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代谢膜生物反应器法处理二甲基亚砜废水
2014-03-29耿长君蒲文晶王宏伟张晓东
耿长君,蒲文晶,刘 巍,苗 磊,王宏伟,张晓东
(1. 中国石油 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21;2.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吉林 132101)
某企业排放的生产废水中主要特征污染物为二甲基亚砜(DM SO),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BOD5/COD=0.02),用常规生物法难以直接处理。DMSO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法和生化法。化学氧化法处理成本较高[1-2]。生化法中,高效菌在厌氧条件下降解DMSO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含硫挥发物,造成二次污染;在好氧条件下降解DMSO存在降解时间长、去除率低等问题[3-4];利用共代谢在好氧条件下降解DMSO,在添加蔗糖作为共代谢基质的情况下,质量浓度为400~500 mg/L的DMSO在10~12 h内可完全降解[5]。微生物共代谢降解DMSO的机理是共代谢基质消耗过程中产生非专一性的加氧酶,使DMSO分解后被微生物作为二级基质降解[6-8]。
膜生物反应器(MBR)具有泥水分离效果好且稳定、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固体停留时间(SRT)可完全分离、废水处理效果好、工艺流程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控制易于实现自动化、出水可回用等优点,尤其是一体式MBR工艺实现了有机物降解和固液分离的一体化操作,同时可省去初沉池[9-10]。
本工作采用共代谢与一体式好氧MBR相结合的工艺,对DMSO废水进行连续模试处理。考察了装置的污泥驯化效果、DMSO去除率、污泥特性、HRT和冲击负荷对DMSO去除率的影响。
1 试验部分
1.1 废水水质及试剂
废水取自某厂生产废水提升池。废水水质波动较大,ρ(DM SO)=112~3 069 m g/L,COD=57~358 mg/L, pH=5.6~8.5。活性污泥取自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生化曝气池。磷酸铵:分析纯;碳酸氢钠、蔗糖:工业级。
1.2 装置及运行参数
试验装置为模试规模,处理废水流量5~10 L/h。高位槽φ300 mm×850 mm,聚氯乙烯;调节池745 mm×745 mm×850 mm,聚氯乙烯;MBR外壳φ400 mm×1 080 mm,不锈钢;膜组件350 mm×350 mm,3片,聚偏氟乙烯+特种纳米材料。
M BR的主要运行参数:HRT=12~24 h,MLSS=5~6 g/L,pH=5.5~6.5,DO=2~4 mg/L,温度15~35 ℃。
1.3 试验方法
采用共代谢好氧M BR工艺,共代谢基质为蔗糖。
将提升池中的废水连续打入高位槽,再定量连续打入调节池,同时将磷酸铵和碳酸氢钠定量连续加入调节池,废水与药剂在调节池内通过空气曝气充分混合后,从下部打入MBR,同时将蔗糖定量加入M BR,经M BR处理的废水通过膜组件,由磁力泵从MBR上部排出,测定ρ(DMSO),M LSS,MLVSS。不定期由MBR底部排泥口排出多余的污泥,磁力泵的运行方式为运行8 m in, 停止2 m in。
试验分为驯化期和正式期两个阶段。驯化期:第1天~第30天,HRT=24 h;正式期:第1天~第86天,HRT=24 h,第87天~第101天,HRT=16 h,第102天~第125天,HRT=12 h。
1.4 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安捷伦公司的HP5890型气相色谱仪测定DMSO 的质量浓度,检出限6 mg/L;采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的CX 41型显微镜观测污泥的生物相。
2 结果与讨论
2.1 驯化期的DMSO去除率
驯化期的DMSO去除率见图1。由图1可见:随驯化时间的延长,DMSO的去除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驯化第29天,DMSO去除率达98.5%,表明装置运行29 d时MBR内的污泥已驯化成功。
图1 驯化期的DMSO去除率
驯化29 d时,显微镜观察到活性污泥中存在变形虫、累枝虫、足吸管虫、楯纤虫、转轮虫和线虫等微生物。
2.2 正式期的DMSO去除率
正式期的DMSO去除率见图2。由图2可见:正式期第1天~第54天,由于装置为持续高负荷DMSO进水,开始时降解DMSO的微生物数量不足,DMSO去除率较低,随着微生物数量的不断增加,DMSO去除率也逐渐升高;正式期第55天~第110天,MBR进水的DMSO负荷基本正常,且降解DMSO的微生物数量积累的足够多,故DMSO去除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期间有数次DMSO去除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装置运行过程中碱的加入量不足使MBR发生了内酸化的现象,进而抑制了微生物对DMSO的降解,消除MBR内酸化后,DMSO去除率很快恢复正常,说明MBR对短期酸化冲击的修复作用明显;装置在正式期第55天~第110天运行时,去除这期间MBR内造成的异常数据,装置进水ρ(DMSO)=257~1 448 mg/L(平均值为718 mg/L),出水ρ(DMSO)=6~22 mg/L(平均值为7 mg/L),DMSO去除率为96.4%~99.6%(平均值为98.9%);正式期第111天~第125天,由于气温降低造成MBR内温度降低,致使微生物的活性降低,DMSO去除率降低。
2.3 污泥的性能
在模试运行期间,正式期的第53天将MBR内的泥水混合液排出21 L, 第75天和第83天各排出10 L,其他时间处于不排泥状态,MBR内的污泥性能见表1。由表1可见,在整个MBR运行的正式期,污泥体积指数(SVI)小于100 m L/g,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好[11];MLVSS/MLSS较高,表明污泥的活性高;随HRT的缩短,MLVSS增加,这是因为单位时间内去除的有机物的量有所提高。MBR内MLSS的平均值为5.52 g/L,MLVSS的平均值为4.78 g/L。
