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启示反思英美文学教学

2014-03-29杜宏丽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劳伦斯英美文学作品

杜宏丽

(黑龙江大学伊春分校 伊春职业学院外语系,黑龙江伊春153000)

1.引言

当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解决人类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不妨引入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品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生态批评理论

2.1 生态批评定义

美国第一位“文学与环境教授”Cheryll Glotfelty(1996:p.xviii)将生态批评定义为:“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她在1994年10月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 “1994年西方文学协会”(1994 Western Literature Association)会议上说:“生态批评是研究文学和物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问;正像女性批评是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来考察语言和文学,而通过阅读文本,马克思主义批评给予人们生产方式和经济等级的认知理解一样,生态批评将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生态批评”这一术语就已被提出,但直到90年代中期,欧美学者,主要是美国学者才确认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文学文化批评理论。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 Meeker)曾在其专著《生存的戏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4)中使用过与“生态批评”相对等的概念——“文学生态学”(Literary Ecology)一词,但该术语当时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因此也没有被广泛接受。1978年,美国学者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ckert)在《爱荷华州评论》(Iowa Review)第九期上发表文章《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试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logy),在该文中首次使用了“生态批评”(Ecocriticism)这一术语,并提出将 “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将生态学以及和生态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Ruckert 1978:114-115)。有关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中国生态学者王诺(2003:2)在《欧美生态文学》中提到:“生态文学研究或者称生态批评从20世纪70年代发端,并迅速地在90年代成为文学研究的显学。”

2.2 生态批评在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生态批评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文艺学家鲍昌(1987)主编的《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和古远清(1988)的《文艺新学科手册》都有“文艺生态学”的提法,两位学者对该术语均做了简要的解释。到了90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使我国有学者开始专门从事生态文艺学的研究,并多次组织学术讨论,为生态批评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十年,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首先以鲁枢元(2000)的《生态文艺学》和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为代表的著作使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成体系化。鲁枢元(2000:132-133,24)在《生态文艺学》一书中提出“生态学的人文转向”的论点和“后现代是一个生态学时代”以及“重建生态乌托邦”等重要思想,他提出以生态文化的批判意识来反思人类文明,对文学艺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生态批评理论的译介使我国学者了解了世界文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动向。王诺(2002)、韦清琦(2004)等学者发表《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和《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等文章对我国生态批评理论研究有重要启发。

3.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意识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对劳伦斯作品的研究视角都很宽泛。有挖掘劳伦斯恋爱观的,有分析劳伦斯作品对机械文明批判的,还有从传统和现代角度解读劳伦斯作品的,更有从文体上对劳伦斯作品进行研究的。劳伦斯曾说:伟大的作品是超时代的,并预言三百年内不会有人理解他的作品。这些研究一直没有发现劳伦斯作品的共同主题,生态批评理论的出现使劳伦斯作品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揭示了劳伦斯作品中生态理想和生态哲思这一共同主题。

劳伦斯(2002:143,146-147,382)笔下自然界的生物都被赋予了生命,并像人类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在劳伦斯德诗歌中,月亮如初嫁的新娘,“从深阁中升起”,“满面羞红”,“赤身露体,仿佛刚从寝宫而来”;大海则壮丽、孤独而又神秘,“全然无情”、“躁动不安又孤独无依”,“没有玩伴,没有帮伴,也无人珍爱的”;蚊子也不再贪婪吸血,而成了被赞美的对象,在劳伦斯笔下“虽然他如此小/他是别人的美餐/但是,毕竟/他仅仅满足于填满肚皮/他不会把我的血液来储存”。

劳伦斯常常“故意从一个非人类的视角来探索自然世界”(Keegan&McKusick 2000:839),用他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批评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掠夺和破坏,抒发对宁静和谐远离喧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态失衡的先知和忧虑。劳伦斯生活在英国已步入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使英国田园诗般的生活被嘈杂纷繁的城市生活所取代,煤炭的开采和大量的燃烧造成了极大的空气污染。因此,劳伦斯作品(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中充满着对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对人类、动物和生态自然的栽害的不满。

4.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启示与英美文学教学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英美文学教学,即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理解外国文学的语言,很难挖掘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深意。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文学理论的学习为解决这一困扰提供了可能。 比迪·马丁(Martin 1997)提出,“必须让学生看到所有的问题都是开放性的。”文学教学要使学生拥有“批评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要使学生带着批评的眼光去思考问题。生态批评理论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问题是学生熟悉并关心的话题。生态批评理论和其他抽象的文学理论相比,没有太多晦涩的术语和理论原理,该理论在文学教学中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对文学课“无用”、“过时”的困惑。学生用生态批评的视角来阅读文学作品,便能够理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

教师可以结合英美文学作品,如劳伦斯诗歌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灾难的具体作品,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引导学生用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景物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劳伦斯的诗歌,教师还可以选用他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比较。劳伦斯早期作品反映出他作为矿工的儿子和早年作教师的经历,带有很深的社会阶级性,同时,“爱情”是他早期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其后期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工业文明和机械文明对人类、动物和生态自然的栽害。

结语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生态批评的视角来分析文学作品主题及作品中的人物或文化现象,其意义不仅是通过阅读原著和分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欣赏水平,还可以使学生能够超越文学去思考和看待事物,运用批评性思维思考现实社会和生活。

Glotfelty,C.&Fromm,H.(ed.)(1996).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M].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Glotfelty,C.(1994).What is Ecocriticism[J/OL].Western Literature Association,http://www.amazon.com.

Keegan,B.&McKusick,J.(ed.)(2000).Literature and Nature [M].New York:Prentice Hall,Inc.

Lawrence,D.H.(2002).The Complete Poems of D.H.Lawrence[M].London:Wordsworth Edition Ltd.

Martin,B.(1997).Introduction:teaching literature,changing cultures[J].PMLA(1).

Meeker,J.(1974).The Comedy of Survival: 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Ruckert W.(1978).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logy[J].Iowa Review(9).

鲍昌 (1987).文学艺术新术语词典 [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古远清(1988).文艺新学科手册[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鲁枢元 (2000).生态文艺学 [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诺 (2002).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 [J].文艺研究(5)。

王诺 (2003).欧美生态文学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韦清琦(2004).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1)。

曾永成(2000).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劳伦斯英美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