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循环理论视角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障碍研究
2014-03-29徐修德
○李 琛 徐修德
(青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一、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超循环机理
超循环理论最先用于生物领域的研究,是由德国科学家M.艾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现已成为系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超循环理论将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
反应循环是三个层次循环中层级最低的循环,因为其需要借助组织外部产生的催化剂来对循环进行催化才能够确保循环的正常运行。在反应循环中,循环的每个个体单元之间通过催化剂有机的连接,每一步的产物是下一步产物的原料供给,同时需要外部有足够促发反应的催化剂。与反应循环相比,催化循环能够通过组织自身产生催化剂。在催化循环过程中,至少有其中一步的催化不再需要借助组织外部力量而是凭借循环自身产生,因而循环过程更加成熟完善。超循环是三个层级的循环中最高级的循环,是循环的循环。在超循环模式中涵盖多个催化循环,系统既能够实现自我再生,也不断进行自我复制,将若干自组织机制进行耦合,促使组织升华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以视为一个超循环系统。联盟内部各个成员之间以及与外部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会促进组织进化,在内部与外部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超循环系统。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超循环障碍
根据超循环理论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知识转移障碍进行归类能够促进研究的有效性。杨洋、田也壮(2010)将组织内部要素归纳为单元、业务、输入、输出与元素几个部分。单元涵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执行成员,如企业、高校、地方政府以及中介机构。业务是指企业、政府或中介机构发挥其在联盟中特定作用所必须经历的步骤。输入是外部元素对单元的作用,例如企业筹资不利影响到企业经营利润的下滑等。输出是指单元对外部的作用,例如大学或科研院所通过对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引发的技术变化。元素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和中介机构的基本构成,例如资金、人员、信息技术等。本文运用超循环理论,将知识转移障碍归为三大类,即超循环单元障碍、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超循环系统障碍。
1、超循环单元障碍
超循环单元障碍与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不同,单元障碍强调联盟内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作为若干个循环系统单元自身与同属性单元存在的超循环障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超循环单元障碍首先存在于企业。联盟包含诸多既相互竞争又合作的企业,企业之间技术设备、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知识结构、所处生命周期等存在差异,盈利能力也不尽相同。差异造成联盟中企业的冲突,给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带来障碍。企业能否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提供的知识转移机会来促进发展还取决于企业对知识的信任程度。企业希望通过联盟提升经济效益,但自身对于联盟中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作为企业个体,其自身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知识遗漏等现象,新知识从其它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引入企业后质与量都在各部门转移过程中降低,知识转移绩效大打折扣,造成超循环单元障碍。
其次,超循环单元障碍存在于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技术、知识的主要来源地。这种障碍主要表现为知识转移意愿低、资金缺乏。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知识保护意识过高造成同行业之间分享最新科研成果存在障碍,同时,研发人员待遇欠佳降低了研发积极性,资金不充足亦无法促使科研顺利进行。
再次,超循环单元障碍存在于政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个整体,政府在联盟中需统筹全局,提供知识导向。然而信息的滞后性给政府制定新政策造成困难,政策激励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政府对联盟内各单元的熟悉程度、对市场动向的分析均影响联盟的运行。
超循环单元障碍还存在于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扮演着媒介与疏导的角色。该障碍主要表现为中介机构不能充分掌握联盟内部各成员的发展近况,对新技术的把握欠佳,难以将联盟内知识的供需进行高效匹配。部分中介机构之间存在恶意竞争,提供不真实信息。目前,中介机构仍然缺乏优秀技术人才对新技术、新专利进行评定,这必然引发知识转移障碍。
2、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
(1)企业
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入业务障碍有多种情况,主要包括企业从外部筹集的资金不足、校企之间信任度低、企业接受知识能力不足、中介提供信息不完善、政府政策导向不明确等因素造成输入断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组成联盟前缺乏交流,互动能力、信任程度较低,影响企业吸收知识的主动性。
