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定位

2014-03-29李影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县域居民社区

李影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定位

李影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本文通过对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分析,论述了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社区体育的重要性.同时,还从县域社区体育“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县域社区体育多元化的价值观重要特征进行探讨,阐明了县域社区体育的价值定位.

县域;社区体育;社会意义;以人为本;价值定位

1 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

县域社区是指一个县地域范围内的社区其中包含小城镇社区,按实际地理位置可以分为:县城社区即县政府所在地的社区,镇(乡)政府所在地的社区,乡村社区即县城和乡镇以外的自然村落.其中的小城镇位于农村社区中心,它是农村社区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服务中心,小城镇建设状况和水平,决定着农村社区的前景[1].小城镇社区是指兼具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某些成分与特征的社区类型,是一种正在从乡村型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2].按上述特点来界定小城镇,将小城镇的概念限定为有镇建制的县城和其它镇[3].县域社区体育是指县域社区内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社区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关系着社区家庭的快乐幸福,我国大部分的陆地国土面积和人口都分布在县域内,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4%之多和县域人口也占全国总人口的70.1%,县域体育工作是开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长期深入地开展县域社区体育运动,对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县域社区体育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县域社区体育在促进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方面的社会意义

县域社区体育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还可以缓解社区居民的生活压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近年来,我国的国民体质从少年到老年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并且伴随着许许多多的现代文明病,这些文明病直接影响着我国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如青少年得肥胖症和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中老年得脂肪肝、心血管、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越来越普遍,并且大有蔓延的趋势.目前,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使得社区体育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社区体育成为有效增进居民健康和防治现代文明病蔓延的有利武器,并且成为提高社区居民生命质量的健康使者.

1.2 县域社区体育在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方面的社会意义

社区体育活动调节与消除县域社区居民的各种不良情绪,缓解社区居民生活压力,促进社区居民的心里健康.21世纪生活节奏在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在不断加大,人们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人们变得越来越“紧张焦虑”,“紧张焦虑”成为现代人心理疾患的一大杀手.于是人们迫切需要放松需要解压,以消除紧张的心态和焦虑的心绪,社区为人们搭建了一个避风港,而社区体育成为缓解“紧张”心态和消除“焦虑”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参加社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缓解社区居民的“紧张”心态和消除“焦虑”情绪.

1.3 县域社区体育在促进社区居民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社会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虽小,却是具体而微的社会,每一个小社区的和谐,才能汇集和谐的大社会.所以,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落脚点,换句话说,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空间单元[4].社区体育的表现形式多为群体活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社区居民的感情,社区体育可以说是社区居民的情感纽带.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整天奔波于工作单位与家庭之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社区体育为人们提供一定场所,把人们集中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给人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人们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社区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增进了社区居民的感情,社区体育无疑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的有利杠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1.4 社区体育在丰富社区成员的文化生活深化社会精神文明方面的社会意义

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利于改变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娱乐嗜好,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还有利于促社区进居民的家庭和睦、社区的稳定,同时有利于不断深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必将是未来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体育和维护社会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5].

1.5 县域社区体育在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和扩大内需方面的社会意义

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曾多次提到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从局限“区域协调发展”到上升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县域社区体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是普及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是有效地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板块之一,县域社区体育统筹发展的状况将对城乡统筹发展和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县域社区体育的统筹发展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体育在当今社会上的经济属性也越来越明显,县域社区体育的蓬勃发展是社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也相应会带动社区居民消费的增加,这对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县域社区体育的价值定位

2.1 县域社区体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重视满足社区居民的个人需要,重视社区居民个人素质的提高

“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就是为了人的发展和需要.“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就是整个社会的工作都围绕着“人的发展”而展开,各种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发展”为归宿点,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县域社区体育是普及群众体育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在工作之余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娱乐、放松和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县域社区体育不仅能促进个体与县域社区内部的整体发展,而且能最终促进人全面健康的发展.

2.2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是县域社区体育重要的文化特征

县域社区体育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健身、娱乐、休闲和交流,这也是今后社区体育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日益改善,人们不在关注温饱问题,人们在主观意识上开始关注健身、娱乐、休闲,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每周双休日的实现和各种节假日的增加,使人们工作之外的余暇时间大大增多,这为建设闲适高雅的社区文化体育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随之体育场馆、社区健身广场、健身路径等锻炼设施也在逐步地增多和改善.县域社区体育在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民族化、地域化等特征.诸如,广场舞、毽球、武术、散步、慢跑、游泳、棋类、球类项目、自行车等比较生活化的运动均是受广大社区居民欢迎.

〔1〕胡宝贵,张志强,王中华,等.以小城镇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发展 [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0,15(4):48-51.

〔2〕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3〕袁广锋,张水顺.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体育科研,2004,25(1).

〔4〕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42-146.

〔5〕穆大海,徐强,等.社区体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J].体育学刊,1999(2):111-113.

G812.4

A

1673-260X(2014)03-0117-02

安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3307);安徽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RC2013306);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培育学科(AKXK20103-1)

猜你喜欢

县域居民社区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高台居民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