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生态学视角的信息服务趋势解读
2014-03-29孙华丽
孙华丽
(中国人民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872)
伴随着全球范围信息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信息结构发生急剧变迁,信息矛盾开始出现,信息污染、信息超载、信息焦虑等恶劣的信息环境开始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人、信息组织与信息环境的关系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信息领域的重要课题,这就带来了生态学研究方法在信息研究领域的应用。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成功渗透和长期发展最终促成了信息生态学这一交叉学科的产生。从信息生态学角度进行信息的组织、利用以及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信息服务的趋势所在,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
一、信息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的协调发展。面对信息过剩、斑杂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信息环境恶化状况的出现,人们开始以生态学的眼光对待信息。这样一种思考信息、分析信息的做法和观点,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才正式使用“信息生态”的概念,以此来表达生态观念和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之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信息生态学”。信息生态学是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人类社会组织与信息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2]。
经过不断发展,信息生态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研究体系和理论体系,对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如信息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信息生态因子及相互关系、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方法、人和社会组织与信息环境的关系或相互作用的过程及规律等,都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除基础理论研究之外,信息生态学也非常注重应用领域的研究,信息生态失衡、网络信息生态、信息生态与社会环境等问题都是当前信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3]。因为归根到底信息生态学的宗旨和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来找到信息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发挥信息环境的作用,促进信息生态的良性进化,以期最终达到人与信息环境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服务作为信息管理的重要环节和信息活动的重要保障,其目的就是为了高效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就需要从信息生态学的高度,并利用信息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重新审视信息服务的发展前景。因此,信息生态学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基于信息生态学做好信息服务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基于信息生态学的信息服务方法
近年国内外学者重点提及和研究有如下几方面:信息觅食、信息生态位和信息生态链。这三个方面是信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同时也是信息时代开展信息服务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因为它们实际涉及到信息服务的主体即信息人如何寻觅信息、如何处理在信息服务中的位置,以及如何建构信息生态平衡,形成一个信息生态链,也预示着当下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信息觅食:重视信息偶遇,提供优质信息环境
信息觅食,顾名思义,就是信息的寻找、获取,是用户需要在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与获取所需的信息之间达到一种最优化的平衡[4]。信息觅食可以从哲学和技术两个层面展开。
从哲学的层面来讲,就是把人类的信息搜寻行为提升到生存层面,即信息搜寻并不仅仅是目标导向型行为,而是人类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了更好的生存的根本性活动。因为即便没有任何特定目标和题目,人类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信息觅食活动。这就意味着在信息活动中,我们不应该把信息偶遇排除在外,甚至基于本能的信息偶遇可能比有意识的信息检索对信息人更具根本性意义。
从技术层面来讲,生物总是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最优的觅食策略,包括对栖息地的选择、对食物的选择等。信息人搜寻信息的行为与动物的觅食行为非常相似。这就意味着在以往对信息服务的探讨中,预先设定信息任务和环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应用到信息检索中,就是即使目标明确,当面对大量返回结果,可能会花费较高代价来获得所需信息时,信息用户可能改变检索目标或转移到另外的环境继续觅食。这个时候系统仅靠检准率和检全率无法挽留信息觅食者。
因此,从信息觅食角度来解读信息服务的话,就意味着要重视觅食者的信息偶遇,给用户提供一个充满优质信息的环境,降低信息人的觅食困难和消化困难,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那就是知识服务。
2.信息生态位:提升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水平
如果说信息觅食讲的是信息主体行为的话,信息生态位讲的则是信息主体在信息活动中的位置。在生态学中,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环境中占据的特定位置,是生物对资源和环境的选择范围所构成的集合。对应而言,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生态环境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
信息生态位是一个多维视角,由信息功能生态位、信息资源生态位和信息时空生态位三个方面构成。信息功能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信息资源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环境中占有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状况;而信息时空生态位是指信息人在信息活动中所占的时间段和生存空间。
信息生态位以宽窄衡量。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生态位宽度是指信息人在不同的信息生态维度上对多个信息环境因子适应、占有和利用的范围与数量,当信息人的生态位都处于合理宽度,那么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就会是一个和谐系统;反之,如果信息人生态位重叠严重,则会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和信息人之间的恶性竞争。然而,信息生态位与生态学意义的生态位又不尽相同,信息环境毕竟是一个人工系统,可以进行人工管理和人工调节,即可以进行信息生态位调整,使得整个信息生态的良性共生,因而信息生态位也标志着信息人具有信息功能和利用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人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和竞争水平[5]。这对于信息服务机构而言,对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
3.信息生态链:建构信息服务平台和保障
