他类等步步深入。材料主题上由沟通、出行(天气)、健康、教育、理财、环境气候,到人文地理历史、文化艺术、运动、职场、金融商业方面越来越专业和抽象。所以,听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及对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一些内容风趣、语言清晰规范,并涵括文化背景知识的听力材料进行教学。将英美流行文化中电影、音乐、体育、时尚、动漫,尤其是网络资源引入课堂并给予相关文化语境知识的讲解,将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涵盖日常英语的《英语播客》、IELTS真题,反映年轻人生活和价值观的情景喜剧《老友记》、《生活大爆炸》,有令人啼笑皆非的家庭喜剧《摩登家庭》,有侦探搭档合作破案的剧情喜剧《猫鼠游戏》,有介绍希腊文化的鸿篇巨制《诸神之战》,当然还有一直受学生欢迎的故事《伊索寓言》,高端谈话类节目《TED》,和经典的VOA、BBC、CNN新闻等。

根据难度合理安排课堂和课后教学内容,科学设置题材结构,辅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学生对文化和语境有相当深刻的了解。换言之,这种文化导入正是运用听力策略中的“补偿机制”(compensatory mechanisms)的“先行提示”(advance organizers)[6],弥补因语言知识不足而导致的听力理解受阻,减少听力材料的加工负荷,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相关图示和语境,变被动听力为主动听力。

(二)激发兴趣,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增强语感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培养英语思维方式为目的开展学习,增强可理解性输入和语感。不同听力水平的学生对听力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和焦虑,如果教师一味重复播放音频,捕捉信息,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感,听力任务的完成将事倍功半。如何将压力和焦虑变为兴趣和成就感,教师要为诱发兴趣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畏难心理,对教学内容有积极兴趣,使学习听力成为一种自觉愉快的活动。

改变学习态度是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篇的表达习惯,将听力音频和视频材料转化成可视的文字材料,将语篇的主题词、功能词、表达惯用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如在赞同、反对的回答上,在讽刺、赞扬的语气上,在转折、转换话题等方面的表达上,都可以通过阅读语篇逐个总结下来。因为语感不强的学生在聆听语言信息时,反应较慢,听音理解能力薄弱,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大脑的内部加工处理时,往往会添加一道不必要的程序,即心译。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理解。这种理解的滞后是两种语言的结构和思维不尽相同所致,英语思维习惯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听的时候如果只注重要完成的任务,很多细节来不及注意便转瞬即逝,很多听力技巧也就随之一听而过。教师在课堂上将两种思维方式和表达进行深入对比和分析,强化这种英语思维方式,容易使听者产生兴趣,多次反复训练就能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听力任务完成得事半功倍。

语感是建立在英语思维基础上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语感,必须教会学生用英语思维。而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习惯,以利于增强语感的形成和对所听材料的正确理解,这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务必进行一定时间的相关训练。一是正音正调,把好语音关,打通和加快对外来语音刺激的反应。二是选择典型的听力材料,进行阶段性词汇总结和语篇性分析,提高语言结构敏感性、关键词的把握能力、语篇的理解能力。语感一旦形成,学生就可凭语感进行联想,预测下文内容。实践证明,用英语思维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率。

(三)多媒体辅助环境下,听与说、读、写相结合的四维语言训练

听力教学不单是操练听力技巧和理解能力的教学,其实,是激活多项语言技能的综合性教学。教师一味地在课堂播放音频、对答案、讲解,然后再播音、再对答案、再讲解的课堂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听力的需要,而且这种训练完全可以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实质上,这样的课堂并不是训练听力,更像是测试听力。所以,有效的听力教学应该解析听力理解过程,在多媒体辅助环境下,结合阅读、口语、写作等技能进行立体化教学。

首先,听说密不可分,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听的目的是为了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听完一段音频或看完一段视频之后,可以及时进行问答、复述、解释、讨论、总结等练习。实际上这些注意、记忆、分析、推理、归纳训练,非常有效地强化了听力理解能力。说,不仅练了口语,也测试了学生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听与说相辅相成,听说结合能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内化的目的语言体系。

其次是读,指朗读、跟读和阅读。正确的朗读能练习语音、语调、意群停顿、节奏,才能辨别并校正与标准发音的区别,习惯西方人的表达方式,促进有效的听和说。跟读可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并深度把握语篇的语言形式。而大量的阅读则帮助学生了解英美及世界各国文化,开阔知识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促进听力理解。

听写,是指围绕短文进行的边听边记的活动。要求在听音会意的同时记下单词和要点,做到听与写的同步。这是一项融听解、记忆、拼写和写作的综合技巧,有很大难度。在听记过程中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跟读、用手写、用脑记忆并进行逻辑思维,所以,听记是多种感官联合行动,培养连贯记忆能力的有效方法。另外,可以通过听记扩大听力词汇量,激活图式,提高听解及单词拼写的准确度。从听到写是将输入的语言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用文字输出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短文写作,用听记方法再现句子的原形式,这种训练方法简单方便、实用高效,长期坚持对培养语感大有实用价值。

四、结语

听力理解能力是将“已知”激活理解“未知”的能力,学生的“已知”和构建的听力理解图式都离不开平时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积累。听力理解能力也是调动和协调多种感官的综合能力,只有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增强语感才能从本质上建立学生对听力的学习态度和个人自信心。听力理解能力还是激活多项语言技能的综合性能力,属于对说、读、写等技能的敏感性和熟练性要求较高的一种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存在的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将原本陌生的听力输入材料逐渐转化成可理解性输入,才能达到听力的高级阶段。

[1] 杨芳,何慧英.试论语言与思维及文化的关系[J].前沿,2006(3):194-195.

[2] 周永利.语言的本质与表象:谈思维方式和语言表现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6(7):73-78.

[3] 王璐.论语言、思维、文化的关系:自历史生成论视角[J].东岳论丛,2009,30(11):42-44.

[4] 汪虹.语用移情、跨文化交际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1):90-91.

[5] 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40-46.

[6] 李娜.国外二语听力研究新进展[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2):48-54.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 of Language,Thinking and Culture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CHEN J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510225,China)

The lack of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different thinking mode from the west are the main factors to affect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Fro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language,thinking and cultur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ir influence o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explores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triad of“language,thinking and culture”,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er's attention to practice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ode,and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language;thinking;culture;listening teaching;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H319

A

1009-0312(2014)06-0075-04

2014-09-17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任务型英语听力三维课堂教学研究”(2013w YXM0061)和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英语课程中通识教育的渗透(2011TJK467)”的阶段性成果。

陈晶(1982—),女,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语感听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大学生公民国际理解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