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东欧国家对市场作用问题的探索
2014-03-29刘建华
刘建华,周 晓,黄 冠
(1.吉林财经大学a.经济学院;b.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长春130117;2.长春财经学院,长春130122;3.厦门大学 嘉庚学院法学院,厦门363105)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从社会主义经济学史的脉络上,对苏东国家关于市场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作用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作以探讨和梳理,以期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新提法有一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理解。
一、苏联对市场作用问题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批判过程中,把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作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物而提出来。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造成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未来社会将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按预定计划进行。这一科学预测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得到最初尝试。
1.列宁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和新经济政策理论中对商品货币关系的探讨
十月革命胜利之前和初期,列宁按照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必须根据俄国现实情况,谨慎地、逐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渡的具体方式是通过计算和监督就可以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调整好”。[1]这里显然认为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市场机制不起作用。
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列宁对先前过渡具体形式的设想有所改变,清楚地认识到保留商品经济的必然性。他认为,在俄国这样的国家要消灭商品货币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采取一些最激进的措施,即首先以存折、支票和短期领物证,进而以实物结算来代替货币,最终消灭货币。他在《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报告》(1921年)中指出:“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2]225在《十月革命四周年》(1921年)中,列宁指出:“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3]
在新经济政策理论中,列宁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思想更加明确。新经济政策理论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列宁指出:“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政党要是试行这样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4]“我们不怕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我们还说过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商品交换这一形式固定下来”。[2]2281921年10月,在总结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的经验基础上,列宁指出:“既然国际国内的全部经济政治条件给我们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现实,即不是商品交换而是货币流通变成了事实……,只有经过这条道路我们才能恢复经济生活。”[2]236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久,列宁观察到商品交换已越出地方流转界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市场日益强大,因此,需要“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2]228在这里,列宁把市场和商业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与农民小商品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主张在国家调节的基础上给私人商业以充分的活动自由,全面实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样,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的调节。
列宁对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中的作用的探讨,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具体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经济政治发展实际进行的,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也对经济落后国家获得独立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过程中有关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的问题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及之后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理论课题,使创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立的过程既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苦探索过程。有关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是否存在“市场”的问题,也一直是个争议较大的问题。
首先,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消亡”的争议中,贯穿着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商品货币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尼·伊·布哈林认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把商品社会(特别是商品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对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将失去自己的意义”。[5]“理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科学,也就是关于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科学……,其实,只要我们来研究有组织的社会经济,那么,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切基本‘问题’……就都消失了。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末日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告终。”[6]因此,在布哈林看来,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经济学消亡了。这也一度成为当时苏联理论界的主流观点。对此,列宁在《在尼·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上作的批注和评论》中予以反驳,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研究商品生产问题:(1)布哈林把商品生产与无组织的生产等同起来,把有组织的经济与商品生产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商品生产也是‘有组织’的经济!”。(2)布哈林提出的政治经济学只是研究“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只是研究“无组织的社会经济”的定义,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给出的政治经济学定义的“倒退”。因此,布哈林把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末日当作政治经济学的告终,也是“不对”的。[7]这表明,在列宁看来,商品生产既可以在无政府或无组织下进行,也可以在有组织下进行;社会主义是有商品生产的,这种商品生产不是无组织的,而是有组织的;社会主义要取消的是资本主义的无政府的生产而不是商品生产。在其他场合,列宁也说过:“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那里就有“市场”。……市场不过是商品经济中社会分工的表现。”[8]综合列宁的上述观点,我们有理由做如下判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的论断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贯逻辑的。
其次,其他苏联学者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探讨。年轻学者沃兹涅辛斯基在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探讨过程中,将“苏维埃商品流转和货币流通”列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内容。[9]布哈林尽管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末日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告终,但面对苏联社会经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他改变了自己对市场关系的看法,他说:“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10]另一位学者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在过渡时期,“商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了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既然存在着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为基础的计划因素,又存在着商品经济的自发势力;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存在着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和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通过自发性和市场体现出来的;在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过程中存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11]尽管上述学者对社会主义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或存在市场的看法总的倾向性是必然被计划取代,但都是基于当时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联想到1980年代以来中国主流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中列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内容,提到“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①,我们可以认为,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等问题既是重要经济理论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实践问题。
