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人眼中的广州城市形象调查研究

2014-03-29钟晓雯钟敏琦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受访者广州

王 毓,钟晓雯,钟敏琦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1 引言

近年来到广州的日籍人士急剧增加,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日本人移居第二大国.作为珠江三角地区的中心、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特别是在成功举办2010年亚运会之后,广州已逐渐成为日本人移居中国的首选城市之一.为了使移居广州的日本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广府文化、减少文化冲突、实现异文化交流,本论文对日本人眼中的广州城市形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驻穗日本人眼中的广州形象,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和广府文化的海外知名度.

2 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以居住在广州或曾到访过广州的日本移民、商务人士、游客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来考察他们对广州的城市印象.为了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设置了中国人(出生在广州以外地区且现居住在广州或曾到访过广州的中国人)对照组.调查过程分问卷和访谈两个步骤进行,考察了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总体评价、广州的国际化程度、对广州城市环境的印象、对广州的喜爱程度等问题.调查时间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共访问日籍人士29人,中国籍人士50人.

2.1 对广州城市形象的总体评价

日本人的来穗理由十分单一.回答“外派”和“出差”的人数占了日本人组总体的89%.这是由于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日资企业,如TOYOTA、NISSAN、AEON等相继进驻广东,原有的HONDA、松下等企业也都扩大了生产规模,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日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到广州及周边地区.相反,中国人组的来穗理由则呈现多元化分布.按比例高低依次为“学习”“工作”“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和“购物”.广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相对内地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年轻人期盼通过高考进入广州的知名高校,毕业后直接在当地就业.可见,无论是对为赚取商机而来的日本人而言,还是对为谋求个人发展或享受南国都市风情而来的中国人来说,广州高度发达的经济程度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势头,都是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

调查还发现,受访的日本人中有30%认为广州是“美食之都”,而对广州的时尚感、艺术感等方面的认同则相当低,对广州文化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相比之下,中国人受访者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感受基本持平,没有看出明显差异.可见,广州城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并没有受到日本人的关注,日本人对广州的了解恐怕还仅仅局限于“食在广州”这句口号而已.除了美食,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对广东方言印象深刻.有29%的日本人受访者一提到广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广州话”,仅次于“广州美食”的比例33%.广州话(现代粤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的独特语言,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但是,由于广州话使用地域的局限性和中国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影响,以及广州话在发音和遣词方面与普通话本就存在巨大差异,这无疑成为岭南文化向全国、以及全世界传播的绊脚石.近年来,尽管港产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普听话当中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广东方言词汇,如“买单”、“无厘头”、“搞笑”等等,但这距离大家接受广州话、理解和掌握广州话还相当远.如何打破语言的限制使异文化相互沟通,如何使语言障碍转变为语言魅力,这是岭南文化传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 对广州国际化程度的评价

中国人组有56%的受访者认为“广州是国际化大都市”,认为“不是”的有44%.日本人组认为“是”的有70%,“不是”的有30%.很显然,受访者的回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己的出生地或主要居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影响,越是见多识广、所居住(过)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受访者对广州国际化程度的评价往往越低.说到底,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受访者的答案是经过比较后得出的.目前,在中国大陆范围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成为公认的大城市,大量农村或中小城市人口向这些地区不断涌入.因此,对于大多数来自城市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广州的地区的受访者而言,广州在各方面都显得更先进、更时尚,与国际接轨的程度更高.而对那些本就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或是在东京、纽约等其他大都市生活过的受访者来说,广州目前的城市化程度显然还并不足够.近年来,随着广州珠江新城地区的开发,一栋栋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国际顶级酒店、奢侈品商店相继进驻,广州正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更是大大提升了广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广州无论是硬件设施上、还是在生活的舒适和便利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有29%的中国人受访者和13%的日本人受访者认为广州居民的外语水平(主要指英语)不高,有18%的中国人受访者和13%的日本人受访者认为有些海外制造的商品在广州买不到,另外有16%的中国人受访者认为广州人有排外的倾向,有13%的日本人受访者对广州的签证制度感到不便.此外,日本人受访者集中指出的问题是“服务方面达不到国际标准”、“软件设施比不上硬件设施”、“垃圾分类不到位”、“城市形象感觉不够国际化”,以及“仿冒品泛滥”等问题,访谈中出现得比较多的词语是“还跟不上”.可见,与兴建亚洲第一高楼相比,培养和提高市民的自身修养、审美水平、环保意识、法制精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3 对广州城市环境的评价

这部分调查从城市绿化、空气质量、交通状况、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直接调查受访者对广州城市环境的印象,评分采用5分制.

日本人组对“交通便利程度”(3.72)、“绿化率”(3.27)、“市容市貌”(3.12)的评价较高,中国人组对“娱乐设施”(4.12)、“通讯设施”(4.0)和“交通便利程度”(3.77)的评价较高.这说明,广州的公共交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服务水平,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地位,也能给国际友人带来良好的出行体验.

