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4-03-29
简讯
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三个转变”促进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监管
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监管工作中,按照转型要求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高监督成效。
第一,从检查型监督向管理型监督转变。该办在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中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合规性和合理性相结合、效率与效果相结合。2011年以来,该办对安徽省内20个在建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变更报备手续不全、资产负债入账不及时等共性问题。该办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从制度层面的客观原因出发,向财政部、地方财政部门建言献策;同时通过与地方财政部门、项目单位等进行座谈,了解外贷管理的现状以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对项目单位给予指导,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外贷管理水平。此外,该办还注重检查处理方式,对监管中出现的问题从外国政府贷款的特殊性、国家形象和信誉以及省内发展等角度进行宏观把握,注重加强项目的规范管理。
第二,从单一监管向协同监管转变。该办在监管中,打开门,走出去,与省财政厅和地方财政部门共建协同监管平台,与省财政厅建立日常沟通协调机制,做到外贷项目管理在两个部门之间统筹规划,信息共享。一是相互通报年度工作计划、监督成果和工作总结;二是相互交流监管经验,保持日常沟通,动态掌握外贷项目总体情况;三是在省内通报外贷检查情况,两个部门相互配合,对在建项目实施全面自查和重点抽查,及时查找潜在问题和风险隐患,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三,从现场监管向非现场监管转变。通过自查、信息平台监测、约谈等非现场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覆盖面。该办根据历年来监管中出现的问题拟定详细的自查清单,要求各地财政部门对本辖区内外贷项目前期工作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在建项目信息。同时借助于安徽省外国政府贷款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及时动态了解全省外贷项目信息、债务信息、还款信息、运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及时防范和化解外债风险。
(孙莉)
江苏金湖:圆满完成2014年度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
为全力做好2014年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江苏省金湖县财政局积极组织32名绩效评价专家和业务骨干对2013年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等8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专家们经过近三个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实行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检验资金使用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自2012年金湖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在借鉴省市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和体系,并获得了省市财政部门的肯定。今年7月份,金湖县财政局从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选取了2013年中央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等8个项目(涉及财政专项资金27770万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项目确定后,金湖县财政局又在专家库中挑选了32名专家和业务骨干,分成8个评价小组,通过收集项目资料、设计评价指标、实施现场查看、审核相关资料等一系列评估程序后得出结论:8个被评价项目总体评价良好,有5个为优秀等级,3个为良好等级;项目资金使用较合理,公众满意度较高,绩效水平较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公众、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实现了财政专项资金的预期目标。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金湖县财政局也对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相关项目单位在今后加以改进。此次绩效评价工作的圆满完成,为今后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下一步资金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杨月兰闵晓红)
湖南宜章:村级资金监督实现“全覆盖”
近日,湖南省宜章县出台了《宜章县村级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全县347个行政村先后选举产生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了村级资金监督“全覆盖”。
近年来,村级财务问题的举报案件逐年增多。为了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从源头上治理“苍蝇式”腐败,宜章县创新财政监督机制,将监督范围延伸到村级资金“最后一公里”,率先在乡村两级推行“财政直通车”,定期张榜公布财政资金下拨情况,要求行政村必须建立“四账一簿”,所有资金纳入“村账乡代理”管理,严格履行财务审批和监督审核程序,村级5万元以上项目必须实行财政投资评审,严禁超范围、超标准和“白条”支付,从严整治套取、挪用、贪污村级资金行为,确保村级公共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据悉:2014年该县先后检查行政村财务10个,查实违规资金68.32万元,清退村民集资摊派款4.3万元,收缴违纪资金9.08万元,追究“村官”违纪责任3人。
(肖辉)
湖北沐抚:加强农村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
湖北省恩施市沐抚办事处财政所按照职责明晰、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民主监督的要求,积极在大庙村先行先试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即“三资”)管理办法,交流和学习借鉴其他各乡镇村集体“三资”管理经验,促进全办村“三资”规范管理,实现“三资”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管理。
一是健全一套长效机制,规范管理体系。结合大庙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情况,根据全办实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沐抚办事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增强了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的可行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严格责任界线,村当年发生的管理费用等各项支出必须纳入当年决算内,未纳入的收支均视为个人行为,与本村集体财务无关,实行“所经手的收入已全部入账,谁举债、谁负责,谁支出、谁负担等”的报账承诺制,规范村干部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是加强监管。村级财务实行办事处财政所代理,为进一步严格村集体资金审核管理,资金支付除必要零星现金外,对农户各项补偿、往来款项、专项支出、村干部报酬等支出一律实行银行代发或直接支付的方式拨付,防范现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该办详细制定了村集体资产(资源)定期清查、登记造册、经营管理、权属争议等管理规定,切实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行为。全面推进村集体“三资”公开管理,年初公示本年度财务收支预算,按季公示财务收支结余情况,年末公布全年财务收支决算和各项资产、资源、变动情况,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情况。对于重要事项和群众关心的“三资”管理热点问题,要求村集体及时逐项逐笔公开,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三是强化四个职责。即村集体“三资”管理职责、村集体“三资”报账员职责、村民主理财小组职责、代理会计职责。切实加强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村各项收支须按规定的报账程序办理。
四是推行“一查六审”报账制。即由报账员查实、村主任审批、民主理事会审核、村居书记审核、办事处分管领导审核、办事处主任审核、财政所审计,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陈清华王信华)
陕西岐山:认真开展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专项检查
为了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加强非税收入和财政票据管理,根据综合治税工作安排,从6月初开始,陕西省岐山县综合治税工作第五组对岐山县考试管理中心等20个执收执罚单位2013年度至2014年1-4月份的非税收入管理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票据管理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非税收入项目和标准执行、非税收入征缴、财政票据管理使用等。
在检查中,对被查单位采取“查、谈、改”的办法。所谓查,是指按照财政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检查组认真查阅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资产实物;所谓谈,是指检查组同领导和干部职工进行座谈,了解具体情况,以检查财政所执行财政政策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所谓改,是指对检查出来的违规违纪问题,检查组帮助财政所进行了整改。
检查组将依法行政、依法监督贯穿于财政监督检查始终,高度重视工作程序的完善,严格按照财政检查规则办理,赢得了被查单位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亢同军卢建岐)
江苏东台:创新绩效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今年以来,江苏省东台市财政局积极响应财政改革发展新要求,转变观念,创新举措,努力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主动调研编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全市部分支出项目规模小、内容多、无统一评价指标的情况,根据相关政策要求,针对不同项目特点,该局主动编制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再就业、新农合等30多个专项支出项目的绩效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深入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是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审核。对东台市人大常委会批复同意的2014年度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凡专项预算有变动的项目,该局都逐部门联系,要求重新调整编制,修改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并进行同步审核,作为项目支出目标的依据,累计重新编制审核专项37个,涉及预算资金3238万元。
三是全面推进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对上年度市本级财政安排的预算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专项支出、预算“单列其他基本支出”中的10万元以上的大额支出项目,该局要求各预算单位结合职能特点,按照统一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选择一个专项开展自评。到目前,全市已完成26个项目的绩效自评工作,正组织实施绩效再评价工作。
(虞忠辉)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