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学习教学法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2014-03-29耿科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8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教学实验羽毛球

耿科

(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互动学习教学法运用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耿科

(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研究手段,根据互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羽毛球教学的特点,设计出羽毛球教学互动学习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异质化的分组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对于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成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互动学习;高校羽毛球教学;实验研究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由此引发了高校体育教学多视角、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互动学习是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强调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实质和价值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使其个性得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羽毛球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培养价值,在高校球类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社会羽毛球运动蓬勃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于高校羽毛球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实施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羽毛球技能的有效提高,推动高校羽毛球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互动学习教学法的概念和意义

互动学习教学法亦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与“学”两大行为主体,通过地位的互换与角色的转变,来构建一种彰显平等互助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并在基于“教”与“学”双方共同认可与接受的基础上,遵循双向交流与互动的原则,来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传授、掌握与吸纳的过程.

互动学习教学法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对民主化元素的融入,进而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健康、愉悦的教学氛围.该教学法以“互动”为主要特征,实现了“教”与“学”双方在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上的双向性,摒弃了传统教学方法所具有的单向性的弊端,实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从被动接受者向着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促使其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有机地转变为自主发现与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满足,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进而激发其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形成与发展,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在互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教”与“学”的有机交互、双向反馈以及全面融合,使得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平等、协调的整体,使得学生早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以及互动交流的途径,促进其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2 互动学习教学法的教学实验模式

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切实满足互动学习教学法的具体要求,用以提高教学实验的实际效果.具体的试验过程由设计、实验、信息反馈以及修正四个阶段所组成.

2.1 教学实验的设计阶段

主要包括:整体设计与每节课设计两个阶段.

2.1.1 整体设计.主要是指根据课程大纲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对开展互动式学习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与安排,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择用,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2.1.2 每节课设计.依据整体设计的发展取向,充分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有关互动式学习开展的对策与途径.具体包括:分组形式、交流渠道的构建、学习个体的责任、集体技能练习以及互动意识培养等.

2.2 教学实验的实施阶段

依据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控制,在学生的互动参与下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3 反馈阶段

在实施互动式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问卷调查与考核,来获取学生有关互动教学的反馈信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与实验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2.4 修正阶段

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统计与整合,来发现教学实验设计所存在的偏差,并能够给予及时的调整与修正,用以确保教学实验活动的实际效果.

3研究对象与内容设计

3.1 研究对象

选取东北财经大学2012级2个公共羽毛球教学班的学生,共60人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其中,实验组采用互动学习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而对照组则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教师、场地设施、教学时数、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目标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同步开课.

3.2 羽毛球教学互动学习教学法的设计

3.2.1 羽毛球教学互动学习的分组

对研究对象的分组,主要依据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不同,将实验对象划分为两个异质性小组.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课时数为48学时的羽毛球教学过程,分为基本技术学习与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两个阶段.在基本技术学习阶段,将实验组划分为5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阶段,将实验组划分为3个学习小组,每组10,并确定威信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

3.2.2 羽毛球教学互动学习教学法的实验内容设计

(1)基本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每小组的六名成员组成三对,每对学生中一人进行动作练习,另一人提供协助、指导和帮助;小组成员在互动过程中如果意见不能统一,则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进行彼此间的讨论与交流,并在总结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学生的参考与采纳;课堂提问都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由他们进行相互间的补充回答.该实验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同伴之间相互信赖意识的形成,使彼此间的积极互动指导行为具有习惯性.进而,促进互动学习的有机开展,实现实验的目标.

(2)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对羽毛球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是学生羽毛球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基础.由于羽毛球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其教学形式与内容的设计有别于基本技术的学习,更适合参与人数相对较多的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此,将实验组再划分为三个小组,每组10人,并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获得担任领导者以及其他角色的机会;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之后,要求各组的每名成员开始履行各自角色的职责,进行彼此间的相互指导与协助,进而提高学生的教学指导能力;在进行下一个学习任务时,进行角色转换,以便能为学生提供各个角色的体验机会.

4 结果与分析

4.1 互动学习教学法对学生考核效果的影响分析

对研究对象采用教学大纲统一规定的、羽毛球教学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即发球、正反手抽球以及实战技术运用的技评和达标;基础理论部分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具体结果表明,在基本技术的达标、技评以及基础理论的考试成绩等方面,实验组的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基本技术的达标考核方面,实验组的成绩优势显现更为明显.由此说明,互动学习教学法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彼此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之间产生相互间的彼此信任,自信心得到有效地提高,学习的自主能力得到加强,因而学习成效得到提升.说明互动学习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效果上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实效性.

4.2 学生对互动学习教学法理解与认知的调查统计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了解与掌握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理解与认知情况,以及及时发现在教学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教学实验后,向实验组学生发放相关问题的问卷,根据学生对问卷的解答情况,可以看出,有63.3%的学生认为互动学习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突出的作用,有26.7%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有10%的同学认为对提高其学习兴趣没有作用;对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76.7%的学生认为互动学习教学法对于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突出的作用,20%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仅有3.3%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在促进人际关系发展方面,有30%的学生认为互动学习教学法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有26.7%的学生认为作用一般,而有43.3%的学生认为没有作用.造成学生认知程度不集中的原因在于,互动学习教学法的设计以及实验的细节有待于修正与改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1)互动学习教学法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运用互动学习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羽毛球基本技术,丰富与充实其有关羽毛球的理论知识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2)互动学习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使之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并具有在学生中形成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性.

(3)教学实践证明,互动学习教学法可以对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修正.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成功运用,说明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其他体育课目的教学中,具有普及性与适应性.

5.2 建议

(1)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互动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鼓励与辅助学生开展积极自主的创新活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而在羽毛球教学活动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依托,彰显以人为本思想的新型师生关系.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积极的建议.若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与维护学生的羽毛球学习兴趣,同时更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2)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从分发挥其教学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强化对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科研能力、个人修养等方面的培养.使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地发挥其主导作用,有效地驾驭与控制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全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普及,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切实提高.

〔1〕胡聪.互动教学法初探[J].体育教学,1999(5).

〔2〕单红.互动教学中参与氛围的营造[J].现代企业教育,2002 (9).

〔3〕杨瑞平.互动教学法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l).

G807

A

1673-260X(2014)09-0092-02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教学实验羽毛球
羽毛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在线互动学习APP设计与实现
羽毛球PK赛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