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视域下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2014-03-29王小芳郭飞君
王小芳,郭飞君
(1.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2.长春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2)
主体视域下大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王小芳1,郭飞君2
(1.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2.长春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32)
青年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目标和主要突破口。针对大学生所具有的发散性思维、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开拓创新意识、能动的实践性与强烈的求知兴趣等特征,本文逐次解析现阶段青年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索其成因,提出塑造大学生创造性主体的途径。
大学生;创造性主体;成因;培养途径
青年是新时期创新的主体和栋梁。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深刻的社会变革,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追求学生自由发展的同时渗透创新教育的因素,培养复合型人才。
1 创造性主体内涵透视
创造性过程的实现始终离不开创造性这一主体因素,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剖析创造性主体的概念及其行为特征就成了更好地激发主体创造性的前提条件。而厘清创造性主体的内涵又需要结合中西方哲学、教育学所阐述的主体思想,为挖掘大学生现实性主体所存在的问题提供反思的根据。
1.1 概念追溯
1.1.1 西方主体哲学与教育学视角的认识
自古希腊时期始,关于主体性的研究涉及将人自身视为研究的主体。正如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所提到的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发挥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这一独具创新的教学方法——问答法主要是在与对方对话中,发问并迫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事先不告诉对方答案,而是通过帮助对方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从各种具体事务中归纳事物本质,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从而使学生在否定对方原有观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事物的概念和认识真理。此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进而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培育。
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夸美纽斯将人文主义思想引入教育领域后教育家越发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其中主体性思想体现的较为突出的是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作用的重要性,强调培养学生在做事中学习的能力,从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杜威也指出良好教育的实现要在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将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现代西方世界关注人们精神上的价值取向,由此涌现出一批人本教育理论家,他们大都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其中,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不完美的,而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自由学习”、“自我指导式的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才是科学的。学生在自由成长的条件下能塑造自身主体意识,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1]。这种理论将主体与主体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创造性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基础。
1.1.2 我国主体的哲学与教育学视角认识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萌芽早于外国,其中孔子教育思想早于苏格拉底一千多年。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相似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张在“先生”的启发和引导下培养“弟子们”主动思考的品质;倡导教育者依据受教主体的不同来教导学生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发挥;提倡让学生反复思考,唤起学生内在的求知动机和兴趣。
近代的中国涌现出一批进步的启蒙思想家,如林则徐、魏源等,他们在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倡导向西方学习,学习先进的“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摒弃“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关注人的主体性,在反对封建的旧制度和抨击保守思想的同时带来了新的“以人为本位”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民族意识。民国时期,教育名家蔡元培在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中力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和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和主体自省意识,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西方现代文明进行结合[2]。
教育家陶行知是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先行者,他倡导的“教学做合一”和借鉴杜威的“从做中学”都闪耀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光芒。正如他在《创造宣言》中提到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3]陶行知一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将学生主体性教育工作又向前推进一步。
现代中国借鉴马列主义思想,深入发展其思想中主体性的精髓。其中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成为教育实践主体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来理解人的主体地位,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是创造实践活动的主体。
1.1.3 特征分析
青年学生这一主体存在诸多特征,较为突出的有发散性思维、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开拓创新意识、实践性和学习的兴趣等特征,透过这些典型特征来分析学生创造性主体的内涵,深化人才培养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理论,为实践性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1)主体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是主体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采取开放式、探索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这一思维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于1959年在介绍“智力模型”时提出,并将其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主体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可成为衡量主体创造性水平的标准。主体迸发发散性思维与工作效率呈正相关。主体的发散性思维是完成创新过程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载体,对创造性主体的实现起积极作用。
(2)主体主观能动性与自我创新意识。主观能动性是主体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世界的活动,以求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生理、心理、思维及社会行为活动全过程的觉知,涉及自我认识、自我监控与自我调节。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学生主体在学习时要有自我控制和调节的意识,在学习中适时调控学习进度和培养能动意识。
自我创新意识是主体在创新层面上以智力为基础、以能力为标杆形成的一种智能意识,与主体想象力密切相关。创新意识离不开学生主体丰富的想象力。狄德罗认为想象是人的一种特质。爱因斯坦将想象力视为涵括事物发展与知识进步的源泉,且这个源泉的培养要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完成。马斯洛曾将主体划分为初级的、次级的和整合的三种阶段,认为主体创造力可经这三阶段逐渐完善和挖掘自我,当学生完成一次创造后主体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感会越来越强烈,从而逐渐提升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3)主体能动的实践性。实践是主体有计划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活动,是一种非内在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也是主体依据主观目的和主观思想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主体所特有的实践,具有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强调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在实践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双重因素影响下促使人们客观地重识实践、探讨实践的主体性问题。