相比这些优势,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对“空气质量”、“食品安全”和“公厕卫生状况”以及“治安状况”这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负面评价.中国人组中除“空气质量”一项为2.5分以外,其余三项评分均在3分上下;而日本人组中“空气质量”和“公厕卫生状况”两项仅有1.88分和2.12分,其余两项只有2.5分上下.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数量的增加,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的许多城市都已经或正在成为空气污染的重灾区.虽然2012年2月公布的《环境空气品质标准》上增加了PM2.5(Particulate Matter)的监测指标,体现了中国空气监测的进步,但防治空气污染仍然是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的大问题.食品安全也是近年中国百姓谈论的热点话题,“地沟油”、“毒奶粉”都是这一问题的代表性事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法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等原因,使食品安全成为几乎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都关心的话题.日本人对上述两个选项的负面看法尽管或许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媒体大肆报道的影响,但事实上,生活在广州的很多日本人都只去日资超市购物,尽量选够日资公司生产的食品,少部分人外出就餐只去较高级的日本料理店.当然,这一部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但也不难看出日本人对中国食品(包括中国餐厅)安全卫生状况的担忧.

对比两组数据,中国人组各项指标高出日本人组0.05至1.12分不等,评分最低的四项指标,中国人组的平均分都高出日本人组0.7分左右,其中,分数差异最大的是“公厕卫生状况”(中国人组3.06,日本人组2.12).首先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公厕”不仅包括公共厕所,还包括餐厅、商场、卡拉OK等公共场所的洗手间.日本号称拥有世界上最整洁、最舒适的洗手间环境,就连东京许多地铁站内的洗手间都安装了带有冲洗功能和保温坐垫功能的坐便器,数量充足、干净整洁、毫无异味是对洗手间的基本要求.相比之下,在广州恐怕只有五星级酒店的洗手间才能满足日本人的要求.近年来新建的许多高级写字楼、商场、餐厅的洗手间,虽然在硬件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整洁程度和气味方面都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而那些设施相对陈旧简陋的洗手间,特别是公园和街边的公共厕所,情况往往令人堪忧.

2.4 对广州喜爱度的调查

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调查了受访者对广州的喜爱程度.统计数据呈正向分布,中国人组中有64%的受访者回答“非常喜爱”或“比较喜爱”,日本人组中二者合计占44%,没有人选择“讨厌”广州.说明受访者总体上对广州的喜爱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关于广州哪一方面值得向他人推荐,中日两组数据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日本人推荐前三位是“观光”(67%)、“工作”(12%)、“其他”(12%主要为美食),推荐到广州“求学”的比例仅为3%.而中国人推荐前三位是“观光”(39%)、“工作”(30%)、“求学”(24%).中国人组前三位比例较均衡,而日本人组主要都集中在“观光”这一项上,可见广州对日本人的吸引力表现得极为单一.尤其是“求学”这一选项,数据差异巨大.这也许是因为目前来中国的留学生大多是来进修中文的,而广州当地人多使用广州话,缺乏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同时,调查结果也从侧面反应了广东地区高校的国际知名度还比较低.

另外,两组数据中选择“定居”的比例都只有6%.说明无广州的居住环境不太令人满意.不仅包括气候条件、环境质量等自然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治安、生活压力、物价指数等诸多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方面.尽管在广州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体验各国美食,与中国内地很多城市相比收入水平较高,而且受访者中的很多人事实上也都选择了定居在广州.但是,他们却并不太愿意推荐其他人定居广州.在他们心里广州是一个观光、工作、求学的理想场所,更适合作为“过客”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这是一个让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3 结语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不难发现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间,广州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与硬件建设相比软件建设还处在比较落后的阶段.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发挥自身职能,制定与广州当前状况相适应的管理政策和发展方针.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民众的联系,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扬长避短,挖掘和传播广州的魅力.就普通民众而言,不仅应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为政府决策献计献策,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与修养.

通过调查还发现,广州城市形象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对外宣传的手段和内容也比较单一.“经济好”、“食在广州”、“广州话”是广州的城市特色,与之相对应地,工作、广交会、亚运会、旅游观光成了大家来广州的目的.但是,如何把这些特质与岭南文化结合起来,如何提高广州的软实力,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座城市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人喜爱想留在这里,需要有建立在文化内核基础上的准确定位.不论城市建设、社会氛围,还是宣传方式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来进行.清晰准确的城市定位是张扬城市魅力的根本所在.

〔1〕青山玲二郎.中国の日本人社会[J].日本学刊,2012(15).

〔2〕楊霜,橋元良明.中国におけるメディアの多元化と日本人イメージの変化[J].東京大学大学院情報学紀要,2010(79):47-63.

〔3〕範士明,真水康樹.中国の対日イメージの現状についての一考察[J].法政理論,2007,39(3):327-340.

〔4〕岩崎信彦.海外における日本人、日本人なかの外国人[M].昭和堂,2003.

〔5〕袁瑾.岭南文化与广州城市形象[J].粤海风,2011(6):15-17.

〔6〕刘云刚,谭宇文,周雯婷.广州日本移民的生活活动与生活空间[J].地理学报,2010,65(10):1173-1186.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受访者广州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