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设计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29何玉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心理学案例

何玉莲

案例教学法在“设计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何玉莲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设计心理学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具有知识面较宽泛、理论较抽象、实践较复杂等特点。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实践模式,在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本科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中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再到课程知识的运用,以案例推进课程学习,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教学法;设计心理学;工业设计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即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符合“设计心理学”课程定位

设计心理学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其内容往往来自其他学科或设计实践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包括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人机工程学、信息科学、艺术学等,呈现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因此,“设计心理学”课程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具有知识面较宽泛、理论较抽象、实践较复杂等特点,对于本科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鉴于“设计心理学”知识点的宽泛性、抽象性、实践性等特点,相较于以往的举例法,案例教学法更能有效地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举例法只是用案例进行知识的解释阐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案例教学法则是借助活生生的案例素材,让学生参与案例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工业设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掌握扎实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和设计管理,能够适应潮流并努力变革的适应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基于该培养目标,本科阶段的“设计心理学”课程不应被定位于纯理论性的课程,其课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设计思维方法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意识,以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本科的“设计心理学”课程中,应基于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重视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思维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设计与人心理的复杂连接,用其指导解决产品设计相关问题。在这样的课程定位下,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而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的实践模式。

一直以来,我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都强调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是产品设计的主要着眼点。因此,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缺乏这样的基本理念,不可能设计出好作品。基于如此推论“设计心理学”课程可作为撬动支点,以此开始搭建出一整套设计思维系统课程群。在课程体系中,“设计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简单的心理学普及性质的课程,它还从属于更系统和持续的教学架构,上可以承接“设计概论”“设计史”等课程,下可以充当“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基础。通过案例引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设计心理学”课程知识点与其他课程相联系,更能有效地与后续专业技术课程相衔接。为此,我们从课程导入到课程具体知识点的讲解,再到课程知识的运用,都强调以案例推进课程,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更生动地解读设计创造的意义,深入理解人与物之间的内在逻辑,开启学生认知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大门。

二、课程兴趣的案例启发

在讲授任何一门课程时,教师会习惯性地首先告知学生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让学生初步明确该课程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此来“劝告”学生认真学习。事实上,仅仅告知学生课程目标是什么,对学生而言是毫无动力可言的,只有引导学生主动去设定课程学习的目标,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力。考虑到“设计心理学”课程知识点的宽泛性,在授课之初,首先应该通过案例启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教学的设计本就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这也是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一种应用。多年来,设计理论课程很容易被学生排斥,教师在抱怨学生对课程认识不足的同时,也应该反思教学的方式方法,以便更有效地组织这些课程。作为设计思维理念,“设计心理学”课程知识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慢慢让学生领悟。在课程教学中,借助案例启发,既能让学生尝试在案例中去感悟课程中的设计理念,也能使无形的理论有形化,使学生更易理解感知,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在多轮教学实践中,我们曾通过多种案例进行课程启发,如一些产品设计的经典案例、往届学生的毕业设计案例、学生自己原来的设计案例等,但比较发现,在这一阶段,学生对自己原来的设计案例的思考主动性更强,因为这些案例比较贴近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而学生对整个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所遇到的问题最为清楚明确,能够快速进入主动思考分析的状态。因此,在“设计心理学”授课之初,我们往往会从学生自己提供的案例中进行选择,选择能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相联系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学生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让他们从中慢慢意识到“设计心理学”课程所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并明确课程中的知识点正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设计过程中所遇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此过程中,案例启发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整个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而是通过代表性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课程内容的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的案例导入

“设计心理学”课程中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确实不易理解和掌握。为此,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首先可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阐述,使学生对知识点建立初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案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

在“设计心理学”课程讲授过程中,依托案例教学法进行知识理解的引导,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关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两个案例导入环节:

第一,课程知识讲解环节。

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设计心理学知识,学生首先要对课程知识内容建立初步的认识,这一过程以传统的讲授方式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对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同时,围绕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展示一些简单案例并引导学生一同去分析,使学生主动探索难点问题,也便于学生在后期独立进行案例分析时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如在讲解“原型匹配”的相关知识点时,因其知识概念较为抽象,我们借助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将同一产品设置在不同的场景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从而理解“原型匹配”的概念以及它对设计创意的影响(见图1)。课程知识讲解阶段,案例引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第二,知识综合运用环节。

基于“设计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实践性特点,在课程教学中要非常重视知识运用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案例教学法是相对较易实施的课堂实践模式。在产品设计实践中,往往涉及多个设计心理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讲解一个个独立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做到融会贯通。为了有效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程中可选择一些设计实践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或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寓“理”于“问题”,寓“理”于“情境”之中。在有限的课时内,为了保证案例分析的有效展开,可以首先以某个案例进行示范性引导分析和课堂头脑风暴式讨论,使学生明确整个案例分析的流程,而后导入精选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分析,以课堂训练或课后作业的方式进行。

在课程教学中,可结合专业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将整个课程内容归纳为几个知识板块。基于课程的知识板块,教学中的综合运用环节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每完成一个板块内容的知识学习后进行的案例实践分析阶段,二是完成所有板块知识内容后进行的综合运用阶段。在第一阶段中,受知识结构的限制,对同一设计案例可进行任务分解,设定不同的问题主题,在不同板块学习阶段导入不同的分析主题,以符合不同板块知识内容的特点,方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确保板块内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以盲人餐厨具设计为案例,将案例分解为造型设计、功能设计、界面设计等多个分析层面:在“可用性设计”板块中,引导学生从“功能设计”层面进行分析,着眼于产品使用流程中的心理现象分析;在“情感化设计”板块中,引导学生从“造型设计”层面进行分析,充分运用感觉通道原理、知觉原理等知识进行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等等。第二阶段是对整个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在选定案例的基础上,按照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让学生自行分析整个流程中所涉及的所有设计心理现象。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学生毕竟还处在初学状态,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如设计好问题纲要以确保案例分析过程的有序进行(见图2)。

基于案例教学法推进下的课程教学的阶段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整个课程中对于阶段性考核方式的探索,通过阶段性的案例训练引导学生建立阶段性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四、结语

当然,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的设计也并不是仅仅依托于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互补,如案例教学法与情景启发式教学法的结合,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结合,案例教学法与体验教学法的结合,等等。

[1]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孙颖莹.工业设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30-435.

[3]李健.理论与实践的系统链接:关于设计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验[J].设计,2013(8):156-157.

[4]何玉莲.设计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2):110-111.

[5]王春月.案例教学法在广告心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与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14-17.

责任编辑:庄亚华

G642

B

1673-0887(2014)04-0117-04

10.3969/j.issn.1673-0887.2014.04.027

2013-12-31

何玉莲(1981—),女,讲师。

常州工学院2012年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120340)

猜你喜欢

设计心理学心理学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基于本土化设计的逆本土化设计研究
平面艺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