信息觅食以及信息生态位体现的是信息人个体境况,而这些个体境况通过个体间关系以信息流转为载体汇集成为一个动态链,从而成为构成信息生态系统这个动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信息生态链由信息供应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分解者四个环节的信息主体构成,体现信息流转的过程。信息主体、信息流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动态适应最终形成信息生态的平衡,并且在这种动态的适应中实现共同进化。
与自然生态中的食物链不同,作为有信息主体参与的动态价值链,信息生态链是可以被设计和管理的。信息生态链管理是一种整体的管理方法,追求信息活动给信息生态链带来的整体收益。信息生态链管理的关键点不在于对信息和信息主体本身的管理,而在于对信息流、行为、关系和过程的管理[6]。同理而言,信息服务的核心也可以从信息提供迁移到对信息行为和信息过程的服务,为信息人的信息觅食、信息传递、信息消化等活动提供平台和保障。
可以看出,在一定意义上说,以上三个方面实际也是信息服务的方法、途径和原则,是服务于信息服务的。
三、基于信息生态学的信息服务趋势
从信息生态学出发,我们不难看出未来信息服务的几个主要趋势,即知识服务、信息环境服务和业务外包。
1.觅食者的生态猎场——知识服务
源于信息觅食的知识服务,有其独特的服务工具、方法和团队。
第一,工具——知识地图。觅食在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缺少的往往不是信息而是方向。知识地图就是为了指示信息资源在知识海洋中的位置,并指引他们觅食信息的正确途径。虽然知识地图有着多层次的含义和一个宏大的视野,但从狭义应用而言,地图的建构不需求大求全,应以实用方便为宜。尤其对于信息新人而言,庞大的信息资源使他们无法看清本领域知识的全貌,无法确知自身所处的位置、信息的亲缘以及继承脉络,这种觅食的困惑可能将他隔绝在优秀觅食者队伍之外,而信息觅食在当下意味着生存本身,无法觅食信息即会被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所抛弃。对于资深觅食者来说,信息地图的作用在于揭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存在人脑中,找到拥有知识的人,也就找到了需要的隐性知识。因此,微软“知识地图”以人为导向,采用多级知识评估标准将员工所具备和应具备的技能显性标示出来,便于找到知识源[7]。隐性知识是领域内深藏不露的优质信息,对知识本身的进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二,方法——文献计量。信息觅食的目标是知识。虽然信息自身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但是这个意义可以有用,可以无用。零散的信息只有经过关联加工和分析,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情境,才能称其为知识,从而成为觅食者的优质猎物。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离不开数据、信息乃至文本自身,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人类理解性的操作活动,离不开人力和技术支持。依赖于文本的文献计量方法一直致力于对人类的理解等操作活动给予技术支持[8]。文献计量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而探讨某一领域的信息结构、特征乃至发展前景,这有利于觅食者作出判断和决策。
第三,围猎——专业团队。在自然生态中,觅食离不开种群合作,被誉为丛林之王的狮子也采取围猎的捕猎方式。而所谓知识服务就是要为信息人提供觅食经验丰富的围猎伙伴,让信息觅食更加专业、高效。信息资源分散、层级结构复杂会导致信息觅食成本过高,从而引起觅食者的挫败,因此服务团队的最终目标是使信息觅食者获得成功,这应是衡量知识服务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虽然提供的最终服务产品应当简明易用,但在服务过程中,知识服务要求具备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分析、高超的信息技术实现手段以及过硬的领域专业知识,因此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配合,团队协同能力直接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信息生态链管理——信息环境服务
信息生态链管理为信息服务提供平台和环境支持,而具体到信息环境服务自身而言,有两种主要模式。
第一,众包模式。众包技术,国内也称威客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互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众包是指把信息交互的部分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转交给大众群体来完成。众包模式带来的信息服务采用用户之间自助的方式,帮助用户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就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原子服务,而信息服务机构及其支撑系统的作用就是这些把原子服务合成紧凑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环境,而不是仅仅为用户提供信息[9]。
第二,架构服务。提供可开发技术架构,让原来面向直接用户服务的Web服务成为可编程的Web,方便其他系统集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境,将不同功能通过开放的代码,组合成一套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新系统。国外的很多数据库都向用户提供这种代码以方便引用。不能被集成的服务就像无法被查找到的信息,几乎不产生价值。
3.服务机构生态位调整——业务外包
信息服务机构作为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者,是信息人的一种类型,必然有其特定的信息生态位。
为了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信息服务机构总是想要占有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不断扩宽信息生态位宽度,从而与信息环境中其他信息人的信息生态位产生重叠。不仅与其他信息人陷于激烈竞争之中,也会逐步发展到信息机构无法负担自身成本的地步。此时信息机构可以通过合理外包,将与其他信息人重叠的业务分离出去,集中力量扩展优势生态位区域,从而达成信息服务机构的差异化发展、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信息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业务外包作为一种选择路径,也不应轻率为之。信息服务机构应充分仔细评估信息技术、财务状况、信息需求、风险等因素,从而确定哪些业务需要通过外包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达成以后,信息服务机构需基于自身服务需求以及合同条款对外包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并通过评估与调整实现双方的良好互动,以期最终达成双方的和谐共生。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更是一个信息化了的社会,是服务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信息服务也就必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这也是探讨信息服务的现实意义所在。
[1]张向先.我国信息生态学研究现状综述 [J].情报科学,2008(10).
[2]丛敬军.信息生态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9(3).
[3]张向先.我国信息生态学研究现状综述 [J].情报科学.2008(10).
[4]杨阳.信息觅食理论的研究进展 [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
[5]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 [J].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6(12).
[6]韩刚.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J].理论与探索,2007(1).
[7]陈强.知识地图研究现状与展望[J].情报杂志,2006(5).
[8]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综合研究的方法论来源与依据[J].理论与探索,2009(2).
[9]刘高勇,汪会玲.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变革[J].图书情报工作,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