企业的输出业务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知识科学合理的编码化造成的信息失真、不能将所需技术知识明确传达给高校与科研机构、向政府与中介机构反馈能力低下、缺乏先进技术人才等,这都造成企业对外知识转移的偏差,引发输出断裂,造成企业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出业务障碍。
(2)高校与科研院所
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入业务障碍表现在由企业和政府投资不足造成的资金欠缺方面。企业不愿承担研发风险减少对科研院所的研发投资,政府不出台政策支持研发,这造成了高校与科研院所无力提供知识,难以研发新技术。除此之外,实验室研发物质条件落后、科研人才缺乏也会造成输入断裂,引发超循环输入业务障碍。
高校与科研院所输出业务障碍主要为接受者的接收知识能力不足,无法充分将新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还表现为新技术、新专利的对外宣传信息公开不足。中介机构没能提供其研发进展信息,无法吸引各界关注。部分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知识保护意识较高,信任度相对较低,不愿将科研成果提供给不信任的企业与中介机构。
(3)政府
政府的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表现为缺乏对联盟市场信息的了解、出台政策滞后以及对联盟的经费拨款不足等,这一方面是由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延迟导致输入与输出业务断裂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判断失误引发输出业务断裂造成。政府缺乏实地信息考证,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受阻。
(4)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的知识转移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对于中介机构而言,其输入业务环节中高校与企业对知识的保护意识过强或对外输出编码化能力太弱均会导致中介机构接收新知识信息不足。输出业务障碍是由中介自身技术水平的局限、人才的缺乏造成的信息丧失实效与估值偏差等原因造成,同时,信息的接收者即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对中介机构对外公布的信息关注不足亦造成障碍。
3、超循环系统障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超循环系统障碍强调联盟组织结构、利益分配模式以及知识性质及距离等因素造成的知识转移障碍。超循环单元障碍、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将联盟内各成员与各成员之间知识转移业务往来障碍进行有效归类,而超循环系统障碍则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视为系统化的主体,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考量。
(1)组织结构障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个技术组织形态整体,其内部组织结构对知识转移存在影响。与传统的企业等结构不同,联盟内部成员通过契约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凭借共同的目标相互连结,管理缺乏强制性与约束力,且各成员经营方式、文化理念不同,知识转移随意性较大。联盟内原则上的风险共担并不能消除成员各自为战,知识转移障碍日渐突显出来。同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个动态结构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吸纳新成员的加入,新成员能否适应联盟内知识转移模式会影响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
(2)利益分配障碍
利益分配障碍是超循环系统障碍中最直接显现出的障碍。联盟内各成员组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最主要动机就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然而联盟利益分配模式与计量方式有待提高。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知识提供方与知识接受方对知识价值的评估往往是不同的,知识接受方无法客观评定出所吸纳的知识为其带来的收益,知识提供方亦无法精确给出其提供知识的价值。对知识的估价估值不足引发超循环利益分配障碍。
(3)知识性质及距离障碍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转移中的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相比其它知识技术性较强,并且多是隐性的难以被编码化的知识,这造成超循系统障碍中知识性质障碍。知识距离障碍不仅包括组织间的文化距离,还包括组织间的空间距离。组织间文化距离差距主要突显在高校与企业等之间的文化差异,由于各自理念与目的不同造成知识转移障碍。组织间的空间距离越大,越不利于联盟内知识转移的实现。空间距离过远会造成彼此间交流意图减弱,在知识转移过程中效率低下,知识的遗漏、误差等现象也会频频发生。
三、结论
超循环理论的引入能够系统分析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存在的障碍,其中,超循环单元障碍强调联盟内成员自身与其同类同属性成员之间的横向转移障碍,超循环输入与输出业务障碍则强调联盟内各个成员业务往来之间知识转移障碍。超循环系统障碍从宏观角度出发将联盟内固有的知识转移障碍进行归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其成员有机互动结合而成的超循环系统,需要联盟内成员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确保顺利发展。消除联盟内知识转移障碍可从联盟整体制度构建、联盟个体成员管理以及联盟内非正式组织促进等方面深入研究。
(注:本论系为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4RKB01510。)
[1]吴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
[2]曾德明、何银芳、彭盾:基于趟循环理论的产掌饼系统中知识转移障碍研究[J].软科学,2009(7).
[3]林枭:科技型人才聚集中隐性知识转移障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4]王立生:论战略联盟视角的企业知识获取与转移障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