最后,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新经济政策结束后,苏联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的主张,认为价值、货币等范畴过时了。商品货币消亡论在苏联学术界盛行一时。1934年1月,斯大林在苏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批判了商品消亡论,认为这是“左派”的空谈,指出“货币在我们这里还会长期存在,一直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完成的时候为止。”[12]这就彻底否认了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不相容的观点,推进了苏联对商品经济关系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
诚然,在1930年代,苏联经济学界一直都把实行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看作是一种临时性措施。斯大林在此时也是从流通角度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予以确认的,到了1950年代初他才正式在理论上确认社会主义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斯大林提出了公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的论断,指出:“为了保证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结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通过买卖的交换)”。[13]10“现今在我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除了经过商品的联系,都是集体农庄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也像大约30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时一样,仍然是必要的东西。”[13]12斯大林还批判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他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并不是通常的商品生产,而是特种的商品生产”,“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13]11当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关系、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没有条件去解决理论界长期存在的争议,并且由斯大林建立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理论和现实模式,被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形成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尽管如此,但也毕竟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关系做了一些初步探讨与实践探索。
二、前东欧经济学家对市场作用问题的探讨
从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开始,实行计划经济的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经济增长日趋缓慢,经济运行的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僵化等弊病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市场机制,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同时,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范式也逐渐被冲破。从1950年代至1980年代,前东欧经济学家尝试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传统的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批评,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理论,其中包括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起作用的思想。这些思想曾对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过重要影响。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Ockar.Lange)最早提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可以相容的。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兰格指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事实本身不决定分配消费品和分配人民各种职业的制度,也不决定指导商品生产的原则。”[14]10他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有另外一种模式,不一定是苏联模式,即提出了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或“计划模拟市场机制的模式”。[15]185他用了大量篇幅论证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他认为,竞争的市场与中央计划在资源配置方面可以互相补充有机结合。中央计划模拟市场的方法能够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它比资本主义竞争更有优越性。[14]10~18兰格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历史渊源之一。[16]
布鲁斯(Virlyn W.Bruse)在兰格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种提法十分清楚地说明,我们考察的不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经济制度,而是社会主义类型的经济运行原则的变种。”[17]布鲁斯在1980年秋为世界银行考察中国经济所写的背景文章中,把他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表述为军事共产主义模式、集权模式、含有受控制的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即分权模式、市场社会主义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分析,他选择了分权模式。他认为,分权模式是介于集权模式和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分权模式由于将第二、三级决策分别交由企业和家庭自由作出,市场机制直接发生调节作用,就可以保证和提高微观经济效率,既吸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优点也克服集权模式的弊端,同时由于第一级决策仍然保持在中央手中,从而能够为经济运行建立起总的框架,保证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布鲁斯的含有受控制的市场机制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分权模式),或“有调节的市场机制模式”[15]190,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它标志着市场调节机制被实实在在地而不是被模拟地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中。从此,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便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在实践中,布鲁斯模式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起到了指导作用,在这些国家的现实经济体制中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布鲁斯模式的痕迹。
捷克经济学家锡克(Ota Sik)把社会生产的不平衡划分为宏观不平衡和微观不平衡这两种性质根本不同的不平衡。他根据对这两类不平衡的不同调节方式或调节机制,将经济模式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1)宏观不平衡和微观不平衡都由计划直接调节,排斥市场调节。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高度集权的传统模式。(2)宏观不平衡由计划调节,微观不平衡由市场调节。(3)宏观不平衡和微观不平衡都由市场调节,放弃了计划调节或计划只起补充作用。在比较分析了第一和三种模式弊端的基础上,锡克选择了他的宏观分配计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新经济模式,也就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模式。[18]401他认为,既然微观不平衡是由计划替代市场造成的,那么就应由市场替代计划,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解决微观不平衡。锡克强调,这里的市场机制必须是真正的市场机制,其核心是必须有真正的竞争。为此就要克服卖方市场、消除垄断和保证企业的独立性。锡克相信,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采用市场机制,并且使之比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机制更完善,我们就能克服微观的不平衡。因此,“我们不应该去寻找一条消除市场机制的道路,而是要寻找一条利用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的道路。”[19]