(4)主体浓厚的学习兴趣。最早给兴趣下定义的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兴趣是主体心理上的积极活动和自我活动,是主体主动探索客观事物和实践的需求和欲望。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主体认识事物和探究实践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积极心理状态。兴趣在主体推动自身进步基础上促使主体继续求知,通过培育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引导主体参与实践并促使主体稳定持久地学习。
2 大学生主体创造力不足的成因
学生主体创造性不足由主客观多方面因素造成,其中主要主观原因为缺乏发散性思维、自我能动意识不足、创新意识与开拓能力不强,而缺乏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与缺乏浓厚的学习与探究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客观因素影响,这些主客观因素成为制约学生主体地位实现的瓶颈,不仅影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而且制约学生创造性主体地位的实现。
2.1 缺乏发散性思维
首先,知识存储量影响主体发散性思维。主体知识存储量越大,形成创造性思维的程度越高[4]。中国大学生存储的知识量明显低于国外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新观念形成的基础明显薄弱于国外学生。学生主体扩充知识面与发展扩散性思维已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其次,主体缺乏自主性和想象力。学生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性与独创性,缺乏批判精神和想象力,受传统观念束缚和固有思维限制,致使学习与办事效率低下。独创性是主体在学习时独立思考与探索的特征展现,是创造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
2.2 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创新意识
学生主体地位的显现离不开主体的自我创新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造能力的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主体创造性实现的可能性越大。
首先,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到位,缺乏自我反思精神和创造性学习的自信心。一方面,由于主体创造性意识不足,加之创造性的氛围不浓厚,主体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完全发挥。另一方面,缺乏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信心。其次,创造性学习与思考的自我意识不足。立足于大学生主体的视角,主体创造性学习意识是创造性学习实践的前提。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易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学习,这种不正确的学习态度不利于主体的学习、生活与工作[5]。其次,缺乏创新开拓意识,主动性不足。主体习惯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易造成“思考懒惰”与“学习懒惰”的现象[6]。
2.3 缺乏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培养的学生容易出现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高校设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单一,限制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高校的目标是从多学科、多视角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从实践角度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需要结合起来培育创新性人才。但大部分高校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固定的授课内容和考核方式,实践活动类型少,学生思维得不到开阔,仅从书本出发思考问题,未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认为专业知识枯燥乏味,缺乏实践感与新鲜感。如此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
2.4 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主体积极探究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会唤起对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增强创造性思维积淀能量[7]。大学新生在入学后不再有原有的学习劲头,学习目标与动力模糊,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心理,缺失对求知的兴趣。学生平时知识储备量不足,缺乏创造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3 创造性主体的塑造路径
3.1 增强主体发散性思维
3.1.1 加强创造性知识与理论的培养
丰富与创造性相关的发散性思维的基本知识是培养主体发散思维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开设创新类教育课程对提升大学生主体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有促进作用。首先,开设一定的创新类教育课程,提升主体创新实践的理论基础,丰富与创新有关的理论知识。其次,引导主体直接参与创新活动。适时开展与教学或科研相关的专题与讲座活动,将科研能力强的学生吸纳进来[8]。
3.1.2 培养主体探索问题的灵敏性
主体发散性思维的塑造离不开学生自身努力。传统的学习往往以高分数为目标,强调记住知识点,而创造性学习的目标是从新视角、多途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一般采用隐性方式来衡量其目标是否完成。在创造性学习方式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通过创造性的解决办法提升学习和办事效率,在培养主体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挖掘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
3.2.1 加强自我教育并重塑创造性学习信心
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作指导。在意识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外界客观条件努力完善自己。其次,学生主体要有自信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面对困境或从事某项活动时展现正面的心理品质,用自信心去增强主体办事能力。
3.2.2 加强学生主体创造性学习与创新的自我意识
首先,加强主体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自我意识,注重创造性学习的发展和主体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并将自我意识运用到实践。其次,激励主体创新意识,注重培养主体开拓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9]。
3.3 倡导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主体社会实践来锻炼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第一,设置实践类课程。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主体有更多机会与社会接触,在实践活动中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做到专业课的开设与社会衔接[10]。第二,学校为学生提供适应社会的条件和机会。学校要加强同企业、社会的联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开拓更多的途径,从而保证学生主体的实现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采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在大学里设立相关研发机构,促进学校的社会化和学生的社会化,跨越理论与实践间的鸿沟。
3.4 促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首先,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新生入学后要保持努力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激发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之以恒的研究,为下一步发展铺好基石。最后,教师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将之转化为求知的欲望。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到关键之处时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1]卢正芝.学会参与:主体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78.
[2]王素娟,杨凤明.基于人格教育的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J].兰台世界,2013(13):113-114.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5.
[4]刘汉民.论大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32):173-174.
[5]李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1):117-118.
[6]张军.青海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2):461-463.
[7]涂阳军,姚利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21-19.
[8]钟以俊.促进大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1994(3):88-90.
[9]谷传华,周宗奎.用得其所:促进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教育心理研究,2010(6):65-69.
[10]刘玉杰.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J].现代教育科学,2014(2):142-143,172.
2014-09-21
王小芳(1991- ),女,内蒙古赤峰人,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
G645
A
2095-7602(2014)06-0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