图2 正式期的DMSO去除率
表1 正式期MBR内的污泥性能
M LVSS和M LVSS/M LSS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见图3。由图3可见: 在驯化期内, 由于废水中的DMSO对菌种有抑制作用,MLVSS逐渐减小;随着活性污泥对废水的逐渐适应,在正式期内M LVSS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M LVSS/M LSS也是经过驯化期的短暂降低后,在正式期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运行到第110天时(包括30 d驯化期)基本稳定在0.89,说明污泥活性较高。
图3 MLVSS和MLVSS/MLSS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2.4 HRT对DMSO去除效果的影响
在MBR运行的正式期,HRT对DMSO去除效果的影响见表2。
表2 HRT对DMSO去除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见,当HRT为24,16,12 h时,DM SO的平均去除率均达到98.6%以上,说明HRT≥12 h时DMSO即可在MBR内被很好地降解去除。综合考虑,采用HRT为12 h较适宜。
2.5 DMSO高负荷状态下的DMSO去除效果
在正式期的第11天~第54天,持续的进水DM SO高负荷对模试装置的运行形成冲击,当DM SO处于高负荷状态时DM SO的去除效果见表3。
表3 DMSO处于高负荷状态时DMSO的去除效果
由表3可见:DM SO处于高负荷状态时,DMSO去除率较低;在持续DMSO高负荷时,随蔗糖加入量的增加,DMSO去除率逐渐增加,最终恢复到DMSO处于高负荷冲击前时DMSO的去除效果。这是因为,蔗糖加入量增大可以产生更多的降解DMSO的微生物,且MBR可将产生的微生物截留,从而保证有足够多的微生物用于去除DMSO。
3 结论
a)采用蔗糖作为共代谢基质与一体式好氧MBR工艺相结合处理DMSO废水,驯化第29天,DMSO去除率达98.5%,表明MBR内的污泥已驯化成功。
b) 在MBR运行的正式期,当DMSO处于高负荷状态时,DMSO去除率较低;随蔗糖加入量的增加,DMSO去除率逐渐增加,最终恢复到DMSO处于高负荷冲击前时DMSO的去除效果;正常运行时,装置进水ρ(DMSO)=257~1 448 mg/L(平均值为718 mg/L),出水ρ(DMSO)=6~22 mg/L(平均值为7 mg/L),DMSO去除率为96.4%~99.6%(平均值为98.9%)。
c) 在MBR运行的正式期,SVI小于100,表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较好;M LVSS/MLSS较高,表明污泥的活性高;MBR内MLSS的平均值为5.52 g/L,MLVSS的平均值为4.78 g/L。
d) MBR适宜的HRT为12 h。
[1] Wu Jingjing,Muruganandham M,Yang Junsi,et al.Oxidation of DMSO on goethite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H2O2at neutral pH[J]. Catal Commun,2006,7(10):901-906.
[2] 罗贵昌. 多元催化氧化处理化纤废水的研究[J]. 河南化工,2011,28(8):32-34.
[3] Takano Murakmi-Nitta,Kohtaro Kirimura,Kuniki Kion.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dimethyl sulfoxide by cryptococcus humicolus WU-2,a newly isolated yeast[J]. J Biosci Bioeng,2003,95(1):109-111
[4] Kino Kuniki,Takako Murakami-Nitta,Masashi Oishi,et al. Isolation of dimethyl sulfone-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and application to odorless degradation of dimethyl sulfoxide[J]. J Biosci Bioeng,2004,97(1):82-84.
[5] Hwang Sz-Chwun John,Wu Jane Yi,Lin Yun Huin.Optimal dimethyl sulfoxide biodegradation using activated sludge from a chemical plant[J]. Process Biochem,2007(42):1398-1405.
[6] 张为,罗建中,苏德强,等. 微生物共代谢降解难降解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13,33(3):9-13.
[7] 徐友海,刘姜,金刚,等. 基于共代谢的接触氧化法处理碳纤维生产废水的研究[J]. 化工科技,2012,20(4):37-40.
[8] 孙文杰,刘勇弟. 微生物共代谢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 (2):23-25.
[9] 沈耀良,王宝贞.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M]. 2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44-351.
[10] 曹斌,袁宏,王晓,等. 膜生物反应器设计中工艺参数的探讨[J]. 环境工程,2004,22(5):24-26.
[11] 张希衡. 水污染控制工程[M]. 2版.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