锡克模式的重要贡献在于,从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各自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划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范围的依据,得出了宏观经济由计划控制和协调,微观经济在分配计划框架内由市场调节,即计划实现宏观平衡,市场实现微观平衡,[15]183从而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由于锡克模式是一种市场经济模式,这就使他比布鲁斯的“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在理论上前进了一步。他比布鲁斯模式更加强调市场的作用,即市场的作用范围更大,作用程度更强,从而把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推到了新的高度,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布拉格之春”提供了理论武器。但是,锡克过分强调宏观收入分配计划,强调政府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范围和作用强度,因而被认为是天真的改革家,没有充分认识到计划控制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冲突。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Janos Kornai)从经济协调的角度来划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他认为,经济协调可以分为行政协调(I)和市场协调(II)。行政协调和市场协调各有两种具体形式。行政协调的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直接的行政协调(I A),即高度集权的排斥市场机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二是间接的行政协调(I B),即废除了指令性计划,采用间接控制,市场机制确实已经发生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市场协调的两种具体形式:一是自由的市场协调(II A),即经济运行几乎完全受市场机制自发的盲目调节;二是有控制的市场协调(II B),即国家不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经济运行,而是借助宏观约束手段和参数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市场协调和行政协调的关系是,前者占主导地位,后者只起补充作用。
科尔奈通过对各种经济模式的利弊分析,选择了有控制的市场协调经济模式(II B),即“科尔奈的II B模式”[15]193。他认为,直接的行政协调即传统的高度集权经济模式的最大弊端是产生持续的短缺;间接地行政协调模式相对于直接的行政协调模式来说是一种进步,它废除了指令性计划,企业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但短缺仍没有消除。所以,间接地行政协调模式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只是一种过渡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从间接地行政协调模式继续向前推进,建立有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也被称为市场社会主义模式。[20]
科尔奈模式的特点在于把市场机制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机制,从而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为市场机制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界定。“他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一种‘短缺型’经济,……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计划经济缺陷的公开批判,动摇了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神圣信条。”[18]401科尔奈模式和理论,不仅对苏东,而且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5年9月在中国举行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即著名的“巴山轮会议”上,科尔奈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应当选择类似于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这种模式(这成为此次会议所明确的三个改革方向之一)。
前东欧经济学家对市场作用问题的上述探讨,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摆脱了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大大推动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具有重要历史作用。但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讨还不充分,并且,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的剧变,经济学界迅速分化。有些经济学家公然批判马克思主义,攻击社会主义,宣称要想建立市场经济就必须接受私有制。至此,前苏共和苏联东欧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讨暂告一段落。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和考察苏东国家关于市场在社会主义资源配置中作用问题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我们看到,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的空前试验。这一过程中有经验、有教训,不仅对苏东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第一,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长期发展,改革势在必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优劣的比较,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劣的比较。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吸取其合理方面,摒弃其信息封闭、非扩散,协调纵向、等级制,决策集中、由上级领导决定[18]399,400等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
第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但是,社会主义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核心和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计划(政府)的关系,而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如波兰的科勒德克教授认为的,除了前东德外,后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一般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恰当的制度性改造,自由化和私有化就会出现问题,造成一种既非计划又非市场的不正常状态,形成大范围内的腐败和有组织的犯罪。[21]
第三,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全面理解。我国经济家刘国光旗帜鲜明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守的不仅是市场价值规律,还要遵守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22]毋容置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并不是对十四大提出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否定,而是进一步发展。习近平同志将十四大的提法称为“重大理论突破”、“理论创新”,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称为“重大理论观点”,“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所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显然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从理论上作出的新的表述。这样,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的全面理解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市场主要在微观资源配置层次上起作用;政府主要在宏观资源配置层次上起作用。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注 释
①参见:高群、王书相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部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②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N].人民日报,1992-10-12.
③参见:庄宇辉,何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重大理论创新和亮点[N].深圳特区报,2013-11-13;赵学清.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N].解放日报,2013-12-09;韩宝江.为什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N].光明日报,2013-11-30.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R].新华网,2014-05-27.
[1]列宁全集:第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91.
[2]列宁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列宁选集:第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0.
[4]列宁全集:第4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10.
[5]布哈林文选:下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39-40.
[6]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
[7]列宁全集:第6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5.
[8]列宁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79-81.
[9]沃兹涅辛斯基经济论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1.
[10]布哈林文选:上册[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441.
[11]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4:13-16、40-41.
[12]斯大林.斯大林在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 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6.
[13]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4]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15]钟声.当今名家侃市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6]罗卫东,蒋自强.兰格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J].学术月刊,1994,(5).
[17]布鲁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
[18]王义祥.中东欧经济转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9]锡克.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J].经济研究资料,1981-05-07.
[20]科尔奈.短缺与改革[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82.
[21]科勒德克.从“休克”失败到“后华盛顿共识”[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2).